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础达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谪守( ) 霪雨霏霏( ) 岸芷汀兰( )
樯倾楫摧(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朝huī( )夕阴 hào( )月 薄暮mǐng mǐng( )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4.在学习《岳阳楼记》的课堂上,师生们针对“古仁人之心”展开了探究。
师:古代的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感受到古圣先贤的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还能说出一些古人有关家国情怀的励志名言吗?
生①:孟子有:“乐以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生②:杜甫有:“ , 。”
生③:文天祥有:“ , 。”
生④:顾炎武有:“ ,匹夫有责。”
生⑤:龚自珍有:“ ,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古人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国之栋梁,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呢?请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拓展阅读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第三、四、五段)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岳阳楼记》以“情”贯串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2.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醉翁亭记》随堂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 饮少辄(zé)醉 山肴(yáo)
B.野蔌(shù) 弈(yì)者胜 蔚(wèi)然
C.酒洌(liè) 林壑(hé) 阴翳(yì)
D.潺潺(chán) 伛偻(lǚ) 觥(ɡōnɡ)筹交错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环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
D.宴酣之樂,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 树林阴翳(遮盖)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二、课内外比较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雨(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7.《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本版供稿/张国良,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谪守( ) 霪雨霏霏( ) 岸芷汀兰( )
樯倾楫摧(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朝huī( )夕阴 hào( )月 薄暮mǐng mǐng( )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C.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4.在学习《岳阳楼记》的课堂上,师生们针对“古仁人之心”展开了探究。
师:古代的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从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感受到古圣先贤的赤子之心和报国之志。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积累,还能说出一些古人有关家国情怀的励志名言吗?
生①:孟子有:“乐以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生②:杜甫有:“ , 。”
生③:文天祥有:“ , 。”
生④:顾炎武有:“ ,匹夫有责。”
生⑤:龚自珍有:“ ,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古人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等。今天的我们,就是明天的国之栋梁,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呢?请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拓展阅读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第三、四、五段)
(二)初,范文正公贬饶州①,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③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岳阳楼记》以“情”贯串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2.文段(一)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文段(一)来看,范公之“贤”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段(二)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醉翁亭记》随堂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 饮少辄(zé)醉 山肴(yáo)
B.野蔌(shù) 弈(yì)者胜 蔚(wèi)然
C.酒洌(liè) 林壑(hé) 阴翳(yì)
D.潺潺(chán) 伛偻(lǚ) 觥(ɡōnɡ)筹交错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皆山也(环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趣,情趣)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凉,冷)
D.宴酣之樂,非丝非竹(尽兴地喝酒) 树林阴翳(遮盖)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二、课内外比较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3)既而弥月不雨(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7.《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
(本版供稿/张国良,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