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言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84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如人,人有魂,文亦有魂。魂即文之主旨,有时亦可理解成一篇之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是文中最能提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所在,是打开文章的窗口,通常表现为文章的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本文则以一字为限。如果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用心搜寻其中之文眼,则一字串全篇,提纲而挈领,纲举而目张,教学自然游刃有余,眉目清晰。
  利用“教学文眼”实施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情感和主题的凝聚点,特别是能体会和把握作者流淌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挚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石破天惊的效果,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借助“文眼”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揣摩文章的写法,对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文眼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理清思路,可谓教学的必经历程。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很多方法,充分利用所捕捉到的“文眼”的辐射作用,更能按图索骥,老马识途,有效引导学生厘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请看《岳阳楼记》教学片断:
  师 课文所描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 第三段描写的景物是冷色调,阴雨连绵,阴风怒号;第四段描写的景物是暖色调:春和日丽,皓月千里。
  师 面对此景物,产生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生 前者是“感极而悲者矣”,后者是“其喜洋洋者矣”,一悲一喜,截然不同。
  师 这对应了文中哪句话?
  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师 你对这个“异”字,有什么想法?
  生 第五段就列举了“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不同境界,“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则是“以物喜,以己悲”。
  师 文章第二段先描述洞庭湖的总景观,然后分述不同景物下的不同情感,再想到古仁人的表现,一个“异”字突出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本质区别,昭示了人生的正确选择。
  该片断寥寥对话就把全文的结构梳理清楚,第二段由景入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的“异”情,第三四段分写一阴一晴之“异”景及由此产生的一悲一喜之“异”情,第五段写出两种人的“异”心,两种相“异”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境界。一个“异”字统领全文构思,显“异”景,抒“异”情,呈“异”境。
  教学《醉翁亭记》,全篇主眼为一 “乐”字,以“乐”字来梳理文脉,或起一针理线头之效。文章首段以醉翁亭引出主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接着第二段写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之乐,第三段写游人之乐、宴酣之乐,末段则描绘了一幅浮世大乐透: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全文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曾说过:“命脉之所在曰枢纽,文中有此,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条理。”在纷繁的言语现象中,必隐一条贯穿全文的情感通道,若能“文眼”开路,沿“眼”深探,文章思路自然了然于胸。
  二、文眼有助于学生领会主旨
  只有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心,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如何准确把握中心?寻找文眼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文眼虽只区区一字,但一字千金,若能引导学生从纷繁的语言现象中抠出这一核心文眼,也算是火眼金睛了。久而久之,学生能学会以少驭多,沙里淘金之真本领。
  请看《陋室铭》教学片断:
  师 全文围绕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生 “陋”字。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师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陋室之“陋”?
  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房子不高,连草都能伸入窗内,还有说明来的人少,可能是因为不是很有钱吧。
  生 屋里的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台素琴,一张桌椅,还有一些佛经。没有其他多余的物品。
  师 我们可以想见屋子陈设的简陋。可是作者自己有没有感到简陋呢?
  生齐 没有。
  师 请简述理由。
  生 从“绿”“青”可看出屋子所处的环境非常清幽,他很喜欢这个地方。
  生 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看出作者交往的人高雅,不是粗人,人虽少却是有共同志向的同道者,想必谈话充满着乐趣和机智。
  生 看书看累了,作者就弹一弹朴素的琴,翻一翻让人清心寡欲的经书,既没有嘈杂的世俗乐曲,也没有官府的枯燥公文,这种自得其乐的雅趣令他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师 所以说陋室其实并——
  生齐 不陋。
  师 陋室不陋的根源就在于——
  生齐 惟吾德馨。
  教者抓住“何陋之有”這个线索,确切地说,是紧抓“陋”这个核心字眼,追问“陋”在何处,又追问作者是否感到“陋”,最后归结到“陋室不陋”。从“陋”到“不陋”,从中可窥见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现其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教学上由果推因,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浑然天成。
  再看杭州第十五中教师李胜建教学的《石壕吏》片断:
  师 用诗中一个字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
  生 苦。
  师 “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谁能告诉我们?
