汉、法问候语对比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问候语的社会功能和使用习惯,展现汉语、法语两种语言的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指出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价值观导向对语言日常使用造成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跨文化研究与学习的必要性,同时对汉语国际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语 法语 问候语 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
  唐代赵嘏在《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中写道:“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 宋代苏轼于《新酿桂酒》诗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招呼”指用言语、手势(点头、招收、行礼等方式)招引、呼唤以表示问候,招呼语(也称问候语)的具体内容取决于相识者之间的亲密程度,同时,招呼方式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和时代特征,这对外语学习者和汉语国际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法问候语的文化冲突
  在汉法交往中,法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由于对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了解不够,习惯于直接翻译为本国语言,将法语的问候语直译成中文,或者将汉语招呼语直译为法语,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甚至于严重的文化冲突。
  (一)法语国家的人见面问候语句式格式固定“Bonjour!/Salut! ”(您好!/你好!)“Comment allez-vous??a va/Comment vas-tu?”(您好吗?/你好吗?)回答也高度格式化“Je vais bien,merci,et vous/et toi?” (我很好,谢谢,您/你呢?我也是。)尽管根据双方的距离程度存在尊称“您”和“你”的差别,问候内容始终不具有具体信息,于是“Je vais bien(我很好)”被国人理解为最礼貌的白色谎言——对任何询问的相同回应,忧愁、困苦、气愤、绝望、恼怒、无奈的代名词,与法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充斥着“虚伪”。
  (二)除去汉语中的问好型话语“你好!”“早上好!”以及外来语的直译“嗨”“嘿”“哈喽”,钱厚生(1996)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倾向于用提问型问候语,比如几十年一贯制的“吃了吗”、改革开放时期“下海了”、季节性的“节日干了什么”、日常性的“最近在忙什么”等。初来乍到,很多法语国家的人不理解这种为了毫无距离感窥探隐私性质的提问,或者暗示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提议(一起去吃饭),甚至觉得莫名地受到其他人的“审讯”,由此感到十分不舒服。
  二、汉法问候语的对比及其原因
  问候语的使用是问候者在社交活动中受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公式化和仪式化的语言策略,其内容随情景不同而变化(Emery)。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下,问候语的使用存在差异,在同一种语境环境下,问候语也随着社会的动态发展潜意识中不断被改变着。
  (一)汉法问候语的共通性
  寒暄性质:有人会将法语“?a va?”(你好吗)类比普通话中的“你吃了吗”,虽不尽准确,但反映出大部分人意识到了两句问候语的寒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种形式化的客套是相互的,显得礼貌,没有结构上的要求,但是有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问候的结果,无论是肯定的结果还是否定的结果,对方实际上并不一定在意,只是寒暄之中对话者暗示出了一种欲语还休的讯息,以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对话。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交流,此问候语可以作为礼仪性的客套语以表达善意,如果有其他事情需要说明,谈话双方也可以借此展开新一轮的谈话。
  (二)汉法问候语的差异性
  1.祝愿性质
  法语问候词Bonjour(你好)是“Bonne journée”(美好的一天)的阳性形式,也是“je vous donne le bon jour”或者“bien le bon jour”(祝您擁有美好的一天)的名词形式。在个人主义较为浓厚的社会,探访他人的隐私并不礼貌,但是一句“你好”可以使对方感受到一种善意:虽然我不知道你最近过得到底好不好,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始终会祝愿你一切安好。而中文“你好”作为招呼语,更多地适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以至于很多留学生在学习了汉语很多年后,依然无法正确地将此问候语融洽于交际氛围之中;汉语中祝愿性质的“早上好”“下午好”来源于外来语的直译,并不是汉语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2.询问性质
  汉语问候语中常常因语言环境、时间地点以及交际对象的不同产生差异。例如在早、中、晚吃饭的前后这一段时间里,合时宜的招呼语“吃饭了吗”存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从《史记》中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到《汉书》中的“民以食为天”,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环境下的饥寒交迫,“以吃为纲”一直以来都反映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吃了吗”“吃好了”是生活问题解决的反映,是生活较为顺利的象征。而在“吃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的当下,人们开始问候“买车了吗”“上网了吗”“忙吗”“下班了吗”,这是步入小康的象征,也是时代发展的反射。
  (三)问候语差异背后的社会原因
