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心理学、教育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幼儿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经历能改变人脑的结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应提倡让幼儿自主参与校园精神环境创设,提倡“做中学”。
在“运动会的准备”这项活动中,我们发现,充分信任、尊重、理解、支持幼儿,把发言权、选择权、评价权、表决权交给幼儿,让幼儿自主参与校园精神环境建设,在“做”中学习,幼儿就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学会选择,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感受成功或经历挫折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在“做”中成长,在“做”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多年来,在组织比较大的活动时,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于为幼儿安排好一切。例如,过去我园每年都举办幼儿运动会,运动会开幕式需要用的各班班牌标志都是老师做的。各班举牌领路的“形象大使”,也是由老师指定的几个“能干”的大孩子担任。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学习,对蒙特索利儿童观和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教学原则的再思考,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一次次的刷新。2005年幼儿运动会,我们改变以往的做法,以班为单位,广泛发动幼儿和家长,征集班牌、班旗标志,让幼儿自己竞选本班举牌领路的“形象大使”,把“做”的机会交给幼儿。
在这次运动会的准备活动中,幼儿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一个班牌、班旗标志的产生,都有一个故事,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前班的班牌标志是兔子。兔子跑得快,又是孩子们的属相,大家认为选它最合适;大一班的孩子都属龙,家长参与提建议、孩子自己动手画,收集上来几十幅各种各样的“龙”稿;大二班班牌标志是一个醒目的“V”字,代表的是孩子们必胜的信心;中一班班旗贴的是彩色五环和由小龙构成的“中一”图案,他们的口号是“中一,中一,永远第一!”托班、小班的幼儿只有两三岁,还不能很好理解标志的意义,也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不适合向他们征稿,老师推荐了几幅画让他们选择。在征集、产生标志的活动中,教师真正做到了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学习比较和分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竞选负责举班牌、班旗领路的“形象大使”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知道成功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他们学习了如何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如何去经受挫折,去表达自己,去评价别人,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学前班竞选“形象大使”的标准是“健康、活泼、面带微笑、爱学习”。首轮竞选采取自愿报名、大家评选的方式。看见小伙伴一个个报名上台,性格内向又比较胆小的嘉倪想上又不敢上。老师走过来鼓励她“上去吧,不上就没机会了。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嘉倪上去了,却紧张得说不出话,小朋友鼓掌鼓励她,停顿了一会儿,她才小声说:“我想当形象大使,我站得直、站得久。”这时,有小朋友补充“嘉倪长得高,平时很守纪律的”。经过动作展示和举手表决,嘉倪在“强手如林”的竞选者中胜出,如愿当上了学前班举牌的“形象大使”。
大一班全体幼儿报名参加竞选,老师把名单公布,第二天,报名的幼儿在班上进行才艺表演,再由大家提名产生候选人。中二班以前选小组长,都是自己报名,大家评选。这次老师提出了新要求:先摆自己的长处,如果你的优点是别人没有的,你的票数就高。于是小朋友纷纷提出自己的竞选理由:“我上课坐得好”“我排队不乱跑”“我回家帮妈妈洗碗”等。中一班的竞选结果是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班上有几名大胆活泼、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看好,其他孩子却说不行,原因是“讲话太多”。最后他们选了性格文静的冬燕做举班牌的“形象大使”。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要自信,机会靠自己争取!”“要想办法说服别人”“要努力让大家认同自己”“做得不好就要被淘汰”“失败算不了什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集体的事情大家来做”等。
在“做中学”的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民主、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放手让幼儿去做他能做的事,让幼儿的心理发展在“做”中实现,让幼儿的“自我意识”在“做”中被开掘、发展和完善,幼儿的创造性、应变能力在“做”中得到提高。在实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有足够的了解,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还要解决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完成幼儿园“大任务”的过程中,发挥本班教师、家长的优势,挖掘孩子的潜力,营造班级的特色。有了好的引导,幼儿才能从“做”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使自身需求与社会要求和谐统一。
