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阳江书法老人曾广雄先生,我接触并不多,但又神交已久,最早应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记得当时我还在镇里读高中,由于喜欢书法,每次出城都少不了到中山公园里看看书法榜。在那长七、八十米的书法长廊中,作品时常排在前列,特别引起人注目的是署名“雄兵”的作者。其笔势雄健秀美,很像我当时特别喜爱的“麦华三体”书法。于是,我记住了作者,后来知道了他就是曾广雄。今年春节前夕,在城南岗背西的一座民宅里,我终于见到曾先生了。尽管他刚刚过了99岁生日,看上去却面色红润,身板硬朗,慈眉善目。
“曾老,能采访您这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我感到非常荣幸!”听了我的话,曾老先生连连摆手:我是个很平常的人,字也是“马马虎虎”。随后,他用大概还只有三成的听力接受我的提问,并跟我侃侃谈起他颇为传奇的书法人生来……
自小临池 酷爱书法
曾广雄生于1923年1月,他从四岁开始就受到舅父黄朝宗抚教。当时,黄朝宗的书法早已闻名乡里。受舅舅的耳濡目染,曾广雄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读私塾时,这个喜欢写字画画的小男孩就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天赋,别人学完一本书要3个月,他只需花1个月时间。
十几岁时,曾广雄到舅舅开在东平的店铺里做伙计,在舅父的严格督促下,他日日临池,不问寒署。刻苦的学习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他被合山镇粮所招聘为统计员。
一次偶然机会,省粮食厅派人来合山镇安排人做粮食统计图。凭着扎实的书法、美术功底,曾广雄把图表做得精美工整,得到领导赞扬。不久,他被调到县粮食局当职员。从此,广雄更放不下手中之笔,他还曾因此受过处罚。“当时粮食局要轮流值班,领导发现我值班时写字,开会点名说我是不务正业。”曾广雄笑说,后来他只好躲回家中的小阁楼里,铺起纸笔,日夜练习书法,小阁楼被戏称为“寸寸居”。
“无论在合山还是在县城工作,我的生活都很拮据,最初每月工资有20多元,妻子没有收入,家里4个子女要养,经济压力很大,但我的生活却充满了乐趣。因为除了做好统计,我常常参与单位写字、画画的宣传活动,感到非常开心。”回忆往事,曾广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光采。
师求名家 学艺长进
在学书历程中,曾广雄严遵古训,即“艺,始于悟,成于勤,知不足。”从临摹开始,博览各家,勤奋异常。最初,他对赵孟頫书法爱不释手,反复揣摩。随之又转学魏碑,后来又多方涉猎并研习王羲之、孙过庭、于佑任的书法。
上世纪60年代,适逢知识分子下乡学习改造大潮,很多著名书法家、画家到阳江搞运动,这对于好学上进的曾广雄来说,不啻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从下放的艺术家中,曾广雄认识了书法名家麦华三,并拜他为师。麦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谦虚而又有悟性的学生,遂对他悉心指导。自此,广雄的书艺突飞猛进,当时很多人称他的字是“麦华三体”,甚至还误以为他就是麦老师,常常登门向他索字。此其间,他还幸运地结识了当时的书法宗师郑溥仁,一有机会,就向郑老师求教。悉心领会,渐渐地,曾广雄内心里涌起了“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感悟。
及至文革到来,书法被列为“四旧”,曾广雄也因为时常写写画画而被之斥为“八股先生”。不过头头见他身骨子硬、态度热情、字画兼优,是个写标语、搞“红化”的好手。所以决定“用其所长”。自此,哪里最高,哪里的标语尺幅最大,那里就有他的身影。经常一天要写完好几桶红油漆,有时连续工作几个日夜。艰苦而体能极大的工作,并没有使广雄稍稍懈怠,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动作敏捷,臂力、腕力过人,还写得一手好榜书,也许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书坛出现一派兴旺景象。曾广雄尝试着突破单一的艺术模式,把着力点转向了当时人们较少留意的北碑,他作书善用中锋,笔力融合、随意自然,不浮不飘。风格也由清新秀丽向古朴苍劲转变。他的行草书,灵动而飘逸,颇有“寒藤绕古松"之姿。2008年阳江市书协举办“五老书法展”,曾广雄就是其中深得人们赞许的佼佼者。
