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汕头市潮南区老促会庄明耀会长带领该会的几位副会长,深入革命老区与区直理事单位调研,历时13天。笔者有幸随行,所见所闻,深切感受到潮南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对老区厚爱。
三次作出贡献
汕头市潮南区地处练江中下游,区境南部为大南山,是2003年从原潮阳市划分出来,管辖10个镇1个街道的新设区。该区区域面积596.6平方公里,总人口132.8万人;老区村177个,占汕头市老区村50%以上;老区村人口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一个基础差、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革命老区。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于大南山潮、普、惠交界的红场(时称“石船”)、雷岭两个老区山区镇,是当时东江特委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此战斗过。红场、雷岭等地革命老区的人民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南山区域修建了140多个山塘水库,其中,中、小型水库69个,主要用于山外平原地区的农田灌溉。部分老区人民为了水利建设的需要,放弃家园和土地,成了“水库移民”。这是潮南人民对国家的建设作出的第二次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南的水库功能发生了转变:水库水由原先灌溉用水改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由农业的命脉转变为居民和工业的命脉。为保障水库水免受污染,处于水库集水范围内的革命老区山区村已不宜兴办企业。随着老区山区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条件改善,一些老区村民产生了在当地创业办厂的冲动,但望望水库,望望山外,只能兴叹而作罢。这可以说是潮南人民为山外平原地区人民作出的第三次大贡献。
帮扶的新举措
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没有忘记潮南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地方建设大局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这些年来,先后解决老区“读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一保五难”的问题,并实施“双到”扶贫工程,潮南老区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在综合全面调研情况的基础上,践行了对潮南老区“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务实扶持,大力加快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加大对老区山区的辐射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实施“环境兴区”战略,全区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7.2亿元,对水改工程,掀起交通大会战,实施全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等,还大力促进揭惠高速、汕湛高速潮南路段的建设步伐。可以说,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必将大大改善潮南的投资硬环境,促进潮南的经济发展,加快潮南城镇化、工业化步伐。
据悉,因为看到潮南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努力,2013年11月潮南区在第五届粤东侨博会上,就有60个项目参加签约、奠基、动工和投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行业扶持,加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力度和对老区倾斜力度。2003年潮南设区以来,区农业、教育、交通运输、卫生、民政、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及区老促会,在争取中央、省、市支持潮南解决“一保五难”等有关项目、资金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扶持潮南老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潮南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心尽责尽力,共同促进潮南全区老区建设发展的局面。近年来,区农业局扶贫办抓促并举,推动“双到”扶贫向老区倾斜,从首轮到2013年新一轮“双到”,红场、雷岭2个革命老区山区镇39个老区村,均被“双到”全覆盖。区农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及区老促会认真做好前期工作,2013年汕头市政府颁布的市老区“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扶持老区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11.6亿元,潮南便获得项目15个,金额7.4亿元,其中省拨1.3亿元,市、区配套及自筹6.1亿元。区水务局争取省首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示范县建设资金1.28亿元,并优先安排投资6千多万元,启动大南山片区5个老区镇山区村小型一体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力争2015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比区内面上的镇村提前4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2012年成立挂牌的潮南供电局积极争取上级下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资金1.3亿元,解决长期以来潮南区农村中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过流过载、电压偏低等问题。
打造平台,加大社会力量扶助老区建设的动员力度。为造福潮南,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切实加大乡贤反哺家乡的组织、动员力度,实施“反哺工程”。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个区(县)级公益基金会—汕头市潮南区公益基金会,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基金会荣誉会长,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同时把区委办、区政府办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吸纳为基金会理事。
公益基金会的公信力,以及区党政主要领导“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成为感人至深的“无声动员”。收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据统计,自公益基金会成立近2年来,共接受捐赠项目逾170个,金额近10亿元。
多管齐下,加大对老区人员的培训扶智力度。近年来,潮南区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大对老区山区人民的培训扶智力度,把它作为扶持老区山区人民增加经济收入、培育平原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人力人才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2012年10月,区委、区政府积极协调潮南籍乡亲、侨鑫集团董事长周泽荣先生捐资1亿元兴建首期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的潮南职教中心,至2013年8月落成交付使用,结束了潮南建区10年来没有中等职教学校的历史,从此创立了潮南中等专业培训基地。目前该职教中心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商务英语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1205名。此外,区人社局还免费对老区、山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短期就业培训,岗位技术培训,免费为他们介绍就业,乐当老区、山区务工人员与企业的桥梁。雷岭镇是水果种植大镇,区农业局、科技局、科协及行业协会常年配合该镇政府聘请专家、学者及商检专业人员,对果农实施技术培训,传授荔枝管理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
潮南全区、老区建设的发展态势,令人鼓舞;潮南区党政领导班子对老区“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发展成果,令人期盼!
