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2008年2月第3版(简称3版)和2007年2月第2版(简称2版)相比,内容设置上有多处调整。但有的调整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调整并不是那么贴切、完美无缺。笔者现将调整内容中的不当之处列举如下,并提出修改建议,以供同仁商榷。
1.P2(如不作特别说明,本文所标页数皆是3版的),删除了2版中有关“流星”和“彗星”的内容,增添了有关“恒星”和“行星”知识的介绍。这里的调整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为后面学习有关行星、地球公转轨道、太阳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不过,如果能在“b.恒星”条第一个“。”后添加“夜晚看到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这句话更好。添加原因有三:(1)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众多的“星星”。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学生有兴趣、也有必要认知这些“星星”属哪类天体。(2)为学习后面的银河系的天体组成和《宇宙与地球》(选修3)作应有的知识准备。(3)添加这句内容后,对恒星的介绍就形成由恒星特点到对恒星识认到对特殊恒星了解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上下句语意连贯,产生阅读美感和想象美感。
再者,建议在“c.行星”条中“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后添加“得多”,这样能够改变原来略显生硬冷峻的语言面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充分体现行星与恒星质量差异的显著性。
2.P11,“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这段内容中,“黑子所在区域之外”是由2版的“黑子所在区域上方”调整过来。“黑子所在区域之外”语意表达模糊。因为,除“黑子所在区域”之上为“之外”外,“黑子所在区域”之前、后、左、右”亦为“之外”,所以,“之外”方位指向不明。另外,用“之外”阅读起来也略显不顺畅,拗口别扭。
太阳活动的整体性,一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二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的表述,更多地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而没有充分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与“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内涵上并不等同,也就是说,“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因此,建议将教材中这段有关太阳活动整体性的论述修改为:“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的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P13,在文字介绍过有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知识后,2版附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而3版没有附图。从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看,还是附上“恒星日和太阳日”图为好。理由如下:(1)在文字介绍过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和时间长度后,爱学习、勤思考的同学自然会问“恒星日和太阳日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产生时间长度上的差异?”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学生才好依图观察、比较、思考、理解,教师才好向学生介绍、辅导;无图,学生凭空就难以想象,老师无依据就难以介绍,尤其对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讲更会增加教学的难度。(2)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在增强教师教学应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感到教学有必要,学生有兴趣、有余力,能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异,就可主动依据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如果感到教学没有必要,学生不感兴趣、没有能力学习这部分内容,也可不主动介绍。
4.P14,图1.17“地球公转轨道”是由2版P15图1.18调整而来。2版P15图1.18并没有什么问题,但3版图1.17绘制却有错误。根据“读图思考”中“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表述来理解,图中斜线交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但事实上这两点并不是春分点和秋分点。真正的春分点和秋分点应是:过“太阳”的夏至点和冬至点连线的垂线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因此,原图中斜交于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斜线应向右移,移到“太阳”处,并保持与夏至点和冬至点的连线垂直。
5.P15,图1.18与2版P19图1.24相比,图幅缩小。2版P19图1.24绘制有误,3版不仅没有更改,而且因为图幅缩小而进一步把原图错误放大。具体来讲,上图(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图)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近(约5.5cm),距冬至点远(约5.8cm)。这显然有违于科学事实。因此,图中“太阳”的位置、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的位置都应向右做相应的移动。移动标准:参照上一条调整建议。
6.P20,与2版相比,“五带”是新增加的内容。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成了“23.5°”,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成了“66.5°”,这与教材前面内容中的标注不统一。教材中,前面内容凡涉及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标注的都是“23°26′”,凡涉及南、北极圈的度数标注的都是“66°34′”。因此,为使学生易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思考、探索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此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注宜改为“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注宜改为“66°34′”。
再者,图的右上方欧亚大陆的轮廓模糊,似乎是格陵兰岛的轮廓图遮盖住了这一区域。
7.P24,图1.28“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是新增内容,图中卫星似乎是从印度洋上发射的(发射点右上方好像是阿拉伯半岛),如此画法显然不妥。
8.P45,与2版相比,介绍台风影响的内容更加具体、全面,但也存在表述不清楚,所指不明确的问题。在图2.26“1991~2007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图的标题语意表达所指对象不明确。建议在“台风”后添加“对我国”三个字。
再者,“例如,……”例证的是“台风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还是例证的“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所指不明确。建议把“例如,……”调整到“台风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之后。
