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从此计算机教育进入了中小学校。然而一开始,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并未得到有效重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未来是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不掌握信息技术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东莞市将信息技术学科列为初三毕业会考科目,如果会考不及格学生将失去报考普通高中的机会。这一方案的出台,犹如鸡肋的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是否能顺利通过,成了能否报考高中的一张门票,这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有了更大的压力,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初三年级对学生三年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将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有效地展开毕业会考复习,经过三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相对有效而可行的复习方法。
一、合理安排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学内容增多了,教材难度增大了,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到教学时间变紧了,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一个学期也就十几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控制好新课的授课时间与预留会考复习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三年的实践,我认为会考复习时间至少应该有7~8周,否则就很难保证复习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初三第一个学期开始就制定好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我校的信息技术科组每学年第一周的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制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多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每个学期的两次月考、期中考试、每年的英语口语考试、体育中考考试、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的放假甚至某些活动,都将占用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复习完这么多知识是困难的,我们一定要制订好复习策略,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的考试要求和题型分布,分清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应用,然后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根据三年的实践以及对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历年考试试题的分析,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绝大部分知识点分布在五大模块: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其中操作题部分全部分布在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四大模块上,由此,我认为我们必须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五个模块尤其是后四大模块的操作技能复习上。
二、适当调整复习顺序
经过对我校历年信息技术考试情况的分析,发现操作题普遍得分比较高,而理论题得分率相对偏低,两者差距较大,再加上新学期刚开始,学生没有面临毕业会考的紧张压力,加上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操作题的遗忘率要大大低于对理论题的遗忘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先复习操作再复习理论,或者是两种复习交叉进行,我们更倾向于先操作再理论的复习顺序,这样便于学生巩固记忆。
三、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复习
根据东莞市信息技术会考标准的考试要求和复习范围,我们进行整理,将初中信息技术所学的知识(共5册)分成七大模块: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Internet及电子邮件、Photoshop及Flash,然后分模块进行复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不会出现疏漏,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外,我们将整个会考复习阶段分成四个阶段:理论复习、操作练习、模拟练习、模拟考试。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的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操作题,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复习,可以达到让学生系统地形成知识体系的目的。
四、浓缩和精炼练习任务
我们经过认真分析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标准,并分析现有的教材,针对各个知识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至两道练习题或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巩固,比较简单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出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学生如果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学生或老师。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进行比赛,看哪一个组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加强组内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协作能力,还能对一些上进心不强的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但我们千万要注意做到学生练习的精炼,每节课每一模块最多不能超过两道题(两个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使学生能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在复习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归纳总结为辅”的原则,对学生的练习要抽查或批改,并作适度讲评,通过讲评与学生一起解决在练习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五、模拟操作环境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正普考试系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学生对自己的操作正确与否无法了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也无法对学生当时的操作作出跟踪评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科组分模块制作了几个模拟系统,对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操作在模拟系统中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即时反馈的目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模拟操作环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便于学生熟悉考试系统
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如果学生对操作系统不熟悉,在考场上就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或在操作中没有取操作结果,或在编辑状态下取操作结果,出现似死机等现象。为此,我认为在复习一段时间之后,应及早使用“正普考试系统”,让学生尽早熟悉考试系统环境,减少由于不熟悉考试系统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的现象。
2.及时反馈,调整复习策略
我们通过考试系统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调整复习策略,以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