三次作出贡献
汕头市潮南区地处练江中下游,区境南部为大南山,是2003年从原潮阳市划分出来,管辖10个镇1个街道的新设区。该区区域面积596.6平方公里,总人口132.8万人;老区村177个,占汕头市老区村50%以上;老区村人口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一个基础差、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革命老区。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位于大南山潮、普、惠交界的红场(时称“石船”)、雷岭两个老区山区镇,是当时东江特委的革命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此战斗过。红场、雷岭等地革命老区的人民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因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南山区域修建了140多个山塘水库,其中,中、小型水库69个,主要用于山外平原地区的农田灌溉。部分老区人民为了水利建设的需要,放弃家园和土地,成了“水库移民”。这是潮南人民对国家的建设作出的第二次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南的水库功能发生了转变:水库水由原先灌溉用水改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由农业的命脉转变为居民和工业的命脉。为保障水库水免受污染,处于水库集水范围内的革命老区山区村已不宜兴办企业。随着老区山区村村通水泥路,交通条件改善,一些老区村民产生了在当地创业办厂的冲动,但望望水库,望望山外,只能兴叹而作罢。这可以说是潮南人民为山外平原地区人民作出的第三次大贡献。
帮扶的新举措
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没有忘记潮南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地方建设大局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这些年来,先后解决老区“读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一保五难”的问题,并实施“双到”扶贫工程,潮南老区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在综合全面调研情况的基础上,践行了对潮南老区“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务实扶持,大力加快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加大对老区山区的辐射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实施“环境兴区”战略,全区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7.2亿元,对水改工程,掀起交通大会战,实施全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等,还大力促进揭惠高速、汕湛高速潮南路段的建设步伐。可以说,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必将大大改善潮南的投资硬环境,促进潮南的经济发展,加快潮南城镇化、工业化步伐。
据悉,因为看到潮南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努力,2013年11月潮南区在第五届粤东侨博会上,就有60个项目参加签约、奠基、动工和投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行业扶持,加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力度和对老区倾斜力度。2003年潮南设区以来,区农业、教育、交通运输、卫生、民政、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及区老促会,在争取中央、省、市支持潮南解决“一保五难”等有关项目、资金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扶持潮南老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潮南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心尽责尽力,共同促进潮南全区老区建设发展的局面。近年来,区农业局扶贫办抓促并举,推动“双到”扶贫向老区倾斜,从首轮到2013年新一轮“双到”,红场、雷岭2个革命老区山区镇39个老区村,均被“双到”全覆盖。区农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及区老促会认真做好前期工作,2013年汕头市政府颁布的市老区“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扶持老区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11.6亿元,潮南便获得项目15个,金额7.4亿元,其中省拨1.3亿元,市、区配套及自筹6.1亿元。区水务局争取省首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示范县建设资金1.28亿元,并优先安排投资6千多万元,启动大南山片区5个老区镇山区村小型一体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力争2015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比区内面上的镇村提前4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2012年成立挂牌的潮南供电局积极争取上级下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资金1.3亿元,解决长期以来潮南区农村中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过流过载、电压偏低等问题。
打造平台,加大社会力量扶助老区建设的动员力度。为造福潮南,区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切实加大乡贤反哺家乡的组织、动员力度,实施“反哺工程”。于2012年6月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个区(县)级公益基金会—汕头市潮南区公益基金会,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基金会荣誉会长,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同时把区委办、区政府办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吸纳为基金会理事。
公益基金会的公信力,以及区党政主要领导“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成为感人至深的“无声动员”。收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据统计,自公益基金会成立近2年来,共接受捐赠项目逾170个,金额近10亿元。
多管齐下,加大对老区人员的培训扶智力度。近年来,潮南区党政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大对老区山区人民的培训扶智力度,把它作为扶持老区山区人民增加经济收入、培育平原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人力人才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2012年10月,区委、区政府积极协调潮南籍乡亲、侨鑫集团董事长周泽荣先生捐资1亿元兴建首期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的潮南职教中心,至2013年8月落成交付使用,结束了潮南建区10年来没有中等职教学校的历史,从此创立了潮南中等专业培训基地。目前该职教中心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商务英语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1205名。此外,区人社局还免费对老区、山区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短期就业培训,岗位技术培训,免费为他们介绍就业,乐当老区、山区务工人员与企业的桥梁。雷岭镇是水果种植大镇,区农业局、科技局、科协及行业协会常年配合该镇政府聘请专家、学者及商检专业人员,对果农实施技术培训,传授荔枝管理技术和食品安全知识。
潮南全区、老区建设的发展态势,令人鼓舞;潮南区党政领导班子对老区“厚爱三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发展成果,令人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