笔者瞥了一眼挂在三楼墙壁上,曾老作于63岁时的书法横幅《翰海书山》。该书以魏碑为基底,在保持张猛龙魏碑雄强粗犷风格的同时,作者活学活用,化碑为行,破魏碑无行书之例,笔法保持方圆兼用,重起轻收,渗入灵秀之意……正端详着,为配合采访而专从自己家里赶来的大儿子曾昭华,颇为自豪地跟我谈起这幅书法的创作背景:这是我父亲刚退休不久写就,并由自己首次装裱的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深研魏碑之后创作风格的一次展示。
乐传技艺 提携学子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尽管曾广雄书法笔力深厚,气韵飘逸,富于美感,但在处理形与质关系方面,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刻,他以九十多岁老人少有的清晰思维和激情对我说:我时常留意公布的历届书法大展作品,相当多的是重形轻质,即只求造形改态,不注意笔法功力,其实,质之不存,神采何在!
说到这里,广雄先生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的“四不”的戒律,即:泥古不化不取;舍质求形不为;追风拍马不屑;古今融会不懈。他还自我调侃,要做一个不求甚解,具有恪守一方净土心态的书法人。曾老这种豁达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我,更为可贵的是,他还要把这种书艺体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1993年阳江书画函授学院刚成立时,已经年过古稀的曾广雄被聘为书法教师,如同钻研书法的毫不惜力,在教学上他同样是诲人不倦。为对学生负责,他每每要翻阅很多参考资料才备好一堂课,还时常把《书法报》《书坛》等有关报刊随身携带身边,让学员及时了解书坛的源流和现状。他时常告诫学员:“ 写字要注意指腕运用,以腕带指,以指转锋;传统的书法技巧和书风永远不能丢,丢了就无书艺可言了!”
曾广雄在函授学院任教达20年之久,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很多尖子在全国、全省书法大赛中获奖。鉴于先生对书法教育作出贡献,2006年3月,市书法家协会给他颁发“阳江市书法艺术贡献奖”,2008年又授予他“德艺双馨”书法家,并授予牌匾。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曾先后4次授予他“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终生学习 庇荫后人
“书法是父亲一辈子的挚爱,一生都在学习中度过。下棋、打麻将他都认为是浪费时间;他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早晨醒来,浇花过后就提笔写字,一天至少写5个多小时;除此以外,父亲还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为书协做服务工作……”谈及父亲,曾昭华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并跟我聊起曾老異常充实的晚年生活。
曾广雄是省书协会员,先后任市书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顾问。多年来以火热之情履行协会组联职责,七、八十岁,甚至几年前,他还骑着自行车到各会员家里派信及家访。此外,他积极参加各类书法活动,常常向北京、广州等地书法比赛投稿。春节期间,只要身体许可,他都坚持在市区人民广场挥毫泼墨,义务为市民写春联送祝福。
在卧室外的木质长桌前,曾昭华指着厚厚几摞获奖证书告诉笔者,这是父亲晚年参与各项活动的一个缩影。我随意翻阅着遍布全国各地的书法活动种种获奖证书,仿佛看到一个不知疲倦的老人,将毕生精力和汗水撒播在攀登书法高峰的征途中。
曾老活到老学到老,除善书法之外,亦精诗文、楹联。他常以极高的兴致自书自撰诗词楹联,努力追求书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且,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没有因为日渐年迈而稍稍减弱,即使在采访过程中,我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决不服老的自信与气度。问及曾老下一步还有什么念想,他显得踌躇满志:我最大的期望是,每天继续创作好我挚爱的书法,然后再筛选一下自己历年来所发表和展览过的作品,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望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临别之际,一个愿望在心头涌起,我按捺不住向老人提出:“曾老,可否送点墨宝给我留念?”“当然可以!”言罢,曾老铺开纸张,气定神闲思索片刻,随即挥舞起一支大狼毫,很快,两行刚劲沉雄、飘逸矫健的行草便在宣纸里呈现出来—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曾老,能采访您这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我感到非常荣幸!”听了我的话,曾老先生连连摆手:我是个很平常的人,字也是“马马虎虎”。随后,他用大概还只有三成的听力接受我的提问,并跟我侃侃谈起他颇为传奇的书法人生来……
