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政策态度扎根理论:基于阳光体育的质性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从政策适用主体的角度来研究学校体育政策,探索政策态度的理论结构和心理机制,结合心理学和公共政策理论,采用NVivo 8.0中文版对33名大学生的开放性调查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包括5个核心理论维度:政策内容认知、政策执行认知、政策效果认知、政策满意度和政策行为;具体包括20个子维度。2)政策内容认知包括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4个子维度;政策执行认知包括实施情况、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5个子维度;政策效果认知包括运动机会、锻炼意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4个子维度。3)政策满意度包括内容满意度、执行满意度和效果满意度3个子维度;政策行为包括政策顺从、活动参与、日常锻炼和管理服务4个子维度。4)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认知产生情感,进而产生行为。5)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认同和满意度较高,对政策执行持有较大的不同意见,比较满意阳光体育政策效果,但对完全落实和坚持阳光体育存在一些质疑。6)大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多元性、矛盾性和含蓄性。
  关键词:体育政策;阳光体育;政策态度;满意度;质性研究
  The Grounded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y Attitud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Sunlight Sports
  CHEN Shan-ping1, LIU Li-ping1, ZHANG Zhong-jiang1, PAN Xiu-gang1, BAO Jing2, YAN Peng-cheng3
  Abstract: To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explore the theory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policy attitudes, the open investigation data of 33 students was carri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using NVivo 8.0. The result found out that 1) the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 of sunlight sports policy include 5 core theoretical dimensions: policy content cogni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cognition, policy effect cognition, policy satisfaction and policy behavior; include 20 subdimension. 2) Policy content cognition include 4 subdimensions: necessity, importanc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Policy implementation cognition include 5 subdimensions: implementation, activity form, activity fun, time guarantee and emphasis; Policy effect cognition include 4 subdimensions: exercise opportunity, exercise consciousness,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3) Policy satisfaction include 3 subdimensions: content satisfaction, implementation satisfaction and effect satisfaction; Policy behaviors include 4 subdimensions: policy complianc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exercise and service. 4) The dimensions of sunlight sports policy attitude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5) 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olicy content of sunlight sports, dissatisfied with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6) College students' policy attitude of sunlight sports has certain one-sidedness, diversity, contradiction and implicitness.
  Key words: sport policy; sunlight sport; policy attitude; satisfac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4-1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36),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SGH122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陈善平(1970-),男,四川渠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行为与心理、体育管理;刘丽萍(1976-),女,陕西省扶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张中江(1969-),男,四川中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潘秀刚(1971-),男,山东省鱼台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团行为心理;包静(1987-),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闫鹏程(1979-),男,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行为与管理。   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陕西西安 710049;2.西北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 710069;3.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1.Dept of P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2. Dept of PE, Northwest University , Xi’an, 710069;3.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00。
  政策态度是政策适用主体对相关政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指出:“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在相当程度上则取决于政策适用主体的态度”[ ]。学生的态度关系到学校体育政策实施的成败。已有的研究指出: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政策价值取向的认识和理解是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态度的研究对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政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年4月23日在中国期刊网上,采用“政策态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到论文213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当前公共政策研究开始关注政策适用主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惠农政策[ ]、教育政策[ ]、就业政策[ ]、工资政策[ ]和生育政策[ ]等。“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国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落实的学校体育政策。采用“政策态度”和“阳光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没有检索到论文,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研究还是一个理论空白。为了根据学生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政策实施办法,本文尝试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内容和理论结构。
