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襄樊学院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学校事业呈现勃勃生机,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快车道。
一、努力打造学习、研究型班子,提高宏观驾驭、科学决策的统领能力
学校党委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强化班子“干事创业”意识,提升“想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通过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务虚学习会等制度,实施“3111”工程(即班子成员每年必须精读三本书、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作一次学术辅导报告、公开发表一篇理论文章)等措施,使班子成员眼界更开阔、胸怀更广阔、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决策更准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入基层调研活动和实行联系院系、联系高层次人才、联系党外人士等“三联系”制度,班子成员对学校的实际更清楚、对基层的情况更明白、对师生的思想更了解。正是因为有了开阔的视野和对宏观形势、学校实际的把握,班子抓机遇、谋发展、解难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从全球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谋划发展、推进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绩显著。在2006年以来的短短五年多时间里,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一批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立项和建设。学校在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实现第一步发展目标之后,适时召开首次党代会,提出走发展、创新、特色之路,建设全国知名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又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二次崛起”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目前,学校正在实施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号工程”和“产学研项目突破工程”,以深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为重点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开展“三风”建设(师德师风、学生学风、干部能力与作风)为载体的“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以三国及襄阳历史文化景点建设为特色的“校园绿化美化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努力打造创新、务实型班子,提高激发活力、提升实力的引领能力
作为一所办在地市州的地方高校,学校在办学基础和地域条件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特别是在教学科研能力上与那些办学历史长、基础好的大学相比差距更大,如果不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采取超常规的手段,促进学校超常规发展,必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被淘汰,对此,党委一班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我们从创新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入手,强化班子的创新意识,通过组织襄樊学院改革与发展论坛、开展全校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革。按照“大学科、大学院”的原则,进行学科专业重组和院系调整,增强学科专业的融合;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扩大院系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大部制、高效率”的原则,进行校部机关机构改革,强化管理服务效能;按照“后勤社会办、监管不经营、以钱养好事”的原则,进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将除水电管理之外的所有后勤服务工作全部交由社会公司承担,基本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按照“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立以“三制”(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制、班级工作班主任负责制、教师完成学生工作量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真正落实全员育人,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探索并实施了“2年通识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专业方向教育、1年实习和实践”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从服务襄樊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出发,新办了汽车、物流、临床医学等专业。按照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与襄樊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学生从进入学校就按照企业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中实施“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和以创业促就业”的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学校,2009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国就业工作会上,作为全国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唯一代表,交流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三、努力打造团结、廉洁型班子,提高凝聚才智、构建和谐的促进能力
学校党委在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在班子中强化树立正确“三观”,即“价值观、权力观、群众观”,在班子和师生中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三宽”环境,倡导领导与群众和谐共荣、学校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班子内部,强调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即把学校事业建设好、发展好,不以个人利益和好恶出发思考问题。注意处理好党政之间、正副职之间“两对”关系,做到党政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正副职各演各角色、合唱一台戏,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相互信任,团结共事,工作中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既以事业为重又以情谊为贵。要求班子成员在思想上努力做到“三讲”和“三相互”,即讲大局、讲团结、讲和谐,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四个主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五多”即多交流、多沟通、多商量、多理解、多配合,每学期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为了加强班子作风建设,2006年底,党委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的“七项措施”,即建立校领导轮流值周制度、校领导用车派车制度、保证通讯畅通制、校领导外出报告制、校领导接待日制、联系基层单位制、规范日常就餐制。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以“襄樊学院出台改进领导作风的七项措施”为题,介绍了学校的做法。2007年学校又向师生公开了党委书记、校长的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建立了领导与师生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在廉政建设中,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与惩处并重的方针,从制度机制上筑牢防腐的防线,把涉及基建、资产、财务、招生、干部、人事等容易滋生问题的重大事项置于制度和阳光之中,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了建立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学校从地处古隆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发,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校训,并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十六字隆中精神,作为襄樊学院的大学精神,以之激励广大干部师生,并使班子成员、广大师生在思想、认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导大家淡然面对世俗名利,不要计较眼前得失,要追求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通过广泛的宣传,隆中精神日益深入广大师生心中并内化为思想灵魂的一部分,影响着外在行动。班子的自身团结和谐,在群众中赢得了威信和拥护,广大师生对党委的决策认同度高、执行力强。近几年,学校进行的专业整合、干部调整、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复杂工作,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理解和高度拥护,无不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推进学校发展中,保持了学校稳定和谐。
目前,学校校园宁静和谐,广大师生团结奋进,建设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但是,我们深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湖北高教强省的要求以及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扎实地推进学校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为早日实现学校“二次崛起”、建设全国知名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周振国
