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逸飞去世时逸飞集团已是负资产
他是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商管理系高材生,2000年回中国创业。他领导投资了数个有影响力的媒体、消费品和物流项目,包括中国最大的户外媒体公司“分众传媒”,该项目给他带来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
他也与美国华平集团、法国德高集团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大牌广告公司“郁金香传媒”,与新加坡淡马锡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健身连锁机构“一兆韦德健身”,与胜达国际集团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公司“新时代通成物流”。目前,他所执掌的投资公司,资产规模已达一亿美金。但不管陈凛的商业成就多大,许多人最感兴趣的,始终还是他的家庭背景——他是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的长子!陈逸飞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符号如老上海、中国仕女、小桥流水等,令他的画作在艺术市场备受欢迎,创下了一个个拍卖纪录。去年佳士得拍卖,他的油画作品《弦乐四重奏》也拍出6114万港元的个人最高纪录。曾经有人估计,陈逸飞1991至1999年间拍卖成交的三十三幅作品价格,总额达4000万人民币。2005年,陈逸飞逝世,令中国艺术界深感惋惜,与此同时,一些人却把羡慕的眼光投向陈凛,认为陈凛将继承父亲堪比金贵的画作遗产,成为富二代。
事实上,陈凛这几年在商场上成功,衣着又颇具品味。他喜欢拉夫·西蒙、麦奎因等时尚品牌,爱打高尔夫球、驾跑车,每年冬天也会去欧洲滑雪。谈吐闾流露着自信和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标准华语偶尔夹带几句美式英语。这一切,或许都加深人们对“陈凛是富二代”的印象。但陈凛澄清,他的父亲并未如外界传闻般留给他或家里其他人巨额资产,实际上当陈逸飞逝世,陈凛从父亲手上继承的“逸飞集团”已经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陈逸飞遗产共430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不动产住屋,委托给美国马波罗画廊的艺术画作,以及陈逸飞创立的逸飞集团和其他十一家公司。然而陈逸飞的公司负债累累,经资产总量统计后,结果竟是负值。陈凛说:“我父亲给我时,逸飞集团已破产,一分钱都没有了,公司全部都资不抵债了。一些人以为我是富二代,其实我从父亲手上一分钱都没拿到。”他认真地说:“我今日的成就,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得来的。”
充满反讽的父子关系
顶着“陈逸飞儿子”的光环,陈凛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交糅着幸福与压力。一方面,他拥有父亲给予的良好生活和教育环境,有机会到美国念私立中学,后去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念电脑和经济,又去剑桥大学念经济和政治。但另一方面,他也常常面对父亲名字带来的压力,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他是陈逸飞儿子”的影响。
有一回,陈凛接受陈逸飞的安排,去香港一家公司暑期打工,结果那次工作经历令陈凛痛苦异常。“因为那个老板是我爸爸的朋友,我去了,他根本不让我做事。我想他是不知道该让我做什么,也不好意思让我做。于是,我便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赋闲,拿钱。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暑假结束后,陈凛痛下决心:将来工作一定不要依靠父亲。1997年,陈凛把目光集中到了美国华尔街,直奔纽约打拼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期间,他当了德意志银行的外汇交易员、保诚保险的股票分析师等。2000年,他选择回到中国,投入互联网热潮。那时,他也开始帮父亲的服装和出版公司做融资业务。
2002年,陈凛把著名时尚杂志“TATLER”引入中国,成功推出了《艺术家·上海TATLER》,使时尚和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坐标。这时,陈凛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看清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也渐渐接受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他说:“现代父子关系本身就充满反讽性。身为父亲,你总希望你的孩子听话,但听话的孩子往往也变得没主见和没出息。所以,有作为的孩子,一般也显得比较叛逆。”而陈凛和陈逸飞的关系,也是从对压力反叛,变成了淡然接受。“一开始,作为陈逸飞的儿子,我确实有压力,因为我不想当二世祖。但如今我事业有成后,反而看开了这些名字、名声,更淡然地接受‘我爸是陈逸飞’的身份,因为他确实是我父亲啊!”
