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内涵;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5—0035—01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界一個永恒探讨的话题,不断地被人们关注并发展。小学阶段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顽皮、好奇、好动等儿童的天性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对班级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能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天性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谐,它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得到完美地契合,最终形成协调统一的关系。站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角度,和谐关系是指师生之间通过共同努力达成的新型关系,是班主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的成熟且协调统一的关系。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精神表现。班主任与学生是独立的两个个体,具有同样的人格及尊严。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想法和个性创造力,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实现班主任与学生主体关系的确立。而学生只有尊重班主任的工作,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是班主任与学生个性全面交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小学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及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在相互交往中让彼此受益,发挥双方的创造性,进而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三,其核心在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互相接纳。班主任与学生只有在心理上互相包容、互相接纳,才能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才属于和谐的关系。在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和谐关系中,师生感到愉快和满足,班主任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崇敬,学生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这才是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最核心的内容。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1. 尊重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对于教育核心的认识,要将一切的教育活动围绕着学生展开,尊重学生,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平等认识和思想开化。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小环境,而且思维还处于活跃期,因此,学生通常会产生种种特殊的想法和认识,虽然这些认识有对有错,但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发奇想,这是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小学班主任自身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小学生思想的正向发展,在平时的课外课间等一些空闲时间应该多与学生沟通,鼓励和帮助学生。比如,有些班主任就会专门对班级中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定期谈心,谈心的内容与学习联系不大,多为关系学生生活、思想负担、学习负担等方面,经过谈话学生会逐渐放开心扉,自愿地向老师倾诉,这就是一种通过关心学生来加强师生关系的方式。
2. 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班主任,要想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况,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做到平等,不居高临下,不摆出师长架子,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只有真诚地、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心里想说的话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你也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产生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扬大于批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形成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更不能形成自己正确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言行还具有儿童的天性,但是他们积极进取,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小学班主任要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并对他们进行讲解,让他们从内心明白哪些言行是可取的,哪些言行不可取。对于正确的言行,班主任要给予表扬和赞许,让他们积极发挥;而对于不可取的言行,教师不能采取批评的方式,而要以引导的形式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注意的是,班主任要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不断地进行表扬,以便使这种闪光点发展扩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最终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4. 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班主任应该及时地向相应的授课老师建议适当的教学风格和方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例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进行简化练习,但是增加课后探索的要求,并对课后探索的成果进行检验,这既能让学生避免接受重复死板的练习,又能更好地接受新的有用的知识,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无形的指引,进而逐渐改善心理特点。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5—0035—01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界一個永恒探讨的话题,不断地被人们关注并发展。小学阶段是教育的起步阶段,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顽皮、好奇、好动等儿童的天性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对班级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能更好地维护小学生的天性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谐,它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得到完美地契合,最终形成协调统一的关系。站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角度,和谐关系是指师生之间通过共同努力达成的新型关系,是班主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的成熟且协调统一的关系。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是尊重、民主和发展的精神表现。班主任与学生是独立的两个个体,具有同样的人格及尊严。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想法和个性创造力,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实现班主任与学生主体关系的确立。而学生只有尊重班主任的工作,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是班主任与学生个性全面交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发展。小学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及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在相互交往中让彼此受益,发挥双方的创造性,进而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三,其核心在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互相接纳。班主任与学生只有在心理上互相包容、互相接纳,才能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才属于和谐的关系。在班主任与小学生的和谐关系中,师生感到愉快和满足,班主任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崇敬,学生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这才是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最核心的内容。
二、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1. 尊重学生,拉近师生距离。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对于教育核心的认识,要将一切的教育活动围绕着学生展开,尊重学生,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平等认识和思想开化。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小环境,而且思维还处于活跃期,因此,学生通常会产生种种特殊的想法和认识,虽然这些认识有对有错,但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发奇想,这是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小学班主任自身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小学生思想的正向发展,在平时的课外课间等一些空闲时间应该多与学生沟通,鼓励和帮助学生。比如,有些班主任就会专门对班级中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定期谈心,谈心的内容与学习联系不大,多为关系学生生活、思想负担、学习负担等方面,经过谈话学生会逐渐放开心扉,自愿地向老师倾诉,这就是一种通过关心学生来加强师生关系的方式。
2. 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班主任,要想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况,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做到平等,不居高临下,不摆出师长架子,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只有真诚地、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心里想说的话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你也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产生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赞扬大于批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形成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更不能形成自己正确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言行还具有儿童的天性,但是他们积极进取,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小学班主任要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引导,并对他们进行讲解,让他们从内心明白哪些言行是可取的,哪些言行不可取。对于正确的言行,班主任要给予表扬和赞许,让他们积极发挥;而对于不可取的言行,教师不能采取批评的方式,而要以引导的形式让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注意的是,班主任要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不断地进行表扬,以便使这种闪光点发展扩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最终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4. 改善教学方式、方法。班主任应该及时地向相应的授课老师建议适当的教学风格和方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例如,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进行简化练习,但是增加课后探索的要求,并对课后探索的成果进行检验,这既能让学生避免接受重复死板的练习,又能更好地接受新的有用的知识,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无形的指引,进而逐渐改善心理特点。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