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逐步培养探索精神。
  例如: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我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活动去充分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于是有的学生在操作中按顺序数出长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面,共有6个面;有的学生通过拆长方休纸盒,然后将其展开,或把纸盒的每一面剪下来,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又通过观察、重叠、比较,相互交流,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三组相对的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通过活动感知了长方体面的特征,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2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通过教具演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量出求周长所需的数据,接着再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4+6+4=20(厘米),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其它列法吗?这时又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2+4×2=20(厘米)的算式,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6+4)×2=20(厘米)的算式。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从而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3在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创设一种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怎样量物体的长度”,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①发给每个学生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让他们自行量出纸条长度;②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③全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法,并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同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量法。这样,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便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量法,而且能根据正确的量法说出测量错误的原因所在。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性格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注意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一类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伸出双手,数“一”时同桌两个学生对击左手掌,数“二”时对击右手掌,数“三”时对击两个手掌。游戏完后,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谁的手掌面大?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5在自学活动中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授课与自学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设计这样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依次将6根、7根、8根……11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经过数次反复摆小棒后,学生就能感悟到:不需要每次都重新拿小棒来平均分,只在余下的小棒中添上一根作为余数,当余下的小棒又够3根时,将这3根小棒又作为一份。此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继续往下分,余数会出现比3大的数吗?同学们的发现是否正确呢?这时再让学生进行探究,把12根、13根、14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由此来验证“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自己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培养自学探索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课上,要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问题的设计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变,讲究艺术性;提问的方法要有层次,体现价值性;提问的角度要多变,富有创造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针对性 艺术性 价值性 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
期刊
面对当今热闹非凡的“数学对话课堂”,我们不能不对其有效性进行深层思考,还“对话”以本来面目,真正使“对话”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在平等中对话——有效性的前提  案例点击:《长方形的周长》片断  师:有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1:我先求出它的两条长,6+6=12(厘米),再求出它的两条宽,3+3=6(厘米),再把它们合起来,12+6=l8(厘米)。  
期刊
【摘 要】 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总复习 基础知识 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复习效果。下面我就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放,积极利用。”我们知道,地方文化资源是由人文、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生产方式、地区风貌、历史、风俗习惯、土特产等构成。而这些情况是学生已有了解,熟悉或正经历着的,所以说地方文化资源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为引导学生写熟悉地方的人、事、景、物做到不说假话、不客套,表达真情实感创造了有
期刊
能力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反映,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历年来教研中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在此谈一点体会。  1揭示解题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应积极引导学生概括解题规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规律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迁移概括能力。  如本人在高三复习中,选用这样一道例题:  例1.已知方程2sin2x-cosx-
期刊
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儿童就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良的教育就是我们未来的痛苦。育人先育德,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未成年人的未来是否幸福,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是否繁荣昌盛。现代教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统一协调起来。笔者在教育工作中总结了对未成年人优化德育教育的九种方法。  1实践锻炼法  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道德水平的高低,最终都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性和自主性,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以精心设计问题为条件,关注问题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设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1问题的提出要循序渐进并具有逻辑性  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身的规律都要求教者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
期刊
【摘要】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倾注情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赏识每个学生并尊重个体差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念度,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
期刊
1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1.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