  生 她有丧子之苦,“二男新战死”;有家庭贫寒之苦,媳妇“出入无完裙”;还有应付抓丁之苦,为了保护老翁,只有自己“急应河阳役”了。   师 差吏看起来非常凶暴,但他们有没有怨苦之处呢?
  生 他们有工作辛劳之苦,“有吏夜捉人”,晚上还要工作;任务艰巨之苦,如果抓不到人,可能自己要受罚,还有可能遇到反抗,弄不好连小命都丢了。
  师 诗人当时也在场,他的内心感受如何?
  生 他也非常痛苦、矛盾、自责,一方面官军征兵平定叛乱,是有益于国家的;另一方面又使得老百姓家破人亡。他一定度过了矛盾纠结的痛苦一夜。
  师 刚才,我们从课文中读出了苦情的老妇,苦役的官吏,苦心的诗人,由此读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生齐 苦命的时代。
  李老师妙抓“苦”字,这既符合文本意义,又切合学生认知规律。一个“苦”字,可串联“百姓之苦”“差吏之苦”“诗人之苦”,这“三苦”又归结为“时代之苦”,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揭示了统治者的残暴,表达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
  三、文眼有助于一线贯之,使课堂紧凑高效
  教学最忌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板块层出,教到最后,学生缠在里面,乱花渐欲迷人眼,理不清文本的脉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显然,以一字文眼来绾束全篇,犹如以一线串起散乱之珠子。简净利落,不枝不蔓,主线分明,内容紧联。学生趣味盎然,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自然经得起考验。
  下面是《五柳先生傳》的教学片断:
  师 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字?
  生 “不”字。
  师 圈画出所有的“不”字,说说这些“不”字分别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或心理?
  生 “先生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字”,说明五柳先生不看重自己的身世。
  生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明了他最根本的性格特点,淡泊名利。
  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表明他读书不为名利,只是获得一种精神享受。
  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避风日”,都点出了他艰难的现实处境,想在酒中使自己获得暂时的解脱。
  生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是其真性情的表现,不装模作样,不装腔作势,率意而为。
  生 黔娄之妻之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个“不”字显示的是五柳先生的人生志向和价值观走向。
  师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敢于对现实说“不”的狷介之士。九个“不”字让我们真切地碰触到了作者的内心:安然地承受生活的种种磨难,以顺乎天性的达观态度对待人生。
  韩愈的《马说》与《五柳先生传》有殊途同归之妙,它也以十一个“不”支起全文风骨。“不以千里称也”, 道出了千里马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让人感到遗憾、惋惜;“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与常马等不可得”,道出了被埋没的千里马的满腹委屈,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反过来,还对着受尽了屈辱的千里马说“天下无马”,作者写到这里,满腔的悲愤自然地化成了一句“其真不知马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和罪行表示极度的愤慨,对千里马之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如果说《五柳先生传》中的“不”字突显主人公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傲岸个性,《马说》中的“不”字则发出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强烈控诉。
  教学九上《词五首》,可以一“愁”字贯串,把婉约之愁与豪放之愁进行比较。《望江南》《武陵春》两首词属女性的“婉约之愁”,都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一个是“肠断白蘋洲”,一个是“载不动许多愁”,愁得让人黯然神伤,愁得让人缠绵悱恻。而《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首词则属男人的“豪放之愁”。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五个字,字字泣血,一字一叹;范仲淹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令人痛心疾首,揾一把泪;苏轼的“何日遣冯唐”一问,问出了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这三首词都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壮志难酬的英雄之愁。“愁”字同形,意韵各异。
  文眼虽好,却不会自动跳入眼睛,需要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去探察和体悟。如何准确把握文眼呢?