9.P47,在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水平数轴代表年份,在“1840”与“1880”之间标注的是“1760”,显然错了。此处的“1760”应改为“1860”。垂直数轴代表体积分数,在“300”与“320”之间标注的是“370”,也明显错了。此处的“370”应改为“310”。
再者,根据图的标注,大约在“19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同一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显然,此处标注错误。建议将代表二氧化碳浓度的两个“小黑点”由上下对齐改为左右稍微错开。
10.P47,“阅读”内容“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与2版相比全面调整,表述角度、数据、结论等完全不同。不过,问题也十分明显。
(1)前后数据相矛盾。“……我国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五十年变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期后,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近五十年气温增幅比近百年还大,显然不合情理。建议编者酌情处理。
(2)前后概念不统一。表述我国近百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气温”,表述我国近五十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地表气温”。这种前后概念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建议前后都使用“年平均气温”这一概念。
(3)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相抵牾。P47“阅读”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我国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言外之意是20世纪20~40年代全球增温不明显,或者说是降温明显。而在P46图2.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中,曲线表达的全球气温变化在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却是十分明显。显然,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的气温变化趋势相矛盾。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建议把P47“阅读”中“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修改为“与全球变化趋势相同”。
(4)增字。“我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显然,没有“年代际”一词,而是“年际”之间误增了“代”字。建议把“代”删除。
11.P48,图2.31“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是新增内容,图中等高线直接过河,显然不妥。这是因为河流水面高程一定要低于河流两岸高程。正确的画法应是:等高线通过河流时应向上游弯曲。
12.P60,“阅读”中,“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这句话前后矛盾。因为,如果说两现象交替出现,那么两现象发生频率就应相等;或者,如果说一现象发生频率低,那么两现象就不会交替出现。可修改为:“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强度和产生的影响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星荣.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Ⅰ的“新”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
[3] 杨国栋,张明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教材表述比较.地理教学,2006(9).
[4] 林先发,司马志纯.论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责任编辑付一静)
1.P2(如不作特别说明,本文所标页数皆是3版的),删除了2版中有关“流星”和“彗星”的内容,增添了有关“恒星”和“行星”知识的介绍。这里的调整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为后面学习有关行星、地球公转轨道、太阳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不过,如果能在“b.恒星”条第一个“。”后添加“夜晚看到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这句话更好。添加原因有三:(1)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众多的“星星”。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学生有兴趣、也有必要认知这些“星星”属哪类天体。(2)为学习后面的银河系的天体组成和《宇宙与地球》(选修3)作应有的知识准备。(3)添加这句内容后,对恒星的介绍就形成由恒星特点到对恒星识认到对特殊恒星了解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上下句语意连贯,产生阅读美感和想象美感。
再者,建议在“c.行星”条中“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后添加“得多”,这样能够改变原来略显生硬冷峻的语言面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充分体现行星与恒星质量差异的显著性。
2.P11,“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这段内容中,“黑子所在区域之外”是由2版的“黑子所在区域上方”调整过来。“黑子所在区域之外”语意表达模糊。因为,除“黑子所在区域”之上为“之外”外,“黑子所在区域”之前、后、左、右”亦为“之外”,所以,“之外”方位指向不明。另外,用“之外”阅读起来也略显不顺畅,拗口别扭。
太阳活动的整体性,一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二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的表述,更多地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而没有充分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与“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内涵上并不等同,也就是说,“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因此,建议将教材中这段有关太阳活动整体性的论述修改为:“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的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P13,在文字介绍过有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知识后,2版附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而3版没有附图。从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角度来看,还是附上“恒星日和太阳日”图为好。理由如下:(1)在文字介绍过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概念和时间长度后,爱学习、勤思考的同学自然会问“恒星日和太阳日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会产生时间长度上的差异?”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学生才好依图观察、比较、思考、理解,教师才好向学生介绍、辅导;无图,学生凭空就难以想象,老师无依据就难以介绍,尤其对刚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讲更会增加教学的难度。(2)有“恒星日和太阳日”图在增强教师教学应对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感到教学有必要,学生有兴趣、有余力,能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异,就可主动依据示意图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如果感到教学没有必要,学生不感兴趣、没有能力学习这部分内容,也可不主动介绍。
