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文学课的改革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传播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思维特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任务型等不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品格修养为主要目标,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文学课 课堂教学 新模式 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
我们的文学课历来倡导“文以载道”,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常常使教师背上某种道德的包袱,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或者做人的途径都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主思维和大胆质疑的权利。歌德说:“虽然一件优良的艺术品能够而且也将发生道德的后果,但向一位艺术家要求道德目的,等于毁坏他的手艺。”[1]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愉悦地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深思的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以“天地境界”来体悟文学作品,所谓天地境界,是指“作家不仅超越了本能宣泄、感性描摹之类的自然视野,也超越了个人抗争、社会批判之类的功利视野与关注人类良知的道德视野,而是能够站在宇宙之一员的立场上,以凌空高蹈的博大襟怀,面对现实,观察万物,体悟人生,从而在作品中开创出更为宏阔的诗性精神空间。”[2]对于此观点,笔者甚为赞同。
当前高校文学课的教学模式中,依然普遍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阅读少,养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读写能力弱,更缺乏勤于思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学课的教学应本着教育民主、平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使教师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答疑者、督促者、鼓励者,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自主式、自治式、任务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消除过去教学的弊端,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鲁枢元先生在总结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30年的发展历程时说过这样的话,“从根本上讲,文学教育并非知识教育,而是一种'性灵教育','性'是心性,'灵'是精神,那是一个人内在的地层和天空。”[3]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改变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思维模式,将作品的“灵”和“性”自然地与学生们的内心情感相契合,将知识与情感、文学与人生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文学课上的收获具有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深远的意义。
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进行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具体研究。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和思维特长,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多年教授文学课的经验,总结出几点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与大家共享。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培养学生自觉动手的能力
课堂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当前文学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学生不读原著,也无暇读原著。因为他们疲于应付派得满满的听课、作业、考试,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的教科书和课堂笔记。”[4]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准备,以便课堂上主动参与发言。教师布置相关课题,课堂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阅读原著、深度思考,进行课前的知识储备,拟出发言提纲,每位同学每学期准备一个作家或作品的讲解,必须在读原著的基础上讲出真实的读后感,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研究或定论提出质疑,课堂上开展有的放矢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最后教师答疑,对整堂课的内容归纳总结,或针对课堂上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课下继续阅读思考。这种教学时空的开放性,使课堂内外都成为教学的要素,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既为课堂教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也培养学生自觉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2.淡化文学课“史”的顺序,将相关学习内容放在一起作专题讲解
比如将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具有相关主题的内容放到一起,作专题讲解。课堂中引入问题设计、正反方辨论等环节,将学习知识与当下现实相结合。 如《论语》中讲到“和而不同”一节,与胡适的《容忍与自由》放到一起来讲解。先让学生课下准备资料,课堂上分组讨论,正方观点:容忍比自由重要;反方观点:自由比容忍重要。正反双方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过渡到胡适《容忍与自由》一文的讲解,使学生在阅读本文时能够与自己的思考相联系,同时通过辩论,使学生在人格修养上有所进步,能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理解容忍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的重要性。然后由“容忍与自由”谈到多元共存、和而不同是当下世界性的主题,进而谈到《论语》中“和而不同”的含义,由学生分组讨论“和而不同”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课后写成论文上交。如此打破知识的時空界限,使相关知识与当下现实相结合,这对于促使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将知识学活,同时增强其思辩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升其人格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引入文学作品分析,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注重学生多方位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克罗齐说,“文学史就是不断被阐释的历史。”[5]作为大学文学教师,应有这样的认识:文学史始终有重新阐释的必要,应把作家作品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加以同情并给以当代性观照,始终坚持以文学本位为标准进行理解、判断,而不是抱残守缺引经据典。[6] 如讲到《红与黑》、《简爱》等作品时,可以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人物的人格构成展开讨论与分析。在讲到西方现代派一些作家的作品时,则可引入存在主义等哲学观点,联系当下全球化语境下人被物异化的现实展开分析。将西方文艺理论的精华以简洁易懂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使他们自己学会运用其中的理论对作品、对人物进行深入辟里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名家视频(如《百家讲坛》)、电影片断等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这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深化课堂效果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名家视频,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由于本人所任教的对象是新闻传播系的学生,所以想就传播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为例,分析一下针对传播类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特色。
4.1 充分发挥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善于表达、表演、思维活跃的特长