  1.从标题中去找“文眼”
  标题为文章之“眼”,读文,先读题。有的文题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如现代文《王几何》《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大自然的语言》《喂——出来》等等。其中很多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现代文《伟大的悲剧》《敬畏自然》,抓住了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文言文标题相对比较直白简洁,有的是编者加的,如《孙权劝学》,也蕴含了编者的一番心血。
  《伤仲永》一文标题中就有一“伤”字,这就是全篇之眼,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 作者究竟“伤”什么?
  生 “伤”仲永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师 本来可以成为人中之翘楚,却落得如此平庸结果,真的令人痛心!作者仅仅“伤”仲永吗?
  生 还“伤” 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行径,他父亲不让他学习,整天拉着他表演敛财,这是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
  师 子不教,父之过。那么,作者还“伤”什么呢?
  生 更“伤”天资不佳却又不重视后天教育的普通人。
  师 是啊,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不注重后天学习,得过且过,恐怕连“众人”都称不上。欲成大器,必定要终身学习,不懈努力。这就是《伤仲永》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一个“伤”引出三层含义,即伤天才仲永之殇,伤一味贪利的仲永之父,伤不注重后天学习的世人。层层深入,引发终极意义的思考。
  《爱莲说》标题中的“爱”即为文眼,爱莲的什么呢?爱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风骨,爱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端庄风姿,爱她“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雅风味,更爱她不同于菊、牡丹的“君子”风度。一个“爱”字,道尽了作者对莲的无限怜爱和赞赏。   《观潮》则围绕一“观”字,跟着作者的视线,观江潮伟观图,观水军演习图,观吴儿弄潮图,观江干观潮图。“观”尽潮水之雄伟,“观”尽潮人之百态。一“观”在握,任其潮起潮落,总跳不出“观”之眼中。
  2.从课文的开头或结尾处去找文眼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也。”道出了寻找文眼的正确途径。
  有的文章往往开门见山,首端即和盘托出一文之主眼。如《口技》中首句“京中有善口技者”。教者便可遣使“善”字来统筹课堂。
  师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口技者之“善”?
  生 从道具的简单“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说明口技演艺之高超。
  生 从他绘声绘色地表演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到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发生在这家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生 从宾客逼真的反应上可以看出表演确实以假乱真。
  师 “善”,不是一般地“擅长”,而是“特别擅长”,从表演内容的繁富,表演声音的酷肖,表演道具的简单,再到听众反应的惟妙惟肖,都写出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超群。
  更多的文章是卒章显志,在末尾段中点明题旨,抓住此“显志”之字眼,全文教学便“形散神不散”了。
  《湖心亭看雪》最末一句即显示作者的核心特性:
  师 作者的形象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生 痴。最后一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以看出。
  师 他对什么痴呢?
  生 西湖雪景。天冷,夜晚,却还是独自去看雪。他看到“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可见其赏爱不已。
  师 可谓是痴人之痴行,痴人之痴景。还对什么痴呢?
  生 对一种雅趣生活的痴。当素不相识的人拉他同饮,他“强饮三大白”。可见他的真率自然。
  师 真是痴人之痴性。除了这还有对什么的痴呢?
