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体和赋体:象征性诗歌意象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征性诗歌以意象暗示呈现象征意义.其意象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意象间的比喻关系构成,即比体象征意象;一种是以意象的连续铺展、延伸构成,即赋体象征意象.这两种意象有诸多不同,弄清它们的构成方式及其特点,将有助于诗歌创作和鉴赏.
其他文献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病案信息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 应用教学测量学对病案信息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结
针对目前病案复印中存在的外埠患者劳苦往返、复印申请人证件携带不全等问题,通过在各病区图示病案复印流程和审批制度等多种途径,提示有复印需求的患者,告知主管医生需复印
本文结合作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模板化电子病历的体会,以及相关文献,总结了临床教学中使用电子病历模板出现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惰性,病历缺少个性特点,病历内容的堆砌、
结合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以来进行的全英语留学生培训模式,探讨医学留学生急诊科实习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病例导入式教学与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立“一加一”的同
不是风凉话而是悲凉话的"三边文学",主要是为大陆在政治运动中清算自己的"革命同志"感到悲哀.徐讦反对用宣传文学、政治文学取代真实的文学.在左联研究中,徐讦为梁实秋的"与
青城小曲《西厢调》,是流行于甘肃兰州榆中县青城区的一种以《西厢记》故事为唱本的说唱艺术,其音乐融合了秦腔、陇剧、眉户、江南采茶戏、陇东道情、花儿等元素。长期以来,
是即之后杨丽萍推出的又一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杨丽萍原生态歌舞剧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在于它具有与以往歌舞剧不同的三个特色:原汁原味的藏民生活;
《致沈经笙[1]中堂》是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札[2],写于光绪五年(1879)的农历七月七日。是当时的署四川总督丁宝桢[3],写给军机大臣、兵部尚书沈桂芬有关洋务和藏务的信札。从
“韩乔语录”再度走红,被网名们“热捧”,跟贴、转帖无数.本文分别从文化学、营销学、心理学和传播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多学科解读,为在新的媒介生态条件下,体育解说的发展
本文首先指出风俗三大特征:基本的地情元素;具有承载历史、折射时代的功能;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重点从四个方面谈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编修工作.并指出,风俗入志是保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