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拿大留学 学文还是学理?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曾流行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如今在本土可能不太有市场,但在加拿大仍是畅通无阻。
  据加拿大联邦统计局4月初公布的一份新研究报告显示,多达三分之一的年轻大学文科毕业生毕业后学非所用,找工困难,只好屈就学历要求较低的工作。反观念工程、建筑、医疗等领域的非文科大学毕业生,仅仅有15%的人被迫从事文凭要求较低的行业。
  据统计,在加拿大,本地出生的孩子只有不到30%,而中国移民的孩子中近7成都选择上大学。传统上,当地孩子多半根据自己的喜好报考科系,而中国人较实际,更多考量市场就业前景,但近年来就业形势变化很大,不论当地人、中国移民,对子女选择专业的就业前景考量,都较前有明显增加。
  中国人选择来加留学,不少人实际上是看重留学转移民的方便,最终目的是留在本地发展,对这部分留学生及其家长而言,加拿大本地人、尤其本地中国移民的专业选择就值得重视和参考。
  笔者身边朋友的孩子们不论男女,大部分都报考理工科,主要是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系统工程。其中有些明明文科有优势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引导”下,改报理科。不报理工的大多报商科,其中不少是实在对学理工科没兴趣或没信心才作此选择,但商科毕业生在加的就业前景,远不如国内想象的那般光明,许多毕业生最终只找到银行前台工作。要知道加拿大银行前台和中国同行待遇迥异,看似是白领工作,可工资只比最低工资标准高出三四块加币,还要从上班站到下班,万一现金出了错,还要自己掏腰包包赔。
  文科中也并非没有热门专业,比如会计、教育学就相对抢手得多,问题是加拿大是个啥专业工种都趋于协会化的社会,要挤进加拿大在编教师队伍编制绝非易事,所以热门中也同样冷热不均。
  选对专业至关重要,但市场对专业的要求年年在变,我们不一定把握得准。据报道称,有18%的大学毕业生从事着并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为避免这种资源浪费,最好根据自身特点量身选择,不宜生搬硬套“标准规律”。现实生活中,中国家长对子女上大学深造的事上,十分执著,不论孩子是不是这块料,都要求孩子走自己设计的路,结果有的孩子进了大学门,却动力不足,只混得个勉强毕业,又找不到工作,要么低就要么继续读下去。
  加拿大人口严重老化,技工缺乏,且待遇不一定比高等专业差多少。笔者常跟朋友们说,学习是件因人而异的事,尽其所能才妙,对有些孩子让其去大专学门手艺,恐怕就业更稳妥,而且现在接受这个观点的人逐渐增多。
  当然,就业市场也因地而异,笔者所在的大温区没有什么经济产业,就业机会难寻,但东岸的多伦多被当地人引以为傲地称为加拿大“最大就业市场”,不论专业工还是累脖工都好找些。话又说回来,就业机会多的地方生活环境不一定好,找不到工作的地方却是加拿大最适合居住之地。
  倘留学的目的是回国发展,是否就可以不重视专业选择?同样不是。如今“海归”已不再“物以稀为贵”,个人实际能力和适合的专业,对于回国发展同样重要。相对于社科类,理工科、尤其应用性强的理工科专业,国内需求量大,且不同国家、文化和不同教育体制间,一般只有水平高低,不存在体系差异,回国后也更容易适应些。
  总之,不管学文还是学理,都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不能盲目跟风,或是步入所谓热门专业的误区。
其他文献
牛津是一座令无数人极度梦想的城市,不仅是遍布各地的古迹, 更因其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此次牛津之行,我对牛津小城里的学院其独特的存在方式颇有感慨。  牛津的学院是一座一座地建,缓慢地向外扩张,是有机的成长。反观我们的大学城,大多是一步到位的大手笔。  牛津的街道比我想象的宽,多的是百年古巷。牛津独特之处是,每一个学院都有围墙,有自己的天地,关起门来就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平日里游客也只能定点参观。整个
期刊
位于基辅市中心的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是第一所被动乱影响的学校,动乱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都还在上课,忽然接到校方暂停上课的通知,但此时整个基辅市的交通已瘫痪,交通拥堵、地铁停运、出租车不敢进入市中心,导致大部分学生心惊胆战地步行了3个小时才回到宿舍。  警察为了防止反对党的支援,将进入基辅市中心的道路封锁,导致一些加油站及市场供不应求,附近居民出于恐慌纷纷开始购置物品,把留学生们弄得诚惶诚恐。