对于陈逸飞,陈凛觉得他爸爸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人,艺术概念和想法都很超前。“只不过,我爸爸是艺术家,却不是擅长投资的商人。”他常跟父亲争辩。“比如说我要开一间好画廊,我可以找人投资,不一定要自己掌控,拥有百分百的控制权。”他爸爸后期曾想过把逸飞集团的一些经营不顺的公司关闭。“在鼎盛时期,我父亲拥有二万多家店,遍布全中国,横跨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领域,这显然已超出一个艺术家能经营的范围了。除非我父亲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在背后支持和运作,否则他是跟不上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的。”他坦言,即使叫中国当红艺术家张晓刚,或英国身价最高的艺术家达明·赫斯来经营父亲的庞大艺术生意,这些艺术家也未必做得来。
2005年陈逸飞逝世后,陈凛结束了大部分父亲设立的公司的业务。他名片上的“逸飞投资控股”,也只是借用父亲名字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严格来说与逸飞集团并无业务关系。他笑着说:“今天我已经成功了,挣的钱比我爸爸还多,所以没必要证明给任何人看。我用‘逸飞控股投资’这名字,主要是纪念父亲,它也是一个品牌。”
富不过三代?人都有惰性
陈凛透露,他爸爸逝世前创作的约十四幅画作,总估价为2500万元人民币,由美国马波罗画廊代理售卖,成交后所得一半归画廊,另一半则按一定比例分配给陈凛及家族成员。这些作品目前在新加坡复兴艺术馆收藏。几年前,陈凛曾从公开拍卖会上,以260万人民币买走了父亲的油画《仕女图》。但他表示,他无意有系统地买回或炒作父亲的画作。陈凛说:“我只想买回我喜欢的爸爸早期一两幅作品,比如水乡系列、音乐家系列或仕女系列等。但我不会想买十多幅父亲画作,成立一个陈逸飞画廊之类。”他也计划明年成立一个约五百万美元的“陈逸飞艺术基金”,赞助年轻艺术家学习和修读艺术。“我希望能设立一个类似比尔·盖茨做的基金,它能支持艺术家,同时又能靠这些艺术家作品来扶持这个基金运作,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基金会。”
虽然陈凛最后搞了企业投资,并没有遗传陈逸飞的艺术创意,但他透露他的六岁女儿,却因祖父之名,最近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原来她听很多人告诉她关于祖父的事,发现自己的祖父原来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忽然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就像当年陈逸飞给陈凛许多自由,从没强迫他学习艺术一样。尽管陈凛将希望放在女儿这‘代身上,但他仍会让女儿自由发展,不会强迫女儿从艺或从商。他说:“我相信‘富不过三代,人都有惰性’,无论你是什么名门之后,家族留给你多少资产,你都应该趁年轻去闯,而不是坐吃家族留下的老本。”
和继母仍是好朋友
陈逸飞逝世后,其遗孀宋美英与陈凛的遗产纠纷曾引起许多人关注。由于陈逸飞并没有留下遗嘱,宋美英与陈凛就陈逸飞遗产纠纷问题,在法院诉讼,直到约一年后才正式达成庭外和解。对此,陈凛大方地表示,他跟比他年纪还小的后母宋美英,关系不错。“她现在和我弟弟陈天住在美国,我和她仍是好朋友,如果她需要我的帮忙,我也肯定会帮的。”
谈到当年引起轰动的遗产纠纷官司,陈凛说:“当初我爸爸死后,也没剩多少钱,但我后母要求太多,所以才会展开那场官司——我只是让她明白这一点。”
(摘自《时代商家》)
他是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商管理系高材生,2000年回中国创业。他领导投资了数个有影响力的媒体、消费品和物流项目,包括中国最大的户外媒体公司“分众传媒”,该项目给他带来超过100倍的投资回报。
他也与美国华平集团、法国德高集团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大牌广告公司“郁金香传媒”,与新加坡淡马锡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健身连锁机构“一兆韦德健身”,与胜达国际集团共同投资了中国最大的民营物流公司“新时代通成物流”。目前,他所执掌的投资公司,资产规模已达一亿美金。但不管陈凛的商业成就多大,许多人最感兴趣的,始终还是他的家庭背景——他是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的长子!陈逸飞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蕴含了中国的美学符号如老上海、中国仕女、小桥流水等,令他的画作在艺术市场备受欢迎,创下了一个个拍卖纪录。去年佳士得拍卖,他的油画作品《弦乐四重奏》也拍出6114万港元的个人最高纪录。曾经有人估计,陈逸飞1991至1999年间拍卖成交的三十三幅作品价格,总额达4000万人民币。2005年,陈逸飞逝世,令中国艺术界深感惋惜,与此同时,一些人却把羡慕的眼光投向陈凛,认为陈凛将继承父亲堪比金贵的画作遗产,成为富二代。
事实上,陈凛这几年在商场上成功,衣着又颇具品味。他喜欢拉夫·西蒙、麦奎因等时尚品牌,爱打高尔夫球、驾跑车,每年冬天也会去欧洲滑雪。谈吐闾流露着自信和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标准华语偶尔夹带几句美式英语。这一切,或许都加深人们对“陈凛是富二代”的印象。但陈凛澄清,他的父亲并未如外界传闻般留给他或家里其他人巨额资产,实际上当陈逸飞逝世,陈凛从父亲手上继承的“逸飞集团”已经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陈逸飞遗产共4300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不动产住屋,委托给美国马波罗画廊的艺术画作,以及陈逸飞创立的逸飞集团和其他十一家公司。然而陈逸飞的公司负债累累,经资产总量统计后,结果竟是负值。陈凛说:“我父亲给我时,逸飞集团已破产,一分钱都没有了,公司全部都资不抵债了。一些人以为我是富二代,其实我从父亲手上一分钱都没拿到。”他认真地说:“我今日的成就,是靠我自己的能力得来的。”
充满反讽的父子关系
顶着“陈逸飞儿子”的光环,陈凛的成长过程中其实交糅着幸福与压力。一方面,他拥有父亲给予的良好生活和教育环境,有机会到美国念私立中学,后去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念电脑和经济,又去剑桥大学念经济和政治。但另一方面,他也常常面对父亲名字带来的压力,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他是陈逸飞儿子”的影响。
有一回,陈凛接受陈逸飞的安排,去香港一家公司暑期打工,结果那次工作经历令陈凛痛苦异常。“因为那个老板是我爸爸的朋友,我去了,他根本不让我做事。我想他是不知道该让我做什么,也不好意思让我做。于是,我便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赋闲,拿钱。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暑假结束后,陈凛痛下决心:将来工作一定不要依靠父亲。1997年,陈凛把目光集中到了美国华尔街,直奔纽约打拼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期间,他当了德意志银行的外汇交易员、保诚保险的股票分析师等。2000年,他选择回到中国,投入互联网热潮。那时,他也开始帮父亲的服装和出版公司做融资业务。
2002年,陈凛把著名时尚杂志“TATLER”引入中国,成功推出了《艺术家·上海TATLER》,使时尚和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坐标。这时,陈凛意识到自己的能力,看清了自己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也渐渐接受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
他说:“现代父子关系本身就充满反讽性。身为父亲,你总希望你的孩子听话,但听话的孩子往往也变得没主见和没出息。所以,有作为的孩子,一般也显得比较叛逆。”而陈凛和陈逸飞的关系,也是从对压力反叛,变成了淡然接受。“一开始,作为陈逸飞的儿子,我确实有压力,因为我不想当二世祖。但如今我事业有成后,反而看开了这些名字、名声,更淡然地接受‘我爸是陈逸飞’的身份,因为他确实是我父亲啊!”
