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崔峦老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如何让我们的小数课堂“回到粗糙的地面”,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境界呢?下面就数学情境的创设和数学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老师,其实你做得很好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案例:一位钟老师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导入时预设了一个包含有需要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来解决问题的情境:图画导入(小朋友活动的画面和一个表示平均分的钟面图)看到3/8和4/8,“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月饼”,有的想到了“面饼”,还有的说“4/8比3/8大”……1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学生想到“如果把这两个分数合并起来,结果会怎样,怎样合并”的问题?最后只有老师自己去“发现”了。
走进我们的公开课现场,此类情况比比皆是:老师的教具准备真是太多太齐而又太精彩了。可是课上,这些教具所创设的情境并没有教师所预期的希望,这是形式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它不仅把教师宝贵的备课时间挤占到画教具、剪物品上了,更形成了一种极不正确的备课思路。数学课上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态生成、课堂上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与处理,让位给了一个个实物的展示,让位给了似乎热闹非凡实则空洞无物的作秀上。而在平时“推门课”中似乎又要好一些。这种现象缘于这样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评价者会这样衡量,执教者更会这样思量,惟恐自己的课不能获得好评。具有“解放”意义的新课标,演示成一种新的束缚:不论什么样的公开课,你得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才能称为“一堂好课”。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认识并不到位,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演绎得很“光滑”,结果适得其反。相反,没有外人来听课时,老师们还是比较喜欢“不作秀”,但有时却自认为做得不够好。
案例:老师执教“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一课,简单复习、铺垫后,老师说现在我们要研究一种商的情况和以前不同的除法。这里有一道算式:2842/14=?这个“小耳朵”(指“?”)在向你示威呢,你能尝试自己解决吗?友情提示,书本上新的例题可和它的模样差不多哦,你可以参考的。我期待第一个解决它的同学上黑板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课后这位老师很腼腆地说,不知道领导要来听课,要不然要多准备准备。我就问他,假如知道要有人来听,那你怎样“多准备准备”?老师说,比如吧,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中间再搞些活动啊等等。
我说,老师,其实你做得很好!你开头让学生自己解决“小耳朵”,几句话就迅速激发了学生对自我、对同伴进行挑战的勇气与欲望。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只不过呈现它的不是需要“仰望”的绚丽多姿的动态画面,而是依赖你自身驾驭教学艺术的魅力,这种“静境”有力地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掀起波澜,达成了外化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目标,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走出数学活动的误区:向老教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提倡一个“动”字,即动手、动口、动脑。
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
第一次研究性学习:课前同学们每人都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方体,度量并标注了各自长方体的长、宽、高。课堂上请每一个同学研究一下,自己做的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
第二次研究性学习:教师出示小黑板,上面画了一个长方体并标注着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请同学们小组研究:可以用多少种方法,计算出该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次研究性学习:幼儿园要为100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形状的“积木”涂上油漆,请求我们全班同学提供帮助(教师为每一个小小组发了一个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积木”),只知道每平方厘米需0.1克油漆,共需要多少油漆?我们能否为幼儿园计算一下?
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同学们总结了本课所学习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数学活动教学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变脱离学生的认识实际为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堂课由学生分组合作的三次研究性学习构成,没有使用什么繁华的手段,但踏踏实实地使学生成功地经历了三次探究的过程,很好地获得了探究的体验,提升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在真实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数学,在朴实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扎实的训练中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从而巧妙的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不要为追求虚华的现代教学手段而放弃了平实有效的传统做法,小数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是“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境界。
一、走出情境创设的误区:老师,其实你做得很好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案例:一位钟老师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导入时预设了一个包含有需要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来解决问题的情境:图画导入(小朋友活动的画面和一个表示平均分的钟面图)看到3/8和4/8,“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月饼”,有的想到了“面饼”,还有的说“4/8比3/8大”……1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学生想到“如果把这两个分数合并起来,结果会怎样,怎样合并”的问题?最后只有老师自己去“发现”了。
走进我们的公开课现场,此类情况比比皆是:老师的教具准备真是太多太齐而又太精彩了。可是课上,这些教具所创设的情境并没有教师所预期的希望,这是形式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它不仅把教师宝贵的备课时间挤占到画教具、剪物品上了,更形成了一种极不正确的备课思路。数学课上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动态生成、课堂上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与处理,让位给了一个个实物的展示,让位给了似乎热闹非凡实则空洞无物的作秀上。而在平时“推门课”中似乎又要好一些。这种现象缘于这样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评价者会这样衡量,执教者更会这样思量,惟恐自己的课不能获得好评。具有“解放”意义的新课标,演示成一种新的束缚:不论什么样的公开课,你得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才能称为“一堂好课”。但是由于对“新”理念的认识并不到位,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演绎得很“光滑”,结果适得其反。相反,没有外人来听课时,老师们还是比较喜欢“不作秀”,但有时却自认为做得不够好。
案例:老师执教“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一课,简单复习、铺垫后,老师说现在我们要研究一种商的情况和以前不同的除法。这里有一道算式:2842/14=?这个“小耳朵”(指“?”)在向你示威呢,你能尝试自己解决吗?友情提示,书本上新的例题可和它的模样差不多哦,你可以参考的。我期待第一个解决它的同学上黑板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课后这位老师很腼腆地说,不知道领导要来听课,要不然要多准备准备。我就问他,假如知道要有人来听,那你怎样“多准备准备”?老师说,比如吧,新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中间再搞些活动啊等等。
我说,老师,其实你做得很好!你开头让学生自己解决“小耳朵”,几句话就迅速激发了学生对自我、对同伴进行挑战的勇气与欲望。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只不过呈现它的不是需要“仰望”的绚丽多姿的动态画面,而是依赖你自身驾驭教学艺术的魅力,这种“静境”有力地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掀起波澜,达成了外化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目标,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二、走出数学活动的误区:向老教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提倡一个“动”字,即动手、动口、动脑。
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
第一次研究性学习:课前同学们每人都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长方体,度量并标注了各自长方体的长、宽、高。课堂上请每一个同学研究一下,自己做的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
第二次研究性学习:教师出示小黑板,上面画了一个长方体并标注着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请同学们小组研究:可以用多少种方法,计算出该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次研究性学习:幼儿园要为100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形状的“积木”涂上油漆,请求我们全班同学提供帮助(教师为每一个小小组发了一个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积木”),只知道每平方厘米需0.1克油漆,共需要多少油漆?我们能否为幼儿园计算一下?
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同学们总结了本课所学习的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数学活动教学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变脱离学生的认识实际为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堂课由学生分组合作的三次研究性学习构成,没有使用什么繁华的手段,但踏踏实实地使学生成功地经历了三次探究的过程,很好地获得了探究的体验,提升了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在真实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数学,在朴实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扎实的训练中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从而巧妙的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不要为追求虚华的现代教学手段而放弃了平实有效的传统做法,小数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是“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