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的环保传播术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初,马军和“污染地图”又火了一把。
  当时,一名前央视记者刚刚发布了一部雾霾调查视频。视频里,发布者提到了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污染地图”。伴随着视频的爆红,“污染地图”也跟着火了,不到两周时间,下载量突破170万次,马军更是各路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
  在接下来的两三周,马军很忙,忙着接受各种采访。镜头前的他已经47岁,身材瘦高,性格随和。在媒体圈内,马军有着相当不错的人缘和口碑,不管是相熟的媒体,还是陌生的记者,只要提出采访诉求,他大多照单全收。
  马军觉得,媒体可以把声音和信息传递出去。
  马军是致力于推动环保信息公开的行动者,有着发出声音的实际需求。自2006年成立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以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地政府公开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数据,并绘制成“污染地图”。截至目前,污染记录已经超过19万条。
  马军说,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推动各方使用,形成治污减排的动力,最终实现环境改善,这大概就是他的环保策略。
  污染晾晒
  马军的成名,得益于两张地图,一张是“水污染地图”,一张是“空气污染地图”,通过这两张地图,他将污染问题拿到阳光下晾晒。
  在成为职业环保人之前,马军曾经做过记者,也在环境咨询公司工作过,多年的经历让他得以看到中国正在出现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2006年,他辞去原来的工作,在北京市朝阳区成立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下称“环境中心”)。
  环境中心成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绘制“水污染地图”——通过公开渠道收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300多地市级行政区的水质、污染排放和污染源信息,绘制成一张数字地图,放到研究中心的网站上。一年后,他又利用同样的办法,绘制出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将一个国家的空气和水污染信息制作成一张数字地图,这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数据量大不说,去哪里收集信息,怎么收集信息,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马军记得,每天回到办公室后,就通过网站、媒体和环保组织收集各地公开的污染信息。
  在过去的9年时间里,马军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将污染信息公布于众。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越来越多人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2013年,马军将“空气污染地图”搬到了手机,他希望,借助一台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把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监测紧密联系起来。
  中山大学一名研究公益传播的学者认为,马军有环保策略,有互联网意识,“在国内是做得最好的了”。
  2013年,马军凭借两张污染地图获选“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公益人物奖。
  信息的力量
  按照马军的环保逻辑,信息公开只是途径,以此吸引公众参与,实现治污减排,这才是目的。
  2010年出现的“毒苹果”事件值得一说。当时,马军发现苹果公司在华的供应商存在污染问题,要求苹果公开供应链,但遭到拒绝。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介入苹果污染调查,先后发布了2份调查报告,召开了5次新闻发布会,公开苹果供应商的污染事实。
  草根环保人揭露跨国IT巨头污染问题,国内外的媒体争相对马军进行报道,苹果公司供应商的污染问题走进公众视野。
  美国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甚至对马军进行声援。
  苹果公司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过7次面对面的交谈,终于公开156家供应商名单,并向马军承诺,先开放部分供应商接受第三方环境检测,一旦发现污染问题,立即敦促整改。
  这个事件结束后,马军获得了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戈德曼环保奖。
  变化在发生
  要想改变污染现状,马军知道不能孤军作战,政府是他努力寻求的合作方。
  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部门打交道需要很高的技巧。在如何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上,马军给自己的定位是:协助环保部门。“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环保部门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去把问题解决了,最理想的局面应该是公众在监督,政府在监管,企业在治理。”
  在马军看来,“污染地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很纯粹,就是坚持环保和公益,在数据公开的基础上,多方合作共同寻求污染治理之道。
  几年下来,一些地方政府的态度开始转变,他们甚至成为马军的合作对象。山东省环保厅要求省内各个市、县环保部门建立政务微博,将市民从“污染地图”上转发的排污数据当成微举报,进行跟踪落实和处理。
  按照马军的说法,现在已经有300多家企业对污染进行整改。但这个数字仅占“污染地图”数据库里污染企业总数的10%,马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他计划推出“污染地图2.0”。新版本最大的卖点在于增加了“水污染地图”,只要打开APP,市民能够同时看到国内各个城市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与此同时,2.0版本还增加了天气预报、运动指数等实用功能。
  在过去几年,马军几乎没有主动对“污染地图”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哪怕把“污染地图”搬到手机上,也只限于少数人知道,上线半年,下载量才达到5万次。
  为何如此低调?
