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镇文学杂志的30年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过去,他们经历了经济腾飞,也遭遇了下岗、转制等剧变,“校办厂”“兵团丝厂”“文学青年”这些名词走入历史,个人的满头青丝泛出花白。只是不论世事如何转变,手中的笔,到底没有停
  在浙江省嘉兴市这个“一年一个样”的繁华小镇——濮院镇上,有一些东西,30年没有改变。
  那是一本文学杂志。
  1985年,原本在桐乡烟糖商店负责打酱油的杭州知青周敬文成了濮院镇文化站的新干部。他拜访了镇上热衷于“爬格子”的青年,从国营肉铺、药店、校办厂、兵团丝厂乃至田地里,把这些人一一揪了出来。第二年,这些年轻人合作创办的期刊《梅泾文学》诞生。
  在随后的30年里,小镇濮院的文学青年们既经历了文学的启蒙,也经历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刷,遇上了经济腾飞的时代,也遭遇了下岗、转制等剧变。当“校办厂”“兵团丝厂”“文学青年”这些名词走入历史,满头青丝泛出花白,他们手中的笔,却一直没有停下。
  2016年年初,一口气数完上世纪80年代濮院附近乡镇的文学杂志后,已近古稀之年的张治生轻轻摇了摇头。“它们都趴下了。”他说,“只有我们,30年不断。”
  喜欢文学的年代
  最新一期的《梅泾文学》足足有116页,是在2015年11月出版的。这是30年来的第33期《梅泾文学》,这一期杂志上许多作者的名字,也曾出现在30年前第一期文学社杂志中。
  这恐怕是1985年夏天,奔走在濮院镇的文化站干部与文学青年都想不到的事情。
  现任《梅泾文学》主编王立还记得,当周敬文跟着濮院镇上卖猪肉的文学爱好者沈冠生找上他的时候,只说“欢迎大家到文化站聚一聚,走一走”。到了约好的“活动”那天,他第一次踏进文化站,见到屋里有20多个“文学爱好者”。当年,小镇濮院人口不过6000多。
  王立心里挺高兴,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个了”。
  那时他才20岁出头,只有一纸小学文凭。他从16岁起就在濮院小学的校办厂里当财务,工作之余,他写作、投稿、读一间又一间的函授学校。
  急于补文化课的人不止他一个。1985年,当老朋友周敬文找上门来的时候,张治生还在濮院镇上的国营药店里忙着抓药。之前有那么两三年,他最规律的活动,是趁着上午晒药材的空闲时间,守着药店里唯一一台录音机,等待广播电视大学准时开课。快40岁的人,跟着广播里的指导,一个字一个字捡起“爬格子”的技巧。
  张治生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报纸杂志都开始恢复,身处江南乡镇的青年对文学热情非凡。“你如果写一首小诗,七八行,在报纸上一登,大家都崇拜你。”哪怕小小的“豆腐块”文章,几个好朋友互相“传来传去看”,大家都会“很激动”。
  原因很简单:“喜欢嘛!”这一发,就是30年
  文学社聚会了快一年,周敬文和张治生商量着,把社员的作品编个选集。
  按张治生的说法,“见铅字”是一件“蛮光荣,蛮让人羡慕”的事情。稿子在外面可能登不了,“能在社员作品集上登一下,感觉也不错”。
  要知道,那时候,“投稿是很神圣的一件事情”。
  1986年4月,文学社的《社员作品评奖集》问世了。
  这一发,就是30年,没有一年中断。
  四里八乡的文学爱好者陆续被周敬文请到濮院,有时切磋,有时讲课。
  张治生记得,第一期社员作品集出来的时候,周边乡镇的同好们来了不少,大家读着小册子上的作品,写下自己的评论。还有文学爱好者从山东跑过来,是想学习办文学杂志经验的。
  然而最让小镇上的人惊诧的来客,是从吉林不远千里而来的陈滢。她是王立在函授学校里认识的同学。
  “我写信跟他探讨一个词的用法。”她回忆,“后来就互相交换作品,互相点评。”现在,她是王立的妻子,依然每年在《梅泾文学》上发一篇稿子。
  只是,文学社再也没有从前的聚会了。
  “就像木心说的,从前的时光很慢——一封信从东北寄到濮院,要整整半个月。现在谁还有这个心思呢?会开不起来了。”在一家化工企业的办公室里,王立说。
  “作者几乎都没有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女儿开始读幼儿园时,陈滢突然意识到:日子过不下去了,得出门“搞副业”了。
  那时候,她和王立的工资加起来也就一个月100多元,而女儿幼儿园的学费每个月就要60多元。
