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女士40多岁,她家里的衣柜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衣服,大多没有穿过。这倒不是因为她节俭,而是因为这些衣服都是她从商场里偷回来的。终于,她把自己送进了派出所。
李女士哽咽地说着自己偷窃的经历。去年春节前的一天,她在一家商场里试衣服,放在试衣间门外的包和新买的另一件衣服被小偷偷走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特别大,痛苦烦恼的心情久久不能排解。后来,她又去了那家商场,趁人不备间偷了一件与她上次买的一样的衣服。得手后,她在心惊胆战中获得几许满足感。
没想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她专门出入几家大商场,在买衣服的同时,趁售货员不备就再拿走一件,自己当是“买一送一”;有时看见一些小件的围巾、内衣等物,她就会悄悄揉成一团塞进自己的包内。1年来,她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商场里走一趟,从未空手而回。这天,当李女士再次来商场的服装部行窃时,被逮个正着。民警在她的家里找到了200多件从未穿过的衣物,大到羽绒服,小到丝袜,可谓应有尽有。她承认这些都是从商场偷来的。
令人奇怪的是,李女士的家境比较宽裕,并不缺少这些东西,但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盗窃欲望,因为每一次得手后的满足感都使她欲罢不能。她说,我每次偷了衣服后都会深深自责,但是为了获得这种满足感,她没法控制自己。她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点评:
并非所有的“偷窃行为”都是道德品质问题。李女士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病理性偷窃,一般叫做“偷窃癖”。偷窃癖是指无明确目的,纯粹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而反复出现难以自制的偷窃成癖的一种行为障碍。
偷窃癖与一般偷窃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偷窃癖没有一般偷窃行为那样明确的偷窃动机,即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偷窃,而且行为人往往不问其价值如何,什么都偷,即使屡遭惩罚、身败名裂也难以自控。
偷窃癖实际上属于意志控制障碍,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所以有时也叫做强迫性偷窃。总之,出现偷窃癖行为的人不是道德丧失,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研究表明,强迫性行为往往是某些心结的外化。就是说,某些难以排解的冲突郁积在心,就会形成某种强迫性行为。李女士的失窃经历对其构成的心理冲击,显然是重要的诱因。而其失窃恰好是在商店购物的情境下,她的潜意识里便采取了类似的行为来宣泄内心的压力。同时,她在潜意识中还运用了合理化作用进行自我心理防卫——别人可以偷我的东西,我也可以偷别人的东西。这种所谓自圆其说的理由以及偷窃后心理上的满足,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强化和重复,行为的强化和重复,便逐渐在大脑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即形成稳固的神经联系。于是,形成了难以自控的偷窃癖。
如何预防偷窃癖,关键在于遇到心理冲突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心理冲突得到及时化解。比如李女士在失窃后,可以自我宣泄,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也可以求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同时,避免不恰当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可以促使心理和行為理性化,而不至于在潜意识的作用下采取强迫性偷窃,来寻求非理性的心理满足。
偷窃癖的矫正,较为有效的是厌恶疗法。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人的一个行为出现时,如果感到满意,相关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而容易再次出现;如果有一个厌恶性的刺激(如电击或催吐)出现,神经联系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相关行为反应逐渐消退。就李女士的情况来说,正是每次偷窃后都得到的快意和满足,才使偷窃行为不断强化和反复。如果每次偷窃后不能获得快意和满足,而是一种厌恶的痛苦的刺激,那么其偷窃行为就会逐渐改变。
在心理治疗中还有这样的个案。一位中年女性出现了与李女士相近的偷窃癖。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让患者反复观看一部记录片,影片内容包括患者本人进入商店行窃的全过程,以及被当场捕获的情景。在观看电影时,每当出现顾客们用厌恶和不屑的表情观看她被捕的情形时,她的腿部就会被电击,以此强化厌恶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患者说,每当受到电击即看到顾客们的面孔时,就会产生害怕自己再次被抓的感觉。3个月后,当再次产生偷窃欲念时,脑海里就会出现顾客紧盯她的情形和受到电击的感觉,偷窃欲念随之很快消失了。就是这样,她的偷窃癖行为逐渐得到了矫正。
遵照上面的原理,也可以进行自我矫正。比如,可以在每次偷窃欲念产生的时候,拧自己的肌肉,让自己产生痛感,或闻一种没有危害但味道很不好的气味,或服用催吐药,或口含黄连片,或强制自己重复去做一件自己厌烦的事情等等。如果能得到家人配合,由家人给予厌恶刺激,操作起来会容易一些。自我矫正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想象厌恶法,就是把上述所有的厌恶疗法在想象中完成,也能起到矫正效果。
