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索控释氮肥和优化施肥位置等技术手段在双季稻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控释氮肥根区优化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氮肥(CK)、根区常规施肥处理(RCF,氮肥为尿素,根区施肥为常规位置)、根区优化氮肥种类处理(RCFK,在RCF的基础上,氮肥40%为尿素,60%为控释氮肥)、根区优化氮肥种类和位置处理(RCFKP,在RCFK的基础上优化根区施肥的位置),分析了根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
【基金项目】
: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3BBFL63063); 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jxsq2020102116);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课题(2021FY100504); 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21-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控释氮肥和优化施肥位置等技术手段在双季稻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控释氮肥根区优化施用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氮肥(CK)、根区常规施肥处理(RCF,氮肥为尿素,根区施肥为常规位置)、根区优化氮肥种类处理(RCFK,在RCF的基础上,氮肥40%为尿素,60%为控释氮肥)、根区优化氮肥种类和位置处理(RCFKP,在RCFK的基础上优化根区施肥的位置),分析了根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并进一步对根系特征与肥料利用率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RCFKP处理下早、晚稻的根直径、体积、表面积、干重和根长均显著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与CK、RCF和RCFK处理相比,RCFKP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增加7.30%~48.43%和8.65%~57.28%,早晚稻的秸秆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8.23%~165.15%和14.74%~96.19%,早晚稻的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2.62%~138.49%和17.25%~142.60%,早晚稻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5.03%~149.54%和16.18%~120.59%,早晚稻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27.88%~65.55%和34.18%~75.03%。通过拟合方程发现,所有根系特征指标均与氮肥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说明根区优化施肥可以通过促进根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因此,施用40%尿素和60%控释肥且根区优化施肥的方式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其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加水稻植株氮积累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使水稻增产。
其他文献
教学中的知识过密化会导致知识数量不断增长,教学质量发展停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过密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总量过多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研究认为,为应对知识过密化的问题,历史教师备课时处理教学内容的策略是:根据教学主题,确定与主题相关的线索知识;围绕核心问题,明确教学实施所需要的知识条件;分析具体教学任务实施所需要的技能条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选择“同化点”;依据技能培育操作步骤,创新备课思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据总人口的很大部分,因此“三农”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举足轻重,而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研读各种资料,查阅大量书籍,研究了农民收入现状及影响农民收入的几个因素,并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食源性病菌为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甘草提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候选原料,但目前对其抑菌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影响了其应用。为探究甘草提取物对S. aureus的抑菌机理,本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氧化损伤实验、细胞膜壁分析、蛋白质分析和DNA分析,评价了甘草提取物对S. aureus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程度是衡量乡村振兴实施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选取2002—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时序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探究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的协调发展和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市(州)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度与农民收入都处在上升的阶段,但存在产业融合度增长滞后于农民收入提升的不平衡现象,并且差距随着二者的发展逐渐增大,
背景: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为骨关节炎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和分类能力,研究表明其在诊断疾病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目的:旨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一种新的骨关节炎诊断预测模型,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其在骨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搜索下载符合要求的骨关节炎相关数据集,将其分为Train组与Test组。对Train组的基因表达矩阵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
以经过哈茨木霉菌LZ51(Trichoderma harzianum)发酵处理得到的发酵灵芝为原料,总多糖或三萜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浸提过程中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剂、用量为10 mL·g-1、100℃下浸提3.5 h,总多糖提取率最高,为50.92 mg·g-1;明显高于同批次、同浸提条件下未经过发
二叠系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勘探时间最早、目前勘探活动最活跃的层系之一。茅口组气藏按其储层类型可以分为裂缝型、岩溶缝洞型、热液白云岩型、滩相白云岩型和泥灰岩型5类,以岩性气藏为主,在不同区带、不同组段气藏类型表现出差异多样化特征。在梳理前期茅口组勘探成果和分析不同类型气藏特点基础上,明确了台缘滩、台内滩和深缓坡等有利沉积相带与准同生期白云岩化作用、后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表生岩溶作用、褶皱和断裂等构造作用
目的:研究核桃分心木中抗炎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本研究先优化乙醇提取法和纤维素酶提取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超声纤维素酶提取法,后采用单因素实验,纤维素酶质量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三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用酚酸类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酚酸类含量,最终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是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法,最佳超声纤维素酶提取法是用0
通过岩溶古地貌恢复、倾角约束增强相干、相控岩溶地震反演和非线性伽马模拟等技术,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相控岩溶异常及有效储层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在纵向上可划分为表层风化壳、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3个岩溶作用带,茅三段相控岩溶储层受浅滩相带和岩溶作用共同控制,储层类型分为孔隙-孔洞型和半充填溶洞型。(2)岩溶残丘地貌相对较高,为岩溶作用供水区域,是相
以往研究多认为:川南荷包场地区茅口组遭受东吴期广覆式岩溶,叠加喜马拉雅期产生的北东向断裂(裂缝带)形成优质储层。井位部署围绕该断裂展开并获得一批工业气流井位。前期该区茅口组地震研究偏重于展示资料二叠系特征,缺少对地震资料二叠系-深层的整体解析。为此,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及钻测井资料,以二叠系—深层为整体研究对象,建立新的地震地质解释模式,并进行构造演化分析,重新认识了荷包场地区茅口组储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