  生 从“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答非所问,我们学过历史,知道明朝首都是金陵;还有从课文注释一中可看出,作者深深怀恋明王朝。
  师 这就是痴人之痴心。他对旧王朝念念不忘。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以一幅痴景,一种痴行,一颗痴心,突出了自己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体现出自己的故国之思。
  一个“痴”字,串起痴景、痴行、痴情,把一个率性而为、卓然特异、怀旧守故的文化遗民形象凸显了出来。
  《答谢中书书》最末一句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个“奇”字统领全景,“奇”在“清流见底”“五色交辉”“青林翠竹”的色彩上,奇在“高峰入云”“沉鳞竞跃”的高低错落上,奇在“两岸石壁”“猿鸟乱鸣”的动静结合上。但这样美丽的景色为什么没有人去欣赏?说明世俗人热衷于争名逐利的心态特点,由此告诫做人应拥有与世俗不同的“奇”特心境。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记承天寺夜游》的最末一句,这个“闲”字功用不少。它提示了写作缘由:因贬官得“闲”,苏轼此夜忽悟“闲”之真谛,心灵不再为形所役,可抒写心灵之真情。推动情节的发展:因空“闲”才会寻张怀民,才会一起散步,才会欣赏到优美景色。道出作者的复杂情感:有傲气,有喜气,有怨气,有大气。可问:“闲”能解释为“没什么事做”吗?然后出示材料:苏轼贬黄州,租50亩荒地。引导学生探究出这里的闲人不是清闲的人,而是有闲情雅致的人,苏轼的“闲人”体验,使他具有了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清旷胸襟,具有了超越物外、与道为一,无欲无念而又能随时随地将生活艺术化的品格。可见,“闲”字是理解本篇文字之锁钥。
  3.从隐含的文意中寻找文眼
  并不是所有的文眼都可从文中直接捕获,有的需要根據文意提炼概括出来。这就需要慧眼识珠,从文本表象中探寻出隐含深处的真义。
  如《桃花源记》教学片断:
  师 “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渔人开始“忘路之远近”,后来带人去寻找,“不复得路”,他就像做了一个——
  生齐 梦!
  师 是的,犹如一个梦境。我们先来看桃源梦境的入口是怎样的?
  生 是一个比较隐秘的所在,
  (生读“林尽水源·····才通人”,理解译释略)
  师 接下来,梦境大幕拉开了,我们来看看吸引渔人的是什么?
  生 有景物的美好,有人际的和谐,有待客的热情。
  (生读“复行数十步······不足为外人道也”,译释理解略)
  师 这样美好的梦境能否成为现实呢?
  生 不能。
  (生读“既出······后逐无问津者”,译释理解略)
  师 作者如此设计梦断桃源的用意是什么?
  生 说明桃源梦在当时社会是难以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围绕“梦”字来构建,桃花源之“梦”既是作者所追求的梦想,也是千百年来芸芸众生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作者从入梦,继而显梦,最后寻梦,梦断,表明人间美梦是可望不可即的,是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的。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可围绕一个“清”字做文章:环境是清幽的,潭水是清澈的,在这样清寂的氛围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因被贬谪而产生的凄清之情。
  李华平教授曾说过: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个原则就是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要尽可能少地调动外部资源,尽可能在文本内部找答案。解读文本,必须原汁原味地直面文本,不带任何先入之见,老老实实潜进文本,嵌入语言文字的深处,去触摸每个文字的温度,咂摸每个文字的意蕴。
  此言极是。读文最忌粗糙表面,浮光掠影。对于一篇课文,总要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力求明其思路, 探其精微,真正领悟文章的主旨,才能炼出一个个鲜活凝重的文眼。教学切忌主次不分,枝蔓横生。“捕捉‘文眼’,整合教学”,是构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课堂脉络更清晰,教学指向更明确,主旨领悟更显豁,学生思维更活跃。同时,在写作指导上,运用“跟踪文眼,组织材料”之法,学生的线索意识和主题意识得以强化,文章结构更加紧凑,语言更加精练。
  当然文眼不是生拉硬扯地抠出来的,而是文意的自然结晶,是文脉的必然归宿,是情感的最终聚集。文眼本天成,慧眼偶得之。让我们努力探寻文本中那或隐或现的文眼珍珠,让课堂教学因之而熠熠生辉。
  [作者通联:杭州市富阳区永兴中学]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化,需对教学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和实践教学及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
[摘 要]当国家理念、政府行为、改革预期与现实的社会文化教育状况以及知识界某种较为普遍的共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和差异,而这种距离和差异又是在短时期内无法拉近或消除的时候,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具体表现在某些滞后的数学教育现状和传统文化思想以及应试教育,这些严重影响着我国高中乃至整个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育;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语文教学界一直讨论的一句话:"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与叶圣陶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提出的"例子说"相符。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