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你在1980年中期就开始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而且你有西方绘画的科班背景,为什么你不同意用“极简”,而是用“素工”来概括明式家具的造型特点?
答:素工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术语,指的是那种没有任何雕饰的工艺。素工是明代家具的精神本质。
极简是指工业社会制造业所产生的形的纯粹性,工业制造生发出高效率,现代化。明式素工家具也被认为有现代感,我认为这是表象错觉,本质误解。我们对明式素工家具有亲切感是因为其审美观和价值观超越了时代。明式素工家具是农业社会水工业的产物,源于自然,顺应天性,慢工细活,低碳可持续范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
素工可以分外工和内工两部分来讲。例如某条桌的独面板,独面中央隆起一点,面板四周略低,会感觉平而饱满;方形桌腿采用打洼或指甲圆做法,表面分寸的把握,仅毫米之差;桌子整体尺度呈上小下大挖度。其造型细节无法量化,木作艺人凭直觉把握制作。
素工榫卯制作属内工,其精准度直接影响挖度大小;为了看面没有卯眼,采用闷榫做法,榫卯合上时只能进不能出,一步到位。经数百年使用后的素工家具,某根横档断裂了,其闷榫结构仍然牢固相连。榫卯靠自身唯一材料相连接,是从根本出发,讲究内在功夫所求出的结构工艺。
明式素工家具的设计和使用者是当时具有内圣功夫的文人。对人讲内圣,对器物求内工。素工的策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透,做精。这种策略和态度也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
问:你是从收藏、整理、研究然后开始着手拍摄明式家具的。在你2009年出版的《明式素工圆方形制》的序中,你写到:“我选择形简工素的形制,通过摄影的方式归纳其形式语言和法则,阐述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意在为美术学院基础教学课程补充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分。”在这本书里,更多是用传统的摄影方式来记录和收集研究的素材。这种拍摄方式其实与我们日常的视觉习惯应该更接近,为什么没有继续这种方式?
答:我更感兴趣的是日常视觉经验之外的发现。我曾告诉一位摄影行家,想拍没有亮部暗部平面的照片,他认为没法表现的,被他否定了。我觉得有时候被行家所否定的,可能更值得去做,我预感其中会有意思。
问:在2011年以后你的拍摄,更多是一种你对明式家具这种器物的主观感受。你的这组摄影作品,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你的抽象画。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1992年我画了《立方体》系列,不采用明暗画法表现立方体,而是将直线排列成平面,三种不同方向的面组成立方体,同时直线和曲线交织成整个画面。我的绘画主观地将立方体平面化,而我的摄影作品是客观地将立方体平面化。
问:为什么这组作品的拍摄也要采用这种平面化的效果呢?
答:素描观察法是用明暗表达一个物体的立体感;摄影更有效地用明暗表达一个物体的立体感。这些都是西方的视觉艺术成果。中国画观察法,不强调明暗。
我在思考是否还有一个未知的观察法:当自然光照射立方体三个面呈现同样亮度,然后拍摄。成像究竟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其性质是特殊的、自然的、真实的。日全食也是真实的,自然的,更是特殊的。
我创作依据这么几个条件因素:汉文化历史元素、西洋科学的成像技术、手工制作、时间、自然光、行为体验。
这组作品中我开始拍摄的第一件作品(上图),选择的是少了一条腿的明式素工条桌进行实验性拍摄。一个桌角,平视三个面构图,花了一年半时间,同一桌角,同一角度拍了150多张片子,进行各项试验,每次做好工作笔记,作为比较和改进的依据。
问:为什么没有用灯光来拍摄呢?灯光不是更方便吗?
答:方便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眼前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接着麻烦也越来越多。我一定要自然光,我非常在乎这一时段,泡一壶茶,让手机静音,喝茶,静静地等候。自然光和时间是我作品的必要因素。我想象天人合一还有可能吗?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了,创作过程中我故意亲近自然。太重方便和太重效率,我对此怀疑。自然光胶片拍摄,手工活,每一步都要专心做好,不靠PS帮忙,照度不均匀就重拍。过程是慢了点,可真让我受教育。
问:你的这组作品为什么全部采用负片的形式呈现?
