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泥叫吹》是以淮滨县“泥叫吹”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舞蹈表现了工匠老艺人执着并坚守的人生。本文从舞蹈《泥叫吹》的舞蹈动作、音乐、服装、道具着手,阐述舞蹈《泥叫吹》的创意特征,对促进泥叫吹的传承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泥叫吹 创意 素材 舞蹈
一、泥叫吹的艺术特征
(一)泥叫吹种类演变
早期泥叫吹经过麦秸秆的烧制身上满是黑红色,种类也只有单孔,双孔的哨子,单孔的小燕子。改革开放以后,经郑保民改良的泥叫吹种类上增加了小青蛙等,后来又增加了单孔十二生肖、布谷鸟、百鸟朝凤等,近些年经第六代传人郑金宇的发展创新,在种类样式上又增加了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最近根据时代特点又创作出了小猪佩奇、大白、小汽车等受小朋友喜爱的样式。
(二)泥叫吹的色彩沿革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受制作材料的限制,经过麦秸秆烧制的泥叫吹全身近于玄色,只有小燕子的眼睛部分用白色粉笔点缀一下,最后用沥青上色,黑白分明的颜色,显得很古拙。改革开放后,因有了更丰富的绘画颜料,在原来黑白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颜色,主要有红色、玫红色、黄色、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使泥叫吹变得绚丽多姿。
二、舞蹈《泥叫吹》的创意特征
自泥叫吹被列为河南省“非遗”后,为了提高淮滨泥叫吹的影响,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泥叫吹逐渐推广开来,其主要创意特征如下。
(一)动作方面
《泥叫吹》的主题动作采用了豫南花鼓灯花鼓腿子“弓步向前”的动作,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因“弓步向前”的动作特点是身体重心在弓步的前腿上,后腿在动作中是直腿点地,特别适合泥叫吹的可爱形象。为了合乎泥叫吹的人物形象,设计该主题动作时,动作呈现为点状的、颗粒化的、短促而有力度的。在弓步向前这个动作的基础上应该加以变化,所以后腿的动作为屈膝状,彰显泥人形象的活泼、可爱。这个动作定型后,又大胆借用了安徽花鼓灯的金鸡抖把与打虎式的动作,借鉴了街舞中现代化的处理,对其大胆地提炼与创新。
在造型方面以红陶鸟为原型进行创作,把红陶鸟尾巴的形状与十二生肖中牛角的形象进行结合,用手语“六”的符号形象来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在后来的试验中,把金鸡抖把的“拳”形完全改为“六”形,最后把“六”作为《泥叫吹》舞蹈动作的代表性符号,从而可以对“吹”的动作进行发展变化,深化了人物形象,又丰富了舞蹈动作。
(二)服装方面
服装的颜色继续沿用第一版泥叫吹的服装底色——黑色。信阳地区从历史上、文化上都与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异,具有独特的豫风楚韵特点。从地理环境、历史、气候、语言的发音和饮食等方面都与湖北省接近,具有浓厚的楚风楚韵。历史上楚国尚黑尚红,至今泥叫吹传统的制作中,黑色依然是主体底色,在黑色背景下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形图像,所以在服装的设计中依然沿用黑色为底色。
上身图案设计说明。作为符号化的图案,凝练了泥叫吹的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肩膀设计成羽毛的形状,凸显出鸟的形意,色彩采用了大色块,质地上用了较硬的布块,彰显泥叫吹的硬度和厚实的特点。腰围图案设计采用了孔雀羽毛的形状,提亮腰部的色彩。前胸和后背的图案设计主要采用了四季花的图案,两侧用了创新后拉长花瓣的四季花的形状,下面的点状和线条采用了泥叫吹身上的纹饰,最上面在线条的基础上结合泥叫吹的“吹”,把线条上点缀出小孔,代表泥叫吹的吹孔,整体把泥叫吹亮丽的色彩凸显出来。裤子的设计特点有两个,一是在原来灯笼裤的基础上,外层去掉了压褶的方式,采用单层纱布。二是里面的布料颜色是土黄色,在裤脚的地方熨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表现出泥叫吹的腹部被煅烧后的黄土的颜色,泡泡的感觉显出了泥叫吹既笨拙又可爱的特点。
(三)头饰与面具方面
头饰设计。淮滨县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婴儿从生下来到六岁必须在头顶或者后脑勺的部分留些头发,用以表示孩子在家中的金贵。留着的头发用红色头绳扎起来,等到六岁生日那天敲锣打鼓宴请亲朋好友,举行一场重大的仪式后再把六年的头发剪掉,这种习俗沿袭至今。舞蹈《泥叫吹》中的头饰设计采用了这样的样式,表示老人对泥叫吹的喜爱,泥叫吹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面具设计。面具依然采用在白色面具上手工绘制图案的方法,以十二生肖为原型,设计十二生肖的形象,在十二生肖的基础上加入了老爷爷、老婆婆和幺妮的形象,改变了泥叫吹人物单一的问题。
(四)音乐方面
在音乐的创作中,以豫南民间小调为创作素材,经过与作曲老师郭小虎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后达成一致,加入了流水、鸟鸣、蟋蟀叫、雷鸣等音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梦境中的音乐在有节奏的重低音的动感节奏中进行,给人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契合了泥叫吹的形象。音乐末尾一段从梦境回到现实生活中,老人依然沉浸在制作泥叫吹的状态里,体现出工匠艺人的执着与坚守。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泥叫吹’的舞蹈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KYJJ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纪华林,男,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泥叫吹 创意 素材 舞蹈
