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李大钊关于《每周评论》的书札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端所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致李辛白书札各一,不佞收藏之前均未见著录,所谈所涉皆为《每周评论》。
  《每周评论》由陈独秀、李大钊创办,陈独秀主编,1918年12月22日于北京创刊。
  1918年11月27日,陈独秀召集《每周评论》创刊会议,参加者有李大钊、高一涵、高承元、张申府、周作人等人。会议公推陈独秀为书记及编辑,其他人皆为撰述,发行所位于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79号,编辑所则处于北京大学新楼文科学长办公室(陈独秀时任文科学长)。
  《每周评论》虽为重点谈时局政治兼及文艺思想的小报,但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并革命进步刊物,《每周评论》在国内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出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等特定的政府气候有密切关系。作为月刊的《新青年》,着重于思想文艺的理论宣传与启蒙教育,《每周评论》则因其周期较短、版面灵活,紧跟局势直接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每周评论》共有四个版面,设十二个栏目,主要为:国外大事述评、国内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报刊选论等(每期至少五个栏目)。《每周评论》谈政治的主要撰稿人为陈独秀(笔名只眼)、李大钊(笔名明明、守常)、张慰慈、张申府(笔名赤、张赤)、王光祈(笔名若愚)等,文艺思想类的主要撰稿人则有周作人(笔名仲密),高一涵(笔名涵庐)、胡适等。
  《每周评论》创刊号上主要内容有陈独秀撰写的“创刊词”与四则“随感录”,王光祈的社论《国际社会之改造》、蔡元培的《劳工神圣》、梁启超的《欧战结局之教训》及胡适的新诗《奔丧到家》。陈独秀在《发刊词》中指出:“《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主要文章有:《我的国内和平意见》、《国防军问题》、《人种差别待遇问题》、《为什么要南北分立》、《贫民的哭声》、《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及数篇“随感录”。那篇不足百字但极为著名的“随感录”《研究室与监狱》,便发表在《每周评论》第25号。
  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主要文章除《新纪元》、《阶级竞争与互助》、《废娼问题》、《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劳动教育问题》外,还包括《新旧思想之激战》等共计54篇。1919年1月5日,李大钊《新纪元》一文在《每周评论》第3号发表。该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洗出一个新纪元来”。他于此阐述:“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的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为一线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
  1919年3月9日,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在《每周评论》第12号上开辟专栏,全文转载林纾(琴南)的小说《荆生》,并加以记者按语,猛烈回击林琴南小说《荆生》中以暗示的手法讥笑、诋毁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等人的行为。
  1919年4月6日,《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内刊登《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后端属于纲领的一段,并加注按语。按语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其后发表陈独秀的短文《纲常名教》指出:“欧洲各国社会主义的学说,已经大大流行了,俄、德和匈牙利,并且成了共产党的世界,这种风气,恐怕马上就要来到东方。”
  “五四”期间,《每周评论》于1919年5月9日特辟《山东问题专栏》,李大钊痛斥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他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协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我实为你惭愧!我实为你悲伤!”1919年5月26日,陈独秀所撰《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一文在《每周评论》第23号上公开发表,反响异常。
  《每周评论》前二十五期由陈独秀主编,自第26期起改由胡适任主编。内容则以及时反映当前迫切的政治问题为主,与《新青年》侧重理论的特点互补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1919年7月20日,即陈独秀入狱不久,接办《每周评论》的胡适在第31号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与李大钊进行商榷并公开争论起来。此“问题”与“主义”之争,成为现代中国文化进程的一个纽结和拐点。
  1919年8月31日,《每周评论》出至第37期被北洋军阀政府封禁。
  此处所刊李大钊、陈独秀关于《每周评论》书札,为时致北京大学庶务主任李辛白。李当时兼任《新青年》及《每周评论》出版部主任。
  李辛白(1875-1951),白话文倡导者,原名修隆,字燮,号水破山人,安徽无为县人,1901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官大学堂。1904年参加柏文蔚、陈独秀等在芜湖组织的岳王会,1905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为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1907年受同盟会派遣,回国从事革命活动。1908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被胡适推崇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1911年,任芜湖军政分府民政长,不久在芜湖创办《共和日报》。1912年任安徽省警察厅长。1913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邀聘李辛白到北大担任庶务主任,两年半后任出版部主任,曾编辑出版介绍俄国革命和工人运动方面的书籍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每周评论》、《新潮》等重要刊物。“五四”运动爆发当日,罗家伦起草轰动一时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印出2万份,为当天发出的唯一传单),便是由李辛白组织在其所办的“老百姓印刷厂”赶印。
