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北京靠谱儿吗?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移民来到了城市,如果每个人都像漫步田间地头一样过马路,像施有机肥一样在地铁里大小便,那就很不靠谱了。
  关于“靠谱儿”这个词,可能是每个外省青年进京后,既“牛B、傻B”之后接触的第三个有地方特色的语汇,基本词义是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认可的态度,可有没有人深究过这个“谱儿”到底指的是什么谱。
  有一种解释说“谱儿”就是乐谱,靠谱就是不走音,基本按大家认可的方式行事,不浮夸,说出来的事就能做到,考虑别人的利益,也可以用“局气”来形容。反之就是口吐莲花大忽悠、见利忘义,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就叫离谱儿。
  我个人还有一种推测,这个谱儿可能指的是家谱儿。什么意思?就是家谱上罗列着你上下左右的亲属关系网,相当于一个家族的光荣榜,身败名裂那种死后都进不了祠堂,或者从家谱上给勾掉,所以你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得考虑自己的面子,顾忌家族荣誉,当然就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举个例子,比如你生在此地,算有根儿的人,叔叔大姨七舅姥爷一大帮,逢年过节大聚会,但凡你干点升迁发财露脸的事,全家人都有面子,要是为非作歹进了回局子,你们一家子都抬不起头,所以无形中你就设定了道德底线。
  即便没那么多亲戚,你生在一个大院里,各家的父母都是同事,街坊四邻都看着你长起来,这也能起到舆论监督作用。记得十几年前,楼里有个比我小几岁的男孩,从小是个人见人爱的小胖子,人也机灵,二十出头就开个面包车满处跑,爹妈百般宠爱。突然有个早晨,邻居发现他躺在楼前的空地上,人已经凉了。后来得知是深夜回家,上楼之前给自己扎了一针,吸毒过量而死,爹娘抱着他嚎啕大哭。这算是震惊全院的丑闻,和他同龄那几个小伙伴后来都被公安局调查。我记得当天我妈就很严肃地跟我说:“你小子可别给我来这套,你要来这么一下我们在院儿里就没脸见人了。”我估计这一片儿所有的家长当天都会和孩子说类似的话。事后不到一个月,他父母就搬家了,无法忍受邻居异样的目光,可怜。
  如果你生在这种环境里,一条街的邻居都是熟人,即便有时候迫于生存压力动了邪念,可又一掂量,不成,要干了那不露脸的事,让别人指着我爹妈的脊梁骨骂:“他们家儿子不是好东西。”那可不值当的,人得注意这张脸。
  可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首先,这儿没一个熟人,饿了没人管,病了没人瞧,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有时候为了第二天在早餐,干点不择手段的事也正常;其次,没人对你负责,你也就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父母远在他乡,没有家谱的禁锢,就算男盗女娼了,照样可以衣锦还乡。
  北京人老说外地人不靠谱儿,其实是因为自己有根,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不大理解那种由于无依无靠引发的焦虑,见到机会当然要争、要抢,必须努力经营自己,生存和气节相比,还是生存重要。有些事得换位思考,比如你在北京得吃得喝的,自命不凡,遇事讲究个局气、面子。成,给你丫发美国去,切断一切人脉物质后援,跟王启明似的,背着大包找地下室,饿两天,你也敢砸人汽车玻璃偷音响了,你为保住一个工作没准也得背后给同事捅刀子。反正没人认识你,您就没那么大道德压力,可稍微不靠谱儿。
  还有一种说法,谱儿就是每个地方的规矩,源于历史和当地价值观,要想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就要尊重这些规矩,不能按老家准则行事。过去老听到一些报道说美国对华裔存在歧视,年初去纽约旅行,住在曼哈顿的唐人街附近,当地居民主要是潮汕人,靠着辛勤努力,以蚕食的趋势把旁边的意大利人聚居区越挤越小,买房置地,兴建商铺。有一栋很讲究的老建筑,门口有希腊化大石柱、窗户框带浮雕那种,显然已经被华人占领了,因为他们把一层侧立面凿开改为杂货铺,沿街密麻麻摆放很多小商品,远看就像一头灰色巨兽被开膛溢出的肠子;二楼在兴办学堂,精美的石雕窗户上贴着大幅中文培训广告,下一个窗户贴电话。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两条街以外的意大利餐厅、咖啡馆还透出唯美和闲适,跨过一条马路就来到中国三线小镇,杂货铺、饭馆林立,沿街各种热气腾腾的熟肉,连续几家海鲜店都把货摆在店外,半条街都湿乎乎、腥乎乎的。虽然同为华人,但我觉得他们做的事挺不靠谱儿的,严重破坏了这座城市的美感,像白蚁一样的侵蚀,你如果是当地人也会反感他们。所谓的融入本地社会,其实就是尊重当地规矩、价值观行事。
