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意朋友圈的点赞数吗?小小的点赞也能影响用户的社交行为

来源 :电脑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no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平台中,点赞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功能。甚至在很多时候,能收获多少赞已经成为了我们在社交平台中发动态的重要“驱动力”。记得小崔姐当年第一次注册QQ之后迫不及待发了一条说说,每隔几分钟就会紧张又期待地翻阅点赞量,看到动态下面一堆赞,会有一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感觉,任谁都会心情愉悦的吧?
  如今小伙伴們几乎都把社交阵地转移到了微信上,朋友圈便成为展示个人魅力和信息的重要窗口。现代人早上睡醒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朋友圈有没有新动态,甚至晚上睡觉前辗转反侧之时还在想,此前发的朋友圈动态有多少人点赞了。如果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朋友圈的小红点还没有亮起,心里便止不住地嘀咕:怎么没有一个人赞我的动态?是不是我发的内容大家不感兴趣?……一连串的自我审问后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发朋友圈的必要。
  在朋友圈这个奇妙的江湖里,有些人很少为别人的动态点赞,有些人随机点赞,有些人有目的性点赞,还有些人习惯性点赞。有意思的是,一部分人会在发完一条朋友圈的几分钟甚至几秒内,给自己点上一个赞。点赞似乎成了朋友圈中的另一种“社交”。为什么有人热衷于点赞这件事?小崔姐拉着全媒体事业部的同事一番探讨后,大致了解到以下几点:①发自肺腑的赞美;②礼尚往来,你给我点过,我也给你点;③引起注意,增强自我身份的曝光;④从众心理;⑤点赞也是一种社交,承载着的是一种没有文字的交流。
  那么,自己给自己点赞的人又是什么心态呢?好奇心爆棚的小崔姐采访了几位会在朋友圈给自己点赞的好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自我欣赏,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发的内容,那为何要发出来并且期待别人来赞你呢?需要被认可,点赞是一种积极评价的体现,自我认同较高同时不容易被外界纷扰所惑的人,往往会通过对自己点赞来实现对自己的认可;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集赞党。
  作为活跃在朋友圈的网瘾少女,小崔姐其实会比较在意自己朋友圈动态的点赞数。在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他人的反馈才建立起了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而点赞显然是一种良好的反馈。
  那么你会在意朋友圈点赞数的多少吗?网友们是这样说的:
  @小小鱼儿:我的理解是,在如此玄妙的朋友圈,你无须费力去维持一段关系,但也别想毫不费力就得到朋友的关怀。人际关系说到底都是双向的付出,哪怕只是点个赞,也是你对这段关系的积极付出。
  @K歌之王:在微信刚刚盛行的时候,我很热衷于点赞这件事情,只要是在我的朋友圈里面,无论是谁,我都会给他去点赞。自然而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后,收到的赞也是蛮多的,收到那么多赞,有时候就像自己中了奖一样那么开心。
  @羊村的Yang:朋友圈点赞人数总是很少,不过对于我来说真的很不重要,因为不给我点赞的那些朋友依然是我要去珍惜的人,我于他们也是如此,而我发朋友圈只是一种分享和自我纪念,不在乎点赞量的多少。
  @母凭子贵大赛选手:如果一个人都对你不了解,不熟悉,不能建立起某种情感交流和个人认同,是很难让他对你点赞的。你会发现经常给你点赞的朋友都是跟你有紧密联系的朋友,或者对你的观点看法有认同的人!而大部分人都是一扫而过,你在乎那么多干吗?
  @KeepRunning:其实我之前总结过一些规律,发什么内容容易得到别人的反馈呢?那就是我特别私人的事,比如说我的自拍,我重要的事情,或者我的对象等比较八卦的内容往往能够引起特别多人的点赞和评论,而有关工作的事就没多少人关注了。
  毫无疑问,“赞”是最经济最稳妥的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既传递了关注传达了赞美,又不会因回复评论可能存在潜在分歧或者词不达意而出现尴尬。不需要敲击键盘,不需要组织语言,也不需要太多其他的互动。事实上,在我们每发一个朋友圈,都要细细琢磨怎么配图,发表什么文字的时候,就已经出卖了我们渴望被赞的内心,从而享受着被赞数目带来的满足。
  这不禁令小崔姐想起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Instagram内测隐藏点赞数功能。Instagram 在进行测试隐藏点赞数的更新时,发出一段说明,表示希望人们去关注分享的内容,而不是根据点赞数的高低而盲目追随。推文的点赞一方面可以给予发布者鼓励和认同,给其他浏览用户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会给其他分享者造成攀比心理,久而久之人们对内容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再关注了。相比之下,微博、微信等国内社交应用软件一直都向所有用户显示点赞的数目。此时不妨思考,我们发表动态/分享心情等等真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吗?或许当你观念摆正以后,朋友圈才开始有了它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其他文献
