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军戏剧随笔录》自序
小时候,记得有一年,奶奶将一块自织的土布裁开,为我做了一件秋衫,一条短裤。多余的零头布舍不得扔掉,就做了一副鞋帮。
这个暑假,我仿佛在与奶奶做同样的事。
前段时间,我腾出手来,将自8卷本《陆军文集》出版以后,自己断断续续写的一些论文、序跋、随笔等文字整理归纳,修改补充,在此基础上编定了两部书稿:一部是《编剧学论稿》,还有一部是《另一种阅读笔记——陆军书序录》。书稿完成后,心里还不踏实,眼前仿佛总是晃动着那一堆堆被我搁置的书稿以外的文字,那些小精灵们似乎在提醒我,它们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窝”。于是,我又坐到书桌前。当我静下来再去亲近这些文字时,竟时不时地能感受到这一行行虽然浅显却不乏诚恳的文字的温度,我想,也许真不应该怠慢它们,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这年头大家都忙,读书已属奢侈,那就让我花几分钟时间算是给各位看官做个导读吧。
全书分四辑。
第一辑,执教随笔。
收录的十几篇文字,涉及招生,就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风,师德,好学生的标准,等等。比较有趣的是,这些在不同时段有感而发的文字,累积在一起,竟也大体上涉及了上戏戏剧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戏剧教学传统、戏剧教学观念、戏剧教学模式创新等议题的较深入的探讨性文字都已收入《编剧学论稿》一书了,现有的这些“边角料”更多的是随感式的零星记录。
第二辑,创作随记。
自2002年创6部大戏同时在全国上演(见同年《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报道)的个人纪录以后,我作为剧作家的身份逐渐淡化。特别是2007年调任戏文系主任后,每天除了忙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剩余时间主要投身于编剧学新学科的奠基性劳动,创作明显减少。尽管十多年间也有六七部大戏上演,但大都没有留下创作札记之类的文字,所以本辑内容相对单薄。除了几篇创作谈,入编的还有两部剧本大纲,倒不是凑字数,而是希望藉此保留两段比较有意义的创作经历。其中舞剧《茉莉花开》是与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晓玉女士合作的。当时为迎世博会,有关领导要求以上海的旗袍为题材创作一部舞剧,建议我参考或取材于王教授的一部旗袍题材的长篇小说。因为老友姚扣根教授的引荐,我与王教授熟识,并很快成了“哥们”,便决定一起来做这件事。剧本大纲的前三稿是王教授写的,收入本辑的是我执笔的第四稿。记得当时王教授看了我这一稿后颇为欣赏,说一直没有机会了解我的文字,这回总算见识了,1990年加入中国作协的陆军是货真价实的。当然,这是她对我的鼓励。《回到村庄》取材于浙江下姜村的现实生活,虽然也是一部命题创作,但这个题材所反映的内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主题。遗憾的是,当时限于各种条件,没有完成文本创作,但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把它写出来,收录在这里,算是自我检讨,或自我鞭策吧。
第三辑,读剧随说。
本辑文字,既有阅读剧本或观赏戏剧演出后的即兴表达,更有“阅读”剧坛众生相后所思所想的真实记录。其实,客观地说,在我长期的戏剧生命经历中,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是最充裕的。比如,评审剧本、参加各类剧本研讨会、辅导学生创作等等,都有一些自以为值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可惜,绝大部分都没有付之笔墨。即便手头还保留着一些零星的发言大纲,如果要我现在补写,既找不到当时的气韵,也实在没有时间。虽然已收录的一些文字中有几篇也是依据当时的会议速记再稍作润色完成的,但细细读来,已明显少了特定语境下的气场与激情。
第四辑,人生随想。
也许是由于做教师的缘故吧,有关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唠叨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但形成文字的并不多。不过,这近十篇文章也大抵能反映出我为人处事处世的一些原则与追求。但愿这些文字不要给人留下说教的印象。因为,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在这里的所有表达都是生命感悟的真情流淌。
其实,本来还有两辑,一是《世象随谈》,收录自2004年8月始,我作为东方网特聘的12位评论专家(赵丽宏,陈燮君,杨德广,周锦尉,邓伟志,郝铭鉴,江曾培,陈保平,郭志坤,林帆,陆军,金福安)之一,所撰写的部分与艺术与戏剧无关的社会时评;二是《事务随言》,收录这些年我在各類会议上自以为比较有想法的建言、谏言、僭言。因为担心这些文字与本书“说剧·剧说”的主旨离得太远,同时也很不希望这本小书太厚,毕竟,农夫穿的“鞋帮”与贵族所拥有的厚重的皮靴高帮是两个概念,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
如前所述,做学问也好,写剧本也好,我拿出来的只能是乡间自织的土布,粗糙,简陋。如果说还有些意思的话,那也仅仅是农家织机上一经一纬的质朴,村夫缝缀时一线一针的虔诚。我自知,在这满世界都是穿金戴银的时代,实在是显得有些“老土”,那么,就当作是一个老农在自己的打谷场上哼着山歌自娱自乐吧。