  价值观是基于人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是一个具有鲜明思想性、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特征的概念。问候语的差异中表现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根植于公有制,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方面)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植根于私有制,体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各个方面),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观是在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是价值观不同的主要形成原因。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价值观逐步影响着人民群众,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据研究资料显示,相较于传统提问型的问候语,只有11.5%的英语专业学生和14.5%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会使用,他们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下根据社会关系相应地开展问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交融,顺应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织。
  三、对法语语言学习和对外汉语教育的建议
  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影响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问候语。虽然汉语和法语在问候语上存在共同点,但其巨大差异仍不容小觑。法语学习者应该重视法国文化中强调的个人主义,隐私是私有制度的产物,是物权在个人信息领域的延伸,每个人都独立地享有自己的隐私权,可以选择性地、保持距离地告知他人,而在亲疏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礼貌性的寒暄问候,避免冒犯,尊重其文化特征,做到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汉语国际教学,受学生的母语、母语文化负迁移以及其他语言理论知识的影响,在问候语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存在固定性的思维导向,这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难题。在教材编写上可以减少程式化,如“你好”适用于对话的开端(实际上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任意使用),或者“吃饭了吗”相当于“ca va”(你好吗)(实际上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打招呼),教师根据不同语境、不同环境增加教学训练的多样性,针对谈话对象、谈话场合给予适当性的指导。特殊的交际语境也可以归纳到教材之中,汉语与法语问候语的差异以及教学讨论也可以适用于汉语和其他语言的研究与教学。
  参考文献:
  [1]毕继万.汉英招呼语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7(02).[2]谭劲松.不能用个体主义取代集体主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7(03).
  [3]刘蓉.中国大学生问候语动态顺应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4]吴玉花,张发祥.汉英问候语对比[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韩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
  [5]Emery P G.Greeting,congratulating and commiserating in Omani[J].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0(02).
  (作者简介:郭圆圆,女,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藏族祭祀文化是藏区人民热爱自然、敬畏众神的体现。祭祀活动是藏族社会生活极为重要的部分,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祭祀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祭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和威胁,文章在对其传承现状进行调查采访的基础之上,对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祭祀 传承 现状 路径  “祭祀”在古时候很少与其他语言合用,是为单音字,“祭”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祭
摘要:本文试从法律角度探讨影视字幕组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针对字幕组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对字幕组相关侵权行为研究背景、侵权行为本身及被侵权情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字幕组制作的字幕构成侵权,其相关免责手段(避风港原则、外挂字幕与免责声明)不可使其脱责,同时,字幕组的被侵权情况也不可忽视。字幕组问题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有序的发展,字幕组和相关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作出调整和变革。  关键词:影视字幕组
站在秋的拐角  时光不再留下痕迹  风轻云淡的时候  為天空涂上一抹湛蓝  用记忆的眼神凝视  似曾相识  又仿佛陌路  站在秋的拐角  看花落花开  秋风拂过  扫落了谁的过去  唤醒了谁的思念  谱一曲秋歌  迎一秋希望  飘落一叶秋色  旋转三季人生  虽不能成为永恒  却被岁月埋藏  在浅浅的拐角处  演绎着过去的故事  绽放了一秋的丰收  作者简介:往事如烟,本名袁海亮,中共党员,河北衡
期刊
该文运用轴对称体热弹塑性理论所编制的考虑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八节点等参元)计算程序,对哈尔滨汽轮机厂改型200MW汽轮机的冷态启动、不同温升率的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