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中学以培养中级和高级技工、熟练的劳动者为主要目的,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职业中学的语文教育应突出基础性、实用性、人文性。
关键词:职教语文的基础性; 实用性;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49-001
职业中学主要是面向社会以培养中级、高级技工,熟练的劳动者为主要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职校生活与学习实质上是他们踏入社会的桥梁和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配合此种实际,职业中学的教育就应更多地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本文着重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这一块谈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继续把基础教学摆在突出地位
所谓基础性,就是仍要以《汉语语法规范》为训练主轴,突出抓好字词与句段教学。
由于职业中学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语文基础较差,有的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诸如,笔画问题、增漏笔、错别字问题,在作文和说话中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是普遍存在现象。基于写不成句、说不成句、毛病百出此一现实,抓好字、词、句训练是所必然。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文化水平如何,很重要的一点即是语文水平应用得怎么样。因此,职业中学的语文切不可以为字词已过关了,或认为应由学生自行解决,课后自己去完成。
另据调查统计,占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因此,教师在注重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应配合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明白地告诉学生踏入社会学会自学的重要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作为社会的个体,只有不断地向其汲取营养。
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终身学习是人生存的必需。而语文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然成为学习的基础的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读书看报,遇到拿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应随时随地地查阅工具书,而不是想当然地乱读乱理解。
二、职教语文应突出实用性
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即面向社会,因而就决定了职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以课堂为阵地,配合课后指导,采用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社会交往和求职应聘均离不开口语表达。语言表达是一个人知识水平重要的外显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表达能力的欠缺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的职中学习阶段,口语表达应成为学生必修课,而语文教学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语文老师要教育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其次,建议语文老师应联合班主任经常性在班内开展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联系专业特点,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
职高语文教材已编入相当多的应用文范文,语文老师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及专业特点,加以补充,如求职信、自荐信的写法;财会专业可突出经济类文书的教学;农业类专业可突出实践报告练习等。
3.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进行必要的社会礼仪教育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许多造访、待客之道,有的礼节沿用至今。随着社际交往的增多,当然有不少礼节已被新的形式取代,也有不少西方礼仪礼节的传入,这些都需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建议有关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弥补职中教学在这一块的空白。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这方面知识的渗透或指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责无旁贷地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职中语文教学还应突出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教育,即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加强人文教育(主要体现为文学、历史等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有人说现代人的整体道德下降、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等等。不可否认,目下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身上这方面不足之处相当的严重。作为青年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坎,职中教育抓好人的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语文教育渗入更多的人文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扭转道德水平下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种重实用、轻人文,认为学习人文学科没有多少用处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人文学科的特点是体验性(它要求学者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价值导向)。这和其他科技学科、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都不同。它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从而能保持人的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达到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失序、失范、失礼。
那么,怎样对学生加强人文主义教育,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配合此次语文课程改革,抓好课堂教学,重视文学教育、体现人文性。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本,中外文学作品占总量50,古文比例显著加大,也占总量的50%,突出了人文性和趣味性;目前,江苏省经教育部授权,正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实验教材。职教语文老师应以此为契机,研究教法,现在就着手抓好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渗透。
其次,向学生推荐阅读名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国家教育部已拟定向中学生推荐30本名著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特别要引导他们多看一些文、史、哲书籍,以使课内习文与课外涉猎结合起来,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熏陶。
再次,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比如绘画、音乐、各种艺术展览、古典诗词艺术鉴赏讲座,从杂志上(如《读者》)选取优秀美文指导学生欣赏等等。
关键词:职教语文的基础性; 实用性;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149-001
职业中学主要是面向社会以培养中级、高级技工,熟练的劳动者为主要目的,他们中绝大多数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所以职校生活与学习实质上是他们踏入社会的桥梁和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为配合此种实际,职业中学的教育就应更多地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本文着重从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这一块谈一些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继续把基础教学摆在突出地位
所谓基础性,就是仍要以《汉语语法规范》为训练主轴,突出抓好字词与句段教学。
由于职业中学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语文基础较差,有的长期以来还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诸如,笔画问题、增漏笔、错别字问题,在作文和说话中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是普遍存在现象。基于写不成句、说不成句、毛病百出此一现实,抓好字、词、句训练是所必然。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文化水平如何,很重要的一点即是语文水平应用得怎么样。因此,职业中学的语文切不可以为字词已过关了,或认为应由学生自行解决,课后自己去完成。
另据调查统计,占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因此,教师在注重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应配合学习方法的指导,应明白地告诉学生踏入社会学会自学的重要性。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作为社会的个体,只有不断地向其汲取营养。
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终身学习是人生存的必需。而语文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然成为学习的基础的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读书看报,遇到拿不准或不认识的字,应随时随地地查阅工具书,而不是想当然地乱读乱理解。
二、职教语文应突出实用性
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即面向社会,因而就决定了职中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笔者在实践中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以课堂为阵地,配合课后指导,采用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社会交往和求职应聘均离不开口语表达。语言表达是一个人知识水平重要的外显形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表达能力的欠缺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的职中学习阶段,口语表达应成为学生必修课,而语文教学应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语文老师要教育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其次,建议语文老师应联合班主任经常性在班内开展一些活动,如:演讲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2.联系专业特点,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
职高语文教材已编入相当多的应用文范文,语文老师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及专业特点,加以补充,如求职信、自荐信的写法;财会专业可突出经济类文书的教学;农业类专业可突出实践报告练习等。
3.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进行必要的社会礼仪教育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许多造访、待客之道,有的礼节沿用至今。随着社际交往的增多,当然有不少礼节已被新的形式取代,也有不少西方礼仪礼节的传入,这些都需要对学生加以指导。建议有关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弥补职中教学在这一块的空白。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这方面知识的渗透或指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责无旁贷地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职中语文教学还应突出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教育,即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学生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在文化素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加强人文教育(主要体现为文学、历史等课程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有人说现代人的整体道德下降、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等等。不可否认,目下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身上这方面不足之处相当的严重。作为青年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坎,职中教育抓好人的素质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语文教育渗入更多的人文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扭转道德水平下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种重实用、轻人文,认为学习人文学科没有多少用处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人文学科的特点是体验性(它要求学者知、情、意一体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化性(教养)、评价性(价值导向)。这和其他科技学科、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都不同。它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从而能保持人的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达到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失序、失范、失礼。
那么,怎样对学生加强人文主义教育,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配合此次语文课程改革,抓好课堂教学,重视文学教育、体现人文性。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试验本,中外文学作品占总量50,古文比例显著加大,也占总量的50%,突出了人文性和趣味性;目前,江苏省经教育部授权,正组织专家、学者编写我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实验教材。职教语文老师应以此为契机,研究教法,现在就着手抓好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渗透。
其次,向学生推荐阅读名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国家教育部已拟定向中学生推荐30本名著必读书目)。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特别要引导他们多看一些文、史、哲书籍,以使课内习文与课外涉猎结合起来,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熏陶。
再次,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比如绘画、音乐、各种艺术展览、古典诗词艺术鉴赏讲座,从杂志上(如《读者》)选取优秀美文指导学生欣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