说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奶奶在天堂笑了。
(《指缝间滑落的沙粒》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小时候,记得有一年,奶奶将一块自织的土布裁开,为我做了一件秋衫,一条短裤。多余的零头布舍不得扔掉,就做了一副鞋帮。
这个暑假,我仿佛在与奶奶做同样的事。
前段时间,我腾出手来,将自8卷本《陆军文集》出版以后,自己断断续续写的一些论文、序跋、随笔等文字整理归纳,修改补充,在此基础上编定了两部书稿:一部是《编剧学论稿》,还有一部是《另一种阅读笔记——陆军书序录》。书稿完成后,心里还不踏实,眼前仿佛总是晃动着那一堆堆被我搁置的书稿以外的文字,那些小精灵们似乎在提醒我,它们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窝”。于是,我又坐到书桌前。当我静下来再去亲近这些文字时,竟时不时地能感受到这一行行虽然浅显却不乏诚恳的文字的温度,我想,也许真不应该怠慢它们,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这年头大家都忙,读书已属奢侈,那就让我花几分钟时间算是给各位看官做个导读吧。
全书分四辑。
第一辑,执教随笔。
收录的十几篇文字,涉及招生,就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风,师德,好学生的标准,等等。比较有趣的是,这些在不同时段有感而发的文字,累积在一起,竟也大体上涉及了上戏戏剧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戏剧教学传统、戏剧教学观念、戏剧教学模式创新等议题的较深入的探讨性文字都已收入《编剧学论稿》一书了,现有的这些“边角料”更多的是随感式的零星记录。
第二辑,创作随记。
自2002年创6部大戏同时在全国上演(见同年《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报道)的个人纪录以后,我作为剧作家的身份逐渐淡化。特别是2007年调任戏文系主任后,每天除了忙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剩余时间主要投身于编剧学新学科的奠基性劳动,创作明显减少。尽管十多年间也有六七部大戏上演,但大都没有留下创作札记之类的文字,所以本辑内容相对单薄。除了几篇创作谈,入编的还有两部剧本大纲,倒不是凑字数,而是希望藉此保留两段比较有意义的创作经历。其中舞剧《茉莉花开》是与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晓玉女士合作的。当时为迎世博会,有关领导要求以上海的旗袍为题材创作一部舞剧,建议我参考或取材于王教授的一部旗袍题材的长篇小说。因为老友姚扣根教授的引荐,我与王教授熟识,并很快成了“哥们”,便决定一起来做这件事。剧本大纲的前三稿是王教授写的,收入本辑的是我执笔的第四稿。记得当时王教授看了我这一稿后颇为欣赏,说一直没有机会了解我的文字,这回总算见识了,1990年加入中国作协的陆军是货真价实的。当然,这是她对我的鼓励。《回到村庄》取材于浙江下姜村的现实生活,虽然也是一部命题创作,但这个题材所反映的内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主题。遗憾的是,当时限于各种条件,没有完成文本创作,但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把它写出来,收录在这里,算是自我检讨,或自我鞭策吧。
第三辑,读剧随说。
本辑文字,既有阅读剧本或观赏戏剧演出后的即兴表达,更有“阅读”剧坛众生相后所思所想的真实记录。其实,客观地说,在我长期的戏剧生命经历中,这方面的内容应该是最充裕的。比如,评审剧本、参加各类剧本研讨会、辅导学生创作等等,都有一些自以为值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可惜,绝大部分都没有付之笔墨。即便手头还保留着一些零星的发言大纲,如果要我现在补写,既找不到当时的气韵,也实在没有时间。虽然已收录的一些文字中有几篇也是依据当时的会议速记再稍作润色完成的,但细细读来,已明显少了特定语境下的气场与激情。
第四辑,人生随想。
也许是由于做教师的缘故吧,有关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唠叨几乎每天都要重复,但形成文字的并不多。不过,这近十篇文章也大抵能反映出我为人处事处世的一些原则与追求。但愿这些文字不要给人留下说教的印象。因为,可以负责任地说,我在这里的所有表达都是生命感悟的真情流淌。
其实,本来还有两辑,一是《世象随谈》,收录自2004年8月始,我作为东方网特聘的12位评论专家(赵丽宏,陈燮君,杨德广,周锦尉,邓伟志,郝铭鉴,江曾培,陈保平,郭志坤,林帆,陆军,金福安)之一,所撰写的部分与艺术与戏剧无关的社会时评;二是《事务随言》,收录这些年我在各類会议上自以为比较有想法的建言、谏言、僭言。因为担心这些文字与本书“说剧·剧说”的主旨离得太远,同时也很不希望这本小书太厚,毕竟,农夫穿的“鞋帮”与贵族所拥有的厚重的皮靴高帮是两个概念,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
如前所述,做学问也好,写剧本也好,我拿出来的只能是乡间自织的土布,粗糙,简陋。如果说还有些意思的话,那也仅仅是农家织机上一经一纬的质朴,村夫缝缀时一线一针的虔诚。我自知,在这满世界都是穿金戴银的时代,实在是显得有些“老土”,那么,就当作是一个老农在自己的打谷场上哼着山歌自娱自乐吧。
说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奶奶在天堂笑了。
(《指缝间滑落的沙粒》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