3.便于及早模拟考试环境
“正普考试系统”考试环境与单纯的软件界面是有区别的,如果学生没有熟悉这一考试环境就不会切换窗口,或运行软件时不是按指定的“按钮”启动,或修改单步操作时不知如何修改。所以,我们应该及早模拟考试环境。
六、注重分层辅导
对于会考而言,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合格率。虽然会考只是一个检测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基础性考试,难度不大,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复习中更是如此,每个班中都有一些“危险”对象,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而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我校的一大亮点,几大主科都采用这一方法,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也不例外。我校分层辅导一般在会考前一个月开始,安排每天中午的时间开放学校电脑室,信息技术教师轮流到现场进行辅导。在分层辅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压缩人数
辅导的人数不是越多越好,人数太多教师照应不到,效果反而不好,辅导的对象应该是有可能不能通过会考的学生;挑选辅导对象的依据为两次考试的成绩(期末考试与会考模拟考试)以及平时练习的情况,所以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上课及课后抽查作业时注意寻找班级里的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2.有针对性地辅导
从学生的薄弱环节入手,不是一味重复,哪里薄弱就辅导哪里,做到细致、扎实、不疏漏,尽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最好讲练结合,因为这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一般都比较差,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如果任由学生自己去练习,效果往往会比较差,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讲练结合,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这样做起来会节省大部分的时间。
3.一帮一辅导
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优秀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从每个班中挑选一些优秀学生参与辅导,开展“一帮一”的助学活动,以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七、发挥团队精神
1.统一制定复习计划和策略
科组是一个集体,应发挥集体的力量。我校的信息技术课能做到五个统一:统一学案、统一预习稿、统一练习、统一复习计划、统一复习策略。我们定期开展科组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中心发言人,就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修改和完善,再在此基础上完成编写讲学案。
2.分工协助出复习资料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共5册)分成七大模块,每一模块我们都会有相对应的复习资料,这些复习资料不是由某一个教师完成的,而是由科组内的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每个教师出一个模块的复习资料,大家各自出好后还一起讨论通过,做到分工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分工。
总之,为了应对初三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上是我校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做法。当然,复习策略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只要我们肯在日常教学中多摸索,多思考,做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心人,在毕业会考中我们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韦海葵.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策略.http://teacher.gxjiaoyan.com/LunWen/200901/13-219.html.
[2]海鸽.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策略.http://huhaige.bokee.com/viewdiary.15959409.html.
[3]范建农.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策略.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8/7-8/78550243.doc.
[4]陈钟钱.信息技术会考考前复习策略.http://www.zjchzx.com.cn/upload/user_thesis_province/C77/387/fj081014170109.doc.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合理安排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后,教学内容增多了,教材难度增大了,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到教学时间变紧了,因为每周只有一节课,一个学期也就十几节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控制好新课的授课时间与预留会考复习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三年的实践,我认为会考复习时间至少应该有7~8周,否则就很难保证复习的全面性与系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初三第一个学期开始就制定好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我校的信息技术科组每学年第一周的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制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多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每个学期的两次月考、期中考试、每年的英语口语考试、体育中考考试、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的放假甚至某些活动,都将占用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复习完这么多知识是困难的,我们一定要制订好复习策略,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的考试要求和题型分布,分清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应用,然后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根据三年的实践以及对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历年考试试题的分析,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绝大部分知识点分布在五大模块: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其中操作题部分全部分布在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四大模块上,由此,我认为我们必须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五个模块尤其是后四大模块的操作技能复习上。
二、适当调整复习顺序
经过对我校历年信息技术考试情况的分析,发现操作题普遍得分比较高,而理论题得分率相对偏低,两者差距较大,再加上新学期刚开始,学生没有面临毕业会考的紧张压力,加上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操作题的遗忘率要大大低于对理论题的遗忘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复习方法应该是先复习操作再复习理论,或者是两种复习交叉进行,我们更倾向于先操作再理论的复习顺序,这样便于学生巩固记忆。
三、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复习
根据东莞市信息技术会考标准的考试要求和复习范围,我们进行整理,将初中信息技术所学的知识(共5册)分成七大模块: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Internet及电子邮件、Photoshop及Flash,然后分模块进行复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不会出现疏漏,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外,我们将整个会考复习阶段分成四个阶段:理论复习、操作练习、模拟练习、模拟考试。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的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操作题,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复习,可以达到让学生系统地形成知识体系的目的。