  濮院人对“搞副业”一点儿也不陌生。在这儿,只要想干活儿,多得是机会。张治生就清楚记得,那时候,很多人下班直接去“搞羊毛衫的老板”那里拿几件衣服和一把纽扣,晚饭后就顺手缝一些——缝一个纽扣可以挣5分钱,1件衣服5个纽扣,2毛5分;4件衣服就是1块钱。
  一篇“豆腐块”的稿费也就是一块钱。
  渐渐地,小镇因为羊毛衫贸易繁华了起来。
  曾经跟着王立一块儿写稿、参加文学社活动的姚海松在1989年被调离濮院。他发现“周围再也没有那种氛围了”,年轻人下班回宿舍,热衷的是打牌、吃夜宵。他落了单,只能在家翻来覆去地看古典文学名著。
  后来一数,那些年,他看了7遍《三国演义》,5遍《水浒传》,3遍《西游记》。
  偶尔路过濮院,他见到陈滢在街上开了家点心店。
  “相当惨淡,作者几乎都没有了。”张治生已经记不起那是哪一年——总之是几乎人人都忙着赚钱的90年代。最惨淡的一两年,没什么人还记挂着《梅泾文学》,他只好自己写两篇小诗歌,加上附近中学生的优秀习作,勉强“充充场面”,一年接一年地出着期刊。
  他心里想得很清楚:“我们不能让它断了,不能让它死掉,慢慢地总会好起来的。”
  触碰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世纪之交的时候,姚海松回了一次濮院,发现《梅泾文学》居然还活着。他惊讶地发现:当年文学社里的大多数人,虽然默不作声,却大多已经在正规报刊上发表过作品。
  “爱好文学是多么风雅、多么美好的事情!”在最新一期《梅泾文学》中,王立写道,“一代又一代的人,始终会有人怀着文学的梦想,沉浸在文学的世界,孜孜不倦地笔耕其中。就《梅泾文学》而言,三十年一晃而过,尽管乡土文人皆草根之作,几乎不可能产生黄钟大吕般的惊世之作,但这是古镇文化千百年来的相续相承。”
  在过去的几年中,当交警的姚海松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写作上。他给《故事会》投过几次稿,几乎每次都能发表。
  去年12月,离濮院不远的乌镇举办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姚海松也接到了给大会当安保的任务。看着来来往往参会的各色人等,有一刻他感觉触碰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想,以后是互联网的时代了。
  只是,纸质的《梅泾文学》,依旧在每年的11月准时问世。它是由当地的“老板”、退休干部、剧作家、交警等形形色色的人投稿、编辑,支撑起来的一本文学杂志。编辑都是义务工作,稿费到现在也只有50元一篇。(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在澳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成为了一个涵盖全澳、颇具规模的社会服务网络。  澳门盛产什么?幽默的澳门人会告诉你:不是杏仁饼,也不是蛋挞,是社团。回归15年,澳门社团从1700个发展到6400多个,60万人口的小城平均每百人就有一个社团,每人参加两三个社团是寻常事。各类社团增添了澳门的活力,也成为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无疑是众多
期刊
如今,红包成为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购物方式的互联网,也在改变人们  发红包的方式。最近两年春节期间,手机抢红包成为了一项全民狂欢的游戏  “发红包”是春节的一个关键词。在此时,很多人会把红包等同于压岁钱。  事实上,起源于汉代的压岁钱,最初的重点并不在于钱,而在于压岁(祟)。大人发给小孩压岁钱,是希望小孩能够远离鬼祟的侵害。  现代社会,压岁钱的重点变成了钱,而压祟驱邪的本意已无
期刊
按照老家的习俗,亲戚们是要赶在过年前聚在一起吃个团年饭的。之前母亲早早嘱咐,她专门定了一个周末,好让我能赶回家团圆。我却不想参加,觉着就自己一家清清静静和和美美过个年多好。宽泛点看,自己应该也能被划为“恐归族”了吧——只是年前“恐归”,每个除夕都是开开心心在家过的,还不至于像电视采访中的一些人那样好几年不回家。  至于为什么不回家,媒体也总结了不少理由:车票难买,被迫异乡过年;赚钱少,要面子,不回
期刊