答:我想拍出明式家具的“魂灵头”,拍摄过程就是我与它的对视。看着我的应该是家具的“魂灵头”,因为它年纪大了嘛,三、四百年了。黑白颠倒的形象让我找到了这种感觉,有陌生感。我只要单纯的灰,负片压缩了灰阶,正合我意。
问: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家具的局部,有些残件还看得出家具的手工细节,但是在这些图像与普通公众在博物馆和拍卖会上对明式家具的那种精制、完好的印象迥异。
答:明代家具经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在收藏和研究过程中,我看到的大多是残缺的。这些残缺的物件更能引起我的思考和视觉的兴趣。
问:你前面提到你在乎的时间,其实不仅是指拍摄过程,应该还有作品中的物件所具有的历史感吧。
答:的确如此。这些家具从明代到新中国,经历了许多故事,时间留下了痕迹。这个曾经是明代文人用过的画案(右图),独板楠木面,水波纹理,经过岁月,又增加了一些自然开裂的纹理,后来被当成砧板切菜了,刀痕累累,最后被扔在户外,整条抹边没了,风吹雨淋烂得不成样子。这幅(第48页左图)是民国时期的无名桌腿,硬生生被锯下,为了修旧如旧,将被用于修复更有价值的某件明式素工大方凳。类似器官移植。还有这一幅(第48页右图)是明式春凳底部拉档上面有一组虫卵壳,虫子依树性而居,拉档已被蛀有深深的洼痕。虫子依的是树性,而居在器物上。虫子可知,树已成器物了。
答:素工是一个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术语,指的是那种没有任何雕饰的工艺。素工是明代家具的精神本质。
极简是指工业社会制造业所产生的形的纯粹性,工业制造生发出高效率,现代化。明式素工家具也被认为有现代感,我认为这是表象错觉,本质误解。我们对明式素工家具有亲切感是因为其审美观和价值观超越了时代。明式素工家具是农业社会水工业的产物,源于自然,顺应天性,慢工细活,低碳可持续范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
素工可以分外工和内工两部分来讲。例如某条桌的独面板,独面中央隆起一点,面板四周略低,会感觉平而饱满;方形桌腿采用打洼或指甲圆做法,表面分寸的把握,仅毫米之差;桌子整体尺度呈上小下大挖度。其造型细节无法量化,木作艺人凭直觉把握制作。
素工榫卯制作属内工,其精准度直接影响挖度大小;为了看面没有卯眼,采用闷榫做法,榫卯合上时只能进不能出,一步到位。经数百年使用后的素工家具,某根横档断裂了,其闷榫结构仍然牢固相连。榫卯靠自身唯一材料相连接,是从根本出发,讲究内在功夫所求出的结构工艺。
明式素工家具的设计和使用者是当时具有内圣功夫的文人。对人讲内圣,对器物求内工。素工的策略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透,做精。这种策略和态度也一直影响着我的创作。
问:你是从收藏、整理、研究然后开始着手拍摄明式家具的。在你2009年出版的《明式素工圆方形制》的序中,你写到:“我选择形简工素的形制,通过摄影的方式归纳其形式语言和法则,阐述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意在为美术学院基础教学课程补充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分。”在这本书里,更多是用传统的摄影方式来记录和收集研究的素材。这种拍摄方式其实与我们日常的视觉习惯应该更接近,为什么没有继续这种方式?
答:我更感兴趣的是日常视觉经验之外的发现。我曾告诉一位摄影行家,想拍没有亮部暗部平面的照片,他认为没法表现的,被他否定了。我觉得有时候被行家所否定的,可能更值得去做,我预感其中会有意思。
问:在2011年以后你的拍摄,更多是一种你对明式家具这种器物的主观感受。你的这组摄影作品,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你的抽象画。这里面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1992年我画了《立方体》系列,不采用明暗画法表现立方体,而是将直线排列成平面,三种不同方向的面组成立方体,同时直线和曲线交织成整个画面。我的绘画主观地将立方体平面化,而我的摄影作品是客观地将立方体平面化。
问:为什么这组作品的拍摄也要采用这种平面化的效果呢?
答:素描观察法是用明暗表达一个物体的立体感;摄影更有效地用明暗表达一个物体的立体感。这些都是西方的视觉艺术成果。中国画观察法,不强调明暗。
我在思考是否还有一个未知的观察法:当自然光照射立方体三个面呈现同样亮度,然后拍摄。成像究竟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其性质是特殊的、自然的、真实的。日全食也是真实的,自然的,更是特殊的。
我创作依据这么几个条件因素:汉文化历史元素、西洋科学的成像技术、手工制作、时间、自然光、行为体验。
这组作品中我开始拍摄的第一件作品(上图),选择的是少了一条腿的明式素工条桌进行实验性拍摄。一个桌角,平视三个面构图,花了一年半时间,同一桌角,同一角度拍了150多张片子,进行各项试验,每次做好工作笔记,作为比较和改进的依据。
问:为什么没有用灯光来拍摄呢?灯光不是更方便吗?
答:方便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眼前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接着麻烦也越来越多。我一定要自然光,我非常在乎这一时段,泡一壶茶,让手机静音,喝茶,静静地等候。自然光和时间是我作品的必要因素。我想象天人合一还有可能吗?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了,创作过程中我故意亲近自然。太重方便和太重效率,我对此怀疑。自然光胶片拍摄,手工活,每一步都要专心做好,不靠PS帮忙,照度不均匀就重拍。过程是慢了点,可真让我受教育。
问:你的这组作品为什么全部采用负片的形式呈现?
答:我想拍出明式家具的“魂灵头”,拍摄过程就是我与它的对视。看着我的应该是家具的“魂灵头”,因为它年纪大了嘛,三、四百年了。黑白颠倒的形象让我找到了这种感觉,有陌生感。我只要单纯的灰,负片压缩了灰阶,正合我意。
问: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家具的局部,有些残件还看得出家具的手工细节,但是在这些图像与普通公众在博物馆和拍卖会上对明式家具的那种精制、完好的印象迥异。
答:明代家具经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在收藏和研究过程中,我看到的大多是残缺的。这些残缺的物件更能引起我的思考和视觉的兴趣。
问:你前面提到你在乎的时间,其实不仅是指拍摄过程,应该还有作品中的物件所具有的历史感吧。
答:的确如此。这些家具从明代到新中国,经历了许多故事,时间留下了痕迹。这个曾经是明代文人用过的画案(右图),独板楠木面,水波纹理,经过岁月,又增加了一些自然开裂的纹理,后来被当成砧板切菜了,刀痕累累,最后被扔在户外,整条抹边没了,风吹雨淋烂得不成样子。这幅(第48页左图)是民国时期的无名桌腿,硬生生被锯下,为了修旧如旧,将被用于修复更有价值的某件明式素工大方凳。类似器官移植。还有这一幅(第48页右图)是明式春凳底部拉档上面有一组虫卵壳,虫子依树性而居,拉档已被蛀有深深的洼痕。虫子依的是树性,而居在器物上。虫子可知,树已成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