任何习惯成癖的行为的改变,都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因此,在矫正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特别是自我矫正的情况,更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确保自己在偷窃欲念出现时,伴有厌恶性刺激。如果有一次例外的话,就会给矫正带来困难。
李女士哽咽地说着自己偷窃的经历。去年春节前的一天,她在一家商场里试衣服,放在试衣间门外的包和新买的另一件衣服被小偷偷走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特别大,痛苦烦恼的心情久久不能排解。后来,她又去了那家商场,趁人不备间偷了一件与她上次买的一样的衣服。得手后,她在心惊胆战中获得几许满足感。
没想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她专门出入几家大商场,在买衣服的同时,趁售货员不备就再拿走一件,自己当是“买一送一”;有时看见一些小件的围巾、内衣等物,她就会悄悄揉成一团塞进自己的包内。1年来,她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商场里走一趟,从未空手而回。这天,当李女士再次来商场的服装部行窃时,被逮个正着。民警在她的家里找到了200多件从未穿过的衣物,大到羽绒服,小到丝袜,可谓应有尽有。她承认这些都是从商场偷来的。
令人奇怪的是,李女士的家境比较宽裕,并不缺少这些东西,但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盗窃欲望,因为每一次得手后的满足感都使她欲罢不能。她说,我每次偷了衣服后都会深深自责,但是为了获得这种满足感,她没法控制自己。她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点评:
并非所有的“偷窃行为”都是道德品质问题。李女士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病理性偷窃,一般叫做“偷窃癖”。偷窃癖是指无明确目的,纯粹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而反复出现难以自制的偷窃成癖的一种行为障碍。
偷窃癖与一般偷窃行为有着本质区别。偷窃癖没有一般偷窃行为那样明确的偷窃动机,即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偷窃,而且行为人往往不问其价值如何,什么都偷,即使屡遭惩罚、身败名裂也难以自控。
偷窃癖实际上属于意志控制障碍,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所以有时也叫做强迫性偷窃。总之,出现偷窃癖行为的人不是道德丧失,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研究表明,强迫性行为往往是某些心结的外化。就是说,某些难以排解的冲突郁积在心,就会形成某种强迫性行为。李女士的失窃经历对其构成的心理冲击,显然是重要的诱因。而其失窃恰好是在商店购物的情境下,她的潜意识里便采取了类似的行为来宣泄内心的压力。同时,她在潜意识中还运用了合理化作用进行自我心理防卫——别人可以偷我的东西,我也可以偷别人的东西。这种所谓自圆其说的理由以及偷窃后心理上的满足,导致了这种行为的强化和重复,行为的强化和重复,便逐渐在大脑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即形成稳固的神经联系。于是,形成了难以自控的偷窃癖。
如何预防偷窃癖,关键在于遇到心理冲突后,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心理冲突得到及时化解。比如李女士在失窃后,可以自我宣泄,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也可以求助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同时,避免不恰当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可以促使心理和行為理性化,而不至于在潜意识的作用下采取强迫性偷窃,来寻求非理性的心理满足。
偷窃癖的矫正,较为有效的是厌恶疗法。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人的一个行为出现时,如果感到满意,相关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而容易再次出现;如果有一个厌恶性的刺激(如电击或催吐)出现,神经联系就会受到抑制,从而使相关行为反应逐渐消退。就李女士的情况来说,正是每次偷窃后都得到的快意和满足,才使偷窃行为不断强化和反复。如果每次偷窃后不能获得快意和满足,而是一种厌恶的痛苦的刺激,那么其偷窃行为就会逐渐改变。
在心理治疗中还有这样的个案。一位中年女性出现了与李女士相近的偷窃癖。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让患者反复观看一部记录片,影片内容包括患者本人进入商店行窃的全过程,以及被当场捕获的情景。在观看电影时,每当出现顾客们用厌恶和不屑的表情观看她被捕的情形时,她的腿部就会被电击,以此强化厌恶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患者说,每当受到电击即看到顾客们的面孔时,就会产生害怕自己再次被抓的感觉。3个月后,当再次产生偷窃欲念时,脑海里就会出现顾客紧盯她的情形和受到电击的感觉,偷窃欲念随之很快消失了。就是这样,她的偷窃癖行为逐渐得到了矫正。
遵照上面的原理,也可以进行自我矫正。比如,可以在每次偷窃欲念产生的时候,拧自己的肌肉,让自己产生痛感,或闻一种没有危害但味道很不好的气味,或服用催吐药,或口含黄连片,或强制自己重复去做一件自己厌烦的事情等等。如果能得到家人配合,由家人给予厌恶刺激,操作起来会容易一些。自我矫正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想象厌恶法,就是把上述所有的厌恶疗法在想象中完成,也能起到矫正效果。
任何习惯成癖的行为的改变,都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因此,在矫正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特别是自我矫正的情况,更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确保自己在偷窃欲念出现时,伴有厌恶性刺激。如果有一次例外的话,就会给矫正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