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梅村情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封市是郑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郑州的西南方向,背靠中岳嵩山。出了登封市区,西行十公里就是大金店梅村,处在村子主街上的卫生所看上去门脸不大,但对梅村和附近的百姓而言,意义却非同寻常。
  就在这个小山村里,乡村医生郭光俊为乡亲们服务了46年。
  “只要有郭医生在,我们就不用急,他为我们的健康托着底呢!”70多岁的村民梅东林的话代表了梅村人的心声。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到满头华发的老乡村医生,62岁的郭光俊用精湛的医术为父老乡亲的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他用无限的大爱书写了一名乡村医生无悔的人生。
  不忘初衷回梅村
  郭光俊自幼家境贫寒,他10岁那年,村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脑膜炎流行,死了四个孩子,孩子父母的哭声响彻全村;另一件是他的堂姐产后大出血,因为当时村里没有医生,一家人长途跋涉将其送到医院后已无力回天。
  这两件事像烧红的烙铁打在了少年郭光俊的心上,之后的很多年,村人失去亲人的哭喊声还不停地啃噬着郭光俊的神经。同时,这也激发了郭光俊青年时代的学医之志。
  1965年,大金店公社成立了中医卫校,郭光俊曾三次托人介绍却未能进入卫校学习。当时他悲痛万分,多次跑到卫校的教室窗前,看到学生们在听老师讲课,自己两眼满含泪水,久久不愿离去。这年秋天,郭光俊用家里卖鸡蛋的钱买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汤头歌》《频湖脉诀》等医学书籍刻苦自学。1966年,他又跟随本地的著名中医郝世斋学习中医。为了能进一步到大医院深造,1971年,他随着村子里的 “副业队”到了洛阳,四处求人,才算进了医院大门。
  郭光俊在洛阳涧西区人民医院学习时,正值“文革”,出门没有粮票就不能吃饭。郭光俊的父亲在家没日没夜地干活,尽力挣钱给他补给粮票,可还是捉襟见肘。在那样的灾荒年月,梅村几乎没有一家能填饱肚子。然而郭光俊在洛阳学医的五年里,每逢春节回家,乡里乡亲的都会拿着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和粮票来到郭光俊家,有的一块两块,有的一斤半斤。乡亲们跟他说:“孩子,出门在外抬脚动手都得要钱,咱不能饿着肚子去学医,你只管好好地学,钱和粮票不够了咱们大家伙儿给你凑,老少爷们儿都盼着你学成后早点回家来!”当时郭光俊激动得说不出话,他知道,只有刻苦学习,早日学成归来,才能对得住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
  1976年,梅村卫生所原来的中医离开了,村支书想起了郭光俊。正是这位老支书当年开了介绍信支持郭光俊到洛阳学习。而按照当时的政策,郭光俊已经可以留在洛阳了。一边是转成城市户口、到大医院当医生;一边是全村百姓的殷殷期盼。郭光俊犹豫过,也动摇过,但最终,在那一年的6月10日,正是麦收的季节,24岁的郭光俊回来了。
  嵩山深处采药人
  在夏天,嵩山上漫山遍野的都是血参,秋去冬来,血参就被层层的落叶覆盖了。
  血参,学名叫丹参,是制作复方丹参片的主要成分。这些年,梅村人的日子好过了,可留守在村里的中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的也逐渐增多了。这种病危重期在医院治疗,恢复期就在家用药,常用药就是以血参为主要原料的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三块钱一瓶,可老郭心疼村民,他不愿让村民多花一分钱,于是自己上山采药。
  “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患偏瘫、心脑血管之类的病人服用效果更直接。”老郭对随同上山的记者这样说道。趟过满地的枯叶,绕过一条又一条自然形成的小路,郭光俊如履平地地爬坡上山,记者却几次崴了脚。终于在已经长出绿芽的草丛里,发现了几棵血参,郭光俊刨了几下,一棵深红饱满的血参就露出了地面。郭光俊爱惜地剥去上面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放进药箱,“就这可好可好了,血参都是红的,一洗净可红”。
