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优化美术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美术航行中自由驾帆;创造新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延伸、延伸再延伸。
关键词:优化策略;创造;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79-0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来到美术课堂,感受的是生命的活力、想象的奔驰;体验的是与他息息相关的生命律动,而不简单是作画的技巧、名画的欣赏。只有在有生命的美术课堂里,才能展现学生生命的亮点。
一、设计新颖的学习活动,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拿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独特的创作、个性的设计都一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有很多新颖、富有想象力的创作亮点。
二、磨炼教学智慧,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1.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化失败为鼓励,化平凡为神奇。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时候,教师“四两拨千斤”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成功的语言能让学生走出阴影,尝试成功。在上《海底世界》一课时,一个学生把妈妈的长发画成一片海洋,鱼儿在徜徉,有的学生就说:“不可能!头发怎么是海洋呢?”那个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我马上表扬他:“很有想象力,很新颖,很特别,我真想到头发的海洋里去游泳啊”!他一听高兴地笑了。教师的语言就像圣旨,甚至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呢!
2.珍惜学生的作品,给予学生最需要的评价。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要求将对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是不可能不实际也不可取的。当我们面对一幅学生作品时,或许会问:“这是什么”“这像什么”……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孩子与一个成年人的不同,对什么是最重要的看法也不一样。教师要意识到对学生所做出的评判,往往会对他们今后几年美术学习的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多地表示出共鸣与欣赏,不能嘲笑我们所不理解的学生作品,而应该多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作业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无论是绘画练习还是手工制作,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做出积极的评价,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或尽量不做否定。在评价那些大人眼里看不懂、感觉很难看的作品时,我总是找出每件作品的闪光点,比如色彩漂亮、设计新颖、有创意等,进行表扬、肯定,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热情,并在每节课总结时进行全班性的作品展示,并大声地念出作者的名字,学生听到自己的大名被表扬,是多么的开心和满足!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创造教学手段,激活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上,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化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有人认为,这个境界就是超越。不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欣赏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因为只有美好的事物才具有无穷的意味和永恒的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是任何学生在认识和欣赏同一事物时,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修养和强烈的审美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又如:在上《剪画瓶子和罐子》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瓶罐的基本结构特征后,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并进一步体现瓶子、罐子的形态特点,于是,悄悄地在布袋里装上瓶罐,让几位好奇的学生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觉中想象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的不同形状,大家兴致勃勃,剪好的瓶罐形状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这时,教师再乘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所带的材料给这些瓶罐进行装饰美化。于是,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给瓶罐颈围上一条美丽的丝带,有的给罐子贴上了可爱的天使,有的给它们剪出了镂空的花纹,还有的用自己的小嘴在上面吹出了五彩缤纷的菊花……这些学生们设计的各式各样精美而新颖的瓶罐让老师们也发生了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神奇!”学生们掌握了瓶罐的结构特征后,已经超越了具体瓶罐呆板形态的局限,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专著于自己头脑中所想象和创造的瓶罐形象,随着思潮的起伏和情绪激越,使他们进入到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创造超越的空间,因此说,超越和创新总是伴生的,有超越,才会有创新。
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优化美术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美术航行中自由驾帆;创造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延伸、延伸再延伸。没有生命,心灵会荒芜;有了生命,艺术会为生命而绚烂!
关键词:优化策略;创造;亮点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79-0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来到美术课堂,感受的是生命的活力、想象的奔驰;体验的是与他息息相关的生命律动,而不简单是作画的技巧、名画的欣赏。只有在有生命的美术课堂里,才能展现学生生命的亮点。
一、设计新颖的学习活动,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拿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独特的创作、个性的设计都一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有很多新颖、富有想象力的创作亮点。
二、磨炼教学智慧,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1.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化失败为鼓励,化平凡为神奇。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时候,教师“四两拨千斤”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成功的语言能让学生走出阴影,尝试成功。在上《海底世界》一课时,一个学生把妈妈的长发画成一片海洋,鱼儿在徜徉,有的学生就说:“不可能!头发怎么是海洋呢?”那个孩子羞愧地低下了头,我马上表扬他:“很有想象力,很新颖,很特别,我真想到头发的海洋里去游泳啊”!他一听高兴地笑了。教师的语言就像圣旨,甚至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呢!
2.珍惜学生的作品,给予学生最需要的评价。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要求将对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是不可能不实际也不可取的。当我们面对一幅学生作品时,或许会问:“这是什么”“这像什么”……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孩子与一个成年人的不同,对什么是最重要的看法也不一样。教师要意识到对学生所做出的评判,往往会对他们今后几年美术学习的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多地表示出共鸣与欣赏,不能嘲笑我们所不理解的学生作品,而应该多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作业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的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无论是绘画练习还是手工制作,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做出积极的评价,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或尽量不做否定。在评价那些大人眼里看不懂、感觉很难看的作品时,我总是找出每件作品的闪光点,比如色彩漂亮、设计新颖、有创意等,进行表扬、肯定,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热情,并在每节课总结时进行全班性的作品展示,并大声地念出作者的名字,学生听到自己的大名被表扬,是多么的开心和满足!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创造教学手段,激活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在通过直觉认识美的基础上,反复领悟事物的内在美,透过对事物美的哲理把握,再升化到至美至乐的精神高度和自由的审美境地。有人认为,这个境界就是超越。不是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欣赏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因为只有美好的事物才具有无穷的意味和永恒的力。在美术教学中,也不是任何学生在认识和欣赏同一事物时,都能达到超越的境界,它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修养和强烈的审美意识,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和激发。又如:在上《剪画瓶子和罐子》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瓶罐的基本结构特征后,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想象,并进一步体现瓶子、罐子的形态特点,于是,悄悄地在布袋里装上瓶罐,让几位好奇的学生把手伸进袋里摸一摸,感觉它究竟是什么形状,有什么质感,从感觉中想象它们的形状,学生们个个都好奇地皱着眉,积极思维,互相讨论猜测,这时再让他们立即剪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瓶罐的不同形状,大家兴致勃勃,剪好的瓶罐形状竟比原有的更漂亮,更奇特,更新颖,这时,教师再乘势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所带的材料给这些瓶罐进行装饰美化。于是,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有的给瓶罐颈围上一条美丽的丝带,有的给罐子贴上了可爱的天使,有的给它们剪出了镂空的花纹,还有的用自己的小嘴在上面吹出了五彩缤纷的菊花……这些学生们设计的各式各样精美而新颖的瓶罐让老师们也发生了惊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神奇!”学生们掌握了瓶罐的结构特征后,已经超越了具体瓶罐呆板形态的局限,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专著于自己头脑中所想象和创造的瓶罐形象,随着思潮的起伏和情绪激越,使他们进入到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创造超越的空间,因此说,超越和创新总是伴生的,有超越,才会有创新。
捕捉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优化美术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美术航行中自由驾帆;创造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延伸、延伸再延伸。没有生命,心灵会荒芜;有了生命,艺术会为生命而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