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变革发展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政治优势,正确把握社会运行和变革规律,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有领导有秩序地不断推进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变革发展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当代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期。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社会全面发展,社会治理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纵观40年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治理变革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初步研究,以下七个方面尤为宝贵。
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进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从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至习近平同志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推进党的社会治理理论创新,特别是摆脱了许多不合时宜的传统思想和理念的禁锢,包括不断纠正以往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和进行社会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经历了逐步深化和推进的过程,即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勇于用世界眼光和时代发展要求审视社会领域现状,不断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坚持用新理论、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努力使社会治理变革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新性。这是最根本的经验。
改革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关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样的旗帜,就决定了要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守正创新,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从根本上讲,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改革同经济建设和经济治理改革等其他方面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研究与借鉴外国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一切有益的做法,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必须把外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确保社会治理变革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动力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进行社会治理变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愿望、意志和力量决定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走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社会治理变革的一系列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同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坚持走群众路线,社会治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加強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于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的政府包办的“大一统模式”,不仅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而且限制了社会领域的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解决社会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工作,就是紧紧抓住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
包括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基层自治制度,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市场、社会力量的作用,不断推进就业、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体制制度改革创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政府社会管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通过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事业单位构成,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基本公共服务属性;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撬动和激活了公共服务市场。只有通过不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方面,而且是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社会治理要讲究辩证法,既要管理又不能管得太死,要做到刚柔相济、宽严适度,使社会活跃起来并且有序运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并用转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下的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构成复杂、形态多元的网络社会,其复杂性、风险性前所未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难以完全预料,这使得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必须高度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把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把体制机制变革与现代科技应用深度融合起来,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效率和效能。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是国家建设与治理的一部分。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基本的社会条件、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的支撑。只有推进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物质条件,才能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使得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变革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从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实践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项推进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其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整体性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主体多元、活力充沛,也会为其他方面治理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治理变革中牢固树立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0年来,包括社会治理领域变革的全部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结果。社会治理改革是一项纷繁复杂、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要顺利推进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决定了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同时,要始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自觉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并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经验。
以上七条,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变革发展基本经验的认识。归结起来说,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政治优势,正确把握社会运行和变革规律,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有领导有秩序地把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变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本文选自其在第八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当代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期。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社会全面发展,社会治理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纵观40年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治理变革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初步研究,以下七个方面尤为宝贵。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推动社会治理理论创新
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进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从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至习近平同志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推进党的社会治理理论创新,特别是摆脱了许多不合时宜的传统思想和理念的禁锢,包括不断纠正以往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建设“一手软”的问题;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和进行社会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经历了逐步深化和推进的过程,即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勇于用世界眼光和时代发展要求审视社会领域现状,不断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理论创新,坚持用新理论、新思路、新办法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努力使社会治理变革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新性。这是最根本的经验。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
改革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关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举什么样的旗帜,就决定了要朝着什么方向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守正创新,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从根本上讲,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改革同经济建设和经济治理改革等其他方面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研究与借鉴外国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一切有益的做法,但是,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必须把外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确保社会治理变革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创新社会治理
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变革的动力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进行社会治理变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愿望、意志和力量决定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走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社会治理变革的一系列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同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坚持走群众路线,社会治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只有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加強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于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的政府包办的“大一统模式”,不仅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而且限制了社会领域的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解决社会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工作,就是紧紧抓住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
包括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基层自治制度,创新社区治理体制,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发挥市场、社会力量的作用,不断推进就业、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体制制度改革创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进政府社会管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通过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事业单位构成,强化公益类事业单位基本公共服务属性;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撬动和激活了公共服务市场。只有通过不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仅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方面,而且是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社会治理要讲究辩证法,既要管理又不能管得太死,要做到刚柔相济、宽严适度,使社会活跃起来并且有序运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并用转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下的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构成复杂、形态多元的网络社会,其复杂性、风险性前所未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难以完全预料,这使得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必须高度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把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把体制机制变革与现代科技应用深度融合起来,有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效率和效能。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构筑社会治理创新坚实基础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是国家建设与治理的一部分。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基本的社会条件、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的支撑。只有推进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和物质条件,才能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使得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变革事业不断深入发展。从近些年来许多地方的实践看,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项推进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其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整体性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主体多元、活力充沛,也会为其他方面治理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治理变革中牢固树立整体观、系统观、协同观。
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0年来,包括社会治理领域变革的全部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结果。社会治理改革是一项纷繁复杂、艰巨繁重的历史任务。要顺利推进这一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决定了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同时,要始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自觉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并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经验。
以上七条,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变革发展基本经验的认识。归结起来说,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政治优势,正确把握社会运行和变革规律,妥善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有领导有秩序地把中国社会治理领域的变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本文选自其在第八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