期刊
曾经,中国留学生在乌克兰的日子,岁月静好,和谐安宁。美丽而快乐的眼睛,是令留学生最留恋的乌克兰最靓丽的风景  近期,乌克兰政局动荡,波澜四起,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这个处于东西欧过渡桥梁地段的国度。诚然,对于从乌克兰回国近两年的我来说,这次暴乱颇令我始料未及,因为在乌克兰的日子里,岁月静好、和谐安宁。  2010年10月24日,深秋时节的凌晨,首都机场T2航站楼,带着未知与好奇,我搭乘乌航的航班,
期刊
纽约华尔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汇聚了世界闻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以及美国摩根、杜邦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公司,这些交易所、银行、公司,不仅影响着美国的金融市场与经济,而且在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华尔街有着“美国金融中心”之称,一提到它,人们马上会与金钱、财富联系在一起,原来我也如此,然而不久前一次华尔街之行,我发现,这里除了浓郁的金
期刊
在新西兰二手店工作的日子里,我除了整天在旧货堆中目不暇接外,还体会到了一家二手店对一个街区,一个小镇的作用——无论是穷人,上班族,还是收藏爱好者,似乎都能在这里买到一件心头好和一丝温暖。  倒带到去年8月底,我站在奥克兰机场里,正急切寻找着一个足够空的垃圾箱。彼时我结束了在新西兰半年的打工旅行准备回国,为了避过额外的行李费,我不得不扔掉箱子里一些物品。  看那个被粗暴打开的26寸行李箱里,几乎没有
期刊
印度的节日名目繁多,当地人也笑称,即使一年只有365天,他们也可以过足366个节日。因为地域辽阔,而且印度教的教派繁多,于是便衍生出各色各样具备神话色彩的节日来。一年中的任何时段到印度去,仿佛都能碰上当地市民在浩浩荡荡地庆祝某个节日,可能是全民狂欢,被撒满全身红粉的洒红节,可能是血腥得让你目瞪口呆的阿舒拉节,又或者是灯光璀璨的排灯节。对印度人民的“开挂模式”,不少人应该也略有耳闻。在传统而古老的宗
期刊
禹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有过11年的新闻生涯,后辞职到法国留学。巴黎高等商学院毕业后,先后主持过四家大型跨国企业中国区公共事务部。现在,他从外企金领,做回了纯粹的写作者  印度火车站就像电影上所描述的那样真实,一如既往地嘈杂,人头攒动,刺耳的汽笛声总是与难以辨别的异味混杂在一起。异国游客要在站台上打发漫长的晚点,总算上了车,从不报站的火车也从不给人安全感。“好险!再晚半秒,我们都上不了车。”多年
期刊
《火马》还是《被遗忘祖先的阴影》?乌克兰电影还是苏联电影?乌克兰电影的研究者常常面临文化和政治地缘的窘境,很多影片究竟应该如何划分,实在是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因为乌克兰的历史本身就无比复杂  今年是中国农历的马年,据说这马是火马。说起“火马”,总让我想起乌克兰,因为巴黎正在纪念乌克兰名片《火马》上映50周年:著名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当年接受委托,为纪念乌克兰著名作家柯秋宾
期刊
以交换生身份来到乌克兰留学的陆晓东告诉《留学生》记者,在乌克兰的两年多,他眼里的乌克兰局势良好,没有动乱的情形,非常祥和安宁,一切都是那么的波澜不惊  陆晓东,2011年11月份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乌克兰国立海洋科技大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乌克兰留学生活。  在飞往乌克兰的航班上,陆晓东俯瞰敖德萨,顿时心头一冷:“乌克兰怎么是这样的,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当时正值11月份,乌克兰已经非常寒冷了,从
期刊
春暖花开,又到每年3月留学季。为什么是留学季?因为每年初春是很多学子准备申请当年秋季入学的最佳时机。翻开时下大大小小的报纸,各种留学资讯扑面而来,“留学生低龄化”、“留美热潮持续”、“美国放宽技术移民政策”、“夏令营怎么选”、“留学申请DIY还是找顾问”都是今年留学市场的热点话题。《留学生》记者推开了美中国际教育广州办公室的大门,面对面专访美中国际总裁、美国教育专家王寅,深入探讨这些热点话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