  老郭每次上山采药,都要带着村民,为的是让他们学会识别药材。回到诊所,他把采来的血参洗净,切成片晒干,再打成粉状。像这样亲自采来的药材,老郭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分文不收。
  当我们随着夕阳向山下走去时,郭光俊豪气地指了指远处的嵩山主脉说,那些地方我都去过,血参更多。为了让附近的乡亲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能吃上药,62岁的老郭一直保持着亲自上山采药的习惯。从医46年来,他坚持每隔半个月上一次山,年年月月,走遍了嵩山的峰峰谷谷。在他的卫生所里,老郭亲自打磨的药材,占了30%。
  为了采到名贵的中草药,郭光俊也吃了不少苦头。
  人们传说,嵩山的一座山峰上生长的黄连在冬天下雪的时候能把雪给染黄。2012年的秋天,老郭带着五个弟兄上了山。他们互相搀扶着爬上了山巅,他不慎踩翻了石头,整个人滚下去五米多,肩关节和腰椎骨折,到现在仍留有右上肢和腰部麻木等后遗症。
  除了血参,嵩山上还盛产荆芥、防风、金银花、大小蓟、马齿苋、野菊花等100多种中草药。郭光俊将这些药材采集回来、精心炮制,分别制成粉剂、汤剂和药丸,免费发放给乡亲。他说,在我们这儿,中草药是自采的,基本上没啥成本,老百姓都负担得起。
  “我就是要做嵩山上的一棵血参,扎根在梅村。”郭光俊豪情万丈地说。
  梅村人的守护神
  在梅村,留守的老人很多,他们一旦身体出了状况,老郭从来都是随叫随到。
  75岁的老人李进周,在老伴儿和儿子相继去世后,与孙女相依为命。后来孙女长大了,外出打工了,老人独自守着一个空落落的院子。
  一天他突发脑出血,邻居帮他打通了郭光俊的电话。电话打通后,郭医生迅速赶到,看到李进周嘴歪眼斜,口水流个不停,一条腿和一只手都不会动了,他赶紧做了应急处置。之后,他带着老人到了市里的医院,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案做了及时治疗。
  由于治疗及时,李进周没有留下后遗症。
  “没有他,我这命就没了。不是他给我救起来,我都死了七八年了……郭医生对我真不赖,夏天还给我送二花,让我泡茶喝。”说着,他跑到屋里翻出一袋金银花拿给记者看。
  在李进周家的墙上,所有目光所能看到的地方,都有郭光俊的手机号。老人说,万一有什么情况,就得找光俊,有了他,心里才会比较踏实。
  大金店镇白村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郭生,是个特困五保户,勤劳一生,现已风烛残年,他的老伴患病卧床不起已有十几个年头了。老两口仅有一个患糖尿病的傻儿子,傻儿子又娶了个聋哑的傻媳妇,傻媳妇又生了个聋哑的傻丫头。这个一老一瘫三个傻的家庭饮食起居的卫生成了一大难题,他们经常因此而患病。郭光俊看他们困难,就为他们当起了免费的家庭医生。多年来,郭光俊投入郭生一家的医药费有万元以上。年迈的郭生逢人就说:“要不是郭医生不要钱为俺治病,俺老两口这把老骨头早就化成灰了,这一家早零散了!”
  其实,郭家的房子还是老式的土坯墙,因为长时间受潮,用脚一蹬就会掉下来一块土。郭光俊的爱人说:“俺村上的人在登封甚至在郑州买房子的可不少,俺家别说买房子,宅基地分了快20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盖起来。”但郭光俊笑着说,没有盖房子也好,正好可以在那片宅基地上筹建一座中草药园,种植无公害的绿色中草药。
  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郭光俊以所为家,经常住在卫生所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用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张小铁床。家里人和他生气,说他一辈子窝囊,亲戚们说他头发白了,说他太傻。
  “我总是认为,是农村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是父老乡亲哺育了我,是国家培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和医技报效他们。只要能使父老乡亲的身体结实,身体健康,我愿一辈子窝囊,我愿一辈子傻,这窝囊也窝囊得‘舒心’,这傻也傻得‘值’!”