  马军的回答是:一是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公布,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大量的技术问题和沟通问题需要处理,包括与政府的沟通等;二是数据还是比较敏感,可能影响企业声誉,需要特别严肃对待;三是数据公开要合法合规,需要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要为企业可能提起的诉讼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21日,学者杨团在北京张罗了关于慈善法的研讨会。  会议以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为主办方,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公益研究院等5方为协办方,有政界、学界、NGO界、企业界、传媒界等各界人士参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六家研究机构提供了五个《慈善法》的民间版本。杨团要求所有的人“放开心态,尽心会审、专心致志、排除
期刊
人群中,体格魁梧、声音洪亮的卢德之格外显眼。而站在台上,一开口说话,更是“能量惊人”。  湖南人卢德之,上世纪80年代初是湖南民政厅的一名公务员。90年代末期,从体制内离开,下海经商。  上得庙堂、下得江湖,如今卢德之有多个头衔:伦理学博士、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专家委员,同时兼任多所高校的教授、博导,先后出版了《交易伦理论》和《资本精神》等个人专著。他提出现代慈善和资本精神理论
期刊
去年12月初,福布斯中文网推出“2014年中国慈善基金榜”,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连续4年名列第一,但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似乎对此不够满意,在记者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回了一句:“今年我们没拿满分,往年都是满分的。”说这话时,潘江雪一脸凝重,似乎没拿满分是一个不小的失误。  潘江雪,京城人士,70后的杰出代表,学校里的学霸,资本市场的女强人,明星公益机构的掌舵人。在深交所成立的1990年,她考入中央财经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公益事业起步较晚,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如果这些说法成立,那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公益所关注的助学、助残、助老、扶贫、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青少年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等很多公益事业,谁在做?难道60多年来,这些事情没人做,才导致中国公益起步很晚?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起步中国的“计划公益体制”  这些事情有人在做,而且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做,比如
期刊
2011年,曹德旺不仅开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捐赠成立基金会的先河,更凭借年45.8亿元捐款额,位列“胡润慈善榜”榜首。  与暴富相比,因善成名也许更令人愉悦。但舆论追捧带来的也不全是志得意满。这段时间总是忙于应付媒体追访的曹德旺有点烦。因不愿面对千篇一律的问题和视角,此刻一坐下来,他就拧着脖子、皱眉,大手一挥,“今天别谈河仁基金会了!”  《中国财富》:我们觉得曹氏父子做慈善有一个特点,总是非常
期刊
邓飞,国字脸,浓眉大眼,站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下称“中欧学院”)北京校园内,面对台下的专家教授、中欧校友和地方政府官员,侃侃而谈。他演讲的题目是《我的e农梦》,演讲结束,掌声雷动。  这是2014年11月29日,e农计划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会开始前,100多名嘉宾冒着重度雾霾和绵绵细雨赶到这里。邓飞置身人群中,忙于招呼各个出席嘉宾。有参加采访的记者印象深刻,“大家都围着他转,有点呼风唤雨的感觉。
期刊
“退休”后的马云,又找到了新“组织”。  2013年9月25日,阿里巴巴内部传出消息:马云加入了美国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并出任该基金会理事。而在他加入之前,基金会的捐助人包括:俄罗斯的尤里·米尔纳(DST Global创始人)、美国的谢尔盖·布林(Google联合创始人)夫妇和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联合创始人)夫妇。这几位,都是硅谷顶尖的新经济业界巨头。  早在4年前,马云就曾放言,自
期刊
一袭黑衣,一顶黑帽,脚底穿一双黑鞋,在西方人的眼中,李连杰如此装扮符合他们对侠士的想象。  2011年12月17日,以“黑侠”打扮的李连杰突降深圳壹基金临时办公室。  没有闪亮舞台,没有音乐伴奏,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李连杰并不夺目,身后立着高出其一头的助手,让人产生一种落差感。  “当你有能力改变一些事情,你在道义上就负有责任,但这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悦。”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左手亦缠绕着一串;
期刊
2013年3月,茅于轼挂上了新身份——“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战略顾问”。近些年,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俨然成为一名公益践行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民间公益和社会组织建设当中,关注城乡二元化、乡村妇女扶贫,民间小额信贷等问题。  1993年是茅于轼人生的一个新门槛。那一年,64岁的他决定退休,随后成为一名更加坚定的社会改革行动者。他与几位经济学家创办了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建立民间智库,在山西临县设立民间
期刊
2006年10月,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由学诚法师带领的佛教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民间慈善组织”,仁爱慈善基金会官网介绍。  仁爱慈善基金会所依托的,正是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的北京龙泉寺。仁爱慈善基金会以基金会之名、慈善部之实,承担起龙泉寺所有慈善工作。  仁爱慈善基金会有着现代基金会应具备的几乎所有内容。仁爱有完整的组织构架和清晰使命愿景,有透明清晰的财务报表和编制精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