一、努力打造学习、研究型班子,提高宏观驾驭、科学决策的统领能力
学校党委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强化班子“干事创业”意识,提升“想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通过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务虚学习会等制度,实施“3111”工程(即班子成员每年必须精读三本书、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作一次学术辅导报告、公开发表一篇理论文章)等措施,使班子成员眼界更开阔、胸怀更广阔、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决策更准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入基层调研活动和实行联系院系、联系高层次人才、联系党外人士等“三联系”制度,班子成员对学校的实际更清楚、对基层的情况更明白、对师生的思想更了解。正是因为有了开阔的视野和对宏观形势、学校实际的把握,班子抓机遇、谋发展、解难题的能力大大增强,从全球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谋划发展、推进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绩显著。在2006年以来的短短五年多时间里,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一批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研究基地、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批准立项和建设。学校在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顺利实现第一步发展目标之后,适时召开首次党代会,提出走发展、创新、特色之路,建设全国知名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又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二次崛起”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目前,学校正在实施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号工程”和“产学研项目突破工程”,以深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为重点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开展“三风”建设(师德师风、学生学风、干部能力与作风)为载体的“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以三国及襄阳历史文化景点建设为特色的“校园绿化美化工程”等五大工程,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努力打造创新、务实型班子,提高激发活力、提升实力的引领能力
作为一所办在地市州的地方高校,学校在办学基础和地域条件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特别是在教学科研能力上与那些办学历史长、基础好的大学相比差距更大,如果不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采取超常规的手段,促进学校超常规发展,必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被淘汰,对此,党委一班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我们从创新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入手,强化班子的创新意识,通过组织襄樊学院改革与发展论坛、开展全校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革。按照“大学科、大学院”的原则,进行学科专业重组和院系调整,增强学科专业的融合;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扩大院系的办学自主权;按照“大部制、高效率”的原则,进行校部机关机构改革,强化管理服务效能;按照“后勤社会办、监管不经营、以钱养好事”的原则,进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将除水电管理之外的所有后勤服务工作全部交由社会公司承担,基本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后勤社会化;按照“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立以“三制”(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制、班级工作班主任负责制、教师完成学生工作量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教育管理新体制,真正落实全员育人,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探索并实施了“2年通识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专业方向教育、1年实习和实践”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从服务襄樊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出发,新办了汽车、物流、临床医学等专业。按照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与襄樊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联合培养人才基地,学生从进入学校就按照企业需要,增设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中实施“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和以创业促就业”的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学校,2009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国就业工作会上,作为全国地方普通本科学校的唯一代表,交流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做法。
三、努力打造团结、廉洁型班子,提高凝聚才智、构建和谐的促进能力
学校党委在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在班子中强化树立正确“三观”,即“价值观、权力观、群众观”,在班子和师生中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三宽”环境,倡导领导与群众和谐共荣、学校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班子内部,强调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即把学校事业建设好、发展好,不以个人利益和好恶出发思考问题。注意处理好党政之间、正副职之间“两对”关系,做到党政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正副职各演各角色、合唱一台戏,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相互信任,团结共事,工作中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既以事业为重又以情谊为贵。要求班子成员在思想上努力做到“三讲”和“三相互”,即讲大局、讲团结、讲和谐,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四个主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五多”即多交流、多沟通、多商量、多理解、多配合,每学期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为了加强班子作风建设,2006年底,党委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的“七项措施”,即建立校领导轮流值周制度、校领导用车派车制度、保证通讯畅通制、校领导外出报告制、校领导接待日制、联系基层单位制、规范日常就餐制。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以“襄樊学院出台改进领导作风的七项措施”为题,介绍了学校的做法。2007年学校又向师生公开了党委书记、校长的电子信箱和手机号码,建立了领导与师生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在廉政建设中,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与惩处并重的方针,从制度机制上筑牢防腐的防线,把涉及基建、资产、财务、招生、干部、人事等容易滋生问题的重大事项置于制度和阳光之中,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了建立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学校从地处古隆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发,将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作为校训,并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十六字隆中精神,作为襄樊学院的大学精神,以之激励广大干部师生,并使班子成员、广大师生在思想、认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导大家淡然面对世俗名利,不要计较眼前得失,要追求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通过广泛的宣传,隆中精神日益深入广大师生心中并内化为思想灵魂的一部分,影响着外在行动。班子的自身团结和谐,在群众中赢得了威信和拥护,广大师生对党委的决策认同度高、执行力强。近几年,学校进行的专业整合、干部调整、职称评聘、工资分配等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复杂工作,都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理解和高度拥护,无不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在推进学校发展中,保持了学校稳定和谐。
目前,学校校园宁静和谐,广大师生团结奋进,建设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但是,我们深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湖北高教强省的要求以及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扎实地推进学校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为早日实现学校“二次崛起”、建设全国知名的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