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_t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千百年来人们“渔猎种养、繁衍生息”的美好家园,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生息发展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含义,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还是一个精神寄托,更是一个梦想标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此后,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4月30日,作为省级层面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5个工作方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其中,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在全国属首例。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宏伟战略如何落地山东?本刊根据《规划》内容进行解读。
  为何成为“三农”工作总抓手?
  对于山东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无疑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寄予厚望,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宋伟看来,这一战略的出台有着深厚背景和现实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变化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起点。
  第二,当前乡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農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还依然突出。扭转这种不协调的状况,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这个短腿短板,坚决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
  第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包括乡村在内的国家整体战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富强不富强,要看农村怎么样,这是标志性的。为此,就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山东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有基础有条件
  总书记来到山东代表团审议,要求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对我省来说不仅是重大责任、重大使命,更是重大机遇。之所以对山东提出这样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农经处处长李秋生认为,我省素有改革创新的闯劲和干劲,多年来“三农”改革发展有着深刻实践和经验创造,打造形成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三农”改革发展,以占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资源,贡献了8%的粮食产量、9%的肉类产量、12%的水果产量、13%的蔬菜产量、14%的水产品产量和19%的花生产量,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4%,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农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出口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农业“新六产”的框架布局基本形成,农村电商、定制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方案出台,今年改革工作将扩大到所有涉农乡镇。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七改”工程全面提速,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
  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4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七年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年累计实现500多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2%下降到0.3%。
  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农村法治、德治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总体看,我省“三农”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已经具备了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齐鲁样板如何打造?
  习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大命题,对全省各级都是重大实践检验和历史考验。之所以称之为样板,就是能够“走在前列”,能够可复制可推广,能够在全国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梳理《规划》框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除前言外,共包括11章、39节内容。   第一部分是规划背景和总体要求。系统阐述了重大意义,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研判了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是乡村分类发展空间布局。按照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原则,对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乡村空间作了安排,提出了示范引领、特色发展、改造提升、搬迁撤并等四种类型乡村振兴模式,并明确了建设时序和优先任务。
  第三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分別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及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了安排部署。
  第四部分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和保障措施。重点围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对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宋伟介绍,在总体把握上,《规划》充分考虑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聚焦“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新局面”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绘就多样化的“齐鲁风情画”,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二是科学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特征。紧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在落实“十三五”规划既定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至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2022年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时的目标任务,又对2035年和2050年分两个阶段作出远景展望。三是统筹谋划乡村振兴主攻方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新任务新要求,精准确定我省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着力促进农村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确保乡村全面振兴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四是积极创新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围绕增强规划可操作性,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结合我省实际,设立若干专栏,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的重点任务均有所体现。为便于规划实施,参照全国规划任务分工,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有关章节均明确了牵头和参与部门。