自小临池 酷爱书法
曾广雄生于1923年1月,他从四岁开始就受到舅父黄朝宗抚教。当时,黄朝宗的书法早已闻名乡里。受舅舅的耳濡目染,曾广雄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读私塾时,这个喜欢写字画画的小男孩就显示出独特的艺术天赋,别人学完一本书要3个月,他只需花1个月时间。
十几岁时,曾广雄到舅舅开在东平的店铺里做伙计,在舅父的严格督促下,他日日临池,不问寒署。刻苦的学习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他被合山镇粮所招聘为统计员。
一次偶然机会,省粮食厅派人来合山镇安排人做粮食统计图。凭着扎实的书法、美术功底,曾广雄把图表做得精美工整,得到领导赞扬。不久,他被调到县粮食局当职员。从此,广雄更放不下手中之笔,他还曾因此受过处罚。“当时粮食局要轮流值班,领导发现我值班时写字,开会点名说我是不务正业。”曾广雄笑说,后来他只好躲回家中的小阁楼里,铺起纸笔,日夜练习书法,小阁楼被戏称为“寸寸居”。
“无论在合山还是在县城工作,我的生活都很拮据,最初每月工资有20多元,妻子没有收入,家里4个子女要养,经济压力很大,但我的生活却充满了乐趣。因为除了做好统计,我常常参与单位写字、画画的宣传活动,感到非常开心。”回忆往事,曾广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光采。
师求名家 学艺长进
在学书历程中,曾广雄严遵古训,即“艺,始于悟,成于勤,知不足。”从临摹开始,博览各家,勤奋异常。最初,他对赵孟頫书法爱不释手,反复揣摩。随之又转学魏碑,后来又多方涉猎并研习王羲之、孙过庭、于佑任的书法。
上世纪60年代,适逢知识分子下乡学习改造大潮,很多著名书法家、画家到阳江搞运动,这对于好学上进的曾广雄来说,不啻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从下放的艺术家中,曾广雄认识了书法名家麦华三,并拜他为师。麦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谦虚而又有悟性的学生,遂对他悉心指导。自此,广雄的书艺突飞猛进,当时很多人称他的字是“麦华三体”,甚至还误以为他就是麦老师,常常登门向他索字。此其间,他还幸运地结识了当时的书法宗师郑溥仁,一有机会,就向郑老师求教。悉心领会,渐渐地,曾广雄内心里涌起了“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感悟。
及至文革到来,书法被列为“四旧”,曾广雄也因为时常写写画画而被之斥为“八股先生”。不过头头见他身骨子硬、态度热情、字画兼优,是个写标语、搞“红化”的好手。所以决定“用其所长”。自此,哪里最高,哪里的标语尺幅最大,那里就有他的身影。经常一天要写完好几桶红油漆,有时连续工作几个日夜。艰苦而体能极大的工作,并没有使广雄稍稍懈怠,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动作敏捷,臂力、腕力过人,还写得一手好榜书,也许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书坛出现一派兴旺景象。曾广雄尝试着突破单一的艺术模式,把着力点转向了当时人们较少留意的北碑,他作书善用中锋,笔力融合、随意自然,不浮不飘。风格也由清新秀丽向古朴苍劲转变。他的行草书,灵动而飘逸,颇有“寒藤绕古松"之姿。2008年阳江市书协举办“五老书法展”,曾广雄就是其中深得人们赞许的佼佼者。
笔者瞥了一眼挂在三楼墙壁上,曾老作于63岁时的书法横幅《翰海书山》。该书以魏碑为基底,在保持张猛龙魏碑雄强粗犷风格的同时,作者活学活用,化碑为行,破魏碑无行书之例,笔法保持方圆兼用,重起轻收,渗入灵秀之意……正端详着,为配合采访而专从自己家里赶来的大儿子曾昭华,颇为自豪地跟我谈起这幅书法的创作背景:这是我父亲刚退休不久写就,并由自己首次装裱的作品,可以说是他在深研魏碑之后创作风格的一次展示。
乐传技艺 提携学子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尽管曾广雄书法笔力深厚,气韵飘逸,富于美感,但在处理形与质关系方面,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刻,他以九十多岁老人少有的清晰思维和激情对我说:我时常留意公布的历届书法大展作品,相当多的是重形轻质,即只求造形改态,不注意笔法功力,其实,质之不存,神采何在!