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形式,可以是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诗歌、散文的朗读,或扮演主持人,让角色内化至每个同学的人格之中,真正地理解人与社会,拓宽创新型思维,提高人文素质,继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所传承,又对其他各国的文化有所理解与认识,成为新一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作品时,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有的同学被作者的真情感动哽咽了,用心灵去感受作品的同时,不仅使心灵得到了净化,而且开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如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在苦难面前重建价值观等等……有学者指出,“文学就是文学”,“文学性就是文学的大地之母,如果文学者不离母亲(或者哪怕是不时在母亲身上靠一靠),经验型判断就不会僵化,就可能立刻获得新生机,从而不断的更新,生成自己。”[7]在我们的文学课堂上,应该首先将作品的文学性放在首位,使同学们在阅读和理解经典的时候,始终保持一种精神的饱满和旺盛的生命力。
4.2 课堂思考与辩论题目的设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本着知识性、趣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在学习孔子的《论语》一文时,其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即必须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同学们由此感发,纷纷对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历程进行反思,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还就当前正在学习的专业课提出了不同建议,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使老师也深受感染,和学生一起讨论起来。这堂课使得许多同学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等等,学到了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针对学科特点,强化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每节课花五至八分钟时间由老师补充一篇古典诗词,为学生简单讲解后,由学生熟读或背诵。每个同学每学期都一次五分钟登台演讲的机会,为大家演示他课下准备的PPT, 讲解一篇作品、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文学流派。每学期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学生每人每学期创作一篇文学作品,两篇论文,互相交换批改,打分,互相学习,选择部分优秀习作在课堂上朗读,最后由老师总结。
通过以上课堂模式的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当众表达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品格修养,适应多元化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最近两年,笔者通过改革文学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不敢上台演讲的同学通过锻炼,都能够大胆地上台展现自我;一些同学的演讲在听众当中引起了共鸣,激发了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些同学在写作中能够熟练地引经据典,提高了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精神震撼使得师生在学习讨论的同时,共同经历精神的洗礼;在对一些形而上问题的思考与辩论中,一些同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能够以换位思考的角度去看待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知识与技巧绝不会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传授知识不是目的,传授知识以创造新知才是大学的精神。这是每个大学教师特别是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深为记取的真理”。[8] 在当下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和传媒语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来说,引导他們以扬弃的态度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或讨论的方式充实他们的文化素养,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超越于本课程之外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ZK(#〗吴蠡甫. 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7.
[2]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 鲁枢元.河东.河西——也谈文学理论三十年[J].文艺争鸣(理论综合版),2007(9).
[4] 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71-282
[5] 王乾坤. 文学的承诺,北京:三联书店,2005:43.
[6] 杨欣,文学教育的天地境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27.
[7] 王卫平. 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28.
[8] 杨欣. 文学教育的天地境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27.
【关键词】 文学课 课堂教学 新模式 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文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
我们的文学课历来倡导“文以载道”,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常常使教师背上某种道德的包袱,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或者做人的途径都来自于教师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主思维和大胆质疑的权利。歌德说:“虽然一件优良的艺术品能够而且也将发生道德的后果,但向一位艺术家要求道德目的,等于毁坏他的手艺。”[1]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愉悦地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自觉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深思的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以“天地境界”来体悟文学作品,所谓天地境界,是指“作家不仅超越了本能宣泄、感性描摹之类的自然视野,也超越了个人抗争、社会批判之类的功利视野与关注人类良知的道德视野,而是能够站在宇宙之一员的立场上,以凌空高蹈的博大襟怀,面对现实,观察万物,体悟人生,从而在作品中开创出更为宏阔的诗性精神空间。”[2]对于此观点,笔者甚为赞同。
当前高校文学课的教学模式中,依然普遍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阅读少,养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读写能力弱,更缺乏勤于思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学课的教学应本着教育民主、平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使教师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答疑者、督促者、鼓励者,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自主式、自治式、任务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消除过去教学的弊端,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鲁枢元先生在总结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30年的发展历程时说过这样的话,“从根本上讲,文学教育并非知识教育,而是一种'性灵教育','性'是心性,'灵'是精神,那是一个人内在的地层和天空。”[3]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思维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改变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思维模式,将作品的“灵”和“性”自然地与学生们的内心情感相契合,将知识与情感、文学与人生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文学课上的收获具有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深远的意义。
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进行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具体研究。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和思维特长,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多年教授文学课的经验,总结出几点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与大家共享。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培养学生自觉动手的能力
