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灾难、战争报道中,NHK、BBC、NBC、cNN的报道冷静、专业、信息公开而对称,同时为灾民提供最实用的避灾信息。
巨型海啸直扑上岸,瞬间吞没一切,席卷着汽车残骸、房屋残骸、还有燃烧着的各种无法辨明的残骸,再一路向前吞噬。前方不远处一条蜿蜒的公路,两辆汽车疯狂向前奔驰,但不过两三秒,整条公路就被移动的洪流无声吞没……
这是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后引发大海啸的真实一幕,并在发生的同时,通过日本公共电视台NHK的直播镜头,被全世界的观众通过电视屏幕收看。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全球实时直播大自然灾难。日本公共电台NHK的报道迅速、冷静、自由、专业、信息公开,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没有背景音乐。画面上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们呼夭喊地的镜头,也没有前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有的,只是真实,和面对灾难时的理性与责任。
同时,在利比亚战争中,BBC、NBC等电视台的报道也及时、真实地展现了战争实况,以及对利比亚平民安全的担忧。日本地震:只要事实不要煽情
3月11日下午的2时45分左右,日本电视上正常播放的节目内容被响亮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NHK播送的早期地震警报,主持人顶着安全帽高喊:“请即刻避难!”
随后,NHK对地震进行了连续报道。
在NHK进行灾难报道的过程中,画面上很少出现救援画面。尽管偶尔也能发现主播和前方记者的声音略有些颤抖,但主播基本态度镇定,记者也极少感性报道,功能性信息占据了灾后报道的主要篇幅,并轮流使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等语言轮播。另外,报道中也没有播放煽情的背景音乐。
“这种风格使得观众没有大的情感波动,更加没有恐惧和逃避,再加上信息非常及时透明,人心才能迅速得以稳定。”长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媒体人陈言说。
“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NHK这样的报道风格并非自然形成。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量航拍扭曲断裂的高速公路、居民区一片火海,灾难片一般的残酷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定格为人们的灾难记忆。而普通的救灾场景、基本的灾难信息反倒被忽视,这样的媒体伦理问题事后遭到日本国民反感而被大量批评,这次地震后日本的媒体多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现今的报道中,即便受难者家属接受访问,也很少被拍摄到面孔,很多受访儿童更是只露出了背影或鞋子。日本共同社记者盐则英一说:“一个刚刚被救出来的小女孩,衣服是破破烂烂的,还被抬着的时候,就有摄像机来拍她,把话筒放在她跟前,让她说什么呢?她不得不说感谢谁谁谁吧。”
据悉,NHK有一份《灾难采访与报道守则》的手册,其中要求主播在稿子中不能随便使用“超大”“严重”与“强烈”等过激形容词,以免制造不安。
另外,《灾难采访与报道守则》还规定,NHK记者在采访地震或飓风灾民时,都必须先安慰灾民说“您受苦了”或是“加油”;在采访中,除了要顾虑灾民的心情之外,所有公共设施,一律让灾民优先使用,拍照必须获得灾民同意。
NHK灾难报道的目标,是达到告知预警的功效。NHK还会告知大家如何避难,比如遇到什么情况要走到高处,停车、离开可能倒塌的物体等。至于灾害中常见的企业和个人捐款,包括NHK在内的日本媒体则一律不予报道。NHK驻北京记者北川熏称,在日本从来看不到企业家们拿写着捐赠数额的牌子在镜头前亮相的场景。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往往是CCTV地震报道最突出的主题。报道往往侧重灾民在众志成城的援助下找到生的希望。例如,在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时,CCTV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之后,才在新闻频道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同时也拉开了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
汶川地震中,CCTV还将前方回传的画面素材以“生命大营救”“救灾快报”“新闻特写”“DV回放”等形式播出,将前方最新动态配以动感音乐,制作成MTV,以烘托报道气氛。
此外,在5月1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专机上发表讲话,号召灾区人民保持冷静、坚定信心、树立勇气,CCTV在直播的过程中多次回放了该画面。直播中还出现了总理在救援一线喊话要求幸存者坚持住,一定救他们出来的画面;还有总理多次在灾区看望小孩并动容流泪的画面。
汶川地震时,CCTV着重强调了各级领导对人民的关怀和信心、英雄和子弟兵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播音员的表演等。利比亚战争:信息真实立场独立
在欧美国家对利比亚发动战争期间,BBC让各种观点得到平等的表达机会:一边是奥巴马、希拉里等人讲话,一边是反战群众抗议示威;一边是阿拉伯世界的态度,一边是西方的立场;即使是电视台请的专家,也分左中右自由表达。总体上说,信息对称而公开。