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英国推出“永恒的莎士比亚”纪念活动之际,英国首相卡梅伦撰文向莎士比亚永存于世的影响力致敬,并引用了莎剧《裘力斯·凯撒》中的一句台词来赞扬他:“他像一位巨人,跨越这狭隘的世界。”  莎士比亚可能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家,但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之广,恐怕没有哪个作家能够匹敌。  今天,莎士比亚作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试问有几个人没有听说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
期刊
平心而论,支付宝和微信比微博、手机QQ以及百度钱包红包都要更成功。但  是如果要论谁是红包大战的最终赢家,并不能就此匆忙下定论央视春晚结束之后,围绕这份年俗甚嚣尘上的红包战役也偃旗息鼓。这场红包战可谓打得相当激烈,其中以支付宝红包与微信红包之间的明争暗斗最为激烈,他们两家也是抢足了风头赚够了眼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平心而论,支付宝和微信比微博、手机QQ以及百度钱包红包都要更成功。但是如果要论
期刊
这个春节,一位上海女孩引发广泛的社会讨论。这位女孩春节到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却把男朋友家的晚餐发到网上,不仅毅然和男朋友分手,而且连夜返回上海家中。事件虽然尚存有疑点,但在春节团圆期间,在人们正为返乡而愁肠百转之时,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情感神经。  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娟姻与家境的关系,阶层固化与社会流动的辩论,“孔雀女”与“凤凰男”的标签……一时间,各种讨论唇枪舌剑,反映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图谱。这位
期刊
微信红包集中了自古以来红包的各种特色。红包扮演的角色复杂多元,简直成了交际界的万应灵丹  从小到大,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红包为何物。现在小孩儿们过年视为理所当然的压岁钱,在我小时候就是个名词。一是那时大家都不宽裕,二是我爸认为发压岁钱没意思,发来发去,都是大人口袋里的钱转到小孩口袋里,所以提倡亲戚朋友之间互免。  后来我长大了,有时会半开玩笑地想:我的同龄人里,有兄弟姊妹的居多。独生子女跟别家比
期刊
自前不久的达沃斯论坛,索罗斯的“做空人民币”传言出现后,85岁的他,受到中国舆论的围攻  乔治·索罗斯的一生,以“狙击”闻名于世。而现在,终于轮到索罗斯自己受到攻击。自前不久的达沃斯论坛,索罗斯的“做空人民币”传言出现后,85岁的他,受到中国舆论的围攻。  不管“做空”一说是不是乌龙,舆论无疑为这位传奇投资者的退休生活带来了一点不平静。过去40多年,对很多中国精英来说,索罗斯一直是谜一般的人物。这
期刊
深耕“朋友圈”的同时,习近平用中东行清晰地告诉世界:中国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推动者、工业化的助推者、稳定的支持者和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看来对于新一年的中国外交朋友圈的布局,他早已了然于心  从北京出发10小时左右,习近平抵达了盛产石油的沙特,开始了他2016年外交朋友圈的首次出访。  应沙特国王萨勒曼、埃及总统塞西和伊朗总统鲁哈尼的邀请,习近平于1月19日至23日对三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这也
期刊
不管父母们愿不愿意,高育儿成本时代已经到来,这包括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即使穷养,抚养孩子到18岁,也需要几十万元。富养的话,更没有上限。”  杨云偶然在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中看到鼓励二孩的宣传片,平时不怎么看广告的她认真地看完了。看完广告后,杨云意识到,“生不生二孩”这件事己不仅仅是单纯的私人问题,而成了一起公共事件,它的讨论范围已然从卧室和朋友圈延伸到了广场。  这场大规模的二孩讨论始于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