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理论,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围,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涨。书店里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有半面墙,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东西……我们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论,我们缺少优秀的教育操作者。独生子女,这个地球上特殊的群体,打败了多少教育理论。
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陕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旧。
有专家说,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看孩子的日记。我不敢苟同,看孩子日记是了解孩子的最佳渠道,至于你怎么处理,那是家长自己的水平问题了,如果家长没这个水平,还是别看了,所有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不能绝对化。
关于学校里的严师
做一个严师,可以保证你所有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应试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不知大家发现这个公式没有:智商不低的孩子+强势的家长=成绩优秀的孩子。多少年了,我还记得我妈妈把我送到初中时对班主任说的—句话:“不听话就给我打!”多么朴实的育人道理……我很长时间都以为老师是可以打我的。
做好一个严师,很不容易,独生子女,这一独特的种群,其基本特征是心理脆弱,所以严师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弄不好家长找麻烦,学生走极端。另外,学校经常搞评教评学,很多老师不敢对学生严格。
我的看法是:我会以无条件的爱的态度来看待所有孩子,但也会以有条件的爱的方法来管教个别孩子。爱也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我宁愿用爱作为诱饵,来引诱后进生前进。
和学生打成一片而班级整体成绩很好这—现象,我只是在一些班主任的报告中听说过,我至今没有真实地见过。我觉得应该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让学生看透你。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理解、信任为前提,做到严格的要求和真诚的爱相结合。严的程度,就如同拧螺丝一样,要拧紧但又不能滑丝。在物理学上叫临界,那些出了教学事故的老师,就是把学生拧滑丝了,最终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批评要见好就收,再苛刻的语言说一次绝对没事,那些把孩子逼上绝路的老师,都是对孩子多次的伤害和蹂躏而导致的。
严得公平很重要,也就是严的标准要统一,对事不对人。女生和男生,漂亮和磕碜,成绩好和坏,干部和学生,富裕和贫困……标准都应该一样。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
别太相信学习是陕乐的,别太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我教了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真正认为学习是陕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陕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地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而我们的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地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关于言传身教
首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智力平平,品质和意志都一般的普通人。我对言传身教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好。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地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于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
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考试分数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了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我也调查过我的优秀学生,小学得双百分的真的很少。
我的孩子现在初二,期末考试英语满分120分班级平均分117分,孩子得了118分,我以为她会欢天喜地,没想到她却垂头丧气,眼里含着泪花。万恶的分数排序,低水平上的竞争,让孩子内心怎么能够强大起来?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陕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旧。
有专家说,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看孩子的日记。我不敢苟同,看孩子日记是了解孩子的最佳渠道,至于你怎么处理,那是家长自己的水平问题了,如果家长没这个水平,还是别看了,所有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不能绝对化。
关于学校里的严师
做一个严师,可以保证你所有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应试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不知大家发现这个公式没有:智商不低的孩子+强势的家长=成绩优秀的孩子。多少年了,我还记得我妈妈把我送到初中时对班主任说的—句话:“不听话就给我打!”多么朴实的育人道理……我很长时间都以为老师是可以打我的。
做好一个严师,很不容易,独生子女,这一独特的种群,其基本特征是心理脆弱,所以严师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弄不好家长找麻烦,学生走极端。另外,学校经常搞评教评学,很多老师不敢对学生严格。
我的看法是:我会以无条件的爱的态度来看待所有孩子,但也会以有条件的爱的方法来管教个别孩子。爱也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我宁愿用爱作为诱饵,来引诱后进生前进。
和学生打成一片而班级整体成绩很好这—现象,我只是在一些班主任的报告中听说过,我至今没有真实地见过。我觉得应该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让学生看透你。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以理解、信任为前提,做到严格的要求和真诚的爱相结合。严的程度,就如同拧螺丝一样,要拧紧但又不能滑丝。在物理学上叫临界,那些出了教学事故的老师,就是把学生拧滑丝了,最终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批评要见好就收,再苛刻的语言说一次绝对没事,那些把孩子逼上绝路的老师,都是对孩子多次的伤害和蹂躏而导致的。
严得公平很重要,也就是严的标准要统一,对事不对人。女生和男生,漂亮和磕碜,成绩好和坏,干部和学生,富裕和贫困……标准都应该一样。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
别太相信学习是陕乐的,别太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我教了那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真正认为学习是陕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凭什么学习是陕乐的?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地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而我们的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地对孩子让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关于言传身教
首先,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智力平平,品质和意志都一般的普通人。我对言传身教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好。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地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于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
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考试分数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了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我也调查过我的优秀学生,小学得双百分的真的很少。
我的孩子现在初二,期末考试英语满分120分班级平均分117分,孩子得了118分,我以为她会欢天喜地,没想到她却垂头丧气,眼里含着泪花。万恶的分数排序,低水平上的竞争,让孩子内心怎么能够强大起来?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