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中的蝉不仅点明时令,更是承载了各种情思,有感时伤事,有离愁乡思,亦有标榜高洁之用。
关键词:蝉; 时令; 伤逝 ;愁苦 ;高洁
胡应麟《诗薮》:“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芸芸万物中,蝉因其居高饮露、声远时短等特点,受到诗人的青睐,成为其寄托情思的物象。
一、“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的时令
最先出现蝉的作品是《诗经·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蜩,就是蝉。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 。 “五月鸣蜩”,就是“正值五月盛夏,蝉声不绝于耳”。此句点名了蝉鸣的季节,可见,诗人已经注意到蝉鸣的时令性。此外,《礼记·月令》中也说“(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也反映出蝉这一物种的生物节律。由于蝉的生命活动主要在夏秋之际,因此寒蝉的嘶鸣又往往引起诗人对秋季的关注。“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当树梢传来寒蝉时断时续的流鸣,当燕子成双结对翩然南飞,诗人不由怅然感叹秋天的到来。“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在狱咏蝉》)“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这些诗作,无不流露出诗人因蝉鸣而生发的秋思。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蝉鸣首先表现的是时序之变:是仲夏的来临,是早秋的将至。
二、“红树蝉声满夕阳”的伤逝
蝉的生命短暂,夏生而秋终,庄子 的“不知春秋”一语说的就是蝉。因此蝉鸣容易使诗人产生万物永恒、生命短暂之悲,而秋蝉的嘶鸣更易引起“物华将尽”之感。诗人写蝉,其实寄寓的是个人对时光流逝的叹惋,对生命本体的执着和悲叹,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与惜时。陈子昂在《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中写到:“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诗歌以蝉自喻,表面写蝉面对白露的到来,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实际写的是对个人已近暮年的无奈与叹息。“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白居易 《早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因“力挽狂澜而未逮,忠心报国而被贬”,这已让他心中充满愤懑,心情异常沉重,而秋蝉的声声哀鸣,又唤起了在黄昏暮年对家园的思念。于是,这蝉声便将这些复杂而悲凉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渲染了出来。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唐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这些诗亦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难以挽留的悲叹。
三、“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的愁苦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万物本无感情,但因诗人把个人情思寄寓物象之上,于是蝉也就被赋予了独有的愁苦。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离愁
秋天是萧瑟的季节,蝉的鸣叫极易渲染出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是人间常态,难以避免,正如苏轼所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秋蝉的嘶鸣更是平添离愁别绪,故而常常被诗人借以烘托气氛,渲染离情。陆游《秋日闻蝉》:“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断角,斜阳,长亭,触目之景,无不撩拨着诗人难以抑制的离愁。就在诗人恋恋不舍、愁肠百转之际,那不解人情的秋蝉,却在不停的大声嘶叫,仿佛在催促行人及早上路,丝毫不顾及主客的感受,这怎不让人生恨。诗人以无情之蝉反衬离别之情,使离愁别绪倍增。《董西厢·小亭送别》写张生和莺莺长亭送别,也是用蝉声渲染环境:“雨儿乍歇,向晚风凛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作者用凄切的蝉声渲染离别场景,把恋人离别之苦渲染得淋漓尽致。
2.“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的乡思
漂泊在外的文人最易产生乡愁,耳畔的蝉鸣声声入耳,又怎能不令人想起故园的蝉声。“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白居易《早蝉》)蝉声不仅催人老,更催动隐藏于心的思乡之情,更何况是贬谪异乡、漂泊多年的迁客。“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 卢殷《晚蝉》)蝉声本来已令旅人倍感孤独愁苦,可仿佛怕游子的愁苦不能达到极致,故而一路随行一路悲鸣,让人无处逃避无处躲藏,怎不让人愁断回肠。
四、“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的高洁
荀子在《大略》中写道:“饮而不食者蝉也。”由此,古人认为蝉居高声远,餐风饮露,过的是清洁高尚的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形象。运用到诗作中,也常常盛赞蝉是“至德之虫”,藉此寄托理想抱负。“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以物喻人,处处写蝉,实则自喻。“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响易沉”比喻政治不得意,言行受压制。即便如此,作者依旧坚信自己的高洁,即便无人相信,也矢志不渝。唐朝虞世南也用了这种手法,借以托物言志,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就是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精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诗人移情入景,把个人情感寄寓到蝉身上时,蝉便成为情感载体。于是,它以特有的流鸣,承载各种情思,从《诗经》起飞,穿越唐诗宋词,占据千年的文海。
参考文献:
[1]《人间词话》 王国维
[2]《中国文学鉴赏词典大系》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王杰中学221003)
