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学习形成性的研究,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重要的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之一,数学作为思维发展之门窗、科学进步之基石,更加需要一种形成性的学习习惯。把数学思想化作一种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形成性研究的关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不到之处,恭请同仁赐教。
一、关于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设计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形成一种数学学习气氛,从而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过程中有循环,循环中有反复的过程,它在体现形成性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同时,也体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作用。同时,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活动是一个随时间变化、因人而异、因景调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立了以下程控模式:创设情境,展开激趣→组织学习,体验方法→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思维化归,形成习惯。其中,“创设情境展开激趣”是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都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它极大程度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习体验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主要场地;“思维化归形成习惯”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学习中成功的体验,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习惯。
二、操作与实践
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从下面三条途径进行了实践。
1、创设经常性而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每节数学课堂教学后,针对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书目或同学间相互讨论而进行解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学问题;举办数学游戏活动,深化数学问题等等。
2、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持之以恒,严格管理。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课外辅导必须注重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课外辅导中,引导学生走出枯燥乏味的学习误区(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的误区),建立愉快而舒适的学习环境(如举办数学游戏、趣题竞答、数学故事、漫游数学、数学天地、数学日记等活动)。
3、扫除学习中的隐患,开展轰轰烈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实践中,笔者从初一开始,建立数学日记的制度,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从数学日记中了解并扫除学生的学习隐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同时,开展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热烈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数学。
三、实践经验及反思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
1、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因为只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热烈的学习气氛才能形成,才会真正实现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
2、要善于理解,积极反馈,保护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等的理解、不同等的解决策略,如果教师过分追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独特的理解、视角或疑问进行否定或压抑,那么不仅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压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性和主动性都会受到挫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单纯为教学而教学,满堂灌并缺乏对思维的实质性激发,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其主动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理解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保护并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3、要转变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强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能力; 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充分关注个别差异,重视量与质、结论与过程的评价。
4、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完美的数学教学。学校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性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与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个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现在,我们的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我们的老师要从“讲”师变为“导”师,我们的数学教学将逐步走向完美。
总之,数学思想要化为一种学习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懈地探究,加强指导与培养,形成一种数学学习风气,这大概也就是基础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周明星、张柏清.创新教育模式全书.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3] 傅前晓.数学教学新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4] 林碧莲.转换思考学习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研究,2008.5
一、关于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设计
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形成一种数学学习气氛,从而将数学思想化为一种学习习惯。初中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过程中有循环,循环中有反复的过程,它在体现形成性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同时,也体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作用。同时,数学学习形成性教学活动是一个随时间变化、因人而异、因景调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立了以下程控模式:创设情境,展开激趣→组织学习,体验方法→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思维化归,形成习惯。其中,“创设情境展开激趣”是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都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它极大程度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习体验方法”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改进方法”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主要场地;“思维化归形成习惯”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学习中成功的体验,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习惯。
二、操作与实践
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从下面三条途径进行了实践。
1、创设经常性而趣味化的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每节数学课堂教学后,针对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书目或同学间相互讨论而进行解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数学问题;举办数学游戏活动,深化数学问题等等。
2、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持之以恒,严格管理。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课外辅导必须注重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课外辅导中,引导学生走出枯燥乏味的学习误区(为完成任务而学习的误区),建立愉快而舒适的学习环境(如举办数学游戏、趣题竞答、数学故事、漫游数学、数学天地、数学日记等活动)。
3、扫除学习中的隐患,开展轰轰烈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实践中,笔者从初一开始,建立数学日记的制度,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从数学日记中了解并扫除学生的学习隐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同时,开展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热烈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数学。
三、实践经验及反思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
1、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因为只有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热烈的学习气氛才能形成,才会真正实现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
2、要善于理解,积极反馈,保护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背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等的理解、不同等的解决策略,如果教师过分追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独特的理解、视角或疑问进行否定或压抑,那么不仅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受到压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性和主动性都会受到挫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单纯为教学而教学,满堂灌并缺乏对思维的实质性激发,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其主动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理解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保护并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3、要转变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强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确立一个有效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能力; 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结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充分关注个别差异,重视量与质、结论与过程的评价。
4、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完美的数学教学。学校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性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与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个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现在,我们的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我们的老师要从“讲”师变为“导”师,我们的数学教学将逐步走向完美。
总之,数学思想要化为一种学习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懈地探究,加强指导与培养,形成一种数学学习风气,这大概也就是基础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周明星、张柏清.创新教育模式全书.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3] 傅前晓.数学教学新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4] 林碧莲.转换思考学习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数学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