(责编 韦春艳)
在“运动会的准备”这项活动中,我们发现,充分信任、尊重、理解、支持幼儿,把发言权、选择权、评价权、表决权交给幼儿,让幼儿自主参与校园精神环境建设,在“做”中学习,幼儿就会乐于尝试、敢于思考、学会选择,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会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感受成功或经历挫折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在“做”中成长,在“做”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多年来,在组织比较大的活动时,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于为幼儿安排好一切。例如,过去我园每年都举办幼儿运动会,运动会开幕式需要用的各班班牌标志都是老师做的。各班举牌领路的“形象大使”,也是由老师指定的几个“能干”的大孩子担任。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学习,对蒙特索利儿童观和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教学原则的再思考,我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一次次的刷新。2005年幼儿运动会,我们改变以往的做法,以班为单位,广泛发动幼儿和家长,征集班牌、班旗标志,让幼儿自己竞选本班举牌领路的“形象大使”,把“做”的机会交给幼儿。
在这次运动会的准备活动中,幼儿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一个班牌、班旗标志的产生,都有一个故事,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前班的班牌标志是兔子。兔子跑得快,又是孩子们的属相,大家认为选它最合适;大一班的孩子都属龙,家长参与提建议、孩子自己动手画,收集上来几十幅各种各样的“龙”稿;大二班班牌标志是一个醒目的“V”字,代表的是孩子们必胜的信心;中一班班旗贴的是彩色五环和由小龙构成的“中一”图案,他们的口号是“中一,中一,永远第一!”托班、小班的幼儿只有两三岁,还不能很好理解标志的意义,也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不适合向他们征稿,老师推荐了几幅画让他们选择。在征集、产生标志的活动中,教师真正做到了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学习比较和分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竞选负责举班牌、班旗领路的“形象大使”是本次活动的高潮。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知道成功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他们学习了如何去感受成功的喜悦,如何去经受挫折,去表达自己,去评价别人,去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学前班竞选“形象大使”的标准是“健康、活泼、面带微笑、爱学习”。首轮竞选采取自愿报名、大家评选的方式。看见小伙伴一个个报名上台,性格内向又比较胆小的嘉倪想上又不敢上。老师走过来鼓励她“上去吧,不上就没机会了。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嘉倪上去了,却紧张得说不出话,小朋友鼓掌鼓励她,停顿了一会儿,她才小声说:“我想当形象大使,我站得直、站得久。”这时,有小朋友补充“嘉倪长得高,平时很守纪律的”。经过动作展示和举手表决,嘉倪在“强手如林”的竞选者中胜出,如愿当上了学前班举牌的“形象大使”。
大一班全体幼儿报名参加竞选,老师把名单公布,第二天,报名的幼儿在班上进行才艺表演,再由大家提名产生候选人。中二班以前选小组长,都是自己报名,大家评选。这次老师提出了新要求:先摆自己的长处,如果你的优点是别人没有的,你的票数就高。于是小朋友纷纷提出自己的竞选理由:“我上课坐得好”“我排队不乱跑”“我回家帮妈妈洗碗”等。中一班的竞选结果是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班上有几名大胆活泼、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看好,其他孩子却说不行,原因是“讲话太多”。最后他们选了性格文静的冬燕做举班牌的“形象大使”。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要自信,机会靠自己争取!”“要想办法说服别人”“要努力让大家认同自己”“做得不好就要被淘汰”“失败算不了什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集体的事情大家来做”等。
在“做中学”的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民主、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放手让幼儿去做他能做的事,让幼儿的心理发展在“做”中实现,让幼儿的“自我意识”在“做”中被开掘、发展和完善,幼儿的创造性、应变能力在“做”中得到提高。在实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有足够的了解,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还要解决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完成幼儿园“大任务”的过程中,发挥本班教师、家长的优势,挖掘孩子的潜力,营造班级的特色。有了好的引导,幼儿才能从“做”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使自身需求与社会要求和谐统一。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