关键词:蝉; 时令; 伤逝 ;愁苦 ;高洁
胡应麟《诗薮》:“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芸芸万物中,蝉因其居高饮露、声远时短等特点,受到诗人的青睐,成为其寄托情思的物象。
一、“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的时令
最先出现蝉的作品是《诗经·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蜩,就是蝉。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 。 “五月鸣蜩”,就是“正值五月盛夏,蝉声不绝于耳”。此句点名了蝉鸣的季节,可见,诗人已经注意到蝉鸣的时令性。此外,《礼记·月令》中也说“(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也反映出蝉这一物种的生物节律。由于蝉的生命活动主要在夏秋之际,因此寒蝉的嘶鸣又往往引起诗人对秋季的关注。“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当树梢传来寒蝉时断时续的流鸣,当燕子成双结对翩然南飞,诗人不由怅然感叹秋天的到来。“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在狱咏蝉》)“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这些诗作,无不流露出诗人因蝉鸣而生发的秋思。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蝉鸣首先表现的是时序之变:是仲夏的来临,是早秋的将至。
二、“红树蝉声满夕阳”的伤逝
蝉的生命短暂,夏生而秋终,庄子 的“不知春秋”一语说的就是蝉。因此蝉鸣容易使诗人产生万物永恒、生命短暂之悲,而秋蝉的嘶鸣更易引起“物华将尽”之感。诗人写蝉,其实寄寓的是个人对时光流逝的叹惋,对生命本体的执着和悲叹,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与惜时。陈子昂在《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中写到:“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诗歌以蝉自喻,表面写蝉面对白露的到来,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实际写的是对个人已近暮年的无奈与叹息。“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白居易 《早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因“力挽狂澜而未逮,忠心报国而被贬”,这已让他心中充满愤懑,心情异常沉重,而秋蝉的声声哀鸣,又唤起了在黄昏暮年对家园的思念。于是,这蝉声便将这些复杂而悲凉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渲染了出来。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唐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这些诗亦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难以挽留的悲叹。
三、“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的愁苦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万物本无感情,但因诗人把个人情思寄寓物象之上,于是蝉也就被赋予了独有的愁苦。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离愁
秋天是萧瑟的季节,蝉的鸣叫极易渲染出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是人间常态,难以避免,正如苏轼所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秋蝉的嘶鸣更是平添离愁别绪,故而常常被诗人借以烘托气氛,渲染离情。陆游《秋日闻蝉》:“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断角,斜阳,长亭,触目之景,无不撩拨着诗人难以抑制的离愁。就在诗人恋恋不舍、愁肠百转之际,那不解人情的秋蝉,却在不停的大声嘶叫,仿佛在催促行人及早上路,丝毫不顾及主客的感受,这怎不让人生恨。诗人以无情之蝉反衬离别之情,使离愁别绪倍增。《董西厢·小亭送别》写张生和莺莺长亭送别,也是用蝉声渲染环境:“雨儿乍歇,向晚风凛冽,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作者用凄切的蝉声渲染离别场景,把恋人离别之苦渲染得淋漓尽致。
2.“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的乡思
漂泊在外的文人最易产生乡愁,耳畔的蝉鸣声声入耳,又怎能不令人想起故园的蝉声。“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白居易《早蝉》)蝉声不仅催人老,更催动隐藏于心的思乡之情,更何况是贬谪异乡、漂泊多年的迁客。“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 卢殷《晚蝉》)蝉声本来已令旅人倍感孤独愁苦,可仿佛怕游子的愁苦不能达到极致,故而一路随行一路悲鸣,让人无处逃避无处躲藏,怎不让人愁断回肠。
四、“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的高洁
荀子在《大略》中写道:“饮而不食者蝉也。”由此,古人认为蝉居高声远,餐风饮露,过的是清洁高尚的生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洁形象。运用到诗作中,也常常盛赞蝉是“至德之虫”,藉此寄托理想抱负。“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以物喻人,处处写蝉,实则自喻。“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响易沉”比喻政治不得意,言行受压制。即便如此,作者依旧坚信自己的高洁,即便无人相信,也矢志不渝。唐朝虞世南也用了这种手法,借以托物言志,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格:“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就是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精髓。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诗人移情入景,把个人情感寄寓到蝉身上时,蝉便成为情感载体。于是,它以特有的流鸣,承载各种情思,从《诗经》起飞,穿越唐诗宋词,占据千年的文海。
参考文献:
[1]《人间词话》 王国维
[2]《中国文学鉴赏词典大系》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王杰中学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