说到这里,广雄先生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的“四不”的戒律,即:泥古不化不取;舍质求形不为;追风拍马不屑;古今融会不懈。他还自我调侃,要做一个不求甚解,具有恪守一方净土心态的书法人。曾老这种豁达乐观的情绪深深感染着我,更为可贵的是,他还要把这种书艺体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1993年阳江书画函授学院刚成立时,已经年过古稀的曾广雄被聘为书法教师,如同钻研书法的毫不惜力,在教学上他同样是诲人不倦。为对学生负责,他每每要翻阅很多参考资料才备好一堂课,还时常把《书法报》《书坛》等有关报刊随身携带身边,让学员及时了解书坛的源流和现状。他时常告诫学员:“ 写字要注意指腕运用,以腕带指,以指转锋;传统的书法技巧和书风永远不能丢,丢了就无书艺可言了!”
曾广雄在函授学院任教达20年之久,培养出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其中有很多尖子在全国、全省书法大赛中获奖。鉴于先生对书法教育作出贡献,2006年3月,市书法家协会给他颁发“阳江市书法艺术贡献奖”,2008年又授予他“德艺双馨”书法家,并授予牌匾。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曾先后4次授予他“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终生学习 庇荫后人
“书法是父亲一辈子的挚爱,一生都在学习中度过。下棋、打麻将他都认为是浪费时间;他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早晨醒来,浇花过后就提笔写字,一天至少写5个多小时;除此以外,父亲还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为书协做服务工作……”谈及父亲,曾昭华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并跟我聊起曾老異常充实的晚年生活。
曾广雄是省书协会员,先后任市书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顾问。多年来以火热之情履行协会组联职责,七、八十岁,甚至几年前,他还骑着自行车到各会员家里派信及家访。此外,他积极参加各类书法活动,常常向北京、广州等地书法比赛投稿。春节期间,只要身体许可,他都坚持在市区人民广场挥毫泼墨,义务为市民写春联送祝福。
在卧室外的木质长桌前,曾昭华指着厚厚几摞获奖证书告诉笔者,这是父亲晚年参与各项活动的一个缩影。我随意翻阅着遍布全国各地的书法活动种种获奖证书,仿佛看到一个不知疲倦的老人,将毕生精力和汗水撒播在攀登书法高峰的征途中。
曾老活到老学到老,除善书法之外,亦精诗文、楹联。他常以极高的兴致自书自撰诗词楹联,努力追求书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且,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没有因为日渐年迈而稍稍减弱,即使在采访过程中,我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决不服老的自信与气度。问及曾老下一步还有什么念想,他显得踌躇满志:我最大的期望是,每天继续创作好我挚爱的书法,然后再筛选一下自己历年来所发表和展览过的作品,编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望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临别之际,一个愿望在心头涌起,我按捺不住向老人提出:“曾老,可否送点墨宝给我留念?”“当然可以!”言罢,曾老铺开纸张,气定神闲思索片刻,随即挥舞起一支大狼毫,很快,两行刚劲沉雄、飘逸矫健的行草便在宣纸里呈现出来—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