对于陈逸飞,陈凛觉得他爸爸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人,艺术概念和想法都很超前。“只不过,我爸爸是艺术家,却不是擅长投资的商人。”他常跟父亲争辩。“比如说我要开一间好画廊,我可以找人投资,不一定要自己掌控,拥有百分百的控制权。”他爸爸后期曾想过把逸飞集团的一些经营不顺的公司关闭。“在鼎盛时期,我父亲拥有二万多家店,遍布全中国,横跨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领域,这显然已超出一个艺术家能经营的范围了。除非我父亲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团队在背后支持和运作,否则他是跟不上公司业务的迅速发展的。”他坦言,即使叫中国当红艺术家张晓刚,或英国身价最高的艺术家达明·赫斯来经营父亲的庞大艺术生意,这些艺术家也未必做得来。
2005年陈逸飞逝世后,陈凛结束了大部分父亲设立的公司的业务。他名片上的“逸飞投资控股”,也只是借用父亲名字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严格来说与逸飞集团并无业务关系。他笑着说:“今天我已经成功了,挣的钱比我爸爸还多,所以没必要证明给任何人看。我用‘逸飞控股投资’这名字,主要是纪念父亲,它也是一个品牌。”
富不过三代?人都有惰性
陈凛透露,他爸爸逝世前创作的约十四幅画作,总估价为2500万元人民币,由美国马波罗画廊代理售卖,成交后所得一半归画廊,另一半则按一定比例分配给陈凛及家族成员。这些作品目前在新加坡复兴艺术馆收藏。几年前,陈凛曾从公开拍卖会上,以260万人民币买走了父亲的油画《仕女图》。但他表示,他无意有系统地买回或炒作父亲的画作。陈凛说:“我只想买回我喜欢的爸爸早期一两幅作品,比如水乡系列、音乐家系列或仕女系列等。但我不会想买十多幅父亲画作,成立一个陈逸飞画廊之类。”他也计划明年成立一个约五百万美元的“陈逸飞艺术基金”,赞助年轻艺术家学习和修读艺术。“我希望能设立一个类似比尔·盖茨做的基金,它能支持艺术家,同时又能靠这些艺术家作品来扶持这个基金运作,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基金会。”
虽然陈凛最后搞了企业投资,并没有遗传陈逸飞的艺术创意,但他透露他的六岁女儿,却因祖父之名,最近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原来她听很多人告诉她关于祖父的事,发现自己的祖父原来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忽然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就像当年陈逸飞给陈凛许多自由,从没强迫他学习艺术一样。尽管陈凛将希望放在女儿这‘代身上,但他仍会让女儿自由发展,不会强迫女儿从艺或从商。他说:“我相信‘富不过三代,人都有惰性’,无论你是什么名门之后,家族留给你多少资产,你都应该趁年轻去闯,而不是坐吃家族留下的老本。”
和继母仍是好朋友
陈逸飞逝世后,其遗孀宋美英与陈凛的遗产纠纷曾引起许多人关注。由于陈逸飞并没有留下遗嘱,宋美英与陈凛就陈逸飞遗产纠纷问题,在法院诉讼,直到约一年后才正式达成庭外和解。对此,陈凛大方地表示,他跟比他年纪还小的后母宋美英,关系不错。“她现在和我弟弟陈天住在美国,我和她仍是好朋友,如果她需要我的帮忙,我也肯定会帮的。”
谈到当年引起轰动的遗产纠纷官司,陈凛说:“当初我爸爸死后,也没剩多少钱,但我后母要求太多,所以才会展开那场官司——我只是让她明白这一点。”
(摘自《时代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