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掌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审美意识的教育。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音乐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把讲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学内容以外,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下面是我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体会。
一、教学中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音乐教师是一个演奏高超的艺师,把讲台当舞台,把课堂当情感场,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共鸣。”富有哲理的话语道出了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首音乐作品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把这些思想感情充分揭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思想情感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例如,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合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用生动而美丽的笑脸、眉间、眼神和嘴角流露着对如诗如画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叹,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在优美抒情的歌声中,学生们的情感为之感动,感受着祖国名川大河之美妙,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深处萌发了一股热爱大自然之情。随后,学生用起伏的歌声描绘生机、美丽的山谷形象,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
二、导课的设计要巧妙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例如,我在设计《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一课,先随歌曲的伴奏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幸福山歌》。问学生听了这首歌曲感觉快乐吗?学生回答很快乐,快乐就是一种幸福,然后导入新课。这样一来,直接的视觉和听觉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良好的教学氛围,会使师生双边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教师情绪热烈,学生反应积极。
《铃儿响叮当》这首美国歌曲表现了一群年轻的伙伴们在大风雪的天气里坐上了马拉的雪橇在田野上尽情奔驰嬉戏的情景。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为了创设教学情景,我拉上了白色的窗帘(以此来衬托雪景)每名同学发了一只铃铛,并且准备了几条鞭子。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会不由自主地用手中铃铛模仿马铃声,或做滑雪动作、挥鞭动作,甚至有的学生装扮成拉雪橇的马……学生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歌曲被唱得活泼欢快,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四、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
讲究教学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师生交流的第一要素,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洁和精炼。并且还要简明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注意讲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
例如,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教学中,我首先用动听、悦耳的声音歌唱,力争“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紧接着我向学生挑战:谁能和我比一比,在背景音乐下朗读歌词。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迎战,我说时间有限,请你们推选一人,谁先读,出拳裁决。这样改变了“角色”,把自己和同学放在同一个起点上,师生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屏神凝息,我用高低婉转的音量、抑扬的语调、顿挫快慢的速度、张弛的节奏、丰富的表情和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我生动的语言描绘,学生进入到情感的体验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中,运用自制的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采用歌曲表演、乐器伴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小青蛙找家》这首歌学完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戴上青蛙头饰,扮演小青蛙,一跳一跳地在找家;第二部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剩下的学生边拍手边唱歌。课堂上学生动手、动脚、动口、笑声、乐曲声融为一体,学生兴趣浓厚,心情愉悦。不仅感受着和谐的音乐,而且还通过愉快的表演加深对歌曲审美情趣的理解。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造性地进行中学音乐教学,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在陶冶美好情感的同时,让学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辽宁省建平县第一中学)
一、教学中以情感人和以美育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音乐教师是一个演奏高超的艺师,把讲台当舞台,把课堂当情感场,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共鸣。”富有哲理的话语道出了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首音乐作品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把这些思想感情充分揭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思想情感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例如,在《山谷静悄悄》一课的合唱教学中,我潜心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用生动而美丽的笑脸、眉间、眼神和嘴角流露着对如诗如画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叹,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在优美抒情的歌声中,学生们的情感为之感动,感受着祖国名川大河之美妙,准确地捕捉到歌曲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深处萌发了一股热爱大自然之情。随后,学生用起伏的歌声描绘生机、美丽的山谷形象,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赞美的思想感情。
二、导课的设计要巧妙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例如,我在设计《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一课,先随歌曲的伴奏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首《幸福山歌》。问学生听了这首歌曲感觉快乐吗?学生回答很快乐,快乐就是一种幸福,然后导入新课。这样一来,直接的视觉和听觉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良好的教学氛围,会使师生双边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教师情绪热烈,学生反应积极。
《铃儿响叮当》这首美国歌曲表现了一群年轻的伙伴们在大风雪的天气里坐上了马拉的雪橇在田野上尽情奔驰嬉戏的情景。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为了创设教学情景,我拉上了白色的窗帘(以此来衬托雪景)每名同学发了一只铃铛,并且准备了几条鞭子。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会不由自主地用手中铃铛模仿马铃声,或做滑雪动作、挥鞭动作,甚至有的学生装扮成拉雪橇的马……学生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歌曲被唱得活泼欢快,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四、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
讲究教学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师生交流的第一要素,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要求教师语言准确、简洁和精炼。并且还要简明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注意讲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
例如,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教学中,我首先用动听、悦耳的声音歌唱,力争“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紧接着我向学生挑战:谁能和我比一比,在背景音乐下朗读歌词。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迎战,我说时间有限,请你们推选一人,谁先读,出拳裁决。这样改变了“角色”,把自己和同学放在同一个起点上,师生间的距离一下拉近了。教室里静极了,同学们屏神凝息,我用高低婉转的音量、抑扬的语调、顿挫快慢的速度、张弛的节奏、丰富的表情和音乐融为一体。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我生动的语言描绘,学生进入到情感的体验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中,运用自制的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采用歌曲表演、乐器伴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小青蛙找家》这首歌学完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戴上青蛙头饰,扮演小青蛙,一跳一跳地在找家;第二部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剩下的学生边拍手边唱歌。课堂上学生动手、动脚、动口、笑声、乐曲声融为一体,学生兴趣浓厚,心情愉悦。不仅感受着和谐的音乐,而且还通过愉快的表演加深对歌曲审美情趣的理解。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要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造性地进行中学音乐教学,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在陶冶美好情感的同时,让学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辽宁省建平县第一中学)