BBC、CNN等媒体对空袭行动也并未“一边倒”支持,对战争的担忧溢于言表。BBC网站评论称这是一个“精心计算的赌博”。BBC还警告称,如何避免平民伤亡是西方各国应考虑的问题。
此外,BBC对于利比亚战争以报道实际战况为主,如《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据称已离开首都的黎波里》《美国一战机利比亚坠毁》《卡扎菲下令空袭本国第二大城市》等。这些报道为各国群众展现了真实的战争状况。
相比较而言,CCTV在报道利比亚战争时则以引导舆论为主,真实性一直受到人民的质疑。一些利比亚民众在反政府示威中打出中文标语“卡扎菲是说谎者”的照片,被中国网民广为传播,并被认为是利比亚人民对中国官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表达抗议之声。
据悉,CCTV报道画面中出现了反对派大本营一一班加西的民众拉着一条横幅,横幅上的字意思为“法国万岁”,而CCTV4却将此画面解说为“利比亚人民要求联军停止轰炸”,并加一句评论:这样的呼声能被听到吗?另外,CCTV还把反对派的大型示威画面当作卡扎菲的支持者要求联军停止轰炸。
对利比亚局势,CCTV最初的报道,比如利比亚民众的抗议,就几乎没有直面的报道,报道的均关于“撤侨”。国际联军对利比亚进行空袭后,才对利比亚局势做了直面报道。但直面报道的侧重点,基本上定了一个调:几个国家在这里展示它们的武力,然后将来卖军火、卖飞机。要拿利比亚做靶子,做试验场,然后要推销它们的军火、推销它们的飞机;因此它们要谋划对利比亚的这一次的制裁和武力干预。
国际联军执行联合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人民的决议,在CCTV的报道角度里,完全沦为暴力、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倚强凌弱行径。
NHK、BBC的启示:公共利益至上
NHK创办于1925年,它之所以能这样独立,因为它不属于任何政府和政治团体,是“特殊法人”。NHK的经费来源主要不是政府拨款,而是向全国每一户电视观众收取“收视费”,这占到了财源的97%。可以说,对于日本老百姓而言,交钱看NHK成了一个常识。而NHK也必须信守自己公共的承诺,既不能播放广告,也不能进行宣传。
BBC的情况与NHK类似。创办于1922年的BBC在英国本土的经营是严格意义的公营模式,不播送广告和任何带有赞助性质的节目,但其主要收入来自视听费和执照费,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在逐渐减少,比例非常低。此外,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布莱尔执政时期,关于BBC应该商业化的呼声不断。当时的反对者认为,BBC部分依靠财政拨款将影响到其新闻的独立性。但是,即便如此,在撒切尔时期,BBC也一直以批判政府政策著称,新闻报道似乎并没有被权力所左右。
重视受众需求是BBC公信力体系的灵魂,它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对视听者的承诺》。承诺BBC将“力求达到最高的节目品位和水准,提供全面、准确、公正的新闻与信息服务”。
相比较而言,CCTV从30多年前就开始播出商业广告。
1979年播出第一支商业广告,1992年实现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1994年开创黄金广告招标,1995年迈过10亿元门槛,2007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广告收入161億元/年,2009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超过35亿,比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近20%,2010年广告收入过百亿。
央视并未将如此“壮观”的财气转化为人气,就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央视一套能学学一些外国的新闻频道,做个纯粹的新闻频道,崔永元还建议改成收费频道,将一切商业广告“驱逐门外”,做真正公正的新闻,提高CCTV的公信力。
巨型海啸直扑上岸,瞬间吞没一切,席卷着汽车残骸、房屋残骸、还有燃烧着的各种无法辨明的残骸,再一路向前吞噬。前方不远处一条蜿蜒的公路,两辆汽车疯狂向前奔驰,但不过两三秒,整条公路就被移动的洪流无声吞没……
这是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后引发大海啸的真实一幕,并在发生的同时,通过日本公共电视台NHK的直播镜头,被全世界的观众通过电视屏幕收看。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全球实时直播大自然灾难。日本公共电台NHK的报道迅速、冷静、自由、专业、信息公开,没有眼泪,没有生离死别,没有背景音乐。画面上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们呼夭喊地的镜头,也没有前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有的,只是真实,和面对灾难时的理性与责任。
同时,在利比亚战争中,BBC、NBC等电视台的报道也及时、真实地展现了战争实况,以及对利比亚平民安全的担忧。日本地震:只要事实不要煽情
3月11日下午的2时45分左右,日本电视上正常播放的节目内容被响亮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NHK播送的早期地震警报,主持人顶着安全帽高喊:“请即刻避难!”
