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课文导入中我们很少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新思维;课文教学;导入探究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成功的导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每一篇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这些插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后教学铺平道路。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和教学,笔者觉得应用如下的导入法较有意义: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1.1 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教学。这种导入类型通常以视觉为主,又可称之为视觉导入法。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七课(Metropolises)时,教师可事先从网上找一些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饱览一下世界上的标志性建筑,例如,巴黎的Alfel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加拿大的Rocky Mountain,开罗的金字塔,香港的青马大桥,英国大英博物馆等等,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2课(Michelanglo)时,可直接拿出他的著名作品如大卫像等,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感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1.2 背景知识导入法。图式理论告诉我们: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文本的首要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开始之际,教师不仅要关注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能正确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4单元(Holidays and Festivals)时,让学生了解英国这些节假日来历、背景、所隐含的故事、传说等,有助于学生有效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以学生为中心,把他们的言谈、表演作为导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2.1 自由谈话式(Free-talk)。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2 三分钟演讲。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预先安排成绩滞后的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课文复述,对程度中等的学生,教师可预先安排他们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因此,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另外演讲导入课文应注意的问题是事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好演讲稿,否则演讲很难达到既能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又能顺利导入课文的效果。
3.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一面,但教师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正如英国语言学家H. G. Widdowson所说:“教师只有协调好日常教学活动(to mediate through everyday pedagogic activity)才能使教和学的双方同时取得可观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他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3.1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又称悬念导入法。而这些问题主要围绕课文主体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来设计的。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先可设置问题情景,提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趣味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诱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如在上高一第一册第5(Man’s Four-legged Friend)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T: (1) Can you list the name of the animals in the world?
(2)Which animal do you think is man’s best friend?
(3)Why do you think dog is man’s best friend?
首先,这些问题是学生的真实体验,又是他们都力所能及的,体现出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其次,这些简单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说的能力;最后,由于是简单问题,就消除了学生的脑海中英语难学这一思维定式,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英语学习。
英语课文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每一种导入方式都有其特点,各有千秋。以上几种方法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客观条件、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及教师利用的可能性不同,在具体的导入设计过程也迥然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文类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但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启迪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收稿日期:2012-05-08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新思维;课文教学;导入探究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形式和内容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让他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成功的导入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世纪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每一篇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这些插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后教学铺平道路。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和教学,笔者觉得应用如下的导入法较有意义:
1.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1.1 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教学。这种导入类型通常以视觉为主,又可称之为视觉导入法。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七课(Metropolises)时,教师可事先从网上找一些有关的图片,让学生饱览一下世界上的标志性建筑,例如,巴黎的Alfel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加拿大的Rocky Mountain,开罗的金字塔,香港的青马大桥,英国大英博物馆等等,学生对此会很感兴趣,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2课(Michelanglo)时,可直接拿出他的著名作品如大卫像等,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感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1.2 背景知识导入法。图式理论告诉我们: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文本的首要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开始之际,教师不仅要关注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能正确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如在上高中第一册第4单元(Holidays and Festivals)时,让学生了解英国这些节假日来历、背景、所隐含的故事、传说等,有助于学生有效阅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以学生为中心,把他们的言谈、表演作为导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2.1 自由谈话式(Free-talk)。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2 三分钟演讲。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可根据演讲者的各自差异进行安排。如预先安排成绩滞后的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课文复述,对程度中等的学生,教师可预先安排他们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可以作即兴演讲。因此,教师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安排,确定有关人员及演讲的主题,另外演讲导入课文应注意的问题是事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好演讲稿,否则演讲很难达到既能锻炼学生演讲能力又能顺利导入课文的效果。
3.以教师的提问为主线,通过师生问答导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一面,但教师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正如英国语言学家H. G. Widdowson所说:“教师只有协调好日常教学活动(to mediate through everyday pedagogic activity)才能使教和学的双方同时取得可观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这一角色,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学生的言谈、表演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导语。他可以进行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也可以通过复习,以旧带新进行导入;对课文题目进行讨论,直接破题导入;还可以通过重要的语言点进行导入
3.1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又称悬念导入法。而这些问题主要围绕课文主体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来设计的。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先可设置问题情景,提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趣味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诱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讨论中,并有一种“欲知详情,请看课文”的心情。如在上高一第一册第5(Man’s Four-legged Friend)时,教师可设计以下的问题:
T: (1) Can you list the name of the animals in the world?
(2)Which animal do you think is man’s best friend?
(3)Why do you think dog is man’s best friend?
首先,这些问题是学生的真实体验,又是他们都力所能及的,体现出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其次,这些简单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训练了学生的英语听说的能力;最后,由于是简单问题,就消除了学生的脑海中英语难学这一思维定式,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英语学习。
英语课文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每一种导入方式都有其特点,各有千秋。以上几种方法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客观条件、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及教师利用的可能性不同,在具体的导入设计过程也迥然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文类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但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启迪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收稿日期: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