四、浓缩和精炼练习任务
我们经过认真分析东莞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标准,并分析现有的教材,针对各个知识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至两道练习题或一个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巩固,比较简单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出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学生如果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可以请教组内其他学生或老师。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进行比赛,看哪一个组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加强组内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和协作能力,还能对一些上进心不强的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但我们千万要注意做到学生练习的精炼,每节课每一模块最多不能超过两道题(两个任务),给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使学生能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在复习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归纳总结为辅”的原则,对学生的练习要抽查或批改,并作适度讲评,通过讲评与学生一起解决在练习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五、模拟操作环境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正普考试系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学生对自己的操作正确与否无法了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师也无法对学生当时的操作作出跟踪评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科组分模块制作了几个模拟系统,对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操作在模拟系统中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即时反馈的目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模拟操作环境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便于学生熟悉考试系统
初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如果学生对操作系统不熟悉,在考场上就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或在操作中没有取操作结果,或在编辑状态下取操作结果,出现似死机等现象。为此,我认为在复习一段时间之后,应及早使用“正普考试系统”,让学生尽早熟悉考试系统环境,减少由于不熟悉考试系统而导致考试结果不理想的现象。
2.及时反馈,调整复习策略
我们通过考试系统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调整复习策略,以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
3.便于及早模拟考试环境
“正普考试系统”考试环境与单纯的软件界面是有区别的,如果学生没有熟悉这一考试环境就不会切换窗口,或运行软件时不是按指定的“按钮”启动,或修改单步操作时不知如何修改。所以,我们应该及早模拟考试环境。
六、注重分层辅导
对于会考而言,最主要的指标就是合格率。虽然会考只是一个检测学生课程学习状况的基础性考试,难度不大,但学生基础的差异性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复习中更是如此,每个班中都有一些“危险”对象,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而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我校的一大亮点,几大主科都采用这一方法,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也不例外。我校分层辅导一般在会考前一个月开始,安排每天中午的时间开放学校电脑室,信息技术教师轮流到现场进行辅导。在分层辅导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压缩人数
辅导的人数不是越多越好,人数太多教师照应不到,效果反而不好,辅导的对象应该是有可能不能通过会考的学生;挑选辅导对象的依据为两次考试的成绩(期末考试与会考模拟考试)以及平时练习的情况,所以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上课及课后抽查作业时注意寻找班级里的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2.有针对性地辅导
从学生的薄弱环节入手,不是一味重复,哪里薄弱就辅导哪里,做到细致、扎实、不疏漏,尽力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最好讲练结合,因为这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一般都比较差,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如果任由学生自己去练习,效果往往会比较差,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讲练结合,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这样做起来会节省大部分的时间。
3.一帮一辅导
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优秀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从每个班中挑选一些优秀学生参与辅导,开展“一帮一”的助学活动,以达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七、发挥团队精神
1.统一制定复习计划和策略
科组是一个集体,应发挥集体的力量。我校的信息技术课能做到五个统一:统一学案、统一预习稿、统一练习、统一复习计划、统一复习策略。我们定期开展科组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中心发言人,就内容进行共同探讨、修改和完善,再在此基础上完成编写讲学案。
2.分工协助出复习资料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共5册)分成七大模块,每一模块我们都会有相对应的复习资料,这些复习资料不是由某一个教师完成的,而是由科组内的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每个教师出一个模块的复习资料,大家各自出好后还一起讨论通过,做到分工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分工。
总之,为了应对初三信息技术毕业会考,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上是我校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做法。当然,复习策略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学校的情况不同,只要我们肯在日常教学中多摸索,多思考,做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心人,在毕业会考中我们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韦海葵.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策略.http://teacher.gxjiaoyan.com/LunWen/200901/13-219.html.
[2]海鸽.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毕业会考复习策略.http://huhaige.bokee.com/viewdiary.15959409.html.
[3]范建农.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策略.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8/7-8/78550243.doc.
[4]陈钟钱.信息技术会考考前复习策略.http://www.zjchzx.com.cn/upload/user_thesis_province/C77/387/fj081014170109.doc.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