  在从医的这些年里,郭光俊获得过无数荣誉。2007年,他作为优秀村医代表走进了中南海,受到时任副总理吴仪的接见,他对吴仪说:“这一辈子我都不会离开农村。”2013年,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行动中,他再次榜上有名。他说:“我面对的都是农民,他们都很朴实。我治好一个病人,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也从中得到很大宽慰。”
  46年从医的光阴一晃而过,郭光俊62岁了,梅村在变,诊所在变,但是他对父老乡亲的情谊,一如当年。
其他文献
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1987年2月,21岁的他来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没想到,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一个年轻人,两人从此成了共患难的铁哥们。  那是上午11时,李勇在南头关口徘徊时,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突然拉着他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
期刊
2013年12月初的一天,《时代报告》杂志社总编室的电话响了,总编接起电话,还没听明白怎么回事,那边就传来了哭泣声,总编忙安慰对方。  打电话的女孩名叫张丽(化名),是河南省扶沟县白潭镇王横小学教师刘鸿学的干女儿。她说自己的干爹刘鸿学在2013年10月份开始身体严重不适,几次请假,可学校校长丁卫兵就是不批。无奈之下刘鸿学只好带病上课,却于10月23日晕倒在讲台上。之后,刘鸿学从扶沟县医院转至郑州大
期刊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盏灯。  2012年10月26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演播现场,一位叫邹庆东的小伙儿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梦想舞台,唱起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儿子已长大,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儿子自有儿子的报答……  邹庆东唱完这首改编的《烛光里的妈妈》
期刊
如果有人说,当代中国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他就要准备好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即便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谈到的“前后两个30年不能互相否定”,也有一些人对此不理解,或有疑惑。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历史不是三流电视剧的情节,可以粗制滥造,历史的演进自有其内在的逻辑,对那些对历史逻辑的连贯性表示无法理解的人来说,这除了显示出他们自身认知能力的低下,还能说明什么呢?  认知能力的问题是有的,但那种拒绝诚
期刊
作为与吉鸿昌一起英勇就义的任应岐,一直被后人曲解着,国人多知吉鸿昌乃民族英雄,而任应岐是懦夫一个,这实在有违史实。搜览吉、任就义前后全国各大报所载新闻,应该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不应使任将军蒙辱。任应岐不但是爱国将领,而且是民族英雄。他不是懦夫,而是伟丈夫。  那么,任应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何以会被历史尘封79年呢?  起于绿林  任应岐一生经历颇为曲折。早年授编于陕豫地方军阀镇嵩军的第三路憨玉
期刊
如果以传统经济思维进入到互联网去竞争,那无异于鲨鱼爬到陆地上去跟豹子搏斗,肯定是要输的。因此,准备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必须要理解以下几个互联网经济的特点。  互联网经济的第一个特点,是用户体验至上。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地讲,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有了互联网,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
期刊
最近,中纪委决定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会员卡带来的官员腐败问题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位曾在北京一家高级会所担任客户经理的人士说:“被推荐做会员的人有钱还是有权,经理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了保持隐秘性,接待的时候是不会同时让两批客人同乘一趟电梯的,也就是避免不同批的客人打照面。”高端、会员制、私密性是这些会所的显著特征,而私密性则是高端会所消费一个最显
期刊
2014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二零一四年新年贺词。  很快,这段长达四分多钟的视频被各大门户网站转发,各类报刊杂志也对今年的新年贺词进行着力解读。自2001年以来,每年新年到来之际,由国家元首发表新年贺词已成惯例。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发表新年贺词。  在这段视频中,细心的人首先发现了发表贺词的场合较以往有所不同。往年通常在一
期刊
什么是大爱?  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诠释。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的男主人公李刚的事迹之所以能温暖一座城,不是因为他患病后有爱心人士捐款,而在于他患病后遭遇严重经济困难,没钱治病,但是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向公众或政府乞讨,他想到的是依靠自己现有的能力多赚点儿钱,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完成自我救赎。  他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多来吃碗面,于是他用朴实的语言发出了求助:如果方便就来我
期刊
2014年1月19日,媒体曝出江苏省两会的午餐餐桌上出现“庆丰包子”,再次将人们的关注点拉回了“主席套餐”。  2013年的最后一个周末,中国人反复谈论着一个词:包子。  2013年12月28日下午13时20分,身份认证为“时事评论员”的新浪微博账号@四海微传播发博:“亲们,我没看错吧?!习大大来庆丰吃包子啦!”  “有图有真相”,所附图片显示:略有几分拥挤的店面中,身着黑衣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