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领导让我当会计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我终于从地质学校毕业了。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应该七八月份毕业,却拖到了11月。还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本来毕业后的编制身份应该是干部,却成了工人。
  我学的是地球物理探矿。这个专业是利用电和磁的原理,通过仪器探测地下所埋藏的金属矿藏。我们物探组十几个人,只有两个人不是学校毕业的,工作起来除他俩外,其他人不分干部还是工人。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远离家人,整天和大山为伴,风餐露宿。
  1971年,我和她结婚了。1972年,儿子降生了。有了妻儿就有了牵挂。在野外时会经常想念他们,吃好没有,睡好没有,生病没有?一次,儿子真的有病了。无奈之下妻给我发了电报。当我收到电报时,儿子已经病好几天了。从那时起,我就想调离地质队。不能让妻一个人受苦受累。我去找领导,领导不同意。他说,你是学校毕业的,放走了你,不干地质了,学校不是白培养你了吗?另外,不光你要走,还有不少人也要走。如果放你走了,其他人怎么办?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去找领导一次。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领导终于同意我走了。但有一个条件,不能单调,要对调。即找一个人对换,我走他来,地质队不能少人。不是地质学校毕业的也行,但岁数不能大。虽然这样,我也高兴。于是就千方百计找人,看谁愿意到我们地质队来。那人当然得在我家住的地方找。谁愿意上我们这来呢?经过努力,这个人终于找到了。知道他愿意和我对调,我高兴得心都直跳,好像抓到了一只好看的小鸟,生怕它再飞了。我对他说,你只管等着,一切手续都我来办。可是,在即将办成之际,这个人却变卦了,不想到我们地质队来了。
  在我苦恼之时,我们地质队主管劳资的一位同志向我推荐了一个人。他说,咱们地质队没搬家时,那人曾表示愿意到咱们地质队来。他告诉了我那个人的工作单位。我喜出望外,马上用信和那人联系。那人很快就回信了,表示愿意和我对调。
  那时调转工作手续非常繁琐,单位、主管局、批准机关都得签署意见并盖章。我们地质队和那人所在地(即我家住的县城)远隔数百里。我们地质队的主管单位和批准机关远在省城。两份对调表通过邮局寄来寄去,历时半年多。那天,我终于拿到了盖有6个大红印章的对调表,调离成功了!我激动得不知道如何是好,迅速地到地质队有关部门签署意见。而后,急切地登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乡的县城,我先在商业的某公司上班。4年后,又调到物资系统的燃料公司。但我不在公司上班,在其下属的一个煤场。煤场负责煤炭的进销。进煤时,没有专门的卸煤工,都是我们自己干。一天,我在车上和另外两个人往下卸煤。父亲在马路上走,可能看见了我在卸煤。回家后有点生气地对母亲说,念了一回中专,还拿一个铁锹卸煤。这话是我回家时母亲给我说的。我听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咱是念了中专,按原来的规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都是国家干部,谁让咱赶上“文化大革命”了。不是干部,工人就得干活。
  1982年的一天,忘记是怎么知道的了,我们地质学校毕业的同学都恢复了干部编制,一些同学都当上了工程师或者地质师。这消息让我高兴。虽然我改了行,但中专毕业是事实。我找到局里有关人员,得知确有此事,上面下发了文件,像我这样的也在恢复之列。于是,经过档案审查,我的编制由工人改为了干部。可是,虽然身份是干部了,但一时没有干部的工作安排给我。
  忽一日,听说某公司的女会计因“超生”被停止工作。让谁来接替她呢?局领导想到了刚刚恢复干部身份的我,让我去做那个公司的会计。局长找我谈话,我说我也不会会计呀!他说你父亲不是会计么,让他来教你。是的,我父亲确实是会计,并且在整个县城是比较知名的会计。局里让我当会计,我当然高兴。虽然我不会会计,但有父亲做后盾,我还怕什么?
