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价值意涵与逻辑进路

来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更是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的重要举措.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文化治理参与的重要载体,对助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弥补乡村文化供给主体单一的不足,在财力和氛围上提供帮助.当前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角色不清、能力不足和力度不强等困境.政府要简政放权,赋予社会组织应有的权利、明确角色定位,激发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韩语学习策略需要层次化、具体化分析探究.以二语学习策略为基础,延伸到韩语学习策略.从直接策略与间接策略的角度分析说明韩语学习策略的具体应用,不仅有助于韩语学习者习得,更有助于提高韩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今后韩语习得研究中,韩语学习策略可提供有力参考与支持.
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协同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模式、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发现混合式教学实践难以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仍居主流、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仍需提升、教学全过程评价机制亟需完善等.通过教学理念的全方位变革、教学内容的全视域更新、教学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教学评价的全过程完善,推动混合式教学服务与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在总结国内外对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少数民族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黔西布依族苗族自治南州教育质量呈现两极化趋势,并对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