  1研究方法
  1.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1.2 开放式问卷调查
  为了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观点,研究资料的收集采用全开放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时,研究人员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阳光体育的了解、与阳光体育有关的亲身经历或周围发生的事、以及相关的感受和看法,撰写一篇以“阳光体育与我”为题的1000以上的短文。用于分析的短文33篇,约4万字,33篇短文的作者来自3所高校(985、211和一般院校各一所),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
  1.3 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NVivo 8.0中文版分析和管理资料。资料分析采用三阶段的编码方式对调查资料进行了编码,包括: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和核心编码。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编码
  态度是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最常见的一个专用术语,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是态度的一个下位概念,可以定义为:阳光体育政策态度是学生、教师等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态度,包括他们对阳光体育相关政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倾向。由于学者们公认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成分组成,在质性分析之前把阳光体育政策认知、阳光体育政策情感和阳光体育政策行为作为初始的核心编码主题。基于心理学的定义,我们界定阳光体育政策认知是学生关于阳光体育的知识和理解;阳光体育政策情感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满意或不满意等情感反应;阳光体育政策行为是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行为反应。
  基于初始核心编码主题的界定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后,发现认知和情感成分还可以从政策分析的角度进行归类,包括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3个方面 [ ]。比较而言,认知成分的内容比较丰富,有159个参考点,通过归纳形成了三级编码,在确定核心编码阶段将阳光体育政策认知主题拆分为政策内容认知、政策执行认知和政策效果认知。而情感成分的内容相对较少,仅27个参考点,当前资料的分析只归纳出二级编码,根据资料的内容和其他公共政策态度研究采用的术语,将情感成分重新命名为政策满意度。对资料的这些内容编码情况见表1。态度是人对待外界对象的内在心理倾向,有正负之分[ ],可以把态度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在具体编码内容分析时,根据参考点的内容与政策文件的思想方针是否一致,用消极和积极对关联编码进行了态度倾向性的度量,见表2、表3、表4、表5和表6。
  2.2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认知
  政策内容通常是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发布的,“阳光体育运动”涉及到多个政策文件,具有代表性的有2006年教体艺6号文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公共政策内容分析包括对政策问题的真实性(是否有必要通过公共政策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政策问题的社会危害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政策文本的逻辑合理性、政策计划和制度的可行性4个方面[ ]。根据政策文本分析的4个侧面,我们把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归纳为4个主题,即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1)必要性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制定是否有必要”的认知。2)重要性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意义是否重大”的认知。3)合理性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内容是否合理”的认知。4)可行性是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规定是否可行”的认知。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这4个方面的认知倾向性见表2,总体上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比较认同,对阳光体育的可行性比较消极。   2.3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的认知
  政策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政策的内容转为现实,从而实现政策决策目标的一种行为”。有研究指出: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阳光体育运动”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执行活动和结果与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偏离现象,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口号话、政策执行表面化、政策执行局部化、政策执行扩大化和政策执行停滞化 [2]。从本次收集的资料分析,主要归纳为5个主题:实施情况、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1)实施情况是指学生对学校是否及时地、经常性组织“阳光体育”活动的认知;2)活动形式是指学生对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活动是否形式化和表面化的认知;3)活动乐趣是指学生对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活动是否有乐趣和吸引力的认知;4)时间保障是指学生对学校是否为阳光体育活动保障足够活动时间的认知;5)重视程度是指学生对学校领导及其他重要人物是否重视 “阳光体育”实施的认知。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的认知倾向性见表3,总体上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的认知除了实施情况外,在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几个方面都比较消极。
  2.4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效果的认知
  政策效果一般可以看成是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包括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和象征性效果[ ]。现有的阳光体育政策评估研究主要是从政策制定者(官方[ ])的角度和政策的实施者(教师[ ])为对象来开展的,忽视了政策受体(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效果的认知评价,可以从现代公共政策评价多元价值主义的角度完善阳光体育政策评估。从本次调查资料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效果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直接效果和一些附带效果,是阳光体育政策实施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可归纳为4个主题:运动机会、锻炼意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1)运动机会是指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的认知;2)锻炼意识是指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是否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锻炼意识的认知;3)身体健康是指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健康的认知;4)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效果的认知倾向性见表4,总体而言,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效果是比较认可的。