  会计必须会打算盘。我先跟父亲学习打算盘。算盘基本上会了,接着学习“做传票”,即把所发生的资金往来按科目列入会计凭证。会计科目有两大类,一是资金来源,二是资金占用。“做传票”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类科目同增同减,同类科目有增有减。必须弄准确哪些科目是资金来源,哪些科目是资金占用……
  为了做好会计工作,我真的下了不少功夫。结果,我竟把那十几个人的公司的会计工作做得不错。每月及时做出盈亏等会计报表,交给经理,上报局里。后来,我调入国家机关。领导知道我做过会计,在原会计退休以后,竟让接替他兼任了机关会计。
  从工人到干部编制的纠正,使我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一切工作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会计工作使我感到从不会到会,真的是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的道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看完北塬正在修建的一家仿古豪宅,走出门来,已是下午5时左右。西斜的阳光依然朗照,大地一片通明。田野里各类庄稼正在扬花灌浆,显出勃勃生机。我们坐回车后,闲也是闲着,就听驱车的晓文建议,跟义清一道,朝黄河方向奔去。  我们仨是师范同学,同一座小城谋生,平时各忙各的琐事儿,无暇时常见面。隔得久了,联系找个僻静之地,随意坐坐,吃茶谈天,或到不远的郊外,玩赏花草山水,呼口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身心。  身处中国
期刊
怀着对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公无比敬慕之情,我在友人的陪同下专程到颐和园拜谒耶律楚材祠堂。  祠堂位于颐和园东门、仁寿殿南侧、昆明湖东岸、文昌阁以北,系颐和园独特的景点。我们往复辗转,费了好多周折方觅到偏安一隅的祠堂。正欲举步入祠堂,忽被“游人止步”的警示牌所阻,遂探首翘望,只见三四个民工在祠堂里忙得热火朝天。询问之,方悉祠堂修葺,谢绝游人观赏。千里之外赴京,本想趁这千载难逢
期刊
墨山铺的早晨  我的故乡墨山铺的清晨,永远是美妙的,起初是难以形容的雅静,紧接着便是整个世界的生动。  墨山铺,在上世纪70年代巴华两地的版图上,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几十户人家,一个小小的村落,屋门对着门,屋壁挨着壁,远远望去,那青石铺成的街面两侧是一幢幢精致的青砖黑瓦的院落,因为村庄如一弯月亮,外村人又把墨山铺叫作“月亮街”。院里静静坐着明三暗四的七间屋,前三间是稳稳当当的青砖黑瓦,后四间是泥墙
期刊
17岁那年冬天,我在一个建筑公司的铆焊厂当工人。上班第一天,认识了我师傅:中等个儿,黑黢黢的脸膛。戴一顶旧棉皮帽子,两个帽耳朵毛朝外斜系在后面。一件旧的棉半大衣,敞着怀。一辆旧自行车,车后座夹着一个饭盒,这是一个极普通且略有点邋遢的人。  师傅教我的方法也很特别:上班第二天,就递给我一本书《铆工》,让我好好看看。之后的二十多天里,一是他忙,二是心里怕他,也不敢问,也不知道该问什么,那本“天书”翻了
期刊
夜深了。  银行的朋友晖打来电话:“是这样,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可以跟你说吗?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十岁,由于他常常出差,所以那时候,我不悲伤,在我心里,只不过他还是出差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后来,我长大了,等我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回来了,除了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悔恨。我那时怎么会用那么无动于衷的态度去面对我父亲的去世呢?这件事一直困扰了我很久,一直到现在,每想起来,我都不能原谅自己,我真的……”  
期刊
故乡在楚地云台梦泽,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洒水庭院,扫阳尘,开窗户,门插艾,把一冬一春的晦气驱赶一尽。  小伢们要穿上新衣,身挂一串彩丝菱角与织锦香袋,和一只丝网兜,里面卧了一枚青皮咸鸭蛋。一群伢们满街跑,拍了手儿唱: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家家照例煮粽子,煮咸鸭蛋,炸油香馓子,吃到平日吃不上的又甜又酥的芝麻糕,还有又香又糯的绿豆糕。大人
期刊
过年了,我们驱车去看乡下的老姨。说实在的,我们都是把姨家当成还能回得去的故乡了。  姨家住在隐贤镇时郢村。隐贤是千年古镇,因唐时著名贤士董邵南在此隐居而得名,韩愈曾为他写下著名长诗《嗟哉董生行》和千古奇文《送董邵南序》。时郢村位处隐贤镇东约3公里,虽没出过有名的大人物,但却是旱涝保收、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人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盖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水往东流,然故乡偏偏“山倒转,水倒流”,山称“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遥在桥的那边了。  看完国内实力派水彩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画展,我的思绪一连好几天都在“桥那边”打转转,一阵阵杨柳风、杏花雨从“桥那边”吹过来飘过去,搅动着我心底里的什么,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况。我总觉得,在那些画里有一个精灵在舞蹈。这个精灵,我看不见,又隐约可辨;我说不出,却又在嘴边。它依稀是画里的一座桥、一湾水。它又不是那桥那水。它仿佛是与“桥那边”、“水那
期刊
在陕北农村,柳编如同锅碗瓢盆一样普及,家家户户都用。  春天,人们用柳编粪箕抓粪肥;夏天,人们用柳编筐子提猪草;秋天,人们用柳编筛子晒杏皮;冬天,人们用柳编笊篱捞粉条。平时歪歪斜斜地摆在烂草窑某个角落里的柳编,看似无用却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帮衬着人们的生活。  砍割柳条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过后柳条刚刚发芽的时候。错过这段时间,柳条就变脆变硬,缺乏韧劲,不适合编织了。人们用来编织柳编的柳条主要有
期刊
今年4月,王蒙老师邀请我参加他在中国海洋大学的演讲《文学观念的变迁》。再次来到樱花盛开的海大,不禁让我想起2011年那个春日,我和一家刊物的主编拜访王蒙老师的故事。  王蒙老师青岛的家就在中国海洋大学54号作家楼上,一套普通的公寓房里。  一进门,客厅北面的桌子上排放着近人高的十几摞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开始我以为是王老师新出的书,但仔细一看,虽都是王老师写的书,可书大小厚薄新旧不一,而且什么时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