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学情境引入,感受“数学味”
对小学生来说,“生活”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人、事和物。各种漂亮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好看的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逼真的表演等呈现形式,符合这一学段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特征,但不能偏离主题。
二、充分理解数学教材,挖掘“数学味”
张奠宙、赵小平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学好‘数学’为依据。”但是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时,往往会侧重课堂上学生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效果何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根本不注意挖掘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导致“数学味”的缺失。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凸显“数学味”
著名数学家李大潜院士指出:“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数学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和要求,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可见,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构成数学课程“数学味”的核心要素。小学数学教学中大约有18种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对应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统计思想方法 、等积变形思想、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等。我们在上数学课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
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还可以体验蕴含其中的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列举几种。
鸡兔同笼,数头12只,数腿40条,鸡、兔各几只?
1.假设思想
假設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先假定一种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上题先假设12只动物都是兔子,每只兔子4条腿,腿数:12×4=48(条),多了8条腿,是因为其中一些鸡当成了兔子,从而算出鸡的只数:8÷(4-2)=4(只),兔子的只数:12-4=8(只)。
2.数形结合的思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上题的解题中,可以教学生画简单的图形解答,画⊙表示头,∥表示腿。如果每只动物都放2条腿或4条腿,会出现腿多或腿不够的现象,要依次在动物的下面添上或删去相应腿数,从而得出鸡、兔的准确只数。
3.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指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将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适当设元建立起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式 。上题用方程解答的时候可以设兔子有X只,鸡有12-X只,列方程4X+(12-X)×2=40,解方程得兔子8只,鸡4只。因为学生对方程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解题时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向学生不断渗透方程思想,掌握此类题目的方程解法。
四、精确使用数学语言,突出“数学味”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运用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除”和“除以”;“分”与“平均分”;“整除”和“除尽”等,教师只有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才能上出一节有浓郁“数学味”的课。
1.数学教学,突出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如果数a能被数b(0除外)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而有些教师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把以上概念说成:“如果数a能被数b除尽,那么数a就叫倍数;数b就叫约数。”这样错误是不应该犯的。首先,“除尽”与“整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学概念;其次约数、倍数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第三,除数不能为0,因此数b要强调是非0的整数。
2.适当启发,引导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在教学分数除法时,老师提问:“ ÷4表示什么意义?”一般学生都回答:“把 平均分成4份或求 的 是多少。”但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强调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要求学生这样表述:“ ÷4表示把 平均分成4份或求 的 是多少。”只增加几个字,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使数学课堂语言完整、清晰,学生学得扎实、有序,课堂充满“数学味”。
数学教学与别科教学不同,在课堂上我们要追求概念的抽象性与精确性,过程的严谨性,条理的清晰性,思考与表达的概括性与完整性,这些都是“数学味”。说到底,“数学味”就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想方法,它就是数学课堂最重要的“生命”所在。
对小学生来说,“生活”情境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触摸到的人、事和物。各种漂亮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好看的动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有趣的故事、好玩的游戏、逼真的表演等呈现形式,符合这一学段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特征,但不能偏离主题。
二、充分理解数学教材,挖掘“数学味”
张奠宙、赵小平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学好‘数学’为依据。”但是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时,往往会侧重课堂上学生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效果何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根本不注意挖掘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导致“数学味”的缺失。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凸显“数学味”
著名数学家李大潜院士指出:“如果仅仅将数学作为知识来学习,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熏陶以及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失去了数学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和要求,失去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意义。”可见,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构成数学课程“数学味”的核心要素。小学数学教学中大约有18种数学思想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对应思想方法 、假设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统计思想方法 、等积变形思想、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等。我们在上数学课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
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还可以体验蕴含其中的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列举几种。
鸡兔同笼,数头12只,数腿40条,鸡、兔各几只?
1.假设思想
假設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先假定一种结果,然后通过推导、验证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上题先假设12只动物都是兔子,每只兔子4条腿,腿数:12×4=48(条),多了8条腿,是因为其中一些鸡当成了兔子,从而算出鸡的只数:8÷(4-2)=4(只),兔子的只数:12-4=8(只)。
2.数形结合的思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与“形”反映了事物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上题的解题中,可以教学生画简单的图形解答,画⊙表示头,∥表示腿。如果每只动物都放2条腿或4条腿,会出现腿多或腿不够的现象,要依次在动物的下面添上或删去相应腿数,从而得出鸡、兔的准确只数。
3.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指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将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适当设元建立起方程(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式 。上题用方程解答的时候可以设兔子有X只,鸡有12-X只,列方程4X+(12-X)×2=40,解方程得兔子8只,鸡4只。因为学生对方程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解题时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向学生不断渗透方程思想,掌握此类题目的方程解法。
四、精确使用数学语言,突出“数学味”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运用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除”和“除以”;“分”与“平均分”;“整除”和“除尽”等,教师只有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才能上出一节有浓郁“数学味”的课。
1.数学教学,突出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如果数a能被数b(0除外)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而有些教师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把以上概念说成:“如果数a能被数b除尽,那么数a就叫倍数;数b就叫约数。”这样错误是不应该犯的。首先,“除尽”与“整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数学概念;其次约数、倍数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第三,除数不能为0,因此数b要强调是非0的整数。
2.适当启发,引导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在教学分数除法时,老师提问:“ ÷4表示什么意义?”一般学生都回答:“把 平均分成4份或求 的 是多少。”但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强调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要求学生这样表述:“ ÷4表示把 平均分成4份或求 的 是多少。”只增加几个字,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使数学课堂语言完整、清晰,学生学得扎实、有序,课堂充满“数学味”。
数学教学与别科教学不同,在课堂上我们要追求概念的抽象性与精确性,过程的严谨性,条理的清晰性,思考与表达的概括性与完整性,这些都是“数学味”。说到底,“数学味”就是数学精神,数学的思想方法,它就是数学课堂最重要的“生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