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时期的“超级明星”理性泡沫

来源 :清华金融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在确定性预期上的“超级明星”理性泡沫,尽管“理性”,却难言“健康”。随着“超级明星企业”逐渐纳入更加规范和全面的监管,市场也将更加冷静地重新评估其背后“确定性”的含义,从而使市场的理性预期,真正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力量。
  经典理性泡沫:股价“凸性”与“不确定性溢价”
  理性资产泡沫与非理性资产泡沫相对应,是指资产价格在投资者的理性行为或理性预期驱使下,长期大幅偏离经济基本面的现象。布兰查德(Blanchard)和沃森(Watson)在1982年首次提出了“理性泡沫”这一概念,他们认为,1979—1980年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50美元暴涨至850美元是典型的理性泡沫。由于黄金无法产生现金流,基本面本身难以预测,而在当时中东石油危机、美国通胀预期跳升、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事件背景下,理性投资者在金价中计入了通胀冲击和地缘危机不确定性对其可能的正面影响。
  此后40年中,金融市场的各种理性泡沫,大多遵循两位学者提出的以上机理。2000年互联网泡沫是美股历史上估值最为极端化的案例,当时的互联网公司同样是无法创造稳定的利润甚至现金流,其基本面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学者们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泡沫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股票估值模型中的股价“凸性”(Convexity)的概念,即尽管拥有突破性技术的公司利润增速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但技术获得超预期的成功带来的股票估值提升,要远远大于技术出现超预期失败带来的股票估值抑制,因此投资者以高出当前预期利润增速对应估值买入互联网公司股票,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疫情常态化时期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催生理性泡沫的新形式
  从政策环境看,本次疫情的应对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资产价格的提振更直接。全球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紧急借贷便利将市场的流动性水平推升到新高度,主要国家长债利率大幅降低。2020年末,全球名义利率为负数的债券规模首次突破18万亿美元,实际利率为负数的美国公司债券占比更是接近50%。各国财政政策也更为大胆,全球为应对疫情采取的信贷优惠、股权购买、信用担保等预算外支持措施合计达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生产总值(GDP)的6%。
  从经济环境看,疫情常态化时期的存量竞争和“K型复苏”锁死了大多数公司基本面的不确定性空间。第一,“大封锁”使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总量都急剧萎缩,特别是对于私人最终消费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未消除。2020年四季度,七国集团(G7)和除中国外的金砖五国的居民消费仍只分别相当于疫情前的96%和97%,存量环境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意味着只有少数市场份额较大、毛利率较高、利润调节空间充足的“超级明星企业”能够较好地生存。第二,以数字经济、医药生物为代表的新经济受疫情催化加速发展,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发展的确定方向,凡是符合这一趋势的企业都被认为能够在疫情常态化时期更好地生存,凡是不符合的企业,则被市场普遍冷落。第四次工业革命因此进入关键节点:变革的方向、变革的对象甚至潜在的影响,都已在市场达成共识;市场对企业竞争力的判断,也处于非此即彼的一致预期之中。
  在上述共同作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新一轮理性泡沫,它并不是来自对某个资产类别、某些行业企业不确定性的共识,相反,它来自对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新经济行业及其内部的“超级明星企业”等行业龙头成长确定性的共识。
  本轮理性泡沫的决定因素不再是股价“凸性”与“不确定性溢价”,而是市场对“超级明星企业”成长确定性的笃信,它们的权益风险溢价被认为可以压抑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以反映疫情进入常态化之后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头部效应”,加之主要央行在政策利率和资产购买上均引入了前瞻指引,低利率承诺的可信度得到进一步强化,“超级明星企业”的股票估值大幅提升,本轮全球资本市场泡沫尽管具有理性特征,但又具有预期高度一致的特有风险。
  金融交易的本质是利用市场参与者预期的不一致,实现资源跨时空配置。按照弗里德曼的最优行为模型理论推断,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趋于一致,金融交易的强度就会趋于减弱,最终市场出清。但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理论则对此形成挑战,它认为市场常常又会因为对某些經济事件发生的概率过度自信,低估了发生极端事件的可能性,而在预期趋向一致的时候不但不减小交易强度,反而通过更大的交易强度、更强的杠杆行为去表达对预期方向的信心,从而使由预期主导的理性泡沫演变为由行为主导的非理性泡沫。
  过去40年间,理性泡沫的崩溃大多是由于对基本面不确定性的下注演变为非理性的投机行为、随着基本面被现实证伪而引发。类似本轮对基本面确定性的集中下注通常只是在个别机构(例如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对新兴市场债券的高杠杆投资)发生,狂热时期的市场总体上是基于风险追逐和拥抱不确定性的动物精神。
  然而,本轮泡沫具有追逐确定性的“抱团”特征。2020年,美国股票的行业表现离差高达80%,远高于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值36%,其中表现最好的信息技术回报率达42%,最差的能源为-38%;美国和欧洲市场均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头部集中现象,标普500指数22%的市值被5家科技公司占据,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前10大成分股中有3家消费公司,4家医疗公司,共占据约13%的市值;在中国,市值前10%的公司合计市值占比超过52%,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11个行业指数的头部企业全部跑赢行业指数,其中6个行业跑赢幅度超过100%;2020年末,美、欧、中的代表性股指成分股中,市值排名前20%的股票分别有62%、42%、68%股价创出新高,但市值排名后80%的股票分别有90%、78%、77%股价仍未恢复到疫情之前。
  回应不平等:“超级明星”理性泡沫的最大风险
  “超级明星企业”及其理性泡沫,是疫情常态化时期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转变的体现,也促使了金融资源向新的经济成长方向和竞争优势企业配置,是市场效率的体现。但这种集中于交易预期确定性的“超级明星”泡沫在总量和结构上均具有脆弱性。   总量上,流动性极度充裕既是投资于成长确定性高的“超级明星企业”的定价前提,也是市场的集中投资头寸可以持续的前提。从头寸上看,摩根大通估计,2021年1月末全球非银投资者的现金持仓占比已降至34%的近年最低水平,而全美主动投资管理人协会(NAAIM)的调查表明,美国主动管理的机构投资者平均股票持仓已超过110%(计入杠杆),处于2007年有数据以来最高水平。市场参与者已将新冠危机以来央行注入的流动性充分利用,在拜登政府积极推行财政刺激的过程中,美联储除了在“平均通胀目标制”下保持长期低利率以外,可能还要增强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债券长期收益率过快上升对“超级明星企业”定价的负面冲击。
  结构上,社会对数字经济的需求拉动只是“超级明星企业”崛起的部分因素,全球处于反垄断措施的“低潮期”,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竞争加剧更不可忽视。在20世纪90年代末“拆分微软”诉讼之后,美国司法部反垄断监管鲜有作为,其反垄断诉讼案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10.8个,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下降至每年3.4个,最近十年仅为每年1.8个,美国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应地不断上升。
