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都对金融的功能与涵盖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审视,我国政府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必要、也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本质要求”。金融已不再是货币领域的问题,而是延伸到实体经济或者说是国民经济的范畴内。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地处大别山山脉,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金融手段在控制风险的前提條件下实现黄州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实现县域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黄州区金融概况
1.有利条件
(1)金融机构比较健全。黄州区辖内有8家商业银行,共设有69个分支机构,其中:城区分支机构58个,有7家银行分别有一个分支机构(支行)对口黄州区;有2家保险分支机构对口黄州区;黄州区有5家小额贷款公司,有4家法人机构,1家法人分支机构;有2家证券公司(华泰证券和长江证券);有3家担保公司,其中区属1家。
(2)金融部门存贷比相对较高。黄州区金融机构近年来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均保持稳定增长。截止2014年底我区各项存款余额289.33亿元,贷款余额153.41元,贷存比达53.02%,高于黄冈市平均存贷比。
(3)政府财政大力支持。2014年度,黄州区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有1.28亿元支持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医用敷料等产业,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有6000万元用于黄州区重点支持企业,实体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285万元,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有254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4)金融信用创建情况优秀。2014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202个,覆盖全区8个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组覆盖率超过“湖北省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十二五规划’”要求3个百分点,黄州区2012、2013年连续获得省政府授予的“金融信用县市区”称号。
(5)普惠金融工作有序进行。为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黄冈市政府将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安排在黄州区,目前已选择桐梓岗社区、刘家大屋村等23个社区和村组试点,对接区辖内工、农、建、中、招、邮和农商行,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
2.黄州区金融发展瓶颈
(1)资金外流造成金融供给不足。黄州区金融机构2014年度存贷差为42.6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24.5%,说明相当于GDP四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区外,其资金的净流向基本是沿着“村—乡镇—黄州区—中心城市”的路径运行,资金通过储蓄、信贷、投资等渠道不断向武汉等中心城市流出。
(2)贷款不足突出。从贷款构成来看,2014年末黄州区规上企业贷款513903万元,比年初减少6732万元,小微企业贷款231827万元,比年初减少5873万元,涉农贷款511835万元,比年初增加2546万元,个人消费贷款276535万元,比年初增加6231万元。企业贷款的减少,说明黄州区贷款问题仍然突出,这也使得2014年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2013年。
(3)资金融通难。一方面黄州区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融资需求大,企业融资模式单一,基本为银行贷款,企业得到的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区辖内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守“三性”原则,有一定的融资门槛。这种矛盾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成长。
(4)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解决企业担保物不足等问题,协助中小微企业成立、成长与壮大。黄州区没有专业的担保公司,企业的融资担保依赖于市里的担保公司和担保体系,目前黄冈市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融资平台,所以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
(5)金融要素市场基本上为空白。多层次有效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为企业融到发展的第一笔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但是,黄州区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债券市场,没有自己的交易产权市场,目前只有四家企业在武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融资情况不太乐观,只有一家企业拟进入“新三板”市场,这种情况使得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将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主体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来推动整体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整合金融资源,通过金融手段有效地促进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价值链增值。
3.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金融业发展,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三、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1.选择确定重点扶持的产业、企业,并制定定向培植方案,分类制定融资办法,配置金融资源。
2.用好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金、农产品加工园区调度资金等专项资金,定向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和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
4.发挥好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公司的增信作用,鼓励发展“助保贷”、“助农贷”、“集合贷”“银政同保”等新型信贷服务。
5.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争取金融机构简化融资办理手续,扩大信贷投放。
6.支持重点企业进入“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直接融资,对上柜、上市企业给予奖励。争取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前期宣传-辅导培训-企业上柜(上市)-板块效应”的常态模式。
7.推进黄州区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工作,统筹安排区辖内银行机构与23家试点社区对接,早日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
8.筹备建立互联网金融支持信息平台。以金融服务网格化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为依托,筹备建立可向全国寻求资金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P2P借贷平台、股权众筹平台等。
