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写生教学杂谈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美术高考专业色彩考试,一般都是以水粉静物写生或是水粉静物默写为主。一般说来,在学习水粉画时,是通过对写生对象体面关系的分析来表现其明暗、色彩、体积和空间感。我们在掌握其技法的同时,也有些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注意。
  在水粉画写生教学中我们应从几个大问题着手。
  1关于色彩感觉能力的培养问题
  要画好水粉静物写生,你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
  水粉画很容易出现的脏、灰、粉、生等毛病,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作者对客观对象产生的色彩缺乏一定的理解。比如,把一块很漂亮的颜色,放到一幅和谐色彩中去,也可能会显得脏。一块在这幅画中似乎看起来很暗很脏的颜色,放到另一幅画中却又显得十分漂亮。这个例子,稍有绘画经验的人都能有所体会,关键问题就在于需要我们用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表现客观对象的色彩。
  我们都知道,任何有色物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内,它们的色彩必然与周围邻接的物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色彩关系。它的变化规律就是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对立统一规律。
  如在我们的静物写生中,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被描绘出来的水果,由于过多地注重固有色,而忽视了条件色对他的影响,给人的感觉好像此物体不是放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原因在于没有用色彩关系变化规律的原理去理解和分析对象的色彩。
  因此,理解和掌握色彩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是画关系,而不是画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努力锻炼并培养自己准确判断这种色彩相互影响程度的能力。
  2如何对待色彩、客观因素
  写生不能脱离真实的对象,于是有人认为写生就是把实物描摹下来,这种理解必然造成机械地照搬自然。而我们要求的色彩物象写生是与之相对立的。它是通过画者的眼睛,大脑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理解,并大胆取舍、综合、归纳、加工并艺术地表现出来。写生的过程如同写一部小说,它不可能是照抄生活原样,而是把真实的社会生活作为素材,并通过艺术语言加工,使之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使自然认识变成艺术真实。色彩写生也是这个道理,它以实物为依据,以表现自己对整个物象的感觉和认识为目的,对客观物象加以提炼概括,甚至要进行艺术性的夸张和创造。
  就主、客观的写生因素而言,当我们看到客观物象中的色彩关系时,一种是小心翼翼把他照抄下来,画的惟妙惟肖,认为这才是客观的表达对象。另一种是把看到的色彩冷暖规律夸张,两者都是从自然中的来的真实,但两种写生的结果却有很大区别。前者属客观中的真实,后者是初见的艺术的真实,是具有表现意味的真实。
  3如何对待色彩明暗、冷暖的矛盾冲突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道理,我们作画也不例外。如物体的主次强弱、大小方圆、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统一性;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对统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对立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我们做画就是利用这种矛盾规律,有意地在画面上制造矛盾,然后想办法解决矛盾。如:在我们开始布置画面色彩关系时,为了塑造画面物体、空间、质感等,着色时便有意加强画面的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等矛盾冲突,故意使他们之间对利而排斥。然后,利用物象的明暗交界线,画面虚实衔接处,去找解决矛盾强烈冲突的“媒介”。如:明与暗的冲突,往往是明暗交界现实矛盾冲突高峰,也是分水岭,以交界线为界向暗部逐渐变暗变灰至反光。交界线往亮而又逐渐向亮灰、亮过渡,这就使明与暗之间得到互相渗透和贯通。又如:冷与暖之间的色彩是对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容一样,解决它们之间色彩冲突,也是通过交接线向冷色与暖色渗透和贯通。假设一幅画两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线的色彩应是一种亮暗两色综合的最终的深色,并以交界线的综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渐推暖,向亮面逐渐推冷。因而,交界线也是连结冷暖矛盾对立的折中线。另外,画面环境中色彩冷暖的冲突矛盾解决,一是靠交界线;二是靠光和环境色与相互辉映与联系;三是靠色彩虚实的逐渐过渡和自然衔接而缓解。
  由此可见,作画中共有敢于利用明暗、冷暖、虚实的相互矛盾,并从中寻找矛盾双方画的同一性,才能创造出最美的色彩和谐,这也是作画中解决矛盾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根本法则。
  4如何对待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背景是衬托画面主体物象的环境。一幅画的背景最难处理,却又能体现绘画能力的地方。
  在教学中,曾发现这样错误对待和处理背景的情况:一种是构图后,直接大面积填背景,填的满满的,主体物留白。还有的只画主体物,背景投影留白。这两种作画步骤都是把主体物与背景环境截然分开,其结果不是呆板就是主体与背景环境互相排斥,根本不可能出现好的画面效果。而只有当我们把主体物与背景及四周环境恰到好处地结合对待时,才算得上掌握了起码的绘画技能。
  在静物写生中,大面积的背景多在时隐时现的空间中,结构含蓄,色彩变化微妙。它既接受了投影过渡又衬托出主体物明暗虚实边缘线,受光后反用自身的色光辉映主体物,并接受其他物色光的散发。它对画面的空间、虚实、色彩生动的气氛起着决定的作用。正因如此,表现背景的空间是我们最集中精力对待画面的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画面的成败。
  以上这几点是我们教师在指导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的几个大问题,这些问题不像技法好掌握,要从不断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绘画能力要想有所提高,是从多次失败中接受教训而获得的,当然,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学习去更新知识,扬长避短,从而更好达到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能力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历年来教研中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在此谈一点体会。  1揭示解题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应积极引导学生概括解题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规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迁移概括能力。  如本人在高三复习中,选用这样一道例题:  例1.已知方程2sin2x-cosx-
期刊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儿童就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良的教育就是我们未来的痛苦。育人先育德,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未成年人的未来是否幸福,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是否繁荣昌盛。现代教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统一协调起来。笔者在教育工作中总结了对未成年人优化德育教育的九种方法。  1实践锻炼法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道德水平的高低,最终都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和自主性,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关注问题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1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并具有逻辑性  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身的规律都要求教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
期刊
【摘要】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赏识每个学生并尊重个体差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念度,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
期刊
1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1.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就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个性化阅读呢?  1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生活经验等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
期刊
什么是“有效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反观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学生预习程度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学生的预习。②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使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等同于尖子生的培养。那么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呢?  1学生的课前预习要有效  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接触,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真正把时间让出来,把
期刊
宋朝诗人陆游认为:“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这正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文教学应面向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宝藏,也成为舞文弄墨的舞台;作文既是学生锤炼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怡情养性的休闲方式。即从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作文中有生活,生活中有作文。学生每当到写作文时就犯愁:或者咬碎笔头,就是无话可说;或者勉强写之,常常是开了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