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古物之美》:让古物活了起来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给自己挂牌大师的人,只要到故宫,在王羲之、李白、赵孟頫前面一站,底气顿失。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不只是庄子的提醒,也是宫殿的劝诫。”
  在书店看到祝勇先生的《故宫的古物之美》,第一眼就被吸引住。这本书的封面实在是古意盎然,沉着中又有一股轻灵昂扬之气。设计师把来自時光深处的两件镇馆之宝,拼合成独一无二的视觉意象,上面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宋徽宗的《瑞鹤图》,20只象征祥瑞之兆的白鹤飞翔在宋代皇室的泥金色屋顶之上,与下方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无缝衔接。
  祝勇在故宫沉潜了近20年,他看到了许多探访者无法见识的珍贵馆藏,想要再为故宫写一本书的念头越发清晰。最终,他选取了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纵横开阖的大散文,来讲述一件件“国宝”的前世今生,再现中华文明的艺术之美。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及海内外高规格的博物馆为这本书提供了近百幅高清图片,让祝勇笔下的古物有了形神兼备的呼吸。这18件古物犹如18枚钥匙,开启了涵盖青铜器、陶器、玉器、木雕、漆雕、石雕、书画等多品类的艺术鉴赏大门。
  读这本书,往浅处说,可以让那些除了在故宫拍摄风花雪月,对珍贵馆藏一无所知的读者,恍然知晓文物该如何鉴赏;往深处说,祝勇的努力让今日的读者与故宫形成一种隐秘的精神关联,生出中国人由深厚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
  春秋战国以来的4000多面铜镜,曾经观照了怎样的善恶命运?唐代陶彩绘女俑,如何成为我们文明里的维纳斯?明代玫瑰椅活像一幅画框的空置靠背,究竟与整个明代的审美有怎样的关联?中国几千年的漆器文明,为何最终会在日本发扬光大……
  祝勇既是设谜之人,也是解谜之人。他将这些艺术品称作古物,强调了它们的生活属性。因为当年,人们可不是把它们高高供奉起来,而是以之汲水、斟酒、沏茶,它们既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祝勇不仅仅在考据古物的每一个细节,更是从中触摸历史人物的命运。
  这本书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文物活了起来。以第十四章中的《雨过天晴》为例,当年,艺术造诣颇高的宋徽宗赵佶,曾以“雨过天晴云破处”为色标,令工匠为自己烧制瓷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祝勇从故宫藏品“汝窑天青釉弦纹樽”中看到这种颜色的内敛与清凉,与赵佶所画的《瑞鹤图》中天空的颜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祝勇以缜密的推理让我们相信,这种自由空灵的颜色,或许正是宋代的精神底色。
  读完此书,你也许找到了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同时,它也留下了更多未解的诘问,等待你去研究、去探寻。
其他文献
30岁之前学世故,30岁之后只想变得笨拙。  不要套路,不要光滑,不要油掉,这是对自己唯一的要求。是什么,就是什么,别装,别紧绷,别着急,别虚伪。  笨笨钝钝,执执拗拗,坑坑洼洼。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生涩,多一些古怪,多一些自然的蜷曲摩擦,没什么不好。人情和信任都卡在这些断断续续里留了下来,太快的东西,留不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第一印象再好,也战胜不了日常相处,架势再高级,也敌不过品行的日益
期刊
她穷游过20多个国家,是哈佛学霸,获得了多个比赛的“最佳辩手”称号,是《奇葩说》等节目辩论赛总冠军,还是美国持证律师、中国乡村支教行动的志愿者,一家青年旅社的金牌合伙人……詹青云身上的光环如此耀眼,可谁曾想到在她求学的过程中,曾是被老师一直嫌弃的“笨蛋”。就在她自信心严重受挫时,是父母的爱,引导她走上了成功之路。妈妈的鼓励式教育  1990年詹青云出生于贵州一户普通家庭,妈妈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爸
期刊
2020年母亲节到来之前,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出版了怀念妈妈的随笔集《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这本书源于妈妈在病榻上的嘱托。曾经霸气蝉联前三届金话筒奖的敬一丹,之所以会成为传媒人,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妈妈喜欢记录、以传播为乐的遗传,妈妈曾用信件、文字、影像记录了自己和家庭的每一段历程。2019年4月27日,在敬一丹64岁生日这一天,被肺癌折磨了一年半的妈妈永远地离开了她。痛失至亲的她,在书
期刊
近年来,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频发,损失惨重,应急能力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景区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我国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岳型景区,其应急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景区自身
既然无法遮风避雨,索性持酒一壶,斟茶一盏,翻书一卷,听风观雨。蜗居陋舍、清苦日子却被梁实秋写出了别样美丽和雅致,这是本书给我的感觉。抗战期间,梁实秋迁居重庆北碚,所谓“雅居”实为砖柱木架、瓦顶篾壁的破旧平房,老鼠肆虐、蚊聚成雷,“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然而,物质上的简陋、荒凉并没有让梁实秋发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悲叹,相反,他在书中说:“纵然不能蔽风雨,雅
期刊
“香——蕉——”老史在课堂上读,学生们就跟着念,满屋子的“香蕉”声就这样划破了山村晨雾。学校是沂蒙山深处的一个破庙,老史是学校里唯一的教师,学生只有十四个,却分属四个年级。  “老师,什么是香蕉?”一个孩子从石板叠起的“课桌”后面站起来,他举了手问这个问题。他的脸蛋儿冻得通红,猴子屁股似的。他还穿着开档的棉裤,屁股蛋儿被板凳冰得生疼。  “香蕉是一种水果,可以吃。”老史回答。  “像咱村的山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