  2.5大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满意度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心理反应,根据态度的3个组成部分的理论,这个主题本该命名为阳光体育政策情感,但在政策态度的相关研究中没有使用政策情感这个概念,而是采用了政策满意度[ ]的概念来研究政策适用主体对政策的情感反应。满意度是态度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领域研究颇多,就其实质来看,满意度指的是态度的情感部分。例如: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工作满意度是指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在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最近也偏向于顾客的情感反应[ ]。为了和现有的相关研究保持一致,根据其他公共政策态度研究采用的术语,按照约定俗成将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情感成分命名为阳光体育政策满意度,定义为学生在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情感反应。在资料中,学生很少有直接陈述对阳光体育满意不满意,多是针对某一具体内容或事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反应,这些情感反应的陈述内容分为政策内容满意度、政策执行满意度和政策效果满意度3个主题。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满意度见表5,学生对政策内容、执行和效果3个部分的满意度基本上与表2、3、4反映的认知倾向性相一致。
  2.6大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行为
  政策行为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对政策适用主体来说,政策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政策适用主体对某种政策的顺从与不顺从,主要表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谓顺从,即政策顺从是指政策适用主体愿意正面接受、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与实施,以求政策目标的达成[ ]。当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就会形成对阳光体育政策的行为意向,针对政策文件来看,是指学生是否愿意顺从阳光体育政策的号召和相关要求,针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过程来看,就涉及到相关活动中的一些具体行为反应。从本次收集的资料分析,可归纳为4个主题:政策顺从、活动参与、日常锻炼和管理服务。1)政策顺从是指学生是否愿意遵从“阳光体育”政策的规定和要求;2)活动参与是指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相关活动;3)日常锻炼是指学生愿意响应“阳光体育”号召进行日常的体育锻炼;4)管理服务是指学生是否愿意担任“阳光体育”活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相关行为倾向性见表6。
  3 讨论
  3.1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态度的理论结构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态度具有对象性,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政策态度的对象可以细分为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对应来讲,政策态度就包含了对这3个对象的态度,因此,政策态度的理论内容可以从这2个理论角度采用二级的分类方式。基于这种分类方式,结合本次调查内容的质性分析,形成的关于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内容分类框架如图1所示。从图1的二、三层可以看出,通过心理学的一级分类和政策分析的二级分类,构成了一个三乘三的分类框架,对所有学校体育政策来讲,学生的政策态度都可以从这9个理论维度进行内容分析。从本次对阳光体育政策的分析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认知和情感2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完整地涵盖了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而在行为方面,目前阳光体育政策适用主体(学生)对政策的相关行为主要产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他们还没有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评估过程中,所以在调查资料中没有相关行为的陈述。在内容框架中政策制定和政策评估用虚线表示,其余7个在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分析中得到检验的理论维度用实线表示。   图1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内容框架
  从本次对阳光体育政策的分析来看,政策态度认知成分的相关内容在材料中是比较丰富的,通过这些资料,还进一步识别出了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执行和效果认知的三级分类指标。如图1第4层所示,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认知包括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4个方面;学生对政策执行的认知包括实施情况、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5个方面;学生对政策效果的认知包括运动机会、锻炼意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4个方面。政策态度的情感成分的内容在调查资料中相对较少,同时分析发现学生对政策内容、执行和效果3个方面的心理反应没有独特的特点,所以对情感成分没有识别出三级分类指标。对于政策态度的行为成分,根据学生在阳光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行为反应,识别出政策顺从、活动参与、日常锻炼和管理服务4个三级分类指标。通过这个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内容框架,不仅有利于我们系统理解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态度,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构建测量量表的指标。
  3.2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心理机制
  态度的3个组成部分密切相关,明确政策态度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理解,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和途径。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任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会引发另外2个成分的相应反应。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就是人进行认知活动的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刺激→大脑处理→反应),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心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人大脑的认知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和意识等,每一个心理过程都涉及特定心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认知过程产生了对特定事物的评价,认知过程的心理反应形成了情绪和情感,认知过程的决策结果(行为意向)产生行为反应,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态度是大脑信息加工过程的产物,是人在加工外界输入信息时,产生的对特定事物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决策,进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反应模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比较容易理解态度的形成和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简单来讲,认知产生情感,进而产生行为,这一因果关系在体育行为认知决策理论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过验证[ ]。因此,质性分析得出的5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如图2所示。