随后,NHK对地震进行了连续报道。
在NHK进行灾难报道的过程中,画面上很少出现救援画面。尽管偶尔也能发现主播和前方记者的声音略有些颤抖,但主播基本态度镇定,记者也极少感性报道,功能性信息占据了灾后报道的主要篇幅,并轮流使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等语言轮播。另外,报道中也没有播放煽情的背景音乐。
“这种风格使得观众没有大的情感波动,更加没有恐惧和逃避,再加上信息非常及时透明,人心才能迅速得以稳定。”长期在日本工作生活的媒体人陈言说。
“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还需要水,需要食物,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NHK这样的报道风格并非自然形成。
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量航拍扭曲断裂的高速公路、居民区一片火海,灾难片一般的残酷画面在很大程度上定格为人们的灾难记忆。而普通的救灾场景、基本的灾难信息反倒被忽视,这样的媒体伦理问题事后遭到日本国民反感而被大量批评,这次地震后日本的媒体多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现今的报道中,即便受难者家属接受访问,也很少被拍摄到面孔,很多受访儿童更是只露出了背影或鞋子。日本共同社记者盐则英一说:“一个刚刚被救出来的小女孩,衣服是破破烂烂的,还被抬着的时候,就有摄像机来拍她,把话筒放在她跟前,让她说什么呢?她不得不说感谢谁谁谁吧。”
据悉,NHK有一份《灾难采访与报道守则》的手册,其中要求主播在稿子中不能随便使用“超大”“严重”与“强烈”等过激形容词,以免制造不安。
另外,《灾难采访与报道守则》还规定,NHK记者在采访地震或飓风灾民时,都必须先安慰灾民说“您受苦了”或是“加油”;在采访中,除了要顾虑灾民的心情之外,所有公共设施,一律让灾民优先使用,拍照必须获得灾民同意。
NHK灾难报道的目标,是达到告知预警的功效。NHK还会告知大家如何避难,比如遇到什么情况要走到高处,停车、离开可能倒塌的物体等。至于灾害中常见的企业和个人捐款,包括NHK在内的日本媒体则一律不予报道。NHK驻北京记者北川熏称,在日本从来看不到企业家们拿写着捐赠数额的牌子在镜头前亮相的场景。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往往是CCTV地震报道最突出的主题。报道往往侧重灾民在众志成城的援助下找到生的希望。例如,在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时,CCTV在获得中国地震局的权威消息之后,才在新闻频道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同时也拉开了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
汶川地震中,CCTV还将前方回传的画面素材以“生命大营救”“救灾快报”“新闻特写”“DV回放”等形式播出,将前方最新动态配以动感音乐,制作成MTV,以烘托报道气氛。
此外,在5月12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的专机上发表讲话,号召灾区人民保持冷静、坚定信心、树立勇气,CCTV在直播的过程中多次回放了该画面。直播中还出现了总理在救援一线喊话要求幸存者坚持住,一定救他们出来的画面;还有总理多次在灾区看望小孩并动容流泪的画面。
汶川地震时,CCTV着重强调了各级领导对人民的关怀和信心、英雄和子弟兵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播音员的表演等。利比亚战争:信息真实立场独立
在欧美国家对利比亚发动战争期间,BBC让各种观点得到平等的表达机会:一边是奥巴马、希拉里等人讲话,一边是反战群众抗议示威;一边是阿拉伯世界的态度,一边是西方的立场;即使是电视台请的专家,也分左中右自由表达。总体上说,信息对称而公开。
BBC、CNN等媒体对空袭行动也并未“一边倒”支持,对战争的担忧溢于言表。BBC网站评论称这是一个“精心计算的赌博”。BBC还警告称,如何避免平民伤亡是西方各国应考虑的问题。