  这种现象北京也有,任何一个大都市都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按老家习惯生活,像漫步田间地头那样穿越马路,像办堂会那样在饭馆里喧嚣,像施有机肥那样在地铁里大小便,能不起矛盾吗?谁要一指责,他就说:“你们不包容,歧视外地人”。万幸的是北京本来就没什么美感,当初也是让不尊重当地历史,不讲规矩的外省青年改造过了,现在看来,那都是很不靠谱儿的行为,没有家谱的束缚,干什么都是崭新的一页。
  这篇文章不好收尾了,高臺教化多没劲啊,我提到了家谱儿,提到本地价值观,其实核心问题还是德行。什么叫人品啊,就是尊重别人,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纽约,不管你来自什么阶层,只要干什么事之前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你就是一个靠谱儿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
其他文献
贫贱夫妻百事未必哀。哀与不哀这事儿,太复杂了。  作为一粒线都穿不进针眼里的新时代女性,我经常光顾附近一家夫妻两人开的裁缝店。女的是我老乡,矮小,不好看,沉默寡言;男的是东北人,高大漂亮,很爱说话——两口子看起来不是很搭,感情却很好。  这一天我拿着浅色衣服去改,前面一个人等着拿改短裤腿的深色裤子。女人忙着剪裤腿,男人接待我,准备给我的衣服锁边。锁边机上的线是黑色的,他拿起剪刀剪断了黑色,接上浅色
杭城民办初中自主招生,建兰中学的面试出了一份另类题目:校长在地上扔一张餐巾纸,结果97%学生因为没捡起来而失分。那么多学生过不了这关,校长表示很失望:认为现在的家长忽略了孩子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以一张纸巾就能得出“孩子生活习惯不好”的结论,你可以想象考试完毕后该校长表面上的担忧和内心的得意洋洋:不出我所料吧,这帮孩子素质就是不行。他用自己的小聪明在证明别人达不到自定标准的同时,再一次对自己的
在北京的时候,我经常去一个居住小区。这里很像一个联合国,有日本人开的理发店,泰国人经营的泰餐厅,当然少不了香港人聚集的港式茶餐厅,以及味道正宗的西餐厅。这里的小孩子各种肤色,讲着各种语言,他们身边的中国保姆们,叫着他们的英文名字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  其实北京上海都有了主要为这些外派人员服务的诊所,但是除非公司承担所有的医疗开支,不然诊所收费昂贵,而如果去本地医院,又让这些外派人员很难适应
人死后,肉体被那个著名的大炉子烧掉了,成了灰,放在一个做得挺肃穆的盒子里面。这是世界上最多的盒子,人手一份,活着的人总会有一天,得到一份。当然,里面装着骨灰。  我的父亲在人间活了97年。然后,他一个人呆在这个盒子里面,变成了灰。父亲即将死去的那个晚上,我用手摸着他还热着的身体,知道再过几个小时,这个身体就会凉了,再过几十个小时,这个身体就变成灰了。我倔强地体味着这个彻骨的感觉。然后,这个想法一点
那一刻,我心里有点难过,因为他们老去的背影。  过年的时候,因为正好要去尼泊尔做最后一次的剧本修改,所以就把爸妈一起带上了。和父母的上一次集体旅行,还是我10岁时。年纪小的时候,父母都在忙。等我长大了,心也野了,常常是一个人背上包说走就走,我爸妈呢,也早就受够了我天天耗在他们身边唧唧歪歪,都是举双手赞成,表示绝不同行。他们宁可跟着旅行团,去走马观花地买买特产看看景点。  就这么着,十几年过去了,秉
今年有699万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谁最后能熬出头,成为枝头上的凤凰?  坐在外滩的边上某一处高高的餐厅里,透过玲珑的窗子向浦西的方向看去,银行一条街的小洋楼闪烁着一排金灿灿的直通天际的光。黄浦江上游荡着三五艘闪耀着不同光亮的霓虹灯光轮渡,即使那些承载普通客人的渡轮票价只有2元钱,但船体的各色灯光与装饰让人总会怀疑那是一艘豪华的观光船。窗子前的外滩岸上黑漆漆的一片,几家小资风的咖啡西餐厅闪烁着烛光般
可惜再没机会让您显摆了。    去年此时,我正在您的病床前,当时我不知道,这是我和您在这个世界共同度过的最后一夜。  本来,前一夜我值了班,工作一天回到自己家,真的很累,片刻犹豫后还是决定晚上去医院陪您,直到现在我都庆幸自己当时没偷一时之懒,要不一定抱憾终生。  您走得很平静,也许跟您前两天一直昏迷有关,也许只是我心理的期望。凌晨四点多,监控机器上的数字开始剧烈变换,我们的心也像跳动的数字一样不能
如果旧情能换来钱,叙旧也无妨。  我喜欢听张彻讲他的相亲故事。他会这样形容:第一眼看见她,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  谁不喜欢看老实人发火,讲黄色笑话,编排人。谁不喜欢听对方说,过尽千帆皆不是,直至遇到你?反正我喜欢。而张彻在认识我之前,曾走过漫长坎坷的相亲路,后来我们在一次郊游中认识,像乌龟看绿豆一样对上了眼,为此我还给组织这次郊游的同事颁发了一个奖状,上书:在张彻像熊瞎子一样摸索幸福的道路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