我们此前已经对OPPO Reno全新系列的拍照和功能体验做了评测,关于OPPO Reno系列,还有一句这样的介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OPPO与腾讯视频达成合作,将成为首家支持腾讯研发的HDR臻彩视界专区的手机品牌,用户可以通过Reno手机在腾讯视频的HDR臻彩视界专区中,感受HDR 10技术带来的影院级观影画质。”这意味着什么呢?  OLED屏加速HDR在手机上的应用  HDR我们实在是太熟
期刊
盼星星盼月亮,@Apple支持 终于正式上线了,这也是苹果公司首次以官方蓝V的身份入驻微博平台。半小时内连发3条微博,很快就收获了10多万的粉丝。其实在这之前,苹果还以独立APP、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官方号等形式提供了非常多的附加服务。  用户与官方的沟通桥梁  据官方介绍,@Apple支持 这个微博账号主要会发布一些实用信息、各种使用Apple产品的妙招,让用户获得更棒的体验。  其实,“App
期刊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不管是办公使用的PPT、PS软件,还是平常拍摄的视频、照片,都朝着大容量进发。在平常数据交换过程中,当U盘内存以及速度不能满足暂存需求时,大家可以选择移动硬盘来做大容量存储工具,满足大量信息存储需求。在选购时,这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你得挑选移动硬盘接口  在USB3.0作为主流传输接口的时候,我们在选择移动硬盘时并不需要纠结挑选什么接口的产品。但现在,随着电脑接口的变化,匹配
期刊
云笔记厂商Evernote和很多国内厂商合作,推出了一个名为百宝箱的服务。这样通过这些厂商的应用软件,可以快速地将相应的信息保存到Evernote里面。不过这些服务只支持Evernote的国内版印象笔记,可是很多用户以前都是将数据保存在国际版里面,那么如何将国际版中的数据导入到国内版里面呢?  虽然印象笔记官方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法,但是他们的方法比较烦琐而且不完美,会丢失笔记中的分组信息和标签信息。
期刊
1999年是一个神奇的年度,互联网的嫩芽在春风中含苞待放。  那一年,中国网民人数突破890万人,位列世界第八。  那一年,72小时网络生存实验成为舆论焦点。  那一年,马化腾推出QQ的前身 OICQ,聊天不再依靠伊妹儿。  那一年,搜狐张朝阳成为胡润富豪榜唯一的互联网大佬,风光无限好。  那一年,刘强东怀揣梦想在“京东多媒体”柜台前制作VCD。  那一年,丁磊预言未来将出现语音输入、便携设备。 
期刊
由于虚拟币挖矿潮逐渐消退,市面上从矿机上淘汰下来的各种“矿渣”成色的显卡大量涌现,价格也是便宜到令人发指,320元的RX580 4GB、390元的P106(GTX1060 6GB级别)比比皆是,1300元的Vega56、3800元的GTX1080Ti也并不少见。因此不少玩家都产生了直接买两块组SLI/交火的念头,毕竟单从理论性能来看,两块RX580 8GB(矿卡价格约500元一块)交火就能挑战Ra
期刊
师姐今天要说的是润喉糖,可能有些小可爱觉得这个是老年人或者经常用嗓子的人群才需要的,NO!保护嗓子这个事情,年轻人才是要更加注意。如果你有咽炎、住在雾霾城市、喜欢抽烟喝酒、用嗓过度等等,今天的安利你一定要吃!  在德国蜂胶界,哲库林绝对是第一  师姐想了一下,对嗓子的伤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直接导致慢性咽炎;抽烟喝酒,对嗓子的损伤就不用说了;职业关系,比如说话比较多的教师行业。如
期刊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空气循环扇,师妹之前也不太了解,直到家里人买了一个回来,真的好用到哭啊!必须给大家种草!上网搜一下就会发现空气循环扇已经是近年来非常受大家青睐的去暑产品了,它到底好在哪里? 不妨先看了再说。  为什么要用空气循环扇?  普通的风扇需要对着人吹,通过气流带走皮肤表面热量加速汗液蒸发吸热,从而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与普通风扇不同的是,空气循环扇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
期刊
Q:前一阵儿你们介绍的Latitude 7400二合一太吸引人了,78Wh超大电池,近场感应自动开屏关屏,超好。但我想要传统款的,不需要二合一,请问价格大概是多少?  A:传统款的Latitude 7400新品在本文截稿时还没有上市,但是淘宝上的商用经销商已经开始预售了,i5 8265U/8GB/256GB SSD/FHD IPS款的價格在8000元左右。不过要提醒你一下:传统款最大电池容量也就是
期刊
「无箭狼」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关卡,但不少同学在闯关的时候容易误解关卡意思,导致卡关。本关的通关目标是收集15个蘑菇。  而进入游戏时的目标页告诉我们,这片森林里存在着危险的食人魔猎手,所以我们必须要唤醒我们的宠物狼来帮助我们抵御箭矢。根据注释,我们首先需要唤醒宠物狼,只需要走到宠物狼的身边说点什么即可。随后小狼就醒来了,而第二行注释则要求开始收集蘑菇。  可能是受第一行注释的误导,不少同学觉得,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