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疼痛程度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初产妇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分娩干预,干预组接受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结局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疼痛评分、自然分娩率、第一第二及总产程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初产妇开展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症状,缩短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分娩球;自由体位;初产妇;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5--01
分娩是女性妊娠中均需经历的生理过程,由于分娩疼痛程度较高,且有部分产妇对分娩知识的缺乏,极易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导致中枢神经紊乱,增加机体内儿茶酚胺的含量,造成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最终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及预后[1-2],在这方面初产妇表现比较突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分娩质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确保母婴安全,是我们产科医务人员一直探寻的问题。有相关资料显示,分娩球能对孕产妇会阴部、腰骶部进行按摩,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症状[3];自由体位能保障分娩舒适度,有助于胎儿正常分娩,提升自然分娩率。因此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5月对42例初产妇采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4例,所有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年龄≤35周岁,单胎妊娠,头盆相称,无合并基础疾病,愿意选择自然分娩,且经检查评分符合顺产指征。按照产妇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18~35岁,平均(27.38±1.17)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7±1.37)周。干预组年龄18~35岁,平均(27.42±1.1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2±1.34)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接受分娩知识宣教,助产人员全程陪护,自有规律宫缩且宫口开至3cm后送入待产室,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频率及强度、宫口扩张情况、情绪及体力等,指导及协助产妇调节情绪。第二产程送入产房,根据宫缩情况指导产妇用力技巧。
对照组第一产程采用传统仰卧位待产,第二产程协助产妇上产床,采用膀胱截石位分娩。干预组采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其方法如下:①分娩球干预:选择防滑、平整的地面,根据产妇的体重、身高选择适宜的分娩球(直径45~65cm),充气至85%左右,让产妇排空膀胱,协助其坐于分娩球正中,维持臀部与膝关节处于同一平面,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开展相应的运动;②自由体位:根据患者自身舒适度自由选择体位(如坐位、站位、跪位、蹲位等)。坐位时,指导产妇双腿分开,双手握住分娩球架的扶手,坐于分娩球上,保障重心稳定,上下左右弹坐或晃动,注意运动频率,以产妇舒适为宜;跪位时,指导产妇跪于软垫上,双手抱住分娩球,双膝分开与肩同宽,将身体前倾依靠于球上,重心放置于上半身,手臂自然放松,产妇家属可按摩其腰背部疼痛的区域;站立位时,指导产妇面向床头或墙壁,双手扶住床栏或墙壁扶手,双腿略微张开,左右摇晃臀部;或者让产妇双手自然下垂,将背部靠墙站立,自然晃动胯部,注意避免跌倒;蹭位时,指导产妇蹭于墙边,使分娩球顶端与产妇肩胛骨持平,并紧贴墙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及疼痛程度,并进行组间比较。①分娩结局: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及自然分娩率;②疼痛程度:使用面部表情评分法(FPS)[4],共计0~10分,分值与疼痛症状呈正相关关系。③产程时间:记录两组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分娩结局组间比较
两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比较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妇产程时间及疼痛程度组间比较
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及疼痛程度的比较 干預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而产痛是自然分娩者不可避免的疼痛不适感,尤其是初产妇[5]。目前,仰卧位是我国最多见的分娩体位,该体位能便于医护人员实施胎心监测、观察产程、阴道检查及接产等各项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骨盆的可塑性,骨盆狭窄程度增加会加大分娩疼痛症状,延长产程[6]。随着新医改的深入,临床护理模式逐渐改变,在初产妇分娩护理过程中应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的干预,从而保障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