此外,BBC对于利比亚战争以报道实际战况为主,如《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据称已离开首都的黎波里》《美国一战机利比亚坠毁》《卡扎菲下令空袭本国第二大城市》等。这些报道为各国群众展现了真实的战争状况。
相比较而言,CCTV在报道利比亚战争时则以引导舆论为主,真实性一直受到人民的质疑。一些利比亚民众在反政府示威中打出中文标语“卡扎菲是说谎者”的照片,被中国网民广为传播,并被认为是利比亚人民对中国官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表达抗议之声。
据悉,CCTV报道画面中出现了反对派大本营一一班加西的民众拉着一条横幅,横幅上的字意思为“法国万岁”,而CCTV4却将此画面解说为“利比亚人民要求联军停止轰炸”,并加一句评论:这样的呼声能被听到吗?另外,CCTV还把反对派的大型示威画面当作卡扎菲的支持者要求联军停止轰炸。
对利比亚局势,CCTV最初的报道,比如利比亚民众的抗议,就几乎没有直面的报道,报道的均关于“撤侨”。国际联军对利比亚进行空袭后,才对利比亚局势做了直面报道。但直面报道的侧重点,基本上定了一个调:几个国家在这里展示它们的武力,然后将来卖军火、卖飞机。要拿利比亚做靶子,做试验场,然后要推销它们的军火、推销它们的飞机;因此它们要谋划对利比亚的这一次的制裁和武力干预。
国际联军执行联合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人民的决议,在CCTV的报道角度里,完全沦为暴力、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倚强凌弱行径。
NHK、BBC的启示:公共利益至上
NHK创办于1925年,它之所以能这样独立,因为它不属于任何政府和政治团体,是“特殊法人”。NHK的经费来源主要不是政府拨款,而是向全国每一户电视观众收取“收视费”,这占到了财源的97%。可以说,对于日本老百姓而言,交钱看NHK成了一个常识。而NHK也必须信守自己公共的承诺,既不能播放广告,也不能进行宣传。
BBC的情况与NHK类似。创办于1922年的BBC在英国本土的经营是严格意义的公营模式,不播送广告和任何带有赞助性质的节目,但其主要收入来自视听费和执照费,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在逐渐减少,比例非常低。此外,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布莱尔执政时期,关于BBC应该商业化的呼声不断。当时的反对者认为,BBC部分依靠财政拨款将影响到其新闻的独立性。但是,即便如此,在撒切尔时期,BBC也一直以批判政府政策著称,新闻报道似乎并没有被权力所左右。
重视受众需求是BBC公信力体系的灵魂,它早在1996年就发表了《对视听者的承诺》。承诺BBC将“力求达到最高的节目品位和水准,提供全面、准确、公正的新闻与信息服务”。
相比较而言,CCTV从30多年前就开始播出商业广告。
1979年播出第一支商业广告,1992年实现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1994年开创黄金广告招标,1995年迈过10亿元门槛,2007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8年广告收入161億元/年,2009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超过35亿,比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近20%,2010年广告收入过百亿。
央视并未将如此“壮观”的财气转化为人气,就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央视一套能学学一些外国的新闻频道,做个纯粹的新闻频道,崔永元还建议改成收费频道,将一切商业广告“驱逐门外”,做真正公正的新闻,提高CCTV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