  图2 政策态度心理机制
  质性资料分析数据也体现了图2所示的“认知产生情感,进而产生行为”的因果关系,资料中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积极认知多(见表2),对应的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满意的陈述参考点就多(见表5第1行),同时表现出对政策的顺从(见表6第1行),例如一位学生的短文中就表达出了这种因果关系,“……豪言壮语,健康锻炼每一天,为国工作四十年!……不加任何修饰的句子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就开始了每晚在操场上的跑步历程”;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的认知倾向比较消极(见表3),对应的对阳光体育政策执行的抱怨和不满的陈述参考点就多(见表5第2行),同时导致执行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消极行为(见表6第2、3行),例如一位学生表达道“跑步采用指纹考勤步骤多、操作繁琐,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该项活动逐渐成为了学生的负担,以至于长跑逐渐变成了自行车、轮滑、滑板等代步工具的运动”。我国制定和实施阳光体育政策是希望“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基层单位在政策执行中,一些具体措施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直接着眼在学生的体育行为,采用一些强制的约束手段,效果往往只是一时的。因为外部动机产生的行为很难持续[ ],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政策价值取向的认识和理解是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2]。从政策态度的心理机制来看,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认知是学生行为的基础,政策满意度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关键,所以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干预应该从对阳光体育认知开始,提高学生对政策的满意度,才能产生自觉的遵从阳光体育政策号召的行为。
  3.3 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特点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但他们对阳光体育政策的不同侧面并不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阳光体育政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对政策本身的认同和满意度都比较高;但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具体执行过程持有较大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对阳光体育相关活动的形式、吸引力和时间保障不太满意,认为相对于文化学习,体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阳光体育政策执行与政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大学生比较满意阳光体育给他们个人健康、精神和生活带来好处,但一些学生在相关活动中有一些负面的体验,对完全落实和坚持阳光体育存在一些质疑。大学生这样的态度一方面与阳光体育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客观事实有关,同时也与学生自身的地位和心理特点有关。他们对阳光体育政策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一定的偏见;他们对阳光体育政策的情感具有多元性,表现出一些矛盾之处;他们对满意度和行为的表达比较含蓄,具有一定的隐晦性。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从整理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汇总33名学生的资料分析涵盖了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政策分析的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的各个方面,表明学生阳光体育态度的内容在面上比较广,但也可以看出,每个编码的参考点数并不多,除心理健康因素涵盖范围较大参考点数超过了样本数的一半,其他19个关联编码参考点数均低于样本数的一半,说明这些编码涉及的内容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并提到。从学生个体来看,每位学生平均参考点数为6.85,相对于20个关联编码来讲,单个学生提到的内容仅为34%,反映出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知比较片面,对阳光体育存在一定的偏见,在内容分析时发现不少消极态度是由偏见引起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认知比较片面,主要是没有系统学习阳光体育的相关文件,对政策文件了解程度不够。学生个体平均参考点较少也可能与调查采用的全开放方式有一定关系,采用全开放调查,引导语比较笼统,虽说有利于被调查者发散思维,便于研究者探索出新的理论内容,但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维度指引,单一被调查者很难全面陈述,不能根据调查内容对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做出全面准确的测评,这也是质性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为了全面准确测量和定量分析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下一步研究需要根据质性研究得到的内容框架开发心理量表。   态度一方面与态度的客体有关,同时又与主体的认知模式和特定需要有关,通常那种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喜悦、愉快等;反之则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忧愁、恐惧等[ ]。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价值观是多样化的,所以,学生对阳光体育的态度也是多元的,学生对同一事件、同一情况持不同观点和情感,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对于学校组织的阳光体育竞赛,有的学生认为“是给那个别几个人的,反正与我无关”,而有的学生却愿意当观众和志愿者,去感受比赛的精彩,享受其中的乐趣。基于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多元的特点,阳光体育宣传和执行需要区别对待,这需要研究不同学生群体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差异,例如: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地域差异等。
  态度矛盾是指人们对物品、问题、他人或事件的评价并不总是单一正面或单一负面,相反,正面的和负面的经常交织在一起[ ]。在阳光体育政策态度中,这种矛盾体现在不同态度维度之间的态度不一致,比较典型的是有些学生表现出喜欢参加阳光体育的活动,却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反感,例如:“令人遗憾的是,我喜欢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由于这些矛盾的态度,学生可能在某些时候表现出会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但有些时候又表现出一些消极行为。最终表现出的行为与学生态度矛盾两方面的强度有关,如果积极态度战胜消极态度,就会产生相对积极的行为。当这种态度矛盾激烈时,外显行为表现不很明显,当态度不发生矛盾时,即态度一致,学生的外显行为则表现为积极、主动,或表现为消极、被动[ ]。基于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矛盾的特点,阳光体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要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这需要定量分析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不同维度的状况,找到问题真正所在,做到有的放矢。
