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在各种能力中,创造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在具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落实创新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提取、概括、抽象、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通过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学生思维发展了,又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可见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双向过程。语文教学大纲中也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行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阅读教学中的缺憾
当前中专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教师的讲解往往又由于教参的提示,甚至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而束缚于“标准答案”。这使得阅读教学失去了生气,也失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功能。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包办代替的意识太重,教学中体现出的功利意识,抑制了自身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机和功能;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幕后导演兼任前台主角,学生仅为配角甚至观众。甚至把提问、答疑都当作自己的权力,让整个教学过程像工业化的程序一样,驱使学生机械的按照自己教学计划的规划进行思维,没有给予学生主动思维的机会,更别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本原则
1. 宽容、阳光的气氛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营造一个宽容和阳光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在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积极的思维氛围。宽容和阳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而只要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思维的喜悦。即使有些理解偏颇,也不要轻易否定,要以宽容的心慢慢引导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际上只要主动思考了就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千万不要以“标准答案”为圭臬,用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单一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思维就没有了,因为他只要记住你所给定的答案就可以了,无须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创造力被扼杀,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说起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
2. 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打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的兴趣
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必须做到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学会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教材中的很多名篇佳作,都是突破点,每个名篇都有它们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始终强调要把握作者特殊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进入作者的“个性”领域。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挖掘文章个性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个性。所谓“一千个读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通过阅读获得信息的同时,学会思维创新,不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3. 思维要留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质疑问难,培养创新动机
从本质上讲,阅读是一种主体认识世界观的实践活动,阅读只能是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内容,留给学生时间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质疑问难。
心理学家运用“多兰斯方案”得到这样的结论:能认真倾听、细致观察、质疑权威、爱寻根问底,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最富有创造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限制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明确方向,二是纠正错误,三是传授方法,四是启发创造。教师只是在教会方法、培养能力方面多下工夫,其余的方面应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理解、去发现。给学生留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渐渐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慢慢培养起来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中的观点各抒己见,敢对老师或同学的解题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提出新问题。学生每有一次正确的发现,兴趣就会提高;每获一次启迪,信心就会增强。这样,独立思考的动机就会更加强烈。
四、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方式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创设宽容、阳光的积极活泼的阅读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过程的敏感度和探究、讨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鼓励学生多比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展开联想,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不同领域的知识互相联系起来,利用对比手段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鼓励大胆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能力。教师多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课文留下的意境空间,开展续写、改写等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力训练机会。
3. 打破定势,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对阅读教学中遇到不同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思路来解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教会学生尝试用新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不能因循守旧,教师要引导学生抛开原有的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
4. 发散思维,集中优选
教学中围绕教学设置的特定主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种种解答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选优,从而找到最佳答案或解决方法。
5. 类比学习,不拘一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比较类似的文章拿来让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异同,培养学生辨别与分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语文的角度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阅读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胡继武. 现代阅读.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李全修,秦复华. 语文教学艺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马笑霞. 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提取、概括、抽象、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思维是非常活跃的。通过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学生思维发展了,又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可见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双向过程。语文教学大纲中也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可行性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阅读教学中的缺憾
当前中专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教师的讲解往往又由于教参的提示,甚至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而束缚于“标准答案”。这使得阅读教学失去了生气,也失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功能。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包办代替的意识太重,教学中体现出的功利意识,抑制了自身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机和功能;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幕后导演兼任前台主角,学生仅为配角甚至观众。甚至把提问、答疑都当作自己的权力,让整个教学过程像工业化的程序一样,驱使学生机械的按照自己教学计划的规划进行思维,没有给予学生主动思维的机会,更别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本原则
1. 宽容、阳光的气氛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营造一个宽容和阳光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在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积极的思维氛围。宽容和阳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而只要学生主动思考,教师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思维的喜悦。即使有些理解偏颇,也不要轻易否定,要以宽容的心慢慢引导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实际上只要主动思考了就达到了一定的目的,千万不要以“标准答案”为圭臬,用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单一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思维就没有了,因为他只要记住你所给定的答案就可以了,无须进行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创造力被扼杀,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说起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
2. 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打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的兴趣
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必须做到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学会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教材中的很多名篇佳作,都是突破点,每个名篇都有它们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始终强调要把握作者特殊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进入作者的“个性”领域。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我们挖掘文章个性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个性。所谓“一千个读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在通过阅读获得信息的同时,学会思维创新,不断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3. 思维要留白,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质疑问难,培养创新动机
从本质上讲,阅读是一种主体认识世界观的实践活动,阅读只能是学生的阅读、学生的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内容,留给学生时间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质疑问难。
心理学家运用“多兰斯方案”得到这样的结论:能认真倾听、细致观察、质疑权威、爱寻根问底,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最富有创造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限制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明确方向,二是纠正错误,三是传授方法,四是启发创造。教师只是在教会方法、培养能力方面多下工夫,其余的方面应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理解、去发现。给学生留更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渐渐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慢慢培养起来了。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阅读中的观点各抒己见,敢对老师或同学的解题思路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提出新问题。学生每有一次正确的发现,兴趣就会提高;每获一次启迪,信心就会增强。这样,独立思考的动机就会更加强烈。
四、阅读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种方式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创设宽容、阳光的积极活泼的阅读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过程的敏感度和探究、讨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鼓励学生多比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展开联想,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不同领域的知识互相联系起来,利用对比手段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鼓励大胆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能力。教师多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课文留下的意境空间,开展续写、改写等活动,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力训练机会。
3. 打破定势,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对阅读教学中遇到不同问题,可以运用多种思路来解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教会学生尝试用新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不能因循守旧,教师要引导学生抛开原有的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
4. 发散思维,集中优选
教学中围绕教学设置的特定主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种种解答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选优,从而找到最佳答案或解决方法。
5. 类比学习,不拘一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比较类似的文章拿来让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发现”并归纳异同,培养学生辨别与分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语文的角度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阅读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胡继武. 现代阅读.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李全修,秦复华. 语文教学艺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马笑霞. 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