一、泥叫吹的艺术特征
(一)泥叫吹种类演变
早期泥叫吹经过麦秸秆的烧制身上满是黑红色,种类也只有单孔,双孔的哨子,单孔的小燕子。改革开放以后,经郑保民改良的泥叫吹种类上增加了小青蛙等,后来又增加了单孔十二生肖、布谷鸟、百鸟朝凤等,近些年经第六代传人郑金宇的发展创新,在种类样式上又增加了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最近根据时代特点又创作出了小猪佩奇、大白、小汽车等受小朋友喜爱的样式。
(二)泥叫吹的色彩沿革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受制作材料的限制,经过麦秸秆烧制的泥叫吹全身近于玄色,只有小燕子的眼睛部分用白色粉笔点缀一下,最后用沥青上色,黑白分明的颜色,显得很古拙。改革开放后,因有了更丰富的绘画颜料,在原来黑白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颜色,主要有红色、玫红色、黄色、浅黄色、浅蓝色、浅绿色,使泥叫吹变得绚丽多姿。
二、舞蹈《泥叫吹》的创意特征
自泥叫吹被列为河南省“非遗”后,为了提高淮滨泥叫吹的影响,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泥叫吹逐渐推广开来,其主要创意特征如下。
(一)动作方面
《泥叫吹》的主题动作采用了豫南花鼓灯花鼓腿子“弓步向前”的动作,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因“弓步向前”的动作特点是身体重心在弓步的前腿上,后腿在动作中是直腿点地,特别适合泥叫吹的可爱形象。为了合乎泥叫吹的人物形象,设计该主题动作时,动作呈现为点状的、颗粒化的、短促而有力度的。在弓步向前这个动作的基础上应该加以变化,所以后腿的动作为屈膝状,彰显泥人形象的活泼、可爱。这个动作定型后,又大胆借用了安徽花鼓灯的金鸡抖把与打虎式的动作,借鉴了街舞中现代化的处理,对其大胆地提炼与创新。
在造型方面以红陶鸟为原型进行创作,把红陶鸟尾巴的形状与十二生肖中牛角的形象进行结合,用手语“六”的符号形象来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在后来的试验中,把金鸡抖把的“拳”形完全改为“六”形,最后把“六”作为《泥叫吹》舞蹈动作的代表性符号,从而可以对“吹”的动作进行发展变化,深化了人物形象,又丰富了舞蹈动作。
(二)服装方面
服装的颜色继续沿用第一版泥叫吹的服装底色——黑色。信阳地区从历史上、文化上都与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异,具有独特的豫风楚韵特点。从地理环境、历史、气候、语言的发音和饮食等方面都与湖北省接近,具有浓厚的楚风楚韵。历史上楚国尚黑尚红,至今泥叫吹传统的制作中,黑色依然是主体底色,在黑色背景下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形图像,所以在服装的设计中依然沿用黑色为底色。
上身图案设计说明。作为符号化的图案,凝练了泥叫吹的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肩膀设计成羽毛的形状,凸显出鸟的形意,色彩采用了大色块,质地上用了较硬的布块,彰显泥叫吹的硬度和厚实的特点。腰围图案设计采用了孔雀羽毛的形状,提亮腰部的色彩。前胸和后背的图案设计主要采用了四季花的图案,两侧用了创新后拉长花瓣的四季花的形状,下面的点状和线条采用了泥叫吹身上的纹饰,最上面在线条的基础上结合泥叫吹的“吹”,把线条上点缀出小孔,代表泥叫吹的吹孔,整体把泥叫吹亮丽的色彩凸显出来。裤子的设计特点有两个,一是在原来灯笼裤的基础上,外层去掉了压褶的方式,采用单层纱布。二是里面的布料颜色是土黄色,在裤脚的地方熨烫上黑白相间的条纹。表现出泥叫吹的腹部被煅烧后的黄土的颜色,泡泡的感觉显出了泥叫吹既笨拙又可爱的特点。
(三)头饰与面具方面
头饰设计。淮滨县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婴儿从生下来到六岁必须在头顶或者后脑勺的部分留些头发,用以表示孩子在家中的金贵。留着的头发用红色头绳扎起来,等到六岁生日那天敲锣打鼓宴请亲朋好友,举行一场重大的仪式后再把六年的头发剪掉,这种习俗沿袭至今。舞蹈《泥叫吹》中的头饰设计采用了这样的样式,表示老人对泥叫吹的喜爱,泥叫吹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面具设计。面具依然采用在白色面具上手工绘制图案的方法,以十二生肖为原型,设计十二生肖的形象,在十二生肖的基础上加入了老爷爷、老婆婆和幺妮的形象,改变了泥叫吹人物单一的问题。
(四)音乐方面
在音乐的创作中,以豫南民间小调为创作素材,经过与作曲老师郭小虎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后达成一致,加入了流水、鸟鸣、蟋蟀叫、雷鸣等音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梦境中的音乐在有节奏的重低音的动感节奏中进行,给人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契合了泥叫吹的形象。音乐末尾一段从梦境回到现实生活中,老人依然沉浸在制作泥叫吹的状态里,体现出工匠艺人的执着与坚守。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泥叫吹’的舞蹈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KYJJ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纪华林,男,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