  在发展愿景上,推动实现“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布局,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生产美、产业强,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基础重点。生态美、环境优,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关键标志。生活美、家园好,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根本目的。
  在指标体系上,全面展现山东标准和山东特色。形成了“六五四三三”的思路。即产业兴旺“六化发展”,包括品质化、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融合化;生态宜居“五有建设”,包括有村庄规划、有卫生厕所、有垃圾处理、有污水处理、有道路硬化;乡风文明“四率提升”,包括文明村镇达标率、学前入园率、文化中心覆盖率、生态安葬率;治理有效“三项工程”,包括社区服务站建设工程、雪亮工程、综治中心建设工程;生活富裕“三个维度”,包括农民收入、城乡差距、生活质量。共涉及27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预期性指标18项。
  在阶段目标上,稳步有序推进实施。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结合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的指标设计,重点突出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提升“两大重点”,实施“三步走”战略,每五年一个大台阶,点上示范、面上展开、连片发展、整体提升,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到2022年,全省30%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到2030年,60%以上的村庄达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标准;到2035年,除搬迁撤并村外,全部村庄达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标准。
  在重点任务上,用“六个推动”统领乡村振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六个推动”的要求,《规划》不仅突出了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乡村人才、齐鲁乡村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保障改善农村民生等工作,还对体制机制创新、规划实施保障等制度性供给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构成完整的规划框架体系,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明了现实路径。
  《规划》涉及方面林林总总,概括起来,可以用“13613”来进行表述。据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文跃介绍,“1”,即打造一个样板引领。聚焦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山东方案”。
  “3”即实施“三步走”战略。“6”和“13”即实施6大工程、13项行动计划。规划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格局、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基础上,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提出19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专栏,作为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支撑。
  其中,涉及6大重点工程,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新六产”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农业开放合作、生态保护支撑体系、脱贫攻坚等;以及13项重大行动计划,包括农业科技“展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乡村社会治理、就业创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等。
其他文献
百工坊落户山东书城欲创文化旅游综合体  本刊讯 5月17日上午,“山东首届传统手艺文化大展”开幕暨“山东书城·百工坊”落成仪式在山东书城隆重举行。此举宣告打造省城首个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号角正式吹响。  据了解,2015年9月,总占地2.4万平方米的山东书城正式营业。凭借时尚的空间布局和多元的服务业态,书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新型书城”。  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已成为各界共识。
期刊
郭泉村是匪王(刘黑七)的诞生地,抱犊崮则曾是土匪汇聚的巢穴。沂蒙山区大大小小的众多山崮,大都有过土匪活动的痕迹,尤其是抱犊崮,曾是多股土匪混迹的场所。隐藏于山野之间的小细节,填充了大历史的丰富空间。  兰陵与小牛犊  抱犊崮位于临沂和枣庄交界处,其方圆数百里内的山区,有四个县接壤,分别为兰陵、费县、山亭、滕州,主峰抱犊崮海拔580米,有“鲁南擎天柱”之称。  从古至今,抱犊崮数易其名。汉代称作楼山
期刊
人类爱吃的很多种食物都有健康问题,白米饭缺乏营养,红烧肉脂肪含量太高,方便面盐太多,巧克力热量太高……唯独沙拉名声一直特别好,仿佛一位冰清玉洁的仙女,人人都想亲近她。  不过,与其说沙拉代餐满足了大众追求健康的诉求,不如说这种口味清淡但有颜值的食物,只是让人们感到比以前更健康了。  从“尝鲜品”到人们日常的正餐选择  如今,以沙拉代替正餐的选择正在变得稀松平常。  A刚在朋友圈里贴了一张鹰嘴豆沙拉
期刊
李保芳进入茅台工作的时间,仅仅两年零九个月。在李保芳与袁仁国一同主政茅台的这两年九个月时间里,茅台集团的业绩步步高升,销售收入由2015年的41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64亿元,增长了82.33%;利润总额由约227亿元增长至403亿元,增长了77.53%,茅台集团的千亿级企业目标似乎指日可待了。  为了严惩哄抬茅台酒价格的行为,号称“铁腕”的李保芳连续惩罚多家违约经销商。甚至对全国几个大经销商
期刊
國人旅游的纯真年代  有这样一个时代,出去旅行要有介绍信,吃饭需要粮票;住宿每天1块钱;3小时长途车只要2块钱;景点门票居然只要1毛钱;没有数码相机,只能用海鸥相机和国产“乐凯”黑白135胶卷记录旅行。  物质非常简陋,但幸福却很久远。
期刊
在陕北,路遥以多种形式“活着”。  遍布延安市区及延川、清涧等地的路遥纪念馆、故居、墓,以及各种以其命名的组织,更多的是人们言语中、头脑中的路遥痕迹,使这片地域因一个作家的存在而呈现出一种鲜活的文化景观。  寻找路遥就此开始。几天的寻找,通过一处故居,一座陵墓,一种文学力量展现的生命哲学,我印证了一些想法,改变了一些想法,不同想法汇聚,加深了对路遥精神向度的理解。  郭家沟:那个站在老树背后哭泣的
期刊
当越来越多的古老村落迅速消失,愈發相似的现代化城市崛起,人们急切地创造新的未来,却也在不经意间湮没历史。总需要有一些地方、一些东西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承载和传达历史文化的气息,证明曾经有某些人某些事的存在,留下指引未来的路标。  还好,有博物馆。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本刊记者就博物馆与城市、博物馆与文创、博物馆与旅游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从军。  博物馆的现状与未来  “山东
期刊
4月3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部分党员干部赴省直机关警示教育基地——鲁中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到中纪委中国传统家规“忠勤报国铸家魂”拍摄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直机关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王渔洋纪念馆进行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结合开展,以正反典型为镜的教育方式,引发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换位意识”,收到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良好教育效果,为有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
期刊
第70届戛纳电影节唯一入围华语长片《路过未来》于5月17日起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该片也成为继《海边的曼彻斯特》《三块广告牌》《第三度嫌疑人》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的首部国产电影。  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城市,《路过未来》里有每一个追寻未来的异乡人的影子。  一幅广泛而复杂的外来务工者群像  入围戛纳的《路过未来》,是李睿珺所有作品中最特殊的一部。  它是导演目前为止最商业化的
期刊
麦田惊现男尸  1996年5月2日上午10时许,历下区姚家镇丁家庄几个顽皮的孩子结伴来到村外的麦田地里嬉闹。正玩在兴头上,一男孩突然被惊吓得大叫一声:“哎呀,死人!”其余的孩子们顺着男孩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不远处的麦地里果真躺着一具血肉模糊的男尸。  法医鉴定,死者年龄在25岁左右,脑后有一道开放型伤痕,脑浆迸裂,面部被斧头类凶器剁砍十余处,面目全非。从尸体腐败程度及尸斑形成推断,死亡时间在四天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