课堂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当前文学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学生不读原著,也无暇读原著。因为他们疲于应付派得满满的听课、作业、考试,只能满足于死记硬背的教科书和课堂笔记。”[4]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课前准备,以便课堂上主动参与发言。教师布置相关课题,课堂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阅读原著、深度思考,进行课前的知识储备,拟出发言提纲,每位同学每学期准备一个作家或作品的讲解,必须在读原著的基础上讲出真实的读后感,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研究或定论提出质疑,课堂上开展有的放矢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最后教师答疑,对整堂课的内容归纳总结,或针对课堂上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课下继续阅读思考。这种教学时空的开放性,使课堂内外都成为教学的要素,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既为课堂教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也培养学生自觉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2.淡化文学课“史”的顺序,将相关学习内容放在一起作专题讲解
比如将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具有相关主题的内容放到一起,作专题讲解。课堂中引入问题设计、正反方辨论等环节,将学习知识与当下现实相结合。 如《论语》中讲到“和而不同”一节,与胡适的《容忍与自由》放到一起来讲解。先让学生课下准备资料,课堂上分组讨论,正方观点:容忍比自由重要;反方观点:自由比容忍重要。正反双方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过渡到胡适《容忍与自由》一文的讲解,使学生在阅读本文时能够与自己的思考相联系,同时通过辩论,使学生在人格修养上有所进步,能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理解容忍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当中的重要性。然后由“容忍与自由”谈到多元共存、和而不同是当下世界性的主题,进而谈到《论语》中“和而不同”的含义,由学生分组讨论“和而不同”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课后写成论文上交。如此打破知识的時空界限,使相关知识与当下现实相结合,这对于促使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将知识学活,同时增强其思辩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升其人格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引入文学作品分析,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注重学生多方位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克罗齐说,“文学史就是不断被阐释的历史。”[5]作为大学文学教师,应有这样的认识:文学史始终有重新阐释的必要,应把作家作品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加以同情并给以当代性观照,始终坚持以文学本位为标准进行理解、判断,而不是抱残守缺引经据典。[6] 如讲到《红与黑》、《简爱》等作品时,可以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人物的人格构成展开讨论与分析。在讲到西方现代派一些作家的作品时,则可引入存在主义等哲学观点,联系当下全球化语境下人被物异化的现实展开分析。将西方文艺理论的精华以简洁易懂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使他们自己学会运用其中的理论对作品、对人物进行深入辟里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名家视频(如《百家讲坛》)、电影片断等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这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深化课堂效果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名家视频,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由于本人所任教的对象是新闻传播系的学生,所以想就传播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为例,分析一下针对传播类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特色。
4.1 充分发挥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善于表达、表演、思维活跃的特长
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形式,可以是作品中的角色扮演,诗歌、散文的朗读,或扮演主持人,让角色内化至每个同学的人格之中,真正地理解人与社会,拓宽创新型思维,提高人文素质,继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所传承,又对其他各国的文化有所理解与认识,成为新一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作品时,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有的同学被作者的真情感动哽咽了,用心灵去感受作品的同时,不仅使心灵得到了净化,而且开始思考一些深层次的精神问题,如一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苦难、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在苦难面前重建价值观等等……有学者指出,“文学就是文学”,“文学性就是文学的大地之母,如果文学者不离母亲(或者哪怕是不时在母亲身上靠一靠),经验型判断就不会僵化,就可能立刻获得新生机,从而不断的更新,生成自己。”[7]在我们的文学课堂上,应该首先将作品的文学性放在首位,使同学们在阅读和理解经典的时候,始终保持一种精神的饱满和旺盛的生命力。
4.2 课堂思考与辩论题目的设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本着知识性、趣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在学习孔子的《论语》一文时,其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即必须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同学们由此感发,纷纷对自己十几年的学习历程进行反思,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还就当前正在学习的专业课提出了不同建议,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使老师也深受感染,和学生一起讨论起来。这堂课使得许多同学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等等,学到了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针对学科特点,强化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每节课花五至八分钟时间由老师补充一篇古典诗词,为学生简单讲解后,由学生熟读或背诵。每个同学每学期都一次五分钟登台演讲的机会,为大家演示他课下准备的PPT, 讲解一篇作品、一个作家或者一个文学流派。每学期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学生每人每学期创作一篇文学作品,两篇论文,互相交换批改,打分,互相学习,选择部分优秀习作在课堂上朗读,最后由老师总结。
通过以上课堂模式的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当众表达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品格修养,适应多元化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最近两年,笔者通过改革文学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不敢上台演讲的同学通过锻炼,都能够大胆地上台展现自我;一些同学的演讲在听众当中引起了共鸣,激发了大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些同学在写作中能够熟练地引经据典,提高了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带来的精神震撼使得师生在学习讨论的同时,共同经历精神的洗礼;在对一些形而上问题的思考与辩论中,一些同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能够以换位思考的角度去看待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过,“知识与技巧绝不会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传授知识不是目的,传授知识以创造新知才是大学的精神。这是每个大学教师特别是大学文学教师应该深为记取的真理”。[8] 在当下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和传媒语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来说,引导他們以扬弃的态度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或讨论的方式充实他们的文化素养,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具有超越于本课程之外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ZK(#〗吴蠡甫. 西方文论选(上卷)[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7.
[2]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 鲁枢元.河东.河西——也谈文学理论三十年[J].文艺争鸣(理论综合版),2007(9).
[4] 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71-282
[5] 王乾坤. 文学的承诺,北京:三联书店,2005:43.
[6] 杨欣,文学教育的天地境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27.
[7] 王卫平. 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28.
[8] 杨欣. 文学教育的天地境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