4.P14,图1.17“地球公转轨道”是由2版P15图1.18调整而来。2版P15图1.18并没有什么问题,但3版图1.17绘制却有错误。根据“读图思考”中“北半球夏半年(图中远日点所在的半圆)……冬半年(图中近日点所在的半圆)……”的表述来理解,图中斜线交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但事实上这两点并不是春分点和秋分点。真正的春分点和秋分点应是:过“太阳”的夏至点和冬至点连线的垂线与椭圆形轨道的两个交点。因此,原图中斜交于远日点和近日点连线的斜线应向右移,移到“太阳”处,并保持与夏至点和冬至点的连线垂直。
5.P15,图1.18与2版P19图1.24相比,图幅缩小。2版P19图1.24绘制有误,3版不仅没有更改,而且因为图幅缩小而进一步把原图错误放大。具体来讲,上图(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图)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近(约5.5cm),距冬至点远(约5.8cm)。这显然有违于科学事实。因此,图中“太阳”的位置、春分日和秋分日“地球”的位置都应向右做相应的移动。移动标准:参照上一条调整建议。
6.P20,与2版相比,“五带”是新增加的内容。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成了“23.5°”,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成了“66.5°”,这与教材前面内容中的标注不统一。教材中,前面内容凡涉及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标注的都是“23°26′”,凡涉及南、北极圈的度数标注的都是“66°34′”。因此,为使学生易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思考、探索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此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注宜改为“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注宜改为“66°34′”。
再者,图的右上方欧亚大陆的轮廓模糊,似乎是格陵兰岛的轮廓图遮盖住了这一区域。
7.P24,图1.28“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是新增内容,图中卫星似乎是从印度洋上发射的(发射点右上方好像是阿拉伯半岛),如此画法显然不妥。
8.P45,与2版相比,介绍台风影响的内容更加具体、全面,但也存在表述不清楚,所指不明确的问题。在图2.26“1991~2007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图的标题语意表达所指对象不明确。建议在“台风”后添加“对我国”三个字。
再者,“例如,……”例证的是“台风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还是例证的“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所指不明确。建议把“例如,……”调整到“台风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之后。
9.P47,在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水平数轴代表年份,在“1840”与“1880”之间标注的是“1760”,显然错了。此处的“1760”应改为“1860”。垂直数轴代表体积分数,在“300”与“320”之间标注的是“370”,也明显错了。此处的“370”应改为“310”。
再者,根据图的标注,大约在“19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同一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显然,此处标注错误。建议将代表二氧化碳浓度的两个“小黑点”由上下对齐改为左右稍微错开。
10.P47,“阅读”内容“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与2版相比全面调整,表述角度、数据、结论等完全不同。不过,问题也十分明显。
(1)前后数据相矛盾。“……我国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近五十年变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80年代中期后,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1.1℃。”近五十年气温增幅比近百年还大,显然不合情理。建议编者酌情处理。
(2)前后概念不统一。表述我国近百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气温”,表述我国近五十年来增温用的是“年平均地表气温”。这种前后概念不统一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建议前后都使用“年平均气温”这一概念。
(3)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相抵牾。P47“阅读”内容中有这样的表述:“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我国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言外之意是20世纪20~40年代全球增温不明显,或者说是降温明显。而在P46图2.29“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中,曲线表达的全球气温变化在20世纪20~40年代增温却是十分明显。显然,文字介绍与图形显示的气温变化趋势相矛盾。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建议把P47“阅读”中“与全球变化不同的是”修改为“与全球变化趋势相同”。
(4)增字。“我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显然,没有“年代际”一词,而是“年际”之间误增了“代”字。建议把“代”删除。
11.P48,图2.31“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是新增内容,图中等高线直接过河,显然不妥。这是因为河流水面高程一定要低于河流两岸高程。正确的画法应是:等高线通过河流时应向上游弯曲。
12.P60,“阅读”中,“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这句话前后矛盾。因为,如果说两现象交替出现,那么两现象发生频率就应相等;或者,如果说一现象发生频率低,那么两现象就不会交替出现。可修改为:“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强度和产生的影响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参考文献
[1] 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星荣.解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Ⅰ的“新”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0).
[3] 杨国栋,张明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教材表述比较.地理教学,2006(9).
[4] 林先发,司马志纯.论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