  “超级明星企业”的本质,是高效率企业在生产成本竞争中,利用成本优势采取低价策略,首先实现市场份额最大化,再利用消费者在低价格区间时有更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在低价的基础上实施涨价,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超级明星企业”垄断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还能为其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而其他企业的利润率则面临压缩。因此,“超级明星企业”的崛起,对社会整体利润率的影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超级明星企业”不断淘汰其他企业,实现所谓的“赢者通吃”,则社会的整体利润率确会上升,但也会出现巨大的经营者集中,这种“龙头效应”形成的结构性牛市难言健康,实际上也是社会不平等现象在企业层面的表现;如果“超级明星企业”最终并没有实现市场预期中的颠覆性创新,其他低利润率企业依然能够生存,那么后者一定会通过不断降低定价、实施价格战来面对残酷的市场竞爭,这时社会整体的利润率反而会走低,“超级明星企业”实际上引发了社会的“内卷化”。
  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建立在确定性预期上的“超级明星”理性泡沫,尽管“理性”,却难言“健康”。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为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典型的“超级明星企业”的监管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代表着互联网技术在向社会各行业大规模应用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其承担的系统性风险的上升和要求回报率的提高。而随着“超级明星企业”逐渐纳入更加规范和全面的监管,市场也将更加冷静地重新评估其背后“确定性”的含义,从而使市场的理性预期,真正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力量。
  (白雪石为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配置策略部总经理助理、部门负责人,沈非若为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配置策略部高级研究员。本文编辑/秦婷)
其他文献
数据要素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催化剂”,有助于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式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对提升生产效率具有突出的乘数倍增效应。为此,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并重点就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进行了规划部署,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发展、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指明了方
期刊
秉持专业主义,加强违法惩戒力度,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五洋债”欺诈发行案为例,提出既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全程监管,加大违法处罚力度,督促其履职尽责;也要合理确定其履职边界及责任边界,审慎界定其连带赔偿责任的承担,确保权责相当。  2020年12月3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五洋债”欺诈发行案进行一审判决。该案系我国首例公司债券欺诈发行连带赔偿案,也是我国第一起证券诉
期刊
◎ 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规划》指出,要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急需的法
期刊
近年来,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在线提供小额信贷业务。随着规模快速增长,需要明确此类业务属性并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以推动其合规发展。本文以“花呗”为例,在分析其信贷资金供给与风险管理、交易结算过程、盈利模式及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其产品内在特征和法律属性。  近年来,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京东、腾讯等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在线提供小额信贷业务,
期刊
企业和资产的碳排放核算是转型风险分析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企业和资产的碳核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是金融业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分析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前提。本文介绍了碳排放指标和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就碳核算国际和国内相关的标准、方法和数据等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内金融相关的碳核算相关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将驱动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
期刊
“十四五”期间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应该达到如下目的:利用货币政策手段有效进行逆周期调节,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防范、化解由于杠桿率过高和监管缺失所导致的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完善国有金融机构的机制,提升竞争力。围绕上述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如下改革。  构建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立以专业化管理为基
期刊
新冠疫情在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收入,还可能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直接退出市场。本研究利用税务、发票、支付、工商等多个数据源整理的企业经营类脱敏数据,识别出企业的生存状态,考察新冠疫情对小微企业生存的影响。本研究对新冠疫情对小微企业生存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帮扶政策。  研究背景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 王晔君 插画/薛杨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确定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会议指出,20
期刊
本论文创新性地提供了一种从公开的交易数据中识别出散户投资者的简单算法。基于此算法,论文研究发现,發达国家(如美国)的散户投资者显示出一定的选股能力,能够正确预期将来股票的走势。论文对发达国家的散户投资者文献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同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散户投资者依旧占据着超过80%的交易量,他们通常被认为缺乏选股能力、追涨杀跌、平均亏钱。而在发达国家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