  据《北京党史》2010年第3期介绍,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后,闻北洋政府将行通缉,李辛白遂避居夫人刘冰仪的故乡——安徽贵池县。1927年秋,到南京私立安徽中学教国文。次年初,创办《老百姓报》。1930年底回家乡无为,与王鹤天创办“尚实学社”,1933年则到宣城中学任教,二年后,任徽州中学校长,1937年又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次年担任省抗日动委会首批会员,不久即举家避难于山区梨村。随后,开办塾馆,免费为村童破蒙,翌年开办南庄学院。1940年始,先后在休宁女子中学、安徽中学、建国中学、右任中学、省立高等农业职业学校、安徽学院、昭明国文专科学校任职、任教。1949年春,因病辞职,在贵池家中疗养,直至1951年病逝。
  李大钊与李辛白关系颇为密切。李辛白(笔名姜素)曾于1918年8月在北京大学创办《新生活》周刊(五四时期著名的小型通俗刊物,在国内及日本,南洋等地拥有较多读者)。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都积极为该刊撰稿。仅李大钊一人就在该刊发 表文章六十余篇,如在《新生活》第21期上,他发表随感录三则,其中《哭冯国璋》一文(署名孤松)以辛辣的讽刺概括了冯氏一生:“除去汉阳的焦土,新华宫的残梦”,以及“累累黄金”,冯国璋的一生“还有什么”?;在《又是一年》文中,他勉励青年不要做新时代的落伍者,要为“不断地创造新生活而努力”;在《忏悔的人》一文中,他则指出,不应当歧视那些犯过错误以至犯过罪过的人,因为这种人“对于罪恶的本体和自己堕落的生活都有一层深严而透彻的认识,以后任罪恶怎样来诱惑他,他绝不会上当了”。
  “五四”期间,蔡元培拟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李辛白便随同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总务长蒋梦麟等宣布辞职。
  199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中,收录李大钊《致李辛白》信札六通,均关于《每周评论》。不是“乞检出第一号至第号的《每周评论》二份寄赠东四四条胡同张岱杉先生,以后按期续寄”,便是“郭楞仙寄来邮票三角奉上,乞即照寄;外有殷汝耕君住址一纸亦望收存,由第一号起按期赠报一份,以吾社拟请殷君任驻东通信员也”,或是“上海有位日本人佐原笃介君愿订《每周评论》,自第一号起长期续订,报费若干开单寄去,他必照数汇来”等等,时相往还甚频。
  拙藏李大钊致李辛白书札,计三页(另附致胡适一封,毛笔书写,封背存有国立北京大学印记),使用国立北京大学用笺,毛笔书写,所谈所述为三件事,一是请他寄《每周评论》二十份给山西大学李泰棻(字革痴),托李代卖;二是寄岭南杂志社及湖南通俗教育报社,三是寄北京益世报馆潘智远(字蕴巢)。
  信中所言及之李泰棻(1897-1972),著名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字革痴,号痴庵,与李大钊悉为直隶老乡,二人纵情文史,交谊甚笃,其1916年冬出版《西洋大历史》一书,作序者为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1918年,时年二十一岁的李泰棻被聘为国立山西大学教授,第二年即由李大钊引荐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据刘徙著文谈,1927年,李大钊就义,无人敢出面料理后事,作为同事兼挚友的李泰棻毅然为其收尸入殓,买棺治丧(见《关于李泰棻》,载《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6月28日)。
  信中所涉《益世报》,即民国早期极为著名的爱国报纸(罗隆基、梁实秋、田汉、张恨水都曾参与其间,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曾受《益世报》的邀请,从遥远的欧洲为《益世报》写下了56篇海外通讯),至于潘蕴巢,则指时任《益世报》总编辑的著名翻译家潘智远。1919年5月23日,因刊发揭露时弊的社论《安福与强盗》并山东军人“痛外交失败”之通电,《益世报》被当局停刊五天,总编辑潘智远遭逮捕(后被当局以妨害治安罪、侮辱官吏罪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拙藏陈独秀致李辛白书札,计一页,附一封(封面印有文科学长字样,毛笔书写,封背存有国立北京大学印记),使用国立北京大学用笺,毛笔书写,内容极为简明,即请李辛白“加送北京中华书局《每周评论》三十份”。
  陈独秀与李辛白为安徽同乡,关系友善。李辛白办《新生活》周刊之际,陈独秀曾积极为该刊撰稿。此信不久的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因散发传单被捕,李辛白积极参与各种渠道的营救活动,6月14日,他曾与周作人、王星拱教授代表北大教职员前往探监和慰问,随即在《每周评论》第30号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白话诗《怀陈独秀》:“依他的主张,我们小百姓痛苦。依你的主张,他们痛苦。他们不愿意痛苦,所以你痛苦。你痛苦,是替我们痛苦”。正是在各界的全力营救下,1919年9月17日,被监禁九十八天的陈独秀经保释出狱。
  拙藏李大钊致李辛白书札,虽未具写信日期,然依据李大钊函中所言“自二十一号起寄《每周评论》二十份至山西大学李泰棻先生处”推断,此札当写于1919年5月12日前后不久,因为《每周评论》为周刊,每星期日印行。鉴于第23号为5月26日出刊,第21号出刊日期定当为5月12日。这个日子,实属非常时期,正处于激情澎湃的“五四”过后,如火如荼的“六三运动”到来之前那屈指可数的二十天之内。
  拙藏陈独秀一函的书写日期,亦当此际,即1919年5月12日前后。此后不久的6月11日,他便锒铛入狱,《每周评论》则易主由胡适接办。8月30日,《每周评论》第37号出版未及发行,即被北京政府封禁(胡适指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的著名文章《四论问题与主义》于此首刊)。
其他文献
吴荣光依仗着雄厚的家族经济实力以及与文人官僚间鉴藏往来的便利渠道,积累起筠清馆丰富而高端的收藏,在岭南乃至全国的收藏界树立起一代书画鉴藏大家的位置。  吴荣光的鉴藏眼力,曾令刘墉、翁方纲等前辈大家为之“虚心下访”,他于古物聚散,信缘随缘,而绝不夺人所爱;作为一个正统文人,吴荣光的收藏取合紧守“正遭”,以文人书画谱系为主脉收藏,对“狂怪”风格的书画作品几乎不屑一顾,可谓清代中期古书画鉴藏界的典型人物
