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实践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延伸,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行,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实践育人保障体系,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实践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实践教育;保障体系;构建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保障体系是高校育人的命脉。因此,提升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等,对高校有着重大的价值,是推动高校实践育人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深入的推进高校育人体系的实施,扎实开展育人工作等,其必须做好实践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而构建保障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转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想真正地推进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首先要从转变思想开始,改变以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一,要转变以往只注重学生最终就业情况的教育理念,树立起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成长、成才,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第二,要转变以往只以考试分数、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等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念,让学生养成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综合素质培养观念。第三,必须转变以往的只看成绩,而轻视实践能力、只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培养、只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起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所学知识与能力锻炼并重、课内与课外教学相互衔接的现代教学观念。
2 完善有关实践育人的法律法规
做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尤其在国家层面更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为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活动,部分发达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比如德国颁布了《企业基本法》、《技工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政策的推出,不仅明确了其中的政府、单位和高校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制定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与办法;并明确规定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社会报酬。然而,我国现有的政策基本出自教育部,这样就会出现,对非教育部管辖的企事业单位没有任何的规范和约束,以至于并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从发达国家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这些成功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部门在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实践育人,这样才能够使实践育人真正得到保障。
3 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当前高校实践育人深入、有效推进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应当真正、切实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政府应在教育经费投入中明确列出实践育人的经费开展计划,确保实践育人的经费保障。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明确高校实践育人经费额度的例子,例如德国政府专门设置了总额为 2.8 亿欧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提升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专项经费投入对于大学生实习实践的落实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我国也应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特点制定我国的大学生实习实践经费开支计划,尤其是高校内部,也应对教育投入作出调整,确保实践育人经费充足。同时,国家还应该大力宣传和引导高校实践育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吸纳各方面的资金融入到实践育人工作中,这样才能使实践育人活动开展得到保障。
4 完善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制度
将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纳入到学校的培养体系当中,并开展以实践为主的教书育人的评价。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明确实践育人学时学分的例子,如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制定了专门的实践教育计划、学术科研计划等专门计划。
完善管理制度是确保实践育人的重要工作。高校应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管理之中,首先必须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得到很好的组织。同时制定更为严格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如实践课程不及格,同样不能毕业。此外,让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与从事其他教学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一视同仁。建立健全的实践育人管理示范机制,高校应当成立实践育人工作小组,校院两级联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构建起实践育人长期而有效的运行机制。
完善监测评价制度是确保实践育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确保实践育人计划的有效落实,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学校对实践育人全过程的监控。为了使实践育人工作能够得到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必须制定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表彰先进,惩罚落后,让学院、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讲,在学院系、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其中,对学院系的考核主要是实践课程安排是否到位,对于老师的待遇是否保障,领导机制是否健全以及学生的实践成果如何等等;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其本人完成实践课程的情况如何,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评价等;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表现情况和成效成果,此外,还应把实践课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实践基地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考评。此外,还应该把实践课程的成绩与有关奖助学金的评定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行。
5 加强实践育人条件建设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思路,对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素养、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二要加强实践育人教育。在采用校内实践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外资源,采取“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与广大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从而构建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建立完善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要求国家、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求大家转变以往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坚强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以及管理制度保障,真正从高校大学生未来发展实际出发,确保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学,关于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
[2]马振远,郭建,柴艳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统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高等农业教育,2012(4).
[3]吴亚玲,论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宋珺,论实践育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实践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发展和延伸,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行,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实践育人保障体系,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实践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实践教育;保障体系;构建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保障体系是高校育人的命脉。因此,提升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等,对高校有着重大的价值,是推动高校实践育人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全面、深入的推进高校育人体系的实施,扎实开展育人工作等,其必须做好实践育人保障体系的构建,而构建保障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 转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想真正地推进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首先要从转变思想开始,改变以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一,要转变以往只注重学生最终就业情况的教育理念,树立起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成长、成才,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第二,要转变以往只以考试分数、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等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念,让学生养成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综合素质培养观念。第三,必须转变以往的只看成绩,而轻视实践能力、只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培养、只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起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所学知识与能力锻炼并重、课内与课外教学相互衔接的现代教学观念。
2 完善有关实践育人的法律法规
做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尤其在国家层面更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为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活动,部分发达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比如德国颁布了《企业基本法》、《技工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政策的推出,不仅明确了其中的政府、单位和高校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制定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与办法;并明确规定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社会报酬。然而,我国现有的政策基本出自教育部,这样就会出现,对非教育部管辖的企事业单位没有任何的规范和约束,以至于并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形成实践育人的良好环境。从发达国家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我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这些成功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部门在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校实践育人,这样才能够使实践育人真正得到保障。
3 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
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当前高校实践育人深入、有效推进的主要限制条件之一,应当真正、切实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政府应在教育经费投入中明确列出实践育人的经费开展计划,确保实践育人的经费保障。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明确高校实践育人经费额度的例子,例如德国政府专门设置了总额为 2.8 亿欧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提升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专项经费投入对于大学生实习实践的落实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我国也应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特点制定我国的大学生实习实践经费开支计划,尤其是高校内部,也应对教育投入作出调整,确保实践育人经费充足。同时,国家还应该大力宣传和引导高校实践育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吸纳各方面的资金融入到实践育人工作中,这样才能使实践育人活动开展得到保障。
4 完善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制度
将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纳入到学校的培养体系当中,并开展以实践为主的教书育人的评价。在发达国家有很多明确实践育人学时学分的例子,如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制定了专门的实践教育计划、学术科研计划等专门计划。
完善管理制度是确保实践育人的重要工作。高校应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管理之中,首先必须确保实践教学能够得到很好的组织。同时制定更为严格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如实践课程不及格,同样不能毕业。此外,让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与从事其他教学的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一视同仁。建立健全的实践育人管理示范机制,高校应当成立实践育人工作小组,校院两级联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构建起实践育人长期而有效的运行机制。
完善监测评价制度是确保实践育人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确保实践育人计划的有效落实,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学校对实践育人全过程的监控。为了使实践育人工作能够得到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必须制定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表彰先进,惩罚落后,让学院、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讲,在学院系、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考核,其中,对学院系的考核主要是实践课程安排是否到位,对于老师的待遇是否保障,领导机制是否健全以及学生的实践成果如何等等;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其本人完成实践课程的情况如何,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评价等;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性,表现情况和成效成果,此外,还应把实践课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实践基地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考评。此外,还应该把实践课程的成绩与有关奖助学金的评定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实践育人的有效进行。
5 加强实践育人条件建设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思路,对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素养、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二要加强实践育人教育。在采用校内实践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外资源,采取“就近就便、优势互补、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与广大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从而构建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建立完善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要求国家、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求大家转变以往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坚强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以及管理制度保障,真正从高校大学生未来发展实际出发,确保大学生实践育人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学,关于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
[2]马振远,郭建,柴艳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统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高等农业教育,2012(4).
[3]吴亚玲,论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宋珺,论实践育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