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都对金融的功能与涵盖的内容重新进行了审视,我国政府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必要、也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本质要求”。金融已不再是货币领域的问题,而是延伸到实体经济或者说是国民经济的范畴内。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地处大别山山脉,是革命老区,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金融手段在控制风险的前提條件下实现黄州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实现县域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黄州区金融概况
1.有利条件
(1)金融机构比较健全。黄州区辖内有8家商业银行,共设有69个分支机构,其中:城区分支机构58个,有7家银行分别有一个分支机构(支行)对口黄州区;有2家保险分支机构对口黄州区;黄州区有5家小额贷款公司,有4家法人机构,1家法人分支机构;有2家证券公司(华泰证券和长江证券);有3家担保公司,其中区属1家。
(2)金融部门存贷比相对较高。黄州区金融机构近年来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均保持稳定增长。截止2014年底我区各项存款余额289.33亿元,贷款余额153.41元,贷存比达53.02%,高于黄冈市平均存贷比。
(3)政府财政大力支持。2014年度,黄州区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有1.28亿元支持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医用敷料等产业,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有6000万元用于黄州区重点支持企业,实体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285万元,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有254万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4)金融信用创建情况优秀。2014年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村组金融服务联系点202个,覆盖全区8个乡镇,覆盖率达100%,村组覆盖率超过“湖北省推进农村金融全覆盖‘十二五规划’”要求3个百分点,黄州区2012、2013年连续获得省政府授予的“金融信用县市区”称号。
(5)普惠金融工作有序进行。为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黄冈市政府将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安排在黄州区,目前已选择桐梓岗社区、刘家大屋村等23个社区和村组试点,对接区辖内工、农、建、中、招、邮和农商行,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
2.黄州区金融发展瓶颈
(1)资金外流造成金融供给不足。黄州区金融机构2014年度存贷差为42.6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24.5%,说明相当于GDP四分之一的资金流向了区外,其资金的净流向基本是沿着“村—乡镇—黄州区—中心城市”的路径运行,资金通过储蓄、信贷、投资等渠道不断向武汉等中心城市流出。
(2)贷款不足突出。从贷款构成来看,2014年末黄州区规上企业贷款513903万元,比年初减少6732万元,小微企业贷款231827万元,比年初减少5873万元,涉农贷款511835万元,比年初增加2546万元,个人消费贷款276535万元,比年初增加6231万元。企业贷款的减少,说明黄州区贷款问题仍然突出,这也使得2014年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2013年。
(3)资金融通难。一方面黄州区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融资需求大,企业融资模式单一,基本为银行贷款,企业得到的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区辖内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守“三性”原则,有一定的融资门槛。这种矛盾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成长。
(4)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解决企业担保物不足等问题,协助中小微企业成立、成长与壮大。黄州区没有专业的担保公司,企业的融资担保依赖于市里的担保公司和担保体系,目前黄冈市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化、规模化的融资平台,所以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
(5)金融要素市场基本上为空白。多层次有效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为企业融到发展的第一笔资金,为中小微企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但是,黄州区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债券市场,没有自己的交易产权市场,目前只有四家企业在武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挂牌,融资情况不太乐观,只有一家企业拟进入“新三板”市场,这种情况使得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将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主体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金融支持与产业升级来推动整体经济、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整合金融资源,通过金融手段有效地促进区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价值链增值。
3.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金融业发展,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
三、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建议
1.选择确定重点扶持的产业、企业,并制定定向培植方案,分类制定融资办法,配置金融资源。
2.用好省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域经济调度资金、大别山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金、农产品加工园区调度资金等专项资金,定向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发展。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和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
4.发挥好财政性专项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公司的增信作用,鼓励发展“助保贷”、“助农贷”、“集合贷”“银政同保”等新型信贷服务。
5.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争取金融机构简化融资办理手续,扩大信贷投放。
6.支持重点企业进入“新三板”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直接融资,对上柜、上市企业给予奖励。争取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前期宣传-辅导培训-企业上柜(上市)-板块效应”的常态模式。
7.推进黄州区金融服务网格化试点工作,统筹安排区辖内银行机构与23家试点社区对接,早日搭建普惠金融网格化工作站。
8.筹备建立互联网金融支持信息平台。以金融服务网格化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为依托,筹备建立可向全国寻求资金支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P2P借贷平台、股权众筹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