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访惠聚”活动是具有新疆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相当深远。本文通过对新疆大学住村工作组前往喀什叶城组织的“结对子”活动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与生活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访惠聚”活动;大学生;叶城
一、研究背景
为认真贯彻2013年“12·19”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1·28”重要批示精神,自2014年2月中旬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部署在全疆各级部门单位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简称“访惠聚”活动或干部住村活动。这一活动是具有新疆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的“三期叠加”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也是加强新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开展“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部署,是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扭转各地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重大举措。
新疆大学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派出两批住村干部前往新疆喀什叶城县进行住村活动。在两年的住村活动中,工作组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当地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次住村工作组关注的问题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社会分工的差异性进行分类,重点问题大致包括市政设施、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农业畜牧、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教学等,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人均收入低,贫困程度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等。在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各工作组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与当地机关单位共同解决难题。新疆大学工作组则结合自身优势,针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教育惠民政策、青年学生成才、新疆大学教育扶持计划”等进行了深刻地宣讲并开展各族大学生与住村辖区中小学生结对子活动,即通过优秀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进行“点对点”帮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当地中小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能有所进步。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之才有重要意义。
二、“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1.“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是基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起来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实践活动。从“访惠聚”活动本身的宣传方面来看,大学生通过了解“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能深刻地认识到基层的稳定发展是新疆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尤其是村里的“80后、90后”的青年人更应当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带动农村发展的重任。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村民特别是青年人群时常受不到思想教育,而在此次“访惠聚”活动覆盖的乡镇中,有许多干部住村点都是大学生的家乡,学生在学校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后,回到家乡更应当做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工作,引导村民远离宗教极端思想,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2015年5月,新疆大学与住村地点进行“结对子”活动,与住村地点的中小学生互通书信、共读一本书、共做一件事,并帮助帮扶对象学习时政要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思想上、学习上不断要求进步。
3.“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工作的影响
在“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与“结对子”活动同步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始发生了转变。参与“结对子”以及目睹家乡发展变化的部分大学生期望能够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访惠聚”的住村干部在工作中为民务实、贴近群众、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工作态度,也正是有这样典型和示范,才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沉下心来、放下身段,积极投身到基层建设事业中来。
4.“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学生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访惠聚”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均为新疆基层乡镇(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城市上学的大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基层生活环境的艰苦。通过“访惠聚”活动的宣传和“最后一公里”等网络平台的推广,让大学生了解到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结论
“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不仅加强了基层干部的队伍建设和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对群众的思想状况、生活条件以及新疆稳定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访惠聚”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明确国家与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求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指明就业方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其积极投身于基层组织的建设当中,到最艰苦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去,为农村基层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新疆的和谐稳定添砖加瓦。
(作者为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访惠聚”活动;大学生;叶城
一、研究背景
为认真贯彻2013年“12·19”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1·28”重要批示精神,自2014年2月中旬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部署在全疆各级部门单位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三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简称“访惠聚”活动或干部住村活动。这一活动是具有新疆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应对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的“三期叠加”复杂形势的特殊需要,也是加强新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自治区开展“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部署,是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扭转各地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重大举措。
新疆大学自活动开展以来已派出两批住村干部前往新疆喀什叶城县进行住村活动。在两年的住村活动中,工作组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当地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次住村工作组关注的问题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社会分工的差异性进行分类,重点问题大致包括市政设施、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农业畜牧、社会保障以及教育教学等,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人均收入低,贫困程度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等。在面临诸多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各工作组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与当地机关单位共同解决难题。新疆大学工作组则结合自身优势,针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教育惠民政策、青年学生成才、新疆大学教育扶持计划”等进行了深刻地宣讲并开展各族大学生与住村辖区中小学生结对子活动,即通过优秀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进行“点对点”帮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当地中小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能有所进步。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之才有重要意义。
二、“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1.“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是基于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起来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实践活动。从“访惠聚”活动本身的宣传方面来看,大学生通过了解“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能深刻地认识到基层的稳定发展是新疆大局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尤其是村里的“80后、90后”的青年人更应当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带动农村发展的重任。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村民特别是青年人群时常受不到思想教育,而在此次“访惠聚”活动覆盖的乡镇中,有许多干部住村点都是大学生的家乡,学生在学校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后,回到家乡更应当做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工作,引导村民远离宗教极端思想,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2015年5月,新疆大学与住村地点进行“结对子”活动,与住村地点的中小学生互通书信、共读一本书、共做一件事,并帮助帮扶对象学习时政要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在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思想上、学习上不断要求进步。
3.“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工作的影响
在“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与“结对子”活动同步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开始发生了转变。参与“结对子”以及目睹家乡发展变化的部分大学生期望能够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访惠聚”的住村干部在工作中为民务实、贴近群众、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未来的工作态度,也正是有这样典型和示范,才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沉下心来、放下身段,积极投身到基层建设事业中来。
4.“访惠聚”活动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访惠聚”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工作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学生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访惠聚”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均为新疆基层乡镇(村),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在城市上学的大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基层生活环境的艰苦。通过“访惠聚”活动的宣传和“最后一公里”等网络平台的推广,让大学生了解到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结论
“访惠聚”干部住村活动不仅加强了基层干部的队伍建设和转变了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对群众的思想状况、生活条件以及新疆稳定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访惠聚”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明确国家与社会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求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指明就业方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其积极投身于基层组织的建设当中,到最艰苦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去,为农村基层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新疆的和谐稳定添砖加瓦。
(作者为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