期刊
傅抱石的绘画自1949年之后在表现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以毛泽东诗意和毛泽东故乡作为绘画题材。其中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创作从19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而韶山题材则始于1959年6月,其时他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赴长沙,到韶山毛泽东故乡参观并以毛泽东故乡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写生创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5年,他创作了多幅韶山题材的作品,构成了建国之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红色题材”的重要组成部份
期刊
时光荏苒,穿梭千年。2011年5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广州分部联袂《收藏·拍卖》杂志举办的“雕刻时光续写传奇——欧洲古董自鸣钟艺术赏鉴会”在私人银行所在的国际金融广场举行。工行私人银行被《欧洲货币》杂志授予2010年度“中国最佳私人银行”,而《收藏·拍卖》杂志亦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端艺术生活杂志,此次活动可谓财富和艺术的融汇。活动当天,来自工行私人银行的贵宾们在青葱郁郁的午后时分,汇聚一堂
期刊
中国的儒家是轻视艺术的,孔子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不是被国家所重用,故学一点技艺,聊以糊口。他们又承认艺术是“小道”,而且说“虽小道必有可观”。但一见到技艺精湛的作品,又惊呼:“神乎技哉”,“技进乎道”。技艺精到一定程度,则近乎道,通乎神,那就不可小视了。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王公贵族们更是十分轻视画家的,但他们见到一些杰出的画家创作出“神乎技哉”的作品后,也不得不赞叹和推崇。但“神平技哉
期刊
癸卯年七月初二日,即公历1963年8月2日,为吴湖帆七十大寿的日子。这位久负盛名的一代书画大师七秩寿辰是怎么过的?本文作者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册抄本中,意外发现了长久隐藏的几页手抄资料——吴湖帆七十寿辰“词寿序”及祝寿礼单。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晚年由于两度中风,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友朋往来大大减少。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
期刊
古代希腊以降,表现人体美在西方艺术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近百年间,由于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一部分广告、影视,突出裸体的肉感、性感,以色情(erotie)的诱惑刺激观者的情欲。遂使“反传统”的现代派艺术家们,或鄙弃女性的人体美,或使之扭曲变形成为狞厉怪异的形象。一如毕加索或美国的德·库宁(De kooning)等。  洪世杰先生的油画,塑造了一种纯净秀雅艺术形象,表现了女性裸体中的青春朝气,予人以
期刊
只是为了一个收藏,为了一个艺术的愿望,真正可以把自己的房产卖掉,把自己银行的钱取出来去追求的这种人非常少,所谓真正的收藏家,他是不在乎少吃一点,少住一点,或者少用一点,但他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艺术品收藏在他家中。我相信将来的发展肯定是这样,现在只不过是大浪淘沙。  ——王义强    1999年,纽约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现场,有华人收藏家魁首之称的王季迁端坐其间,在场准备参与竞投的台湾富商也紧紧盯着
期刊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又称《华封三祝图》,作为任氏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已毋庸赘言。作者在此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此图所采用的“华封三祝”这一人物祝寿画题材是否一开始便为民间所用,与民间所风行的多寿、多福、多子构成的“三多”图案——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其中是否带有晚清即十九世纪以来某种观念变革?带着以上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幅作品,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首先尚待知悉的是此图为谁而画。任氏款题云
期刊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1岁。其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探索融合东西方绘画两种不同艺术语言的美学观念,尽管画作价值千万,但吴冠中先生多次向世界各地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捐赠作品,多达360余幅。吴冠中曾说:“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要送给公共机构,让历史来检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不忘将自己心爱的作品让儿子吴可雨带到香港,捐赠给香港艺术馆,这也导致吴可雨最终因此痛失
期刊
松风琴名之由来    历史上,相传嵇康作《风入松》曲。唐代皎然有《风入松歌》:“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飚。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明显可知是松间抚琴之咏。而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诗:“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皎然月色之下独坐磐石,“松风”或为曲名,或为琴名,亦或是松涛相伴中抚琴之境。在历代诗词中“松风”便常常成为一种听琴、抚琴的意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