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夹心抗体法检测80例RA患者、80例非RA人群中血清GPI抗原浓度。结果:①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GPI的敏感度是80.0%,特异度是77.5%。结论:GPI抗原在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一定程度反映RA的临床病情,可作为RA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风湿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属虚损性疾病,与中医的“廷痹”、“顽痹”、“周痹”、“肾痹”、“痛痹”等病证相似[1]。中医症候结合实验室指标有利于对病情的诊断和控制。近来试验已经证实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浓度高于健康人群及其他风湿病患者,GPI有可能成为诊断RA的又一个实验室指标。本研究旨在检测RA患者血清中GPI的浓度,探讨GPI对于RA诊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RA患者组:选择住院及门诊RA患者80例,其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5±14)岁,以上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及住院的非RA患者80例,其中男25例,女55例,平均年龄(48±12)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35例,骨性关节炎(OA)25例,健康体检者20例。均符合国际及国内诊断标准。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采集静脉血3ml,-30℃保存。
1.2.2 实验方法:试剂盒和标准品均为上海北加生化试剂公司提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GPI浓度。
1.3统计学分析:计算GPI的敏感性、特异性。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1,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清GPI水平的测定和比较:由表1可见.GPI在RA组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非RA组(P<0.01)。GPI检测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5%。
表1 两组GPI水平比较x±s
3讨论
中医所说的类风湿病属于“痹病”,是指:患者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2]。类风湿病的临床诊治问题,因其发病原因复杂多变,涉及全身多个关节或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化,因而对风湿病的诊治历来是一个临床难点。Schaller M等于2001年首先报导了GPI抗体与RA相关[3]。在后来的研究中,通过检测RA血清和关节液GPI浓度发现,与非免疫性炎症关节炎或健康对照组相比,免疫性炎症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内都发现了极高的GPI酶活性和浓度,并提出GPI抗原是RA的一种自身抗原,可作为诊断RA的一种新的指标。鲍春德等[4]就GPI抗原对RA患者是否有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认为血清中GPI抗原升高在部分RA患者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与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相关性。何东仪等[5]研究发现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A病例的血清GPI升高最明显。本研究通过ELISA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GPI抗原浓度,发现RA患者组GPI含量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P<0.01)。GPI诊断RA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5%,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可显著提高RA的诊断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GPI在其它风湿类疾病患者血清中也有一定浓度体现,其临床意义和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诉,GPI对RA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RA的疾病活动情况,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作为RA诊断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朱益忠. 类风湿关节炎从中医三痹治疗探讨[J].浙红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1):720.
[2]余泽云,王宇静. 诊治风湿病的几点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412.
[3] Schaller M,Burton DR,Ditzel HJ.Autoantibodles tO GPI in rheumatoid arthritis:linkage between all animal mode and humall disease[J].Nat Immunol,2001,2(8):746.
[4]鲍春德,叶萍,陈晓翔,等.血清中6一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升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277.
[5]何东仪,钟丽民,沈杰,等.葡萄糖6一磷酸异构酶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现代免疫学,2008,28(4):326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风湿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属虚损性疾病,与中医的“廷痹”、“顽痹”、“周痹”、“肾痹”、“痛痹”等病证相似[1]。中医症候结合实验室指标有利于对病情的诊断和控制。近来试验已经证实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浓度高于健康人群及其他风湿病患者,GPI有可能成为诊断RA的又一个实验室指标。本研究旨在检测RA患者血清中GPI的浓度,探讨GPI对于RA诊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RA患者组:选择住院及门诊RA患者80例,其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5±14)岁,以上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对照组:选择同期门诊及住院的非RA患者80例,其中男25例,女55例,平均年龄(48±12)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35例,骨性关节炎(OA)25例,健康体检者20例。均符合国际及国内诊断标准。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采集静脉血3ml,-30℃保存。
1.2.2 实验方法:试剂盒和标准品均为上海北加生化试剂公司提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GPI浓度。
1.3统计学分析:计算GPI的敏感性、特异性。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1,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清GPI水平的测定和比较:由表1可见.GPI在RA组中的浓度明显高于非RA组(P<0.01)。GPI检测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5%。
表1 两组GPI水平比较x±s
3讨论
中医所说的类风湿病属于“痹病”,是指:患者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2]。类风湿病的临床诊治问题,因其发病原因复杂多变,涉及全身多个关节或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化,因而对风湿病的诊治历来是一个临床难点。Schaller M等于2001年首先报导了GPI抗体与RA相关[3]。在后来的研究中,通过检测RA血清和关节液GPI浓度发现,与非免疫性炎症关节炎或健康对照组相比,免疫性炎症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内都发现了极高的GPI酶活性和浓度,并提出GPI抗原是RA的一种自身抗原,可作为诊断RA的一种新的指标。鲍春德等[4]就GPI抗原对RA患者是否有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认为血清中GPI抗原升高在部分RA患者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与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相关性。何东仪等[5]研究发现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A病例的血清GPI升高最明显。本研究通过ELISA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GPI抗原浓度,发现RA患者组GPI含量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P<0.01)。GPI诊断RA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7.5%,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可显著提高RA的诊断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GPI在其它风湿类疾病患者血清中也有一定浓度体现,其临床意义和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诉,GPI对RA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RA的疾病活动情况,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作为RA诊断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朱益忠. 类风湿关节炎从中医三痹治疗探讨[J].浙红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1):720.
[2]余泽云,王宇静. 诊治风湿病的几点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412.
[3] Schaller M,Burton DR,Ditzel HJ.Autoantibodles tO GPI in rheumatoid arthritis:linkage between all animal mode and humall disease[J].Nat Immunol,2001,2(8):746.
[4]鲍春德,叶萍,陈晓翔,等.血清中6一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抗原升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意义探讨[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277.
[5]何东仪,钟丽民,沈杰,等.葡萄糖6一磷酸异构酶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现代免疫学,2008,28(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