  态度的3个组成部分密切相关,相伴而生,当一个人完整表达态度时,认知、情感和行为3部分应该都有涉及。在调查资料中,3部分的内容并不均衡,关于阳光体育认知的内容比较多,而涉及到自己对阳光体育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的陈述相对较少,参考点数只占29.6%。这一方面可能是矛盾的认知相互冲淡,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表现不明显,更可能是因为学生在表达情感和行为上的含蓄性和隐晦性。对于客观事物或实践的陈述,学生相对顾虑较少,而对自己的陈述相对顾虑较大,担心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很多学生不直接表达不满意,回避或含糊陈述一些失范行为,如出操和测验舞弊。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学生在表达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上的含蓄性,对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心理测量是一个挑战,在测量工具的设计中既要注意全面,又要避免学生的虚假回应。
  4结论
  1) 大学生阳光体育政策态度的内容包括:政策内容认知、政策执行认知、政策效果认知、政策满意度和政策行为5个核心理论维度,进一步可划分为20个子维度。
  2) 阳光体育政策内容认知包括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4个子维度;政策执行认知包括实施情况、活动形式、活动乐趣、时间保障和重视程度5个子维度;政策效果认知包括运动机会、锻炼意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4个子维度。
  3) 阳光体育政策满意度包括政策内容满意度、政策执行满意度和政策效果满意度3个子维度;政策行为包括政策顺从、活动参与、日常锻炼和管理服务4个子维度。
  4) 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认知产生情感,进而产生行为。
  5) 大学生对阳光体育政策内容的认同和满意度较高,对政策执行持有较大的不同意见,比较满意阳光体育政策效果,但对完全落实和坚持阳光体育存在一些质疑。
  6) 大学生的阳光体育政策态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多元性、矛盾性和含蓄性。
  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摘 要:廣场舞不仅是一项全民健身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广场舞引发的利益冲突现象的阐释要深入分析广场舞参与者的社会心理。运用个案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广场舞队成员的访谈,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这一特征,探讨×广场舞队的老年女性参与者的自我角色冲突。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同时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受这3种不同文化影响的×广场舞队老年女性参与
期刊
摘 要:目的:以南京市城市社區为例,探索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因素对社区老年居民户外体力活动及身体健康自我评价的影响,以期了解南京城市社区建成环境对社区老年居民户外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自我评价的影响情况,为促进南京城市抽样社区老年居民体力活动、优化抽样社区建成环境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南京市5个市辖区,从中抽取32个社区,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01人,女性人数为287人,平均年龄为(68.02±5.92)
期刊
摘 要:我国第8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对课改所受到的部分质疑和困惑进行分析,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的合理性;从“大纲”过渡到“标准”再到“核心素养”提出所体现的课程思想的变革;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思考;学生“不喜欢体育”反映的核心素养维度缺失及国际课程及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等。从当前把核心素养视为课程设计的DNA这一喻意出发,尝试审视和分
期刊
摘 要:探索體育锻炼对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以下简称ODD)(倾向)儿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方法:30名ODD(倾向)儿童被分入3组:排球组(n=10)、八段锦组(n=10)及排球-八段锦交替组(n=10),接受为期8周的干预。干预前、后及随访期使用破坏性行为障碍问卷、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onners教师评价量表及儿童-家长关系量
期刊
摘要:中国竞技体育正处在发展的“高速期”,快速发展的背后因腐败频发给其发展带来极大困扰。竞技体育腐败的核心是利益问题,本质是竞技体育参与者在面对特定的利益冲突情境下的“私利”妥协,分析竞技体育腐败的成本与收益,认为中国竞技体育腐败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低成本-高收益”的利益诱惑驱使。从利益导向、利益制约、利益惩罚、利益激励等方面构建中国竞技体育反腐利益约束机制,旨在在竞技体育参与者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期刊
摘要:调查分析新疆民族节庆体育与现代节庆体育融合与发展中的关联性,为节庆体育活动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得出结论:传统节庆体育与现代节庆体育之间关系紧密,两者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注重文化消费,形成节庆产业链。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疆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意义重大,两者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中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锡伯族的西迁节最具有代表性,而现
期刊
摘要:探索具有高级技能水平的不同专项(滑冰和田径)运动员在自行车测功仪上完成分级式负荷增长直至衰竭时各种能量物质和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力竭工作时刻、恢复时的第3分钟和第10分钟时,测定静脉血中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脂肪酸、甘油和葡萄糖的浓度以及乳酸浓度以及尿液中儿茶酚胺浓度。结果表明:速度滑冰选手和田径运动员具有完成较高负荷工作的能力,这与高效利用能量物质和氧气有极大的关系。不同
期刊
摘要: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广西南丹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地牯牛”进行研究。通过从“地牯牛”运动发祥地的历史沿革、原始宗教、民风民俗、地方政权更迭等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认为:“地牯牛”运动的起源与原始宗教中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日常生产劳作活动为其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力量;残酷的生存斗争和土司制度的确立使其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传承性。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民族传统;地牯牛;民族
期刊
摘要:基于差序格局的理论扩展视角,对我国现阶段“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类型进行划分,对两者关系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可依据身份类型及方式特征划分为血缘身份型、传统师徒身份型、夫妻身份型、拟血缘身份型及契约方式型。“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结构在社会经济制度、运动员管理体制、世界范围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结构特点等综合背景下,将经历以传统社会为代表的传统型关
期刊
摘要:对梁启超、孙中山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认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尚武以“强种”的体育思想是民族忧患意识的体现;梁启超和孙中山强身以“保国”的体育思想是民族生存意识的彰显;梁启超和孙中山健体以“摄生”的体育思想是个体生命意识的关照。时至今日,重新解读梁启超和孙中山的体育主张,不仅能够使人